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理念数学课堂教学研究

2021-03-01陈星

科学与财富 2021年30期
关键词:新理念新课程数学

摘 要:社会的发展离不开教育,反之教育的发展要不断适应社会的进步。21世纪初,中国大地正启动着新一轮的课程改革,针对中国教育忽视学生创新思维培养的问题,此次新课改及新教材中所体现的一个“亮点”就是新理念教学。在前不久国家颁布的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纲要里面突出强调,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强自主和适应社会的能力,克服应试教育倾向。本论文的目的是探讨并阐明一种既能贯彻新课程的教育理念,又能适合本地区课堂教学实际的中学数学课堂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既有理论上的科学性与先进性,又有实践上的可行性与实用性。首先,论文围绕新理念教学实践,提出了一些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再对数学新课程的理念进行了必要的探讨,对新理念数学教学特征作了分析,结合教学亲身经历,对这些普遍问题提出自己的解决方案,从而为数学教师的数学教学提供参考。

关键词:教学实践;新理念教学

引   言

新世纪新形势下,学生普遍都是90后甚至00后出生的,他们成长的年代不同,社会是进步的,教育理念在不断革新,过去老的数学教学策略已经远远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甚至是与现在时代要求格格不入。另一方面,社会迫切需要高素质创新型人才,以人为本更加深入人心,社会对人才呼聲如此之高,必然对教师教学的要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针对这种形势下即将毕业的师范类大学生,有必要对即将踏上讲台的教学有个清醒的认识,鉴于之前有很多专家学者对数学教学提出了许多新理念,这些是我们教学策略的理论基础,本文拟在新理念的指导下,围绕数学教学实践,对新理念数学教学提出一点自己的看法。

1、实施新理念教学背景

很久以来,数学教育界的有识之士一直在思索:在数学教学领域,教什么和怎么教。为了实现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有必要重新认识它们新的内涵。素质教育不能仅停留在知识的传授,也不能满足于智慧的启迪,虽说这两者都不可缺少,但应该服务于促进学生个性的全面、和谐的发展。因此,要重新认识学生、研究学生,尊重他们的独立人格,发挥他们的内在潜力,帮助他们树立信心,教他们学会求知、学会做人是至关重要的。教学的最大功能就在于最大程度促进学生的发展。从这一方面说,教学改革势在必行。传统的教学模式当然有它合理的一面,但在许多方面它却只反映出追随学生的发展,而不是真正促进学生的发展。维果茨基认为,追随发展的教学是不会产生任何新的东西的。这种教学不过是消费自发形成的学习可能性,“训练”业已形成的心理机能罢了。这样,教学与发展的关系无异于消费同生产的关系。他认为“只有走在发展前面的教学才是好的教学”。

2、在新理念下对数学教学研究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成才和创新的关键,因此我觉得任何时候教师都不能扼杀学生的学习兴趣,这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现代理念。当有学生充满兴趣探究不属于考试范围的知识时,作为教师应该加以鼓励和引导,这其实是最有效的,学生在老师引导下,把自己感兴趣的难题解决了,这会大大增加他们的兴趣和自信心,也会进一步激发对数学的喜欢的,而且思维也得到扩散和训练,有利于学习接受新知识。另一方面,考虑到教师的教学任务压力,经常让学生在课堂上大家一起探究问题,集思广益,这也是不现实的,所以教师只能大力鼓励学生自主探究,课下教师加以指导,在不影响教学任务的情况下,对于典型有意义的问题,可以利用班级课堂上全班一起探究,使好的想法全班共享。

新课程理念强调要有利于学生的终生发展,使学生成才多样化,那么就会产生一种情况,有些学生学习成绩很差,但是他却偏爱某个领域,通过上述案例可知,名次只是暂时的,它是为选拔所用,而发展确是终生伴随学生一生的,很显然名次远没有发展重要。因此一个优秀的教师应该懂的学会放弃,对于某些学生酷爱某些特殊爱好时,我们应该降低他们学习上的要求,但这并不是放任自流,教师还是加强观察这些学生变化。

备课是教师根据学科课程标准的要求本门课程的特点,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选择最适合的表达方法和顺寻,以保证学生有效地学习。要想切实上好每一堂课,就必须要彻底更新教学观念,实现教师角色的转变,体现学生的主题地位,备课就是备好教材,备好学请。但是面对开放性的教学,具有有强的随机性,面对课堂教学突发事件,教师应酌情思索哈,不应过于按部就班参照教案,应该巧借意外事件,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另外解题教学的目的是什么?根绝新课程理念,解题教学不仅仅是得到答案,而是要走进学生,深挖教材,体验趣味性,注重开放性,适当进行延展,提升反思,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等。

大多数学生对老师是敬慕和服从,如同花草树木趋向阳光一样趋于老师。但是,学生也具有自己的个性,表现为背离老师的教导,违犯纪律,有时还会与老师发生冲突。对于学生的错误行为,我们老师不能一味地给予批评、挖苦和讽刺。也不能单纯地采取高压政策或粗暴态度,更不能放任自流,不加管理,甚至和学生对立起来。应尽快查找原因,对症下药,使他们改正错误,迅速前进。爱是基础“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这是特级教师丁有宽对多年教育经验的总结。作为老师,可以影响教育学生的不仅仅是他所具备的知识技能、高尚的道德品质,还有对学生的深切的关心爱护之情。教师爱学生是教育工作者高尚道德的自我表现,同时,也是一种教育手段。教师宽广、博大并带有献身精神的爱生情感,在过程中表现尤为充分。正因为有爱学生这一良好的情感基础,才能使学生感受到爱的力量,才可能在温暖、和谐、信任的氛围中健康、茁壮成长。要因材施教,依据学生个体的情况采取与之相应的转化措施。教师不仅要了解后进生的心理,还要与家长积极配合,才能取得成功。

参考文献:

[1] 代钦.松宫哲夫.数学教育史-文化视野下的中国数学教育[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 曹一鸣.中国数学课堂教学模式及其发展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3] 张奠宙  崔雪芳.常规数学教学创新点的设计[J].教育科学研究,2006(1).

[4] 宋乃庆  于波.20世纪我国中学数学课堂发展的历史阶段及其特点[J].西南大学基础教育研究中心.

[5] 张奠宙.数学教育若干趋势[J].高等数学研究,1993(3).

[6] 宋乃庆  杨豫辉.教师教学策略的主要问题及其思考[J].教育研究,1020(9).

作者简介:

陈星(1990.02-),男,汉族,湖北黄冈人,讲师,硕士,主要从事数学相关研究。

猜你喜欢

新理念新课程数学
2021聚焦新课程 专注新高考 欢迎订阅全新《新高考》
新理念实干 高质量作为
现代调解的新理念与新思维
国外兴起长寿新理念
新理念下再启航
发挥自制教具在初中数学新课程实施中的作用
我区初中化学新课程实施中典型问题的思考
高中体育新课程实施“碰壁点拔”式教学模式初探
错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