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企内部审计工作现状分析及对策

2021-03-01张梦影

科学与财富 2021年29期
关键词:制度建设内部审计国有企业

张梦影

摘 要:国有企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命脉,其对于推动就业,强化税收,提升人民幸福水平具有重要作用。因国有企业资产归属复杂,涉及的财务内容众多,所以,必须要加强其内部审计工作,以最大限度的避免国有资产的流失,保证国有企业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本文结合相关的实践,对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现状进行分析,并给出合理的对策。

关键词:国有企业;内部审计;财务管理;制度建设

内部审计师现代财务管理制度和现代企业制度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强化企业资本控制的主要手段。最近几年,随着社会的发展,国有企业逐渐开展审计改革,落实领导干部的责任,并将负债损益、部门绩效等内容纳入到审计大类当中,取得了较强显著的效果。但是,由于起步较晚,仍然存在诸多的问题,需要进一步改善。

一、我国国有企业内部审计现状

随着国有企业改革,内部审计工作愈发被重视起来。对于强化国有企业领导,创建新的体制,完善国有资源管理模式,推动资本化、市场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国有企业内部审计主要涉及到三个方面的内容,分别是审计职能、审计监督和审计落实。审计职能主要集中于责任审计方面,比如经济责任、资源管控责任、发展战略等。审计监督主要集中于审计部门和财务部门共同的监督机制和运作模式,审计落实主要是相关部门对审计问题进行的整改、优化。目前国有企业内部审计仍然存在以下几个核心问题。

(一)内部审计工作缺乏独立性

现阶段,大多数的国有企业除了开展一些常规的内部审计工作外,并没有设置专门的内部审计部门,审计人员也多从财务部门、人力资源部门或者是行政部门调配。尤其是在一些国有企业的子公司或者是分公司,缺乏专门的审计人员,成为一种普遍现象,由此导致内部审计工作缺乏独立性,不利于企业的健康发展。

(二)内部审计管理与制度不健全

目前,我国国有企业内部审计管理模式与管理制度,无法适应新常态改革的要求,也无法保证企业可持续发展。在审计定位、性能与职能方面,模糊不清。一些审计当中出现的问题,无法及时的处理,因为审计问题而导致的企业潜在风险扩大的现象,时有发生,审计监督的作用也被严重制约。在审计规范、审计人员管理、部门管理等方面,缺乏科学的框架和统一的约束,内部审计流于形式。

(三)审计人员综合素质较低

现阶段,多数的国有企业虽然引进了专门的审计人才,并在财务部门的基础上,进行了调整。但是整体上看,相关人员的综合素质较低。比如,对于国家审计政策的认知不清晰、对于审计工作的实践操作缺乏规范等,严重影响了审计工作的系统化开展,导致审计风险存在。步入新时代,国有企业内部审计逐渐向技术化、信息化方向发展,审计人员中大量的财务人员兼任岗位,并未接受过系统的培训,对于专业知识掌握不足,审计理念滞后,不利于审计工作的有序开展。

三、完善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对策

(一)加强内部审计独立性

针对国有企业出现的内部审计独立性问题,需要严格按照国家《审计法》的相关要求,结合企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规章制度,规范组织结构。设置专门的审计部门和审计人员,避免一人多岗、职能交叉。同时,赋予内部审计机构一定的地位,使其可以行使监督权。内部审计人员进行审计活动的过程性,各个部门要密切配合,不得拒绝。审计部门每年定期向董事会提交工作报告,对于审计当中发现的问题,按照级别定损,并及时的向有关部门和管理机构汇报。

(二)完善内部审计制度建设

国有企业必须加强内部审计管理,强化制度建设,才能保证国有资产的有效利用,避免出现滥用职权、挪用资金的情况。企业需要根据《审计法》、《中国内部审计准则》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企业的需求,制定出合理的内部审计管理模式和制度条例。构建专业化的内部审计体系,保证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具体可以从三个方面着手:首先,需要明确内部审计工作的职责权限、人员配备、机构设置、经费支出、审计流程、审计结果应用。保证能够按照制度管权、按照制度管人、按照制度办事。其次,需要针对内部审计工作当中经常出现的问题,制定风险处理框架,做好各类指标的评估,并及时的进行调整,保证人力、物力、财力的有机协调。第三,需要规范内部审计整体架构,保证各项管理制度的有机衔接和上下联动,保证制度的可行性和应用效率。

(三)提升相关人员的综合素质

针对内部审计人员专业性不足,综合素质低的情况。国有企业必须在现有的基础上,强化队伍建设。首先,可以在公司内部或者是外聘专业从事审计工作的人员,组成审计小组,负责日常的审计工作。通过各类招聘渠道,引入复合型人才,壮大审计人员队伍。其次,需要加强对审计人员的培训工作,通过集中培训、“以审代训”等方式,提高培训的力度,培训的内容涉及审计理论、审计技术、审计创新、形势与政策等,以最大限度的提高内部审计的质量和效率。第三,需要加强相关人员的绩效考核和内部督导,通过专项检查、综合检查、个性化监督的形式,充分的利用大数据,对相关人员内部审计的执行成效以及具体的执行能力进行评估。将审计项目的计划、实施、报告、整改等环节融入其中,形成综合素质报告。将个人素质纳入到年度绩效考核当中,与晋升、调薪等工作挂钩,激发审计人员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

总结

对于国有企业而言,内部审计功能的水平,决定着企业的发展水平,关系到国计民生。本文主要针对目前我国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当中常见的问题,进行综合分析,并提出了较为系统的对策,对于内部审计秩序的建立,具有一定的借鑒意义。

参考文献:

[1]纪梦琳.对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探索——基于全面深化改革背景[J].中国市场,2021(35):137-138.

[2]孙颖.经济新常态下创新企业内部审计机制的策略研究[J].商业经济,2021(12):159-160.

[3]张伟.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工作标准优化策略研究[J].品牌与标准化,2021(06):88-90.

猜你喜欢

制度建设内部审计国有企业
新时期加强国有企业内部控制的思考
国有企业加强预算管理探讨
如何做好国有企业意识形态引领工作
葡萄牙大学章程对我国大学章程建设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