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自主精神的维度谈小学科学课堂阅读
2021-02-28
(厦门市天安小学,福建 厦门 361006)
新课程标准中提出,小学科学课程的总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并为他们继续学习、成为合格公民和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1]终身发展的人要具有一个重要的能力——扩展自己能力的能力,简单地说就是自主学习、自我成长的能力,而这个能力的基础技能是阅读。随着现代社会科技和智能的发展,阅读更为重要,终身学习的时代,阅读是人们获得信息、自主学习、适应多变生活的最重要能力。今天的高考体系,阅读能力也被提高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但在整个教育系统中,主要是在语文学科中强调阅读的广度和深度,强调的几乎是文史类的阅读,而小学科学教师的阅读教学意识比较欠缺。当前的科学教学不重视小学生的自主科学阅读习惯的养成,忽视科学阅读能力的培养,使得小学生科学素质并没有真正得到发展和形成。那么,教育教学实践中,小学科学教师怎样才能激发起小学生的科学自主阅读能力呢?阅读不是单独存在的,它应该结合在日常学科教学中,不是单纯进行课外科普阅读,而应该是作为一种要培养的能力存在于课堂上。
一、阅读事实性知识,激发学生开拓视野
儿童时期是培养阅读能力和习惯的关键阶段。一说到阅读,很多人会想当然地认为这是语文学科的事,在科学教学中,人们只关注探究实验,几乎不关心阅读,甚至很多科学公开课是完全不翻开科学课本的。其实,科学课本是学生最爱的课本,在平时上课中,可以发现学生总爱翻课本,一页一页地往后翻,而教师却在强迫学生听讲,教师让他盖上课本,估计他还在想着刚才没有看完的教材内容,如此教学,自主学习理念何在?任何学科的学习都离不开阅读。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学生的智力发展取决于良好的阅读能力。”[2]学生如此喜欢在课堂上翻看科学课本,教师应该如何引导并利用课本发展学生的探究和阅读能力。
事实性知识是一种单独出现的、存在于过去和当前的、不具有预测价值并且只能通过观察过程而获得的知识类型,具有“点滴性”“孤立性”的特征。[3]学生喜欢阅读科学课本,他们就是在汲取课本中的事实性知识。事实性知识是科学活动的根基,大部分的科学课程,都要以事实性知识作为基础展开教学活动,每一学期初的第一堂课“始业教育”,教师应该带着学生翻阅整本书,在书中找出各种学生新奇的现象和事物,并一起提出本学期要探究的问题;当进入新的一单元教学时,进一步满足学生阅读的欲望,让他们先把整单元的内容通读一遍,在阅读过程,再次激起学生的兴趣点和疑问点,并调动他的知识储备,为接下来每一课的知识点探究学习打好铺垫。
科学课本中的事实性知识不少,比如苏教版三年级下册“关心天气”这一单元,气象工作者的观测活动、天气预兆、天气谚语、雨量和风力的界定方法等内容,都可以通过学生的自主阅读来完成,并由学生来补充和拓展。学生的阅读能力是无穷的,超乎教师想象的,教师不要用无形的绳子去牵绊他们,放飞他们去阅读,他们能给你无限可能。笔者教过的几届三年级学生,他们课余时间看《化学世界》《磁的力量》《世界名枪》《奇妙的物理世界》等大部头的书,收看大学生益智挑战节目《天才知道》,虽然他们不一定都看得懂,但基本懂得了里头的事实性知识,拓宽了知识面,最重要的是激发了自主阅读的兴趣,也为将来的自主探究埋下了美好的种子。
教学《怎样移动重物》一课,课本最后提到了阿基米德“给我一个支点,我能把地球撬起来”。学生阅读到这句话和课本插图时,肯定是探究兴趣最高涨的时候,不能就此结束课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你相信吗?你了解阿基米德吗?他不但有许多影响深远的科学研究,并且利用这些科学发现帮助人们解决问题,还帮助国家抵御他国的侵犯呢。你们想了解更多关于阿基米德吗?”课本一句话的阅读,却可以激发起学生更多的阅读,阅读不仅是一种自主学习,更是扩宽知识最强有力的方法。
二、阅读概念性知识,培养学生建构科学
概念是指“学生在认识事物的过程中,将事物的共同特征(即关键属性)加以概括,从而能区分某一类别的实例或非实例。”[4]苏教版科学课本基本是图片和问题,没有大段的说明性文字,但涉及概念知识时都会用粗大明显的字体成句成段地呈现,学生虽然很喜欢翻看科学课本,但是对这一类文字或者直接忽略,或者随意性看一眼,没有看明白就囫囵吞枣地跳过,而教师也几乎没有进行相应的文字解读。其实,阅读科学课本中的这类文字极为重要,对概念性知识的阅读是科学阅读最重要的一个方面,教师在这方面的阅读指导,将促进学生科学精神的形成。
例如,五年级下册出现的概念性知识文本就非常多,仅仅是第一单元就有“机械”“杠杆”“斜面”“轮轴”“滑轮”“定滑轮”“动滑轮”“传动装置”,后面还有“卵生”“胎生”“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矿物”等等概念。在教学到这些概念时,教师常常只是由事实性知识引出概念,然后点到即止,或者让学生看一下幻灯片上的一段文字,或者读一下课本上的概念,并没有针对概念进行阅读教学。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出,知识的取得与内化需要的是学生主动建构,遵循这一理论,在学习科学概念时,教师要调动学生的自主阅读才能提升学生对概念知识的解读和掌握,从而真正促使科学素养的形成。当教学到科学概念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阐述他的理解,或者用自己的话概括,学生的表述肯定不那么完整和准确,这时候再让学生打开课本,进行概念性知识的阅读,学生自主阅读时就可以发现重要字眼,从而加深了对概念的理解,在这过程中学生也能逐渐形成严谨的科学精神,甚至慢慢学会了一种科学语言,提升了表达能力。
通过概念的阅读教学,学生牢牢掌握概念后,就能准确抓住事物本质并由此及彼地认识更多的事物,从而形成推理能力。例如三年级下册《神奇的水》一课,学生阅读完课本上毛细现象的概念,笔者给学生出难题:“同学手中的塑料尺子会有毛细现象吗?”学生就会反复读课本上的那段文字,反复琢磨,然后很快就会有学生想出来,把两把尺子紧紧并在一起,或者把折叠尺子放入水中,水就会爬上来了,学生还会发现尺子并得越紧,水爬得越高。正确的科学阅读方法既有助于全面提升阅读实效,同时能够对学生的信息加工过程进行有效管控,帮助学生认真准确地建构科学。[5]
三、阅读方法性知识,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科学课强调学生的自主探究,探究式学习是学习科学课程的重要方式,也是现今科学教师的共识,科学探究不仅涉及“提出问题、作出猜测、设计实验方案、观察、操作、实践、收集数据、理解分析、解释交流”等,也应该包含“阅读”这一主动摄取信息的能力,科学课培养的是解决问题的能力。我们的科学课改变了以往灌输科学知识的教学方式,重视动手探究来解决问题,但却忽略了阅读中自主获取有用的信息。皮斯里、罗斯恩和罗森在1992 年就已指出,需要将科学阅读有机地融入科学教学中。尤尔提出:“阅读能力会直接影响学生学习科学,科学阅读能力的高低会影响学生将来取得的科学成就的大小。”[6]
苏教版科学课本中的图文,有相当一部分简洁直观地展现了实践探究活动过程、实验方法以及注意事项,但日常教学中教师很少让学生直接阅读课本。依然以三年级上册《神奇的水》为例,这一课中实验非常多,课本中有大段的文字和连续性的图片呈现方法和步骤,如果把实验材料分发给学生,让他们参阅课本自主研究这几个实验,在课堂上可能会看到一幅画面:静静的课堂上,学生摆弄着器材和工具,对照着课本专注地阅读和思考,琢磨着实验怎么做,而不是教师不停地引导和讲解实验注意事项和步骤,然后用多媒体设备呈现,或者使用微课或者幻灯片。用微课的方式,等于学生没有试错的机会,照着微课视频操作即可;用幻灯片,那是教师叫学生阅读而阅读,因为是被动阅读,很多学生并非真的阅读进去了,和学生主动看课本、主动研究课本内容效果完全不同。教学会“喷射”的水,提前布置学生在矿泉水瓶上打孔,教师认真告知怎么打孔了,学生带来的矿泉水瓶依然没有几个打孔正确的,有的打在瓶盖上,有的孔大小不一,有的并排打孔。而如果平时在每节课上安排有阅读环节,通过每节课不断地强化阅读习惯的养成,那么学生在家给瓶子挖孔时就会仔细阅读课本中的文字图片,通过阅读来明白自己要做什么,通过阅读来自我纠正和调整。再比如,教学测量温度的方法,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本自己尝试着使用温度计,在使用过程中一边阅读课本一边不断地纠正自己的错误,这样既节省了教学时间,又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学生要养成自我阅读仪器使用说明、实验操作规范等的习惯,要养成在实验过程中阅读实验数据、实验图表等。所有的探究过程应该是学生自己的事,而不是过度强调教师的引导作用。教师不能低估学生的能力,教师最大的作用应该是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然后触动自主阅读,有了主动阅读思考的习惯,学生的探究活动就不会是没头没脑地折腾实验器材。阅读能力进一步支撑了科学学习,叶圣陶说“书是读懂的,而不是教师讲懂的”,教师要尝试着留足时间让学生自主阅读自主探究。
四、阅读价值性知识,内化学生科学人文
《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2011 年版)》中指出:“小学科学是一门综合性课程……强调科学课程与并行开设的语文、数学等课程相互渗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1]科学教学和阅读是能够相互进行的,互相给予知识和能力的支撑,进而发展学生综合素养,提升科学素质。
科学阅读不仅可以促进学生科学概念的建构、科学方法的理解,也可以熏陶学生的人文精神。课本中讲到某些知识点时常会有相关科学家的简短故事,比如,列文·虎克利用自己制作的显微镜观察到微生物、阿基米德想象用杠杆撬动地球、牛顿发现了七色光、哥白尼提出了日心说,三年级下册《观察》这一课的内容中有李时珍、瓦特等的故事,这样的故事总能吸引低年级的学生,让学生自己阅读这些故事,学生会形成见到文字就有阅读愿望和习惯。伟大的科学家在科学探究的道路上并非都一帆风顺,学生不仅对科学知识感兴趣,同时对这些科学家的成才之路也同样充满了探个究竟的欲望。在教学中,教师应该留时间给学生阅读课本上的这些零星段落,甚至可以请学生讲讲他们所知道的相关故事,从故事中能让人文精神得以在学生心中播种,也可以让讲故事的学生在表达的过程中更加自信,更加坚定热爱科学的脚步。同时科学教师也应该看到阅读面广的学生,他们更有思想,更懂得关注和尊重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这是一种由大量阅读而产生的内发的情感。
科学课的教学也不一定每节课都以学生动手探究为主。比如,三年级上册《地球上的水》、三年级下册《土壤的保护》、五年级下册《动物是怎样繁殖后代的》《日益减少的矿物资源》等,完全可以通过阅读与交流的方式进行教学,把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还给学生,让课堂更加饱满和实效,让学生在自主阅读中直达内心的思索,培养正确的科学情感,构建他的价值体系。五年级下册《昼夜交替》中古人对昼夜交替的解释,只需让学生阅读那一整面的图文,学生自己就能从中明白了科学的发展是不断被纠正、补充和完善的,科学是不断进步的,学生能从阅读这些资料中学会不迷信权威,用科学的眼光辩证地看待周围的食物,用科学的思维方式思考问题。
总之,小学科学课程的学习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教学重点在于教会学生主动探索,运用多种方式解决问题,阅读应该是贯穿一个人的终生学习,小学科学教师要让学生认识到阅读的重要价值,并在课堂中渗透进行科学阅读的指导,培养科学阅读习惯,让学生在科学阅读中提高自主探究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