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西医结合治疗对黏连性肠梗阻患者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

2021-02-28

智慧健康 2021年1期
关键词:肠梗阻炎性有效率

(广东省罗定市中医院 外一科,广东 罗定 527200)

0 引言

黏连性肠梗阻是临床腹部外科一种常见的急腹症,多为肠黏连或腹腔内黏连引起的肠内容物排出阻碍引起的[1]。腹痛、腹胀、排气停止以及排便停止等症状是黏连性肠梗阻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肠梗阻会导致功能性改变的发生,从而会引起体液丢失、电解质失衡的情况,继而发生肠壁坏死、感染等情况,引起患者多功能器官出现障碍,甚至会对患者的生命安全产生威胁[2]。目前临床治疗肠梗阻患者过程中多应用手术治疗的方式,这种治疗方式只能起到暂时缓解梗阻的效果,无法真正的消除梗阻情况,同时手术治疗还会导致新的黏连部位的出现[3]。有临床研究结果显示,西药保守治疗效果一般,本文将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黏连性肠梗阻患者的应用效果,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本院2018年1月至2020年2月收治的208例黏连性肠梗阻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对象,按照不同治疗方式随机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104例。所有患者均已接受临床医师检查以及临床检验并确诊为黏连性肠梗阻,且所有患者均存在手术治疗史,均知晓本次研究目的、内容。排除存在精神与认知障碍患者、合并重要器官功能不全以及恶性肿瘤患者。研究组中男性与女性分别为66例与38例,年龄范围在20-77岁,平均(46.58±5.64)岁;病程时间在2-7天,平均(3.47±1.21)天。对照组中男性与女性分别为64例与40例,年龄范围在22-76岁,平均(46.17±5.92)岁;病程时间在1-6天,平均(3.40±1.27)天。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西医治疗,禁食禁水、给予患者胃肠减压操作以及抗生素治疗,密切观察观察的病情发展。

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中医治疗,中药药物包括:厚朴与赤芍分别为15g,枳实与大黄分别为12g,芒硝、桃仁以及炒莱菔分别为9g。患者每天服用一剂中药,分为三次使用,通过胃管将药物注入。给予呕吐症状严重的患者保留灌肠治疗,肠梗阻症状解除后停止使用[4]。耳穴压豆治疗:治疗前应用酒精消毒患者耳廓部位,应用镊子将耳穴贴取出并放置于大肠小肠胃区穴位,应用拇指与食指将耳穴贴捏住,并适当进行按压,保证患者耳廓具有发热以及胀痛感,结合患者的耐受程度选择合适的按压力度;指导患者自行进行按压,每天按压2-3次左右,每次按压5分钟,连续应用3-5天左右应用另一侧耳穴进行贴压治疗,如此交替治疗。中药外敷治疗:将吴茱萸与肉桂按照1:1的比例研磨成粉,并用蜂蜜水进行调敷,睡前放置于患者腹部,应用无菌敷料进行固定。超声波治疗:治疗穴位是双足三里,治疗时间在20-30分钟左右。隔物灸法治疗:治疗穴位为双侧涌泉穴[5],使用济南秦鲁药业科技有限公司的隔物灸按传统隔物灸疗法贴于双侧涌泉穴处,至不再发热后更换(或每天一换)。

1.3 观察指标

对比评价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肠梗阻解除情况以及血清炎性因子水平。临床治疗有效率评定标准:患者临床症状以及体征无改善甚至出现加重情况,X线检查结果可见肠腔积气、肠管扩张以及液气平面为无效;患者临床症状以及体征出现显著减轻,部分胃肠功能恢复,X线检查结果可见梗阻部位以上的肠袢扩张程度减小为好转;患者临床症状以及体征消失,胃肠功能恢复正常,进食后未复发,X线检查结果无梗阻为治愈;治疗有效率为治愈率与好转率之和。肠梗阻解除情况参考患者排气时间、排便时间、腹痛消失时间以及气液平面消失时间。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 23.0进行分析,其中患者肠梗阻解除情况、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应用检验工具Student’s test进行处理,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应用检验工具χ2test进行处理,当结果显示P<0.05时,证明两组对比具有显著差异。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对比

研究组患者治疗有效率(96.15%)与对照组(80.77%)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对比[n(%)]

2.2 两组患者肠梗阻解除情况对比

研究组患者排气时间、排便时间、腹痛消失时间以及气液平面消失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肠梗阻解除情况对比(±s)

表2 两组患者肠梗阻解除情况对比(±s)

2.3 两组患者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对比

研究组患者血清治疗后第3天、第7天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以及血清白细胞介素-6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存在显著差异(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对比(±s)

表3 两组患者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对比(±s)

3 讨论

黏连性肠梗阻是临床腹部手术治疗后一种常见的并发症,目前临床首要采取的治疗方式为非手术治疗,这是由于手术治疗方式会导致新黏连部位的出现,影响患者的康复进程,尤其是广泛性肠梗阻患者手术治疗难度更大[6]。灌肠、胃肠减压、禁食、静脉补液以及药物治疗是黏连性肠梗阻西医非手术治疗的主要措施,同时这种治疗方式具有病程时间长、治疗效果一般以及再次手术发生率高等不足[7]。本次研究应用的方剂中,厚朴具有消胀除满的临床疗效;赤芍具有清热凉血、祛瘀止痛的临床疗效;枳实具有行气导滞的临床疗效;大黄具有泻下攻积以及荡涤积滞邪热的临床疗效;芒硝具有泻热、软坚润燥的临床疗效;桃仁以及炒莱菔具有消食除胀、活血化瘀、润肠通便的临床疗效。在此基础上应用保留灌肠治疗,有助于直肠黏膜更好地进行药物吸收,促进药物利用率的提升,同时对肠道局部蠕动以及润滑作用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中西医结合治疗方式既能够给予黏连性肠梗阻患者充分地西医营养支持、预防感染以及快速维持内环境的正常,同时也能够对西医治疗中的禁食水、反复手术等不足进行弥补。中医治疗能够有效进行肠道蠕动的调整,进一步改善患者肠道的血液循环,将肠道内的毒素排出,从而实现缓解症状、解除梗阻的目的[8-10]。本次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肠梗阻解除情况以及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均显著优于对照组,表明中西医结合治疗方式临床应用效果更好,能够有效、快速地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

综上所述,在黏连性肠梗阻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应用中西医结合方式临床治疗有效率更高,同时能够明显降低患者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缩短肠梗阻解除时间,临床应用效果更为显著,值得推广使用。

猜你喜欢

肠梗阻炎性有效率
炎性小体与缺血性脑卒中发病及中医相关机制的研究进展
炎性及心肌纤维化相关标志物在心力衰竭中的研究进展
多层螺旋CT诊断肠梗阻的价值分析
粘连性肠梗阻,你了解多少
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急诊内科治疗有效率及死亡率分析
肠梗阻放射诊断中多层螺旋CT的应用分析
局部枸橼酸抗凝对体外循环心脏术后AKI患者NLRP-3及下游炎性因子表达的影响
很有效率
肠梗阻不手术有何治疗方法
腹部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