APP下载

ATLS 救治原则在卫勤支援船模拟训练重伤员收治中的应用

2021-03-01赵晓明李梦文韩培辉

实用医药杂志 2021年2期
关键词:卫勤伤情等待时间

赵晓明,李梦文,王 鑫,韩培辉

美军高级创伤生命支持(advanced trauma life support,ATLS) 是美国外科医师学会创伤委员会为快速准确处置重伤员而制定的救治教程指南,该教程根据循证医学原则与最新救治规则研究成果制定,且随着循证医学证据的不断更新,每4 年修正一次[1]。ATLS 指南对每种伤情都有规范化的抢救流程,并且抢救流程中有关键性的判断节点,而每个节点都有一系列符合战伤抢救需要的处置步骤[2]。最新版本的ATLS 救治原则规范了抢救程序, 强化团队协作以及抢救流程中的细节,对每项医疗处置进行标准化设计,对卫勤支援船批量重伤员的施救具有科学的实用价值,对充分发挥卫勤支援船的海上卫勤保障能力、提高医疗队的战斗力,具有积极的意义。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模拟训练的伤员均来自某摩部旅战士, 通过查阅国内外关于海战伤的文献资料,同时根据海战伤以海水浸泡伤、淹溺、火器伤为主的伤情特点,设计伤势为重伤者占25%,中度伤者占30%,轻伤者占40%,传染病伤员占5%;设计伤部为头部伤占20%,胸腹部伤占15%,四肢伤占35%,多处伤占30%[3,4]。根据以上设计比例及海战伤重伤诊断标准[5],模拟重伤员伤情如下:体腔重要脏器损伤、严重挤压伤、火器造成的大面积烧伤、严重毒剂伤等,上述伤情将直接危及伤员生命或产生严重并发症造成战斗力丧失。 设计重伤员模拟伤情共计120 例,其中炸伤33 例,火器烧伤25 例,海水浸泡低温症6 例,复合伤45 例,严重毒剂伤2 例,潜水减压伤3 例,海蜇侵袭伤2 例,严重挤压伤4 例,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研究组及对照组, 每组60 例,2组在人口学资料、模拟伤情种类、受伤部位及伤势轻重程度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伤员以模拟现代海战伤伤情为基础化妆、建立伤票。

1.2 方 法

1.2.1 急救单元 卫勤专家根据海战可能出现的伤类及需要紧急处理的伤情,将卫勤支援船医疗队重症组医护人员设为急救单元, 实施模块化配置。急救单元由4 名外科医师 (至少包括普通外科、骨科及神经外科医师各1 名),2 名内科医师(至少包括1 名心血管内科医师),1 名麻醉医师、6 名临床护士和2 名卫生士官组成,医护人员具备相应岗位所需的中级以上职称,均需进行抗眩晕练习,并具有参加大项演训任务的经验[3,6]。急救单元负责研究组和对照组重伤员的救护工作。

1.2.2 演练实施办法 模拟伤员分3 批次依次到达医疗队,每批次20 人。 对照组按照传统救治流程对模拟伤员进行救治,由重症组医师先对重伤员进行查体、再次检伤,提出处理意见并下达医嘱,护士在进行生命体征监测的同时,及时处理医嘱并完成抢救记录。 对照组伤员处理完毕后对急救单元的医护人员进行ATLS 救治原则系统培训, 采用理论授课与操作指导相结合的方式,培训结束并考核通过后进行研究组模拟伤员的救治。

1.2.3 模拟伤情救治完成标准 活动性出血已行有效处理,完成较大血管结扎或修补;休克伤员给予输血、给氧、补液等抗休克治疗;对胸部伤伤员进行胸腔闭式引流,开放性胸部封闭,完成肺叶切除等;骨折已妥善固定和复位;挤压伤早期诊断并切开减张;完成早期清创或再清创,继续抗感染,补充注射破伤风抗毒素; 中毒伤员已注射相应解毒剂;低体温伤员完成复温措施;及时诊断和处理腹部脏器伤,需进一步处理的伤员联系后送转运[7]。

1.2.4 效果评价 在卫勤支援船批量重伤员的模拟救治中,由观察员、记录员与每位重伤员进行一对一的全程记录,观察伤情演变,生命体征变化及检查化验结果等,准确记录每名重伤员到达卫勤支援船组室后的等待时间及完成救治时间。

1.2.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 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以[n(%)]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 检验,P<0.05 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 组重伤员等待时间和抢救时间比较, 研究组明显缩短,2 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1。

表1 2 组重伤员等待时间和抢救时间比较(min,

表1 2 组重伤员等待时间和抢救时间比较(min,

组别 n 平均等待时间 平均抢救时间对照组 60 13.35±0.62 31.75±3.13研究组 60 9.12±0.41 20.92±1.17 t 值 - 43.97 25.08

3 讨 论

3.1 ATLS 指南优化了抢救流程,大大缩短了伤员等待时间和抢救时间卫勤支援船改装模式不固定,视作战任务灵活机动,既可作为医院船执行伤病员的紧急救治、 早期治疗与部分专科治疗任务,也可作为后送伤员的卫生运输船。 在卫勤支援船模拟训练中要接收因海战爆炸、翻沉及船舰碰撞等情况瞬间产生的大量伤员,批量重伤员到达卫勤支援船以后,医疗队立即进行集中批量救治,对照组按照常规救治模式与流程,军医在对重伤员进行依次查体后下达医嘱,耗费了大量时间,尤其是重伤员数量较多时,无法快速甄别急危重症伤员,救治流程不够优化,增加了伤员等待时间,另外护士在等待下达医嘱的同时也会造成时间、卫生资源和人力资源的浪费。 表1 结果表明,研究组伤员的等待时间和抢救时间明显缩短(P<0.01),提高了抢救效率,达到了卫勤支援船在批量重伤员到达后进行快救和快治的目的。

卫勤支援船在模拟训练中收治批量重伤员对医疗队快速反应能力和急救能力要求较高,医疗队对重伤员快速实施监护和有效的救治是抢救成功的重要保障。根据ATLS 指南,急救单元中职责分工明确,组内医护人员各司其职,重伤员到达后,人员反应敏捷迅速,步骤清晰明确,施救过程紧张而有序,并且对重伤员的每一项处置都统一了标准,这为卫勤支援船上批量重伤员的救治提供了科学依据。 世界卫生组织对近50 个国家调查研究发现, 对住院医师实施ATLS 培训的欧美国家伤病员死亡率有所下降[8,9]。

3.2 ATLS 指南有效提升了队员的应急处置能力,提高了卫勤支援船海战伤救护水平常规救治模式只注重抢救流程,没有过多关注救治过程和操作细节,按照ATLS 指南,所有抢救流程和操作均有严格的标准化操作流程(standard operating procedure,SOP),SOP 贯穿了伤员伤情演变和生命体征参数变化的全部过程[10]。 研究组将ATLS 指南用于批量重伤员的模拟救治,在抢救初期就进行体系化和标准化规范, 能使医疗队员保持良好的快速反应状态,从而更好地适应真实的战场环境,将卫勤支援船的救护任务与救治技术融为一体,提高了医疗队员在批量重伤员救治中的整体配合能力、应急处置能力和救治水平,丰富了卫勤支援船的救护理论,提升了卫勤支援船的医疗救护水平。

随着国家海洋战略转型逐渐深入,我军执行多样化海上任务已常态化, 卫勤保障任务也随之增加,对海上医疗救护水平和救治效率也提出了新的要求。 卫勤支援船以民用客货船为基础,依战时实际需要及职能定位加改装而成,卫勤支援船伤员的模拟救治是一项全新的研究,尤其是批量重伤员的救护,除配备齐全的医疗设施设备外,更需有过硬的救护力量和流畅的施救过程。 卫勤支援船医疗队要迅速、高效、精确地完成紧急救治、初步复苏和稳定伤情等医疗救护任务,就需要不断成体系地优化急救流程,提升救治效率。 ATLS 救治原则规范了抢救程序, 强化团队协作以及抢救流程中的细节,对每项医疗处置进行标准化设计,对卫勤支援船批量重伤员的施救具有实用价值。

猜你喜欢

卫勤伤情等待时间
抽组卫勤力量应对重大疫情的应急培训模式探讨
多种医学影像设备联合应用在突发事件卫勤保障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军事卫勤一体化问题的提出及其意义
你承受不起让每个客户都满意
短信
基于系统动力学的海外卫勤机构配备研究
小山余梦
眼外伤围手术期护理50例效果分析
顾客等待心理的十条原则
顾客等待心理的十条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