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双碳背景下绿色建筑技术在建筑设计中的优化与结合

2021-03-01陈潭

科学与财富 2021年30期
关键词:绿色建筑技术碳中和碳达峰

摘 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逐渐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收入水平和生活需求相对较高,人们不仅仅注重追求高质量的物质生活,对自身生活环境的重视程度也相应提升。因此,在今后建筑工程实际设计时,不仅要提高设计的合理性,更要与时俱进,不断加强绿色建筑技术在建筑设计阶段的引入力度,这样才能有效促使建筑在其全寿命周期更加低能耗和可持续,也能更好的响应国家号召,有效推动建筑行业早日实现碳达峰目标和碳中和愿景,为人民群众营造一个更加安全舒适的生活居住环境。

关键词:碳达峰、碳中和;绿色建筑技术;建筑设计;优化结合

1、研究背景

经过调查和研究得知,目前我国建筑行业正处于高速发展时期,建筑业对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有着较为重要的推动和促进作用,但随之而来的是碳排放问题,环保问题等日益突出。2020年9月22日,在第75界联合国大会上提出中国将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力争于2030年前CO2排放达到峰值,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双碳目标和我国国民经济以及建筑业息息相关,有数据显示,随着城乡居民生活水平提高和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大部分建筑在实际运行阶段,能源消耗是相当严重的,建筑能耗增长远超建筑面积增长速度,建筑领域用能和减排形势严峻。因此,在今后建筑工程具体设计中,更应该着力解决建筑使用过程与节能减排的矛盾,及时引入绿色建筑技术,这样才能真正有效降低建筑工程的能源消耗量,对改善人民群众的整体居住环境有着较为重要的作用。

2  绿色建筑技术的基本内容

绿色建筑,即在全寿命期内,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高效的使用空间,最大限度地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质量建筑。

绿色建筑技术主要是指在建筑中采用低能耗和低污染的材料和技术。通过提高建筑设计节能率,编制绿色建筑专项设计,加强节能低碳监测,推进装配式建筑的装配率,节材节水设计,因地制宜采用太阳能光伏建筑一体化、地源热泵等可再生能源等设计,绿色施工,数字化管理等技术,有效减少建筑工程的能源消耗,降低建筑工程对环境造成的污染,使建筑在其全寿命周期更加低能耗和可持续,也能更好的响应国家号召,推动建筑行业早日实现碳达峰目标和碳中和愿景,从而赢得越來越多消费者的信赖,推动建筑行业取得长久健康发展。

3  绿色建筑设计需要考虑的因素

3.1环境因素

由于我国地域跨度大,不同地区的环境条件是不同的。绿色建筑设计理念中很重要一个内容是最大限度降低项目建设对原有生态环境的影响,最大限度地保持原有场地水文条件,绿色建筑设计应该根据每个地区不同的气候、地质、水文条件,采用与之相应的建筑技术,因地制宜,结合相关专业进行节能评估设计。例如,绿色建筑设计应在建筑设计阶段提前引入风热环境模拟,室内外光环境模拟等技术性手段,结合全专业绿色建筑技术设计意见,指导优化建筑方案深化设计,还可以借鉴低影响开发(LID)理念,对场地水系统进行系统梳理与规划,整体制定水系统规划方案,统筹、综合利用各种水资源,基于高质高用、低质低用的原则制定雨水收集、处理和利用方案。比如,雨水收集兼顾景观要求、地势高差关系,设置收集和调蓄系统;雨水处理根据不同用水水质要求,设置三级处理系统,满足不同水质要求;雨水利用根据地势高差和建筑布局,分区、分质设置提升系统和供水系统。

3.2技术成本因素

绿色建筑尽管是行业规范,但也意味着企业的投入成本会增加。因此,现阶段房地产企业做绿色建筑的积极主动性不是太高。“双碳”战略提出之后,绿色低碳将成为“硬约束”,绿色建筑的推广力度也会越来越大。就绿色建筑推广来看,难度不在于技术。截至目前,绿色建筑设计领域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最终能否真正形成绿色建筑,关键在于设计后能否真正落地实施以及投入使用后的运行管理。难点在于建设过程中的技术成本,终端消费者对绿色建筑的认知接受程度以及运行管理的水平。绿色建筑设计阶段要权衡考虑综合造价成本,尽量避免为做绿色建筑而不惜一切代价做绿色建筑。政府层面,要综合运用优惠政策、放宽税收和金融利率等有效手段,发挥资源配置的引导性作用,营造有利于绿色建筑发展的市场环境;市场层面,应激发市场主体设计、建造、使用绿色建筑的内生动力。

4 绿色建筑技术在建筑设计中优化与结合的有效措施

4.1不断加强绿色建筑技术在建筑设计阶段的重视力度

百年建筑,设计为先。建筑设计从业人员应当转变传统思维,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的工作,持续关注绿色建筑设计在方案设计阶段的重要作用,执行更高节能要求的设计标准,全面提升新建建筑的节能率,逐步迈向低能耗(设计节能率65%)-超低能耗-近零能耗,使得建筑在全寿命周期体现“绿色”和“低碳”。 减碳的重要途径是节能,绿色建筑可以实现大幅度减碳,是实现源头的环保节能。

4.2建筑设计阶段全面应用可再生能源

在新建建筑单体设计时,应提高可再生能源的应用比例,在有条件的项目上积极稳妥开展核能供暖应用,因地制宜采用太阳能光伏发电、太阳能光电建筑一体化、空气源热泵、地源热泵、水热源、导光管采光系统、余热废热利用等绿色建筑技术,提高建筑电气化水平。还应设计完善的能耗监测系统提升运行阶段的监控。

4.3 不断提升建筑工业化设计

在建筑施工图设计时,要通过新型建筑工业化设计手段发挥绿色建筑技术的促进作用,比如采用节能材料,设计叠合楼板,装配式楼梯,预制ALC内隔墙板,钢结构等提升单位工程的装配率,从而实现图纸标准化设计、工厂化模块化生产、工地机械化施工的流水线。在新型建筑工业化设计的引导下,争取到2025年,装配式建筑占同期开工建筑面积达35%;到2030年,努力提高至40%,并在建筑设计中推行装配式装修,推广结构与管线分离、一体化装修技术。在装配式建筑深化设计阶段,应优先采用绿色建材,因地制宜使用本地建材,提高绿色环保材料的应用比例。

5 结束语

总而言之,双碳背景下绿色建筑技术将在绿色建筑设计中发挥强大的作用。我们应当从生态环保、低碳节能来理解绿色建筑设计;从健康舒适、便捷高效来感受绿色建筑设计、从绿色建材、品质属性来落实绿色建筑设计。同时结合BIM信息化模型工具的应用,让建筑拥有更强的生命力,努力提升品质,使人民更有获得感和满意感。

参考文献:

[1]张天柱.绿色建筑技术现状及其发展策略[J].中外企业家,2015(21):233+235.

[2]翟 优.城市设计中应用绿色建筑技术研究[J].中国住宅设施, 2017(04):30~31.

[3]李献军.浅谈绿色建筑设计理念在建筑设计中的原则及体现[J].建筑工 程技术与设计,2015(10):523.

作者简介:

陈潭(出生年1988)性别:男,民族:汉,籍贯:浙江台州,单位全称:台州市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现有职称:工程师,学历:本科,研究方向:建筑学专业建筑设计方向。

猜你喜欢

绿色建筑技术碳中和碳达峰
碳中和·碳达峰
关于“碳达峰”和“碳中和”——2030碳达峰与2060碳中和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应当采用何种立法思路
碳达峰碳中和要求下的设计思考
绿色建筑技术在商业建筑中的应用分析
浅谈绿色建筑技术在暖通设计中的应用
初探绿色建筑技术在环境中的运用
旅游风景区碳估算与碳中和实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