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Script编程技术在线开放课程的探索与实践
2021-03-01刘丽涛田学志宋春晖
刘丽涛 田学志 宋春晖
摘 要:本文对JavaScript编程技术在线开放课程进行探索与实践,从课程建设基础、课程简介及课程特色、教学实施、课程考核情况、课程建设计划等方面进行详细说明,具有一定的应用性。
关键词:信息化;资源建设;一体化
引言
《JavaScript编程技术》课程是我院移动互联应用技术专业和计算机网络专业的专业核心课,Web前端开发工程师的岗位为目标,精心研究教学内容,案例真实丰富,以“任务驱动教学法”为主,实现“做中学、学中做、边做边学、边学边做”。
一、课程建设基础
《JavaScript编程技术》课程是我院移动互联应用技术专业和计算机网络专业的专业核心课,面向的工作岗位是Web前端工程师,自2015年开设该门课程,积累了大量的教学经验和教学资源,具备在线开放课的建设条件。
课程团队教师经过多家企业调研,和企业一线工程师共同制定了线上课程的内容、目录及案例。由于IT行业的技术更新速度快,所以线上教学内容是根据权威的W3C标准(万维网联盟标准)来制定的,符合目前互联网行业的需求。
二、课程简介及课程特色
本课程以Web前端开发工程师的岗位为目标,精心研究教学内容,案例真实丰富,以“任务驱动教学法”为主,实现“做中学、学中做、边做边学、边学边做”。JavaScript大鱼喂小鱼游戏项目是由企业资深工程师讲解,实现游戏的开发制作,通过实习实训,使学生积累项目的开发经验,提升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本课程适用情况,一是计算机类、电子信息类、电子商务类等相关专业的学生;二于想从事网站前端开发的学生;三是对制作网页特效感兴趣的广大爱好者。
《JavaScript编程技术》课程是我院移动互联应用技术专业和计算机网络专业的专业核心课,面向的工作岗位是Web前端工程师。前驱课程是《 HTML+CSS网页设计》,后续课程是《JQuery框架应用》,在课程体系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本课程帮助学生建立网站编程思维,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对学生的专业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对学生的终生教育起到启蒙作用。以校企合作、育训结合为教法改革切入点,注重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通过实验、实训、实习三个关键环节的改革,引导教学内容改革。积极实行启发式、讨论式教学。改革考试方法,着重提高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材上更注重实践技能的传授和动手能力的培养,在教材的改革上,要注重正确价值观的培养和因素,在实践环节中要渗入“课程敬业爱岗精神、精益求精的谨不苟的精进态度和团结合作的团队精神”,构建立体化、动态化的教材和教育资源体系。
三、教学实施
课程设计主要采用混合式教学模式,课程设计主要采用混合式教学模式,课前安排学生通过学习通平台上的视频等教学资源进行课前预习、讨论。在授课过程中,通过抢答和随堂测验等方式进行复习和预习检测,评价学生作业,针对学生掌握不好的地方,重点讲解。
1.课前准备,在“学习通”平台上通知相关的预习任务推送给学生。通过线上平台的学习,完成讨论的任务。
2.线上线下课堂开展,课堂是整个线上线下教学开展的核心与关键,激发学生主动进行学习,要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实现课堂翻转。首先进行预习检测,检查学生的线上学习情况,并进行点评。通过随堂测试检测学生上次课的学习情况,教师做出评价与重难点知识回顾。然后开始学习新的知识内容,通过抢答,随机选人等增强课堂与学生的互动,增加课程思政,深入挖掘思政元素和劳动教育元素,认真做好课堂设计,找到契合点,做到顺其自然。
3.课后巩固与延伸,教师在“学习通”平台布置相关作业,推送给学生,进行课后知识点巩固。学生对本次课有疑惑的知识点,可以在“讨论区”进行提问,教师可针对不同学生的疑问,开展差异化教學与辅导。
四、课程考核情况
1.校内专业课学生
主要采用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
总成绩=线上成绩*40%+线下成绩*60
线上成绩=课程视频(占20%)+章节测验(占15%)+章节学习次数(占5%)+讨论(占5%)+作业(占20%) +签到(占10%)+课堂互动(占25%)
线下成绩=阶段考核(2次)*20%+期末考核*40%
2. 校内选修学生
总分=课程视频*50%+章节测验*10%+讨论*20%+考试*20%
3. 校外选修学生
总分=课程视频*40%+章节测验*20%+章节学习次数*10%+作业*15%+考试*15%
五、学生学习效果
以上一轮《JavaScript+jQuery高级技术》课程中19461班32名学生的班级以例,进行了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一学期章节学习次数累计为 3934 次,人均访问次数达122.9次,平均观看时长415分钟,最长观看时长为719.7 分钟;任务点共发布71个,平均完成63.2个,完成率 90% 左右。由此可见,学生学习积极性有了明显的提高,反映了学生对混合式教学模式比较认可。学生综合成绩分布平均成绩83.47分,相比于传统的面授有明显的提高,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与沟通协作能力都有较大提高。
六、课程建设计划
今后五年计划每学期开1期次课,时间为学期初至学期末,制定具体的教学计划,资源共享,保证课程的更新,出版配套教材,更新在线教学资源,包括微课视频、教学课件、习题库、教学文件资源、网站其它资源等,并在实际线上教学中进行应用,也可用于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应用。精心设计每个章节的课程思政,提练思政元素,制作配套的融入思政元素的拓展资料,可供其它选课老师使用。
参考文献:
[1] 陈雄维. 基于网络学习型教学资源建设的探索实践——以漳州科技职业学院为例. 电脑知识与技术,2020.
[2] 汤发俊. 基于超星泛雅网络教学平台的在线开放课程建设. 职业技术,2018.
[3] 饶媛. 大数据环境下的高校交互式教学参考信息平台建设.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20(2)
基金项目:黑龙江省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课题:在线教学教学资源建设——以《JavaScript编程技术》课程为例,课题编号:SJGZY202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