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低段学生写话能力培养探究

2021-02-28

福建教育学院学报 2021年2期
关键词:低段小白兔蛋壳

(闽侯县尚干中心小学,福建 闽侯 350112)

长期在低段教学的教师不难发现,看图写话是不少学生面临的“难题”。作为语文教师,深知看图写话对儿童智力开发和思维创新的价值。低段看图写话教学需要循序渐进,要结合生活认知,以兴趣和技巧为突破点,教师要努力探索并改进方法,帮助学生形成看说写的综合能力,陪伴学生比较顺利地跨过习作的“入门坎”。

一、生活激趣,打破隔膜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 年版)》对低段学生写话的要求:“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激发学生写话兴趣,写出其对身边事物的认识和感受,是对低段学生的基本要求。但在教学中不难发现,很多学生之所以畏惧看图写话,是因为心理上预先形成教材与生活的隔膜,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把画面内容与他们的生活经验融合起来,打破二者的隔膜。

比如,二年级下册园地四《半个蛋壳》看图写话,为了激发学生兴趣,教师首先在课堂上呈现几个真实的半个蛋壳,有鸭蛋的、鸡蛋的、鹌鹑蛋的,蛋壳中有白的、红的、青的,学生们情绪瞬间被调动起来:“哎呀,我见过,这是鸡蛋壳”“半个蛋壳,色彩还不一样,真好玩呀”。教师顺势导入:“这半个蛋壳可以用来做什么呢?”学生们各抒己见,小组讨论得热火朝天。引发学生的兴趣后,再自然入题,课件展示文本图片:今天我们来看图写话,看一看蝴蝶、小虫它们与半个鸡蛋的故事。学生们纷纷发言:“蝴蝶、小虫和蚂蚁正在玩呢!”“它们在蛋壳上绑了小木片,玩翘翘板。”“可以用蛋壳做热气球,它们会飘到天空中,能看到云朵、天空、太阳。”“下雨了,三个朋友用蛋壳遮雨。”“天黑了,蛋壳变成温暖的小床。”低年级学生的好奇心很强,想象力相当丰富,教师依托学生对生活的感知,合理地把握时间,“撬动”起他们深埋在内心的探索热情,让他们尝试着写下所见所思。在教师立足于生活的有效引导下,学生做到主动观察,大胆下笔,以文字和拼音结合的方式叙述故事,写话质量提高了。

除了日常课本教授外,教师还要提前备好相应的课件及需要用到的教具。如以“大海”为主题时,要提前备好:大海浪潮的声音、视频、图片、海水一杯,让学生说一说他们眼中大海的世界。讨论一番后,让学生先闭上眼睛听声音感受大海(听觉),再让学生睁开眼睛感受大海相关的视频及图片(视觉),最后再让他们闻一闻杯子里海水的味道(嗅觉),让学生切身地感受大海是什么样子的。在学生切身地感知看图写话时,可以从自身感官出发,对其非常适用。

二、说画结合,有序推进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常有这种感受:低段儿童习惯和能力较弱,直接让他们看图写话颇有难度。低年段课本中都配有精美的插图,在学生们看图后创设语言情境,这幅图前后发生了哪些事情,这些事情发生时周围的环境是怎样的,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是如何的。如《坐井观天》中的插图一:小鸟是从哪里飞来的,看到了什么;插图二:青蛙天天坐在井里,它看到了什么,它会想些什么。这两幅图的意思正好相反,是训练学生们语言表达能力的好素材,在教学中去引导学生们从这两幅图中发现不同,然后一起互相练习说话,再动笔写话。这样选择先说后写,有序地推进教学,化解学生畏难情绪,学生们由听说到写文,更容易被带动起来,愉快地投入其中。

引导学生对生活中的事物观察入手,是学会写话的必要条件。但是由于低段很多学生没有养成观察生活的习惯,对生活中有意义的瞬间习以为常,或者只是片刻停留在脑海中,等写的时候才开始想,但是又觉得没有什么好写的,最后只能开始编,导致写话的内容不真实,如果教师能够有意识地让学生把生活中的一些情境借助绘画日记的形式进行积累写话素材,就会大大提高写话的能力。为了让学生能够形成绘画日记的习惯,要进行针对性的主题训练。主题训练可以从观察和想象入手,先从身边的事情进行观察,比如《我的爸爸》《下雨天》,观察后进行绘画,把相关的元素进行整理,从而更有条理地写话,再依据学生的年龄特征设定贴近学生想象的元素,比如《最佳魔术师》,教师让每个学生都拿出一张白纸,在纸上先画出圆圈,然后看看谁会成为“最佳魔术师”,能够让一个个圆圈变成不同的东西。学生们可感兴趣了,一个个举起小手抢着回答:“我要把这个圆圈变成一个篮球,跟哥哥一起打篮球”“我要把它变成一个五颜六色的车轮”“我想再圆圈里面再画一个圈,这样就变成了甜甜圈,可好吃了”,学生们诉说着各种想法,教师让学生们画出来,接着再布置写话任务,学生们信心十足,这样就拓宽了写话的思维空间。学生用绘画来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然后看着画出来的图来进行写话,写出来的内容自然更加丰富多彩。

三、技巧点拨,写出精彩

由于年龄特点和认知原因,低年级学生观察、概括、比较和分析能力依旧匮乏。为此,教师不但要尊重学生的生活经验,激发其兴趣和热情,还要针对性地授以技巧,实现“四两拨千斤”的导学效果,“循学而导、点引得法”,锻炼他们有条理的写话能力。

以二年级《上学路上》为例,遵循“看要有序,写宜得法”原则,重视看图和写话方法指导,先让学生学会看图,让他们提前表达图中事物给他们带来的是什么样的感受,在写话时则有法可循。具体而言,首先教给他们“五素”观察法:何时、何地、何人、在干什么、干得怎么样。学生观察图片并初步感知:画面上,有小女孩和老奶奶,破裂的口袋和掉落的梨子。接下来,用人物分析法,重点从人物的年龄、穿着、动作、行为上判断他们的身份和情绪。最后,教学生根据图画的联系和变化,比较并串联故事。

很多时候学生们按照教师说的去认真地观察后再写话,还是会出现写的内容很平淡,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没有展开想象。看图写话中有多种类型,有时会出现多幅图中有不完整的,连续几图中有单幅空白图的,这时候就需要学生们根据前后的图画中呈现的内容去联想空白图中可能会呈现的内容情境,然后再去写话。例如,《采蘑菇》看图写话练习,教师先要求学生们要有序地看图中的人物,接着大胆地展开想象,结合图中内容提了一串问题:小白兔过不去小河,心情怎么样?小白兔是怎么遇见大象的?小白兔是如何请求大象帮忙的?大象是怎样帮助小白兔的?大象是怎样把小白兔放到背上的?它们最后采到蘑菇了吗?当学生们把这一连串问题都思考了,联想后再动笔,写出来的内容自然就精彩多了。当然,要注意问题的恰当、适量,过繁过多的问题反而会导致学生们不愿意思考或者思考的积极性不高,还可能造成疲劳效应,效果就会适得其反。要根据教材的特点来设计有启发性趣味性的问题,才能打开学生们的思维,启发想象,让写话更加精彩。

在技巧点拨上,要针对单幅图和多幅图予以区分,让学生懂得有序观察、自然连贯的道理,做到把观察、想象和方法结合起来,使画面背景“活”起来,人物“动”起来。如此这般,学生将生活感受和静止画面互相融合,觉得似乎身在其中,笔下的故事自然清晰起来。

总之,小学阶段的看图写话,对中高年级作文教学起到十分重要的奠基作用。教师应顺应课标“生活化”“儿童化”的要求,采取更加有效的策略,就可以逐渐探究出一条属于自己和学生们的看图写话训练途径。

猜你喜欢

低段小白兔蛋壳
蛋壳变变变
小学低段看图写话教学的优化策略
小学低段写话教学优化策略
神奇的小蛋壳
巧用绘本——小学低段写话教学的新路径
小白兔
史上最难撩的四大星座
迈好从低段到中段的“坎”
蛋壳与拱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