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中小学教师培训问题与对策研究综述
2021-03-01张云婷
张云婷
摘 要:民办教育是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教育改革的重要力量。纵观现有的研究,我国民办教师培训研究一直得不到重视。本文从民办中小学教师培训的问题和对策方面进行了梳理,总结了已有研究中的问题和不足,最后提出了未来培训研究的方向和建议,以促进我国民办教育的发展。
关键词:教师培训;民办学校;民办中小学教师
一、研究的视角和方法
从现有研究成果主要是在中小学教师培训的研究框架之下对民办中小学教师进行进研究的。中小学教师培训的研究成果主要涉及培训的概念、性质、目的、模式与方法、课程、问题及成因、对策、有效性和评价等方面。而对于民办中小学教师培训的研究还主要集中于问题和对策。
在问题研究方面,主要是民办中小学教师队伍高学历、高职称和年龄大并存, 教师队伍中兼职教师过多, 教师队伍不稳定、流动性大, 教师队伍中存在不合格教师。 并且教师参加的机会少;参与培训的教师所体现的自卑感;教师参与培训的热情不高;教师培训的效果不大。 在对策研究方面,主要以培训制度的建设和落实为主。教育行政部门及有关部门应该履行《民办教育促进法》有关规定, 对民办学校的教师培训工作进行指导, 督促民办学校对教师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和业务培训。完善管理实施细则,建立健全管理机制;加大对民办学校扶持力度,加强监督;建立完善的培训制度,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现有的民办中小学教师培训研究,研究者更倾向于使用文献研究、调查问卷和访谈的方法对培训现状进行研究,也有少量研究是采用了质性研究的方法,通过对民办中小学教师培训进修权利保障、民办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路径的分析以及民办中小学教师职业生涯的自我管理方面进行论述对问题及发展思路进行研究。
二、民办中小学教师培训存在问题的分析
培训机会的缺失。民办中小学教师教学任务量大,课时任务重,经常无偿加班是常态这导致教师根本无暇顾及自身的专业发展。晋升机制不明朗,职称评比难名额少,出了问题要教师自己承担,选派参培训人员的制度也不够公开透明。
培训经费不足。民办中小学没有教育行政部门的学校培训经费,有些培训需要自掏腰包,培训经费得不到根本性的保障。而学校只有在培训的收益成本大于投资成本时民办中小学教师培训权才能得以实现。
培训内容缺乏针对性。当前,民办中小学教师培训内容依然偏重于教学理论方面,主要以校本培训的形式对课程进行安排。没有对教师的培训需求进行系统整理,需求分析不精准,不切合教师的实际教学需要。内容上缺少关注教师自身身体和精神状态、不同发展阶段教师差异性的关注以及综合性科学课程的指导,教师群体得不到社会各界的重视。
培训形式单一。教师在培训中主体性缺乏,得不到充分的互动,培训课程的学习还是需要自己独自钻研,缺少和培训教师以及其他培训成员的沟通交流。培训形式上主要是校本研修形式,以常规教研活动为主,外部培训的机会比较少,师徒制的培训形式虽然有助于年轻新手教师的发展,但也使得教师缺少教育教学的宏观大视野,教师的方法得不到有效更新,缺乏知识和能力上的扩充。
培训考核与效果缺乏关注。教育行政部门在培训考核上相对严格,但是没有真正关心过民办教师在培训中的意愿、满意度、培训效果。培训的考核缺少系统科学的外部考核标准和制度。
三、民办中小学教师培训改进策略研究
在国家层面上,首先各级人民政府把教师培训经费应列入财政预算中,并且建立健全教师培训体系,完善相关的培训制度,在分类管理和分层培训的指导之下对培训工作进行深入落实,在充分调查需求的基础之上制定规划。其次,各级教学研究、教师培训机构应该积极把民办中小学教师也纳入对应的培训机制之中。最后,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和其他社会培训组织应当积极配合教师培训的社会调查研究以及社会实践学习。
在学校层面上,首先民办学校应该完善校内的培训制度,积极支持培训工作的组织开展。提供更多职业和专业上的指导,规定每年参加不少于规定学时的培训。其次,培训工作应该切实符合教师实际工作需要,鼓励具备条件的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和其他企业、事业单位共同研究和开发教师培训的课程体系,加快培训一体化建设。
教师层面上,积极参与教师培训,对参与教师培训的民办中小学教师进行心理调适。积极把握的培训机会,在培训过程中努力学习,提高自身的教师素养。
四、民辦中小学教师培训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首先,研究内容多集中于问题与对策,缺少深层原因分析,仅限于各个管理层和培训流程的总结。因此,进一步深入探讨影响培训内外部因素以及相关联的环境,推动整体研究结构、逻辑框架和分析过程的科学性、深入性、系统性和实际操作性的形成。
其次,研究的理论深度不够。问题自身的理论建构不足,导致研究基础不够牢靠。应该进一步深化问题的理论研究,深入挖掘不同视觉的理论基础,试图构建出关于民办中小学教师培训发展的理论模型。
总之,近些年来,我国民办中小学教师培训已经有了部分研究成果,对提升我国民办中小学教师素养,发展民办教育事业作出了积极贡献。然而,丰富研究内容、完善研究方法和拓宽研究视角将为我们深入研究民办中小学教师培训提供研究的新途径,为推动民办中小学教师队伍的建设积累更加丰富的理论成果和实践经验。
参考文献:
[1]徐恩芹, 程桂芳.理性审视教师培训中的需求分析[J].中国教育学刊, 2011 (3) :69-71.
[2]石英德.对民办中小学教师管理的思考:政府层面[J].教育发展研究,2006(12):16-20.
[3]王中华.当前民办中小学教师培训的问题与对策[J].中小学教师培训,2014(7):8-10.
[4]徐翠娟.民办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的研究-以广州市白云区民办中小学为例[D].广州:广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