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中的障碍及对策思考

2021-03-01贾斌艳

科学与财富 2021年30期
关键词:障碍对策农村

贾斌艳

摘 要:农村土地流转制度的改革关系着农村经济的发展,是农村整体改革的重中之重。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土地的流转,对流转模式的创新和管理是缩小城乡差距的必然要求。当前的具体实践中,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遇到了许多障碍和阻力,存在无法可依的窘境,地方政府和相关法律部门应加强服务意识,完善制度,健全法律,加强政府职能,以促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有序发展。

关键词: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障碍;对策

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农村土地流转出现了速度变快、規模增大以及流转对象多样化和规律市场化等发展趋势,而这一现象给农村土地流转中带来了很大的问题和障碍。这种新趋势要求工作人员必须明晰相关概念,积极克服实际流转中的障碍,依照经验和实践采取有效的措施,从而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基础。

1.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发展过程中的障碍

1.1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法律制度不健全

查阅文献并调查和研究与土地经营权流转的相关法律法规和实际案例可以发现,我国现行法律法规中,对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规定颇多,但每部法律的综合性都很弱,涵盖的范围很分散,缺乏一部专门针对农村的法律。这些法律法规大多是理论性很强的概括性描述,缺乏具体可操作的实施细则。[1]以《农村土地承包法》来说,这部法律法规第一次用立法的方式保障了农民长期且有保障的土地使用权,这部法律规定了土地承包者的权利和义务、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期限及具体规定、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和保障等内容,但是其内容十分空洞,对于许多在实际操作中的重要细节如土地承包权流转时承包人的自主决定权、土地定价的方法、流转过程中政府权限的界定等缺乏具体规定,对实际问题的指导意义不够强。

1.2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在实践中存在不利因素

(1)村民委员会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中定位不当

村委会实质上是村民的自治组织,是为村民服务、对村民进行管理和教育的机构。农村集体所有的土地和其他财产也属村委会管辖,其职责也包括引导村民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然而在村委会的实际工作中,村委会和村干部的职权过大,部分村干部存在以权谋私、暗中以村民集体代理人的身份承包土地的行为,这严重损害了村民的利益。部分村委会为了追求政治功劳,大肆开展土地财政,用强迫手段迫使村民签订土地流转协议,盲目扩张土地集约化。部分村委会独断专权,未经过正当程序,直接与外来企业签订法律不允许的承包转让合同。一些村委会甚至不顾法律规定和政策限制,盲目扩大土地流转的规模,采取各种手段避开审批,这些行为都严重侵害的农民的权益。[2]

(2)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滞后

城乡差距是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一直存在的问题。改革开放以来,城市经济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于此同时城乡差距也不断加大。地方政府所能承担的基础设施建设资金受制于其经济实力,对于农村来说,这种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均衡往往体现在基础设施匮乏上。即使是对于经济发展水平高的省份,城镇居民往往享有比较高水平的基础设施,而偏远地区和农村地区,基础设施建设落后,甚至缺乏最基础的生活保障。这种社会保障的差异又会强化城乡养老观念的差异,间接增强了土地对农村养老保障的重要意义。在社会保障不完善的农村,以土地养老的观念始终占据主导地位,土地作为生存来源和养老保障,这种“土地慰藉”的观念根深蒂固,很难消除。

(3)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纠纷解决机制有待完善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增长显著,过程中涉及的纠纷也不断增多。实际操作中,土地流转的方式多样,参与的主体十分复杂,其中的纠纷更加难以界定。目前,土地流转纠纷解决主要依据是2010年开始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法》,该法律明确了农村土地流转中出现纠纷时的仲裁制度,同时对仲裁过程中的行为和仲裁机构的选择做了明确的规定。除仲裁外,土地流转纠纷还有当事人自行协商、利益无关第三人调解以及诉讼三种解决方式,这四种方法是现阶段农村土地纠纷的主要解决方法。在解决纠纷的实践中,这些机制存在很多弊端。调查显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纠纷中,11.8%的案件没有相关法律可以参考,甚至存在不能解决的案件。目前,我国农村土地纠纷的解决存在很大的困难。

2.促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对策

2.1明晰产权,改善土地市场环境

只有明晰农村土地的产权,才能实现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健康流转。法律需对土地流转中,各个主体享有的产权和其他权益进行明确规定,颁发所有权、经营权以及其他权利的相关证书,将各个主体的权益落到实处;法律法规应规定各个主体在土地流转过程中所拥有的权利和应该履行的义务,限制地方政府的权利,防止其干预过度,为土地流转创造良好的环境;为土地经营流转权的市场化创造健全的机制和有序的经营场所,营造规范有序的市场环境。这些措施都有利于对土地的有效利用,更好地发挥土地的价值和效益。

2.2加强村民委员会职责的履行

村委会是农村自治组织,对农村发展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在农村建设中,村委会应肩负起自身职责,勇于自省,服务村民,为农村建设和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在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的过程中,村委会应该坚持“自愿、公正、有偿”的宗旨,正确引导土地流转交易,减少滥用职权的现象。同时,村委会要增强服务意识,积极为村民服务,为土地流转交易的各方主体提供有效的信息和经验,并积极做好交易备案工作。流转交易中,要建立起可靠的价格参考制度,防止不公平不合理的交易发生,为交易制造公平的环境。在长期的实践中,村委会还应加强关于基础设施的投资,建设良好的农村环境,并积极向村民宣传国家土地流转相关的法律政策,增强村民维护自身权益的意识。为了确保交易的公正,村委会还应建立合理的监督机制。

2.3加强社会保障制度体系建设

首先,在土地流转交易中地方政府应明确自身职责,加强交易管理,严格遵守“自愿、公正、有偿”的原则,加强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其次,地方政府应采取措施,推动除农业外其他产业的发展,优化农村经济发展的产业结构,发展粮食加工产业,增加农民收入。再次,地方政府应加强对农民经营管理水平的教育,提升村民农业技术,促进村民素质的提高。最后,对年轻的村民,应鼓励其学习技能,拥有谋生的新技术。[3]

2.4健全土地流转纠纷解决机制

面对实践中纠纷解决法律依据不足、经验欠缺、解决机制仍有不足的困境,地方法院应结合实际情况和当地乡土民俗,适当放宽案件的仲裁和诉讼受理范围,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多种机制相互配合以解决纠纷。同时,应依据过往判例,统一判决标准,防止标准不一从而妨碍司法公正。要加强与村民的沟通,协调现行法律和乡土民俗,加强对话,发挥信访制度的功效,避免极端事件的发生。

3.结语

加快农村的城镇化进程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手段,而推动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则是农村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的必经之路。土地是农民的重要财产,而土地的经营权流转必须有法可依。在现行的司法实践中,土地流转存在很多概念不清、细节不明的地方,这些都是土地流转的障碍。只有采取措施,完善相关的法规,缓和现有的矛盾,用法律手段和法制方式推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才能实现城乡均衡发展。

参考文献:

[1]朱桂香,李威,樊万选.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中的障碍及对策[J].中州学刊,2018,4(03):63-66.

[2]于圣锡.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现状、问题与措施[J].“三农”论坛,2020,16(06):11-12.

[3]郭明瑞.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根据、障碍与对策[J].山东大学学报,2018,9(03):1-9.

猜你喜欢

障碍对策农村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诊错因 知对策
睡眠障碍,远不是失眠那么简单
对策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跨越障碍
多导睡眠图在睡眠障碍诊断中的应用
“换头术”存在四大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