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泉州市专利密集型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初探

2021-02-28黄晓玲

海峡科学 2021年12期
关键词:密集型泉州市泉州

黄晓玲

(福建产业知识产权保护中心,福建 福州 350003)

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这一概念于2012年在美国首次提出,之后才引起世界各国的关注[1]。专利密集型产业作为一种产业模式,其综合集成能力强,不但掌握科技创新力,还具备专利技术转化产品的可实施性以及对市场的控制力。更关键在于创造运用核心技术,把产业创新创造落实到知识产权增长点上,提高了市场核心竞争力和社会经济效益。当前我国的经济形态已经实现由农业经济过渡到工业经济并一度跨越到知识经济的时代,人工智能、3D打印等创新型科技产业的兴起意味着新一轮技术变革即将到来,未来综合国力的竞争也将转变为技术创新能力的竞争[2]。

新经济增长理论表明,技术创新是未来推动经济增长以及创造就业的源泉。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在各研究中的概念不尽相同,其主要体现为建立较为完备的知识产权工作机制,知识产权保护意识较强,运用专利优势参与市场竞争能力在全市同行处于领先水平,专利产品销售额、专利技术运营收入在企业年度销售额中具有较高的比重,归结起来主要有以下三个特点:一是高知识密集性;二是高经济贡献性;三是高经济效益性[3]。2019 年,由国家统计局发布的《知识产权(专利)密集型产业统计分类(2019)》,知识产权(专利)密集型产业至少应当具备下列条件之一[4]:一是行业发明专利规模和密集度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二是属于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技术制造业、高技术服务业且发明专利规模和研发投入强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三是行业发明专利密集度和研发投入强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且属于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技术制造业、高技术服务业。根据以上分类方法,规定了知识产权(专利)密集型产业的范围主要包含了信息通信技术、新材料、新装备、医药医疗、环保、研发、设计和技术服务业等产业[4]。

在我国经济生产活动中专利密集型产业越来越重要。由于产业发展的历程、对技术的依赖程度、产业发展所处的阶段等存在差异,不同产业专利密集程度也有很大区别。大量研究表明,产业专利密集度越高,其对社会经济发展的意义越大。我国幅员辽阔,不同区域由于资源禀赋、发展战略和历史文化等原因,在产业布局和产业创新能力积累上存在显著差异,这种差异使得不同地区即使是同一产业,其专利密集度也有所不同。国务院发布了《国务院关于印发“十四五”国家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规划的通知》,在推进产业创新发展方面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措施,提出了要培育专利密集型产业,探索开展专利密集型产品认定工作,指导地方制定专利密集型产业培育目录,健全专利密集型产业增加值核算与发布机制,加强专利密集型产业培育监测评价[5]。 该规划为指导泉州地区开展专利密集型产业研究开辟了重要创新路径,推动了知识产权融入产业创新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1 泉州专利密集型产业发展现状

随着江苏、浙江等地先后提出发展专利密集型产业的战略规划,为了在推动泉州创新驱动发展中专利密集型产业能更好地发挥带动作用,泉州市知识产权局2018年在福建率先启动关于泉州市专利密集型产业现状与路径发展研究工作,并积极推动专利密集型产业培育,制定出台《泉州市专利密集型企业管理办法(暂行)》。

2018年泉州平均发明专利拥有量为1.018件/千人,首次突破1件/千人,知识产权(专利)对泉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支撑作用日益凸显[6]。近年来围绕水暖卫浴、纺织鞋服、智能制造等传统优势产业和领域,积极孵化和培育出一批知识产权试点示范、优势企业。其中,2018年泉州市新增1家国家级知识产权示范企业、14家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

2 泉州市专利密集型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2.1 缺乏专利密集型产业,产业结构发展不平衡

专利密集程度高、发明授权专利数量规模大是专利密集型产业的特点。例如泉州企业主要以传统型中小企业为主,就制造业中的纺织服装服饰业、制鞋业等比重大的产业来看,2016年纺织服装服饰类专利申请为3326件,2020年为6616件;2016年制鞋类专利申请为2857件,2020年为5227件。五年来纺织服装服饰业和制鞋业专利申请量几乎增长1倍。这些行业具有一定的专利申请和授权量,也具有一定的实际转化率,但并不代表创新能力的提升。而具有技术密集性高、能源消耗低、发展前景好、经济社会效益好等特点的专利密集型产业,特别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发明授权专利数量较少、专利密集度较低,技术创新能力不强,由此看出泉州市传统产业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极度不均衡。

根本原因在于:第一,专利密集型产业实际上是知识密集型产业,泉州市作为以民营企业为代表的地区,主要以劳动力密集型的纺织鞋服为主,其经济发展方式为粗放型发展方式,且由传统产业向战略性新兴产业转型速度缓慢,战略性新兴产业还没有形成高密集度专利密集型产业。第二,对于以中小企业为主的高知识技术型产业,如计算机、通信等重资产行业,因其存在投资大、周期长、资金紧张、严重缺乏高层次研发人才等问题,导致研发创新能力薄弱,专利、高新技术产品产出较少,目前尚未形成专利密集型产业。

2.2 专利密集型产业企业知识产权创造水平不高,专利保护意识不强

高校、科研院所是专利密集型产业研发创新的主力军,而企业主要以生产为主,并不是知识产权创新的主体。大部分中小企业缺乏健全完善的知识产权管理和应用体系,没有足够重视技术研发,缺乏调动企业创新行为的激励机制,不能积极调动企业知识产权创造运用的内在动力,导致了产业内技术创新动力不足,缺乏核心竞争力,无法将专利转化为价值载体。

同时泉州市企业主要是民营企业,对专利保护维权意识淡薄,没有建立健全专利制度,使得企业创新技术成果无法得到保护、巩固,导致企业缺乏创新活力,专利密集型产业发展速度缓慢。

2.3 专利密集型产业运营、交易平台尚不完善

专利密集型产业在泉州尚处于发展的初始阶段,尚未形成集聚规模,没有构筑完善的行业专利数据库和专利预警平台,知识产权交易运营一体化平台等尚未搭建,专利运营能力弱。专利密集型产业企业由于无法精准获悉专利分析和专利布局,导致具有高价值的核心专利组合匮乏。与此同时,高校、科研院所作为专利密集型产业专利产出的主体,主要注重于基础研发创新,专利转化运营能力较弱,目前尚有诸多专利没有得到转化形成生产力,其主要原因在于知识产权交易运营一体化平台尚未完善,导致高校、科研院所技术创新成果和专利产权无法实现大规模产业化。高校、科研院所的专利、技术创新等还未形成规范的市场化机制。

3 泉州市专利密集型产业发展路径及对策

3.1 加快建立健全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发展引导体系

参照国家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测定方法和目录,结合泉州市推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1+N+N”“组合拳”政策措施,筛选确立符合泉州市产业发展的专利密集型产业目录和产业发展规划,强化实施分类指导,集聚产业创新资源,为泉州现代产业体系发展提供有力保障,更好地推动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发展。

3.2 加快专利谋篇布局,培育专利密集型产业集群

依据国家知识产权局《知识产权(专利)密集型产业统计分类(2019)》所规定的专利密集型产业分布领域,按照“十四五”时期加强产业基础能力建设的要求,结合本市特色产业优势,加快专利谋篇布局,建立专利密集型产业示范园区,引导建立密集型产业专利导航决策机制、完善专利产业化配套政策,构筑和运营好密集型产业专利池,设立专利密集型产业联盟等,培育和发展专利密集型产业集群,加强专利密集型产业培育监测评价。通过建立高新技术园区,有效引导产业优化发展模式,重点打造以新材料制造业、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为核心的专利密集型产业集群。依托海西纺织新材料工业技术晋江研究院、中国科学院海西研究院泉州装备制造研究所、 泉州湖南大学工业设计与机器智能创新研究院等研究机构及各企业省级重点实验室、创新中心的创新优势,打通本市专利密集型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快速发展,构建高质量专利创造源泉,通过政府、企业、服务机构多方形成政策合力,推动专利密集型产业实现快速成长,将高价值专利技术充分运用到产业发展中,引领经济快速发展,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3.3 构建专利密集型产业的知识产权“快审查、快确权、快维权”的工作格局

依托中国(泉州)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围绕新材料制造业、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制造的关键核心技术创新,开创便捷高效的快审查、快确权、快维权、运用促进于一体的知识产权“一站式”综合服务。经过知识产权保护中心预审的专利申请,可以直接进入国家知识产权局快速审查通道,有效地缩短专利授权时限,从而加快提升专利密集型产业发明专利的授权数量。在提质增量的基础上,促进创新主体产业布局,加快泉州市专利密集型产业的发展。与此同时,依托中国(泉州)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建立健全专利快速协同保护机制体制,加速构建专利密集型产业的专利快速审查、快速确权、快速维权及其运用的工作格局,提升专利密集型产业的知识产权保护水平,加强创新主体的专利保护、维权援助意识。加快专利权益保护速度,让企事业单位获得高效的知识产权保护,充分降低企业法律维权的门槛,持续提升专利法律价值,营造良好的知识产权保护环境,推动企事业单位不断加强知识产权,为产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3.4 搭建完善的专利密集型产业运营、交易平台

参照国家知识产权(专利)密集型产业测定方法和目录,依托中国(泉州)知识产权保护中心,结合泉州“1+N”政策体系和问题导向机制,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需求,提升高知识性、高技术性产业专利密集程度,建立健全专利密集型产业专利数据库及产业专利预警服务平台,开展专利密集型产业的专利规划及核心专利布局,同时构建良好的专利产权交易运营一体化平台,为专利密集型产业企业提供精准专利技术信息检索、预警分析服务,挖掘培育出具有高价值的专利组合并实现产业化,在传统产业专利密集化升级改造的同时,开创专利密集型产业市场核心竞争力的新局面,更好地发挥专利密集型产业对经济增长目标的贡献。

4 结论

优化泉州密集型产业发展模式,推进泉州知识产权制造业与区域产业有效融合发展,对提升区域产业经济发展的服务水平具有显著意义。本文针对泉州市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对策,实现知识产权战略与产业发展战略的高度融合,充分发挥专利密集型产业的优势,促进泉州市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

猜你喜欢

密集型泉州市泉州
泉州
论泉州北管的“杂揉性”
镇馆之宝
——泉州宋船
湖北省专利密集型产业研究
“十三五”期间泉州市主要河流水质变化趋势研究
密集型呼吸灯灯串设计与实现
福建省泉州市德化县 优秀少儿美术作品展
泉州市妇联“336”助力脱贫有高招
和你一起成长——写在福师大泉州附中50周年校庆之际
加快推动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发展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