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工程中多网络融合技术的应用问题研究
2021-03-01于洋
于洋
摘 要:就国内通信工程行业趋势看,通信工程正向着智能化、现代化方向发展,特别是人工智能、大数据等领域,取得了显著效果。多网络融合作为新型技术,具有先进、智能、高效的特点,已经成为通信工程行业的主攻方向之一。本文对现阶段我国通信工程中多网络融合技术的发展情况进行研究,并剖析多网融合技术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提出科学安全防护对策,为我国的通信工程建设提供参考。
关键词:通信工程;多网融合技术;安全隐患
随着现代互联网技术的高速发展,国内通信工程的建设速度和传输水平不断提升,特别是在通信方式和效率上获得重大突破,信号的传播速度越来越快,我国通信行业呈现出空前繁荣的发展局面。特别是近几年,随着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上网设备的普及,人们对通信速度提出了更高要求,在国家强调科技兴国、自主创新的时代发展趋势下,多网络融合技术的应用价值逐渐显现。
1.多网络融合技术解析
多网络融合技术集合了通信工程中的监控、防护、以及其他多个子系统,为所有子系统建立统一控制网络、并用宽带相连接[1]。在宽带连接过程中,信息数据主要用光纤网络传播、IP\TCP是协议的重要基础,以此协议促成不同子系统之间的网络互通,进而建立一体化的集成管理系统。现代通信工程中多网络融合技术的应用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建立各个子系统与通信工程之间的有效结合。第二,多网络融合技术是基于相同IP协议控制下,共同接入同一个网络的融合技术,网络融合时,IP协议的融合离不开管理软件已经各个电脑系统的技术支持,单一的宽带传输会产生融合简单的弊端。多网络成功互通之后,就开始信息数据的共享与融合,在融合中要把握数据的时效性和真实性,确保系统功能完全发挥。
2.多网络融合技术在通信工程中的使用价值
2.1经济价值
回顾国内通信工程的发展历史,在发展中任何一种新型技术应用之前都需要评估其综合价值,考虑新技术是否能够有效融合通信工程系统,其次考虑新型技术的经济性和发展潜力。针对多网络融合技术的应用,首先需明确多网络融合技术应用于通信工程的基本原理,再通过反复实验逐步提升技术应用效果,明确技术应用时的各个细节[2]。相较于其他技术,多网络融合技术的经济性高、投入成本低是一大优势,据网络不完全统计,通信工程使用多网络融合技术之后可降低约35%的运营成本,其中主要是通信工程用地减少以及人工费用的投入,由此可见多网络融合技术的经济优势显著。
2.2技术价值
多网络融合在通信工程中的技术价值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多网络融合的功能优势,多网络融合技术促使分类管理向集成管理转型,各个子系统之间不再独立运营,统一管理之下可提高通信工程各个系统的集成性,提高信息数据传输效率,一旦漏洞或问题反馈效率也非常过,通过软件技术的革新,帮助通信工程建设降低成本投入[3]。随着多网络融合技术的普及与应用,通信工程逐渐冲突传统管理模式在安全防护中的束缚,特别是传统通信工程建设过于依赖硬件,比如大量的通信基站和信号塔铺设,对此政府和企业都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成本,且后期的维护费用将不断升高,多网络融合技术的出现实现通信工程用地面积减少,优化资源配置降低成本投入。第二,增值服务优势,多网络融合技术在互联网技术高度发展的基础下,此技术的普及和应用使得各类通信行业的附属产品层出不穷,同时,通信行业的增值产品数量增多,促进通信工程建设工作完善,帮助通信企业带来更多经济效益。
3.多网络融合技术应用于通信工程的安全隐患
分析目前我国通信工程行业的发展情况来看,多网络融合技术确实有提高通信服务质量和效率的效果,但是多网络融合技术的应用存在一些安全隐患。特别是各个宽带中的子系统融合过程中存在较大风险,如果系统融合环节受到网络黑客的攻击,就会导致整个通信网络发生瘫痪、甚至是数据库失窃等重大问题[4]。其次,某些子系统的内部可能存在潜在病毒或木马,一旦与其他系统或主系统融合之后,病毒一旦会激活,就会造成病毒的大规模蔓延,总成严重的信息泄露问题,导致整个通信系统瘫痪。
4.通信工程安全防护策略分析
4.1完善通信工程系统设计
主动消灭潜在病毒,杀毒模式从被动转为主动,对系统进行定期检查和深入清理,严格要求各个子系统审查内部情况,完成数据检查之后才能接入主系统融合,完成系统的终端建设工作,提高系统安全性。在各个子系统中开展网络安全监控,对子系统的数据实现实时监控后和有效处理,通过数据分析、管理,形成一体化管理体系。
4.2完善系统配置
为了提高多网络融合技术的应用安全性,不断加强系统配置至关重要,可采用NTM终端安全协议实现主动性系统风险防控,详细检查各子系统网络终端,针对子系统的安全性给予部分领域的资格认证。与传统防火墙不同,NTM重点全系统及防火墙管理体系能够有效识别潜在风险因素并进行主动防御,特別是针对隐蔽性较好的病毒,确保多网络融合过程的绝对安全。
4.3提高技术人员职业水平
通信工程发展离不开高水平技术人员,多网络融合技术的应用效果和系统安全性与技术人员的职业水平有较大关系[5]。因此,作为通信企业,应当注重建设专业水平过关的网络技术团队,一是需要保证成员的职业道德高尚、二是需具备足够的工作经验、出色的互联网应用技术,面对系统的突发状况能够冷静处理,满足用户的日常通信需求,特别是能够采纳用户提出的有效建议,针对用户要求不断改善通信质量,并根据用户反馈的漏洞及时解决多网络融合技术应用中的网络安全隐患问题。
结论:
通信工程建设关系到人民生活质量提升和社会发展,是社会走向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国内还有许多地方的通信水平不足,需要通信建设速度不断加快。多网络融合技术应用于通信工程建设是时代趋势,是为了不断提升信息数据的传输速度、安全性,为用户营造便捷、安全的沟通环境,彻底冲破传统技术的束缚,改变从前过于依赖硬件的弊端,改善当代通信服务水平。
参考文献:
[1]于志刚. 网络安全对公共安全、国家安全的嵌入态势和应对策略[J]. 法学论坛,2014,29(06):5-19.
[2]王世伟. 论信息安全、网络安全、网络空间安全[J]. 中国图书馆学报,2015,41(02):72-84.
[3]曾建光. 网络安全风险感知与互联网金融的资产定价[J]. 经济研究,2015,50(07):131-145.
[4]洪延青. “以管理为基础的规制”——对网络运营者安全保护义务的重构[J]. 环球法律评论,2016,38(04):20-40.
[5]王世伟,曹磊,罗天雨. 再论信息安全、网络安全、网络空间安全[J]. 中国图书馆学报,2016,42(05):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