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静脉用药调配中心一体式构建效果研究

2021-02-28高艳斓刘弋戈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1年32期
关键词:审方病区医嘱

高艳斓,刘弋戈

作者单位:361006 福建省厦门市,厦门大学附属心血管病医院药学部

静脉用药调配中心(pharmacy intravenous admixture services,PIVAS) 是指药学部门根据医师处方,经药师进行适宜性审核,由药学技术人员按照无菌操作要求,在洁净环境下对静脉用药物进行加药混合调配,使其成为可供临床直接静脉输注的成品的服务中心[1]。厦门大学附属心血管病医院于2019 年6 月整体搬迁至五缘湾新址,建筑面积8.6 万m2,规划床位600 张,设置PIVAS,对静脉用药实施集中调配,以下就医院PIVAS 初步运行的效果进行评价与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从厦门大学附属心血管病医院PIVAS 信息系统中抽取2020 年1-12 月10 000 组药物的配置信息,作为观察组;选取2018 年1-12 月10 000 组药物的配置信息,作为对照组。

1.2 管理方法 对照组采用传统PIVAS 管理方案,主要是工作人员手动审方、配药、记录等。观察组采用PIVAS 一体式构建策略,具体如下:

1.2.1 全医嘱前置审核:为规范医疗机构处方审核工作,促进临床合理用药,保障患者用药安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等3 部门于2018 年7 月联合颁布了《医疗机构处方审核规范》[2]。医院药学部于2019 年3 月份通过对科里药师选拔,选出具有丰富临床经验和药学知识的优秀药师,成立了审方组,并引进临床合理用药智能管理系统,结合医院心血管专科医院的特性,由审方组制定相关规则对医嘱进行全医嘱前置审核(全医嘱前置审核流程见图1) 。而对于PIVAS 来说,医嘱审核更是整个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工作的核心部分,审方组对住院医嘱前置审核后,所有医嘱通过HIS 系统发送至PIVAS 摆药端,由PIVAS 根据摆药界面的颜色提示信息(摆药界面颜色提示见表1) 再次对医嘱进行审核,确保所有医嘱的合理性与准确性。

图1 全医嘱前置审核流程

表1 摆药界面颜色提示

1.2.2 批次设定:为更好地整合人力资源和节省药品费用,医院按药品剂型主要分为口服药房和针剂药房,日常针剂业务均由PIVAS 按批次配送。PIVAS 根据医嘱给药时间设定全天共9 个批次,其中前六批从早8:00~晚6:00,每2 小时1 个批次,考虑夜间药品较少,为节省人力整合资源,七、八、九3 个批次由PIVAS 提前按单患者单药品打包至病区。医院患者补液量总体较少,根据临床的实际输液需求,同一批次液体量<400 ml;若有同一批次总液体量较多情况,医院在护士校对医嘱界面设置修改批次功能,同时PIVAS 系统摆药界面也有修改批次功能,在操作中可根据实际临床需求,随时更改用药批次。

1.2.3 信息自动化和半自动化相结合:多数医院的药品配置工作都由护士在治疗室完成,因笔者医院是专科医院,建立PIVAS,除了保障患者用药安全,减轻护士的工作量,让病区护士有更多的时间专心从事护理工作,使患者能得到更好的护理服务。根据医院临床实际所需配置的药品,同时按照医嘱属性规范医师开具的用药方法,根据不同的用药方法在系统设置了不同类型的摆药条件,目前主要开展业务有普通静脉输液(含冲管)、肠外营养液、雾化药品、血透液及手术室的心肌保护液。而PIVAS 也是药学调剂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序多且流程长,涉及的岗位和人员也较多,为了最大程度上确保输液成品质量,医院引进了智能排药系统、智能分拣系统,以及每个病区终端的智能药柜,从排药、配置、核对及分拣运送等各个环节进行控制和管理,实现药品的闭环,同时自动化设备的引入,也更好地降低了差错率、提高了工作效率,保证了患者的用药安全。见图2。

图2 医院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工作流程图

1.2.3.1 智能排药系统:排药系统主要包括智能贴签机和统领小车,主要针对的是普通静脉输液医嘱,所有医嘱经过前置审核和PIVAS 人工再次审核后,贴签机根据医嘱所需溶媒,提醒工作人员在传送带处放置不同溶媒,可实现流水线式的贴签模式,快速提高贴签速率,同时根据指示灯提醒,保证标签的准确性[2-3]。统领小车主要是可将同一种类的药品统领到小车框里,然后通过扫描贴签机已贴好的溶媒二维码,亮灯提醒工作人员领的数量和药品所在框的位置,两者一一对应后,将溶媒和药品放置在篮筐完成排药过程。而对于其他非输液医嘱,药房工作中人员会将医嘱信息传递给排药系统,人工排好的药品一并送入仓内后,在每袋药品在配置前,应用PDA 扫码枪扫描标签上的二维码信息,可及时发现次日预摆药有无异常医嘱等情况。

1.2.3.2 智能分拣系统:配液仓内同一类药品一起配置不仅可以节省因频繁更换注射器的时间,同时也可以节约注射器耗材的费用,但仓外工作人员在核对时,则需按照不同病区的药品分区放置在不同的位置,这不仅浪费时间,同时也经常会将病区放错,引发医疗纠纷。引入智能分拣系统后,通过分拣机的分拣,可精确分区,节省大量的时间,同时也保证了每个病区数量的准确性。

1.2.3.3 病区智能药柜:为规范病区基数药品的管理,使病区基数药品从开放式取药到封闭式的智能化取药,同时缩短医嘱开具到执行的时间,每个病区引入了智能药柜。通过前置审核后的医嘱,工作人员将其分为长期医嘱和临时医嘱、紧急医嘱,所有医嘱均按照用药时间划分批次,同时对于临时医嘱和紧急医嘱,同步于智能药柜系统,病区护士根据医嘱的情况决定是否由智能药柜取药并核对执行,同时护士在智能药柜执行的医嘱,PIVAS 不再显示避免重复配置(静配中心工作流程见图2) 。

1.3 观察指标 比较2 组药物配置速度、配置误差数据、前置审方医嘱合格率,以及共计60 名临床科室医务人员的满意度。满意度包括非常满意、满意和不满意,总满意度=(非常满意+满意)/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3.0 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表示,组间比较应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频数/率(%) 表示,组间比较应用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配置速度、配置误差与前置审方医嘱合格率比较 观察组药物配置速度(1.18 ±0.23) 组/min,配置误差0.06%,前置审方医嘱合格率99.98%,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 。见表2。

表2 2 组配置时间、配置误差与前置审方医嘱合格率比较

2.2 临床科室医务人员的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临床科室总满意度为96.67%,高于对照组的81.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988,P=0.008) 。见表3。

表3 2 组临床科室医务人员的满意度比较 [名(%) ]

3 讨论

3.1 传统PIVAS 管理的局限性 目前,大部分医院的PIVAS通常采取以下流程:病房医师开具用药医嘱→护士处理医嘱→电脑发送→药师1 审方→药师2 排药→送至入仓→仓内进行药品配置→传出配置仓→药师成品复核→药师打包→工勤人员下送至科室→病区护士核对→患者用药,虽然这样的流程从开具医嘱到临床使用经过了多关审核,但在实际应用中存在一定的弊端:(1) 医师开具医嘱后,护士处理医嘱时,只能审核一些简单的医嘱开具问题,如溶媒规格错误、小数点点错位置等,电脑发给静配中心的审方药师审核后,若有问题还需再次打电话给护士或医师修改处方,重新再次开具医嘱,由此浪费了较多时间也耽误了患者的及时用药[4-5];(2) 排药多为人工操作,溶媒标签容易贴错,药品也容易拿错;(3) PIVAS 大都提前准备次日早晨的药品,而笔者医院为血管专科医院,患者病情常变幻莫测,实时需修改医嘱或退药,传统模式的退药需打电话给药师沟通,确认后再找退药,工作量较大;(4) 成品输液送至病区后,护士对患者的实际执行情况不知晓;(5) 传统PIVAS一般配置病区的长期输液,对于临床科室的临时医嘱和紧急医嘱,也无法在PIVAS 内进行[6-7];(6) 医院为心血管专科医院,对心血管患者来说,补液量有所控制,不同于综合性大医院,整体输液量较少,而传统模式的PIVAS 业务多为配置长期输液,业务种类较为单一。

传统静脉药物配置模式中,病房给药错误的发生率达17%~23%,部分给药错误发生在准备药物及配置过程中。医院PIVAS 建立运行后,可以充分发挥药师的专业优势,从医嘱开具时的前置审核,包括对不合理医嘱的拦截和反馈,再到药品配置的每一关查对,可大大提高静脉用药的安全性,且临床科室不需储存大量的药品。

3.2 PIVAS 一体化构建的优势

3.2.1 PIVAS 可加快药物配置速度:PIVAS 运行后,人力资源管理得到优化配置,各种信息化、智能化系统的应用极大地减少不必要的人工环节,从而大大提升了药物配置的有效率。(1) 用药量小于单规格剂量时,集中配置相同用药处方可充分使用剩余药液,在减少药品浪费的同时还能提高工作效率和节省人力[8-9];(2) 不同患者配置同种静脉用药时,可共用同一配置耗材,降低耗材成本。

3.2.2 PIVAS 可提药物配置的安全性:PIVAS 运行前,护士不仅要配置药物,还要照顾患者,难以对药品进行有效管理,药品、耗材隐性丢失和药品过期失效等现象时有发生,也造成了药物和耗材的严重浪费[10-11]。PIVAS 运行后,临床科室不再自行配置静脉药物,药品储存量明显下降,也使人力资源得到优化配置;对药品的储存条件、效期、数量实时监测,既保证了药品的质量,又防止了药品的非正常流失,降低了质量管理缺陷率[12-13]。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药物配置速度、配置误差、前置审方医嘱合格率显著好于对照组;观察组临床科室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充分说明医院静脉药物配置中心一体化构建效果良好。

猜你喜欢

审方病区医嘱
依托皮肤科独立病区开展皮肤科住院医师规范化教学查房探讨
中药饮片处方调剂中审方差错情况的分析及改进措施
基于循证的层级管理模式在手外科病区质量改进中的应用研究
医院H IS 系统下电子医嘱的规范管理
遵循医嘱
闭环管理在儿科病区医院感染防控中作用研究
医嘱
中药饮片审方的作用与改进
无陪护护理在普外科病区的应用体会
静配中心以审方为重点的临床药学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