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推进落实《新安全生产法》 助力企业高效发展

2021-03-01褚进韩丽

科学与财富 2021年30期
关键词:助力企业发展

褚进 韩丽

摘 要:落实安全责任,有助于企业高效发展。《新安全生产法》的颁布和实施推动了经济结构的优化与调整,传统粗放式管理不适合现阶段企业发展,因此深入剖析企业安全责任,认识企业现状,了解企业安全责任落实问题成因,加强对相应问题的针对化解决,从强化宏观管理、推动责任落实、加强科学监管等多方面入手,促进企业强化对《新安全生产法》的重视和关注,才能构建中国化企业,确保经济革新和优化,实现企业的创新发展。

关键词:安全责任;助力;企业;发展;《新安全生产法》

引言

虽然近些年来我国发展速度较快,但不可否认,由于我国起步时间较晚,导致目前仍处于发展初期阶段。这一阶段加强对安全责任的重视和关注,确保企业安全运营能营造更加良好的生产与运营环境,为企业发展保驾护航。《新安全生产法》于2021年9月1日起正式实行,属于安全生产领域的综合性法律,对企业加强安全生产提升安全意识,具有重要推动作用。企业安全生产是政府责任更是社会责任,加强对企业安全责任的重视和关注,既能在新时代创新企业发展理念与管理格局,又能在国家转型时强化对民众权益的全方位保护,从而实现我国综合国力的快速增强。

一、企业安全责任落实现状

我国正处于转型与优化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各地政府不再将GDP作为核心发展目标,保护绿水青山,促进企业科学发展成为不同区域政府的共识。故此企业也在积极根据宏观指导,强化安全培训,落实安全主体责任,以期进一步优化安全管理,提升安全管理质量。虽然目前企业安全方面法律法规并不完善,但政府与企业和谐互动使企业安全能力明显提升,企业内部已逐步形成安全责任意识,并利用多元化手段宣传安全理念。企业的自我完善,为其长期发展奠定良好基础,而《新安全生产法》也为企业安全治理提供多元化政策指导。区域政府的重视,使企业落实安全责任的动力逐渐增加。虽然近些年来企业安全责任落实情况仍存在一些问题,但随着企业主观能动性的提升,安全责任落实状态良好。以小见大,从安全责任落实可发现企业也正在经济转型过程中转变生产与经营理念,这也说明我国正在进入新的发展时代。

二、企业安全责任落实问题成因

(一)法律规章有待完善

虽然我国不断修订与创新安全生产相关法律,但随着社会不断发展,相关法律也应随之革新和优化才能理清管理主次,避免出现职能交叉,填补监管盲区。强化对法律的深入研究与剖析,不难发现法律本身存在一定滞后性,而具有滞后性的法律,无法强化对企业的多元化监督与管理。法律的不健全使相关监管部门无法依据规章制度加强对企业的全方位治理,更不能基于企业发展需要细化相关规章制度。以多元角度加强法律创新与优化,本身难度较高,如何提升法律的科学性与合理性,确保相关法律法规起到相应作用和价值,一直是社会各界重点关注问题。

(二)经营理念有待革新

我国在特殊时期过于重视发展经济,导致企业的经营理念与经营模式多以发展经济为主,过于重视发展经济,使企业在生产与经营过程中存在法律意识淡薄问题。例如,部分企业为降低管理成本,并没有依据安全制度落实相关生产安全要求。企业的经营行为限制了企业的长期发展,更不利于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构建具有我国特色的经营模式。例如,企业为降低安全生产投入,并没有定期维修与更换相关安全设备,安全方面普及也不到位,这是导致企业存在经营风险的主因。虽然国家为推动企业发展设置多元化法律,但由于区域政府重视发展经济,导致相关违法行为处罚力度不高,许多企业因此存在侥幸心理。缺少多元化生产安全文化导致企业自制力不高,甚至许多生产制度在经营中被忽视,限制了企业的长效发展。

(三)发展观念有待优化

特定时间内区域政府过于重视 GDP指标,习惯利用经济增长数字确定政绩,这是导致许多企业对相关安全生产条例忽视的主因。虽然随着时代不断发展,区域政府正在积极利用多元化安全制度,加强对企业的多元化约束,但由于行政部门存在权责交叉,导致许多主体部门在出现问题时会相互推诿,不利于相关制度的有效落实,更会出现权力空白地带。总结近些年来企业出现的安全事故不难发现,缺少安全管理是导致安全事故出现的主因,安全事故出现不但会影响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甚至会对区域经济发展产生较大影响。由此可见,监督执法权的弱化导致相关规章制度无法有效落实,而传统的说服教育无法使企业加强对安全的重视和关注。安全监管干部应提升专业素养与专业能力,还要进一步加强对企业经营理念的深入认知,才能摆脱传统形式化管理,强化对企业安全隐患的全方位排查,及时促进企业管理水平提升,确保区域经济发展时实现企业的安全运营。

三、企业高效发展思路:落实安全责任对策

(一)强化宏观管理,完善法律法规

企业内部积极落实安全责任需要相关法律法规的支持,相关法律法规既能确保企业规范化运行,又能为相关安全责任落实保驾护航。目前《劳动法》、《刑法》、《环境保护法》、《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件》、《新安全生产法》等法律法规中均包含企业安全责任落实规范,但随着经济环境不断发生变化,相应的法律法规也应进一步调整和优化,才能打破传统管理瓶颈,提升安全生产法律的综合性与系统性,使其涵盖所有企业的生产领域及经营范围,确保为相关行政部门的管理提供多元化依据。法律法规本身具备较强权威性,确保立法工作的创新与完善,基于现代化安全生产形势对宏观管理条例进行进一步细分,能实现我国经济环境的进一步进化。例如,可基于多元化企业发展需要设立科学性安全生产标准。多元化生产标准能确保企业安全运行,更能明确企业不同主体责任,避免企业在运营时存在侥幸心理。与此同時,区域政府也要基于国家标准对相关规章制度进行进一步细化,以期落实主体责任,加强对企业安全生产的全方位评估,及时发现企业运营中存在的问题,督促其针对性改革。企业安全责任落实是维护企业安全生产的第一道生命线,对企业具有重要价值与作用,而企业的发展与国民生活水平及国家综合实力息息相关,故此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时,可积极争取企业及社会各方意见,争取多方意见能确保社会、企业、行政部门等共同参与法律制定。多主体共同治理的法律法规具有较强的民主性,能充分凸显社会主义国家特色,有利于多元化主体担负监督职责,确保社会各界共同为企业安全生产贡献力量。而《新安全生产法》坚持党的领导,以预防为主坚持利用综合治理,从源头化解可能存在的安全风险。强化对新安全生产法的全方位认知和研究,发现落实生产经营责任需要企业、职工、政府等多元化主体共同参与,齐抓共管,加强资源共享与共赢,才能有效落实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实现企业的创新发展。

(二)推动责任落实,实现企业自律

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强化对安全责任的重视与关注,完善安全管理架构与管理水平,利用企业自律推进落实安全责任,能确保实现企业的创新发展。例如,企业可构建安全责任相关文化氛围,利用多元化安全文化潜移默化影响企业员工,促进员工自觉遵守安全规章,减少不规范行为,避免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出现安全事故。提升安全治理水平,也有利于企业核心竞争力提升。企业可利用讲述法律法规契机,引导员工深入剖析安全责任相关文化,确保员工强化对安全法律的了解和认知。企业核心管理层可加强对相关法律法规的深入了解和剖析,引导管理部门利用多元化手段健全企业内部安全管理制度,将安全管理理念融入到企业的经营全过程中,以期提升企业安全管理水平。例如,企业内部可设置安全管理部门、安全管理人员,并定期组织安全培训,引导员工自主排查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对提出有效意见的员工进行精神与物质的双重奖励,以激发员工主观能动性,营造良好企业责任形象。企业安全管理是保卫企业健康发展的有效屏障,企业可加强与行政部门的配合,积极展开内部监督,利用多元化管理职能提升员工履职能力,促进企业内部树立安全红线,真正以安全发展为主要核心,实现企业管理架构优化与创新,提升相关安全规范的执行力度。推进落实安全责任是一项长期系统性工程,企业内部上到管理层下到一线员工都应将具体安全责任细化与量化,强化对《新安全生产法》的学习,《新安全生产法》第23条明确规定,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管理机构以及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应当恪尽职守依法履行责任。明确不同岗位不同职责,确保严格执行,才能做到有奖赏、有过罚,避免因安全责任落实不到位出现相应事故。

(三)加强科学监管,创新执政思路

我国在改革开放后过于注重发展经济,区域政府为提升GDP不断督促企业发展经济,执政理念是导致企业经营模式逐渐功利化的主因。而目前我国已步入低碳发展时代,这一时代政府的执政理念会发生转变,企业的经营模式也会随之转变。党中央在新时代坚持保障人民利益,区域政府应加强对企业的全方位监督,更要保障各部门权责清晰,确保主体责任的有效落实,才能构建健康活跃的市场环境。例如,政府可结合企业发展需要,制定相关安全管理规划,为企业安全管理提供一系列税收与财政支持,促进企业早日转变发展理念,并利用多元化节能减排技术强化对企业的全方位支持,以此促进企业领导者创新管理模式。例如,监管部门可强化对企业的多元化评估,定期评估有利于快速得知相关法律法规落实情况,也能得知企业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引导其对问题展开针对性化解。监管部门主动担负多元化责任,积极为不同企业提供系列性指导,强化企业培训,帮助企业建立专业安全管理团队,能将传统的管理型政府转化为服务型政府,并在监督管理时凸显服务职能,依据企业发展需要,加强安全管理相关的创新改革。为提升企业重视,行政部门可适当构建线上诚信平台,基于《新安全生产法》强化对守法企业的多元化鼓励,将生产事故频发的企业列入生产黑名单,对其进行多方面限制与制约,以促进所有企业共同加强对安全生产与安全经营的重视和关注,从而为我国转型改革奠定良好基础。

四、结语

企业是推动国家发展与社会进步的主体,新时代企业在追求自身利益时也要提升自身社会效益,才能为现代化国家建设而贡献力量。尽管我国政府十分重视企业安全生产,但相关事故仍频繁发生,这说明安全主体责任落实仍需进一步优化和创新,确保理论联系实际才能客观推进我国企业发展,在经济发展时从源头加强对企业安全方面的全方位监管,并立足于《新安全生产法》助推企业创新与发展过程中,从而促进其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管理理念和管理形式。

参考文献:

[1]赵开功.一体化运营綜合能源集团智能应急指挥平台的研究[J].矿业安全与环保:1-9[2021-12-06].http://kns.cnki.net/kcms/detail/50.1062.TD.20211202.1551.002.html.

[2]周国庆.新零工经济下均衡雇佣关系重构研究[J].经营与管理:1-13[2021-12-06].https://doi.org/10.16517/j.cnki.cn12-1034/f.20211130.002.

[3]周清杰.我国网购进口食品安全监管的困惑难题与应对[J].食品科学技术学报:1-8[2021-12-06].http://kns.cnki.net/kcms/detail/10.1151.TS.20211129.1509.002.html.

[4]陈金晓,陈剑.从优化到重塑——大变局中的供应链高质量发展[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1-24[2021-12-06].http://kns.cnki.net/kcms/detail/11.2267.N.20211124.1739.002.html.

[5]茹楷文,胡天瑜,蔡海良,胡凯,赵春光,王英.构建县级供电企业信息安全保密体系[J].上海电力大学学报,2021,37(S1):101-104.

[6]《新安全生产法》

作者简介:

姓名:褚进,出生年月:1985.5,男,汉族,籍贯:辽宁省辽阳市,

所在单位:杭州制氧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职称:工程师, 学历:硕士研究生,

研究方向:工商管理

姓名:韩丽,出生年月:1986.6,女,汉族,籍贯:浙江省杭州市,

所在单位:浙江育英职业技术学院,职称:讲师, 学历:硕士研究生,

研究方向:旅游管理

猜你喜欢

助力企业发展
助力成功七件事
企业
企业
企业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敢为人先的企业——超惠投不动产
助力“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自能”学习助力有机化学的学习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为更适宜的阅读之地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