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知网”数据看中国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兼析中外研究的取向差异
2021-02-28江剑敏曾靓炉涵涵
江剑敏,曾靓,炉涵涵
(福建商学院国际经贸学院,福建福州 350016)
引言
中国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滞后且缺乏独立性,国内制造业发展所需的生产性服务,多来自制造业企业及行业内的“自给自足”[1],无法满足国内制造型企业的生产性服务需求。从国际竞争情况看,中国生产性服务业产业规模较小且总体获利较低,以中、低端生产性服务作为国际竞争的支柱[2],在全球价值链参与度上呈现出前向低、后向高的明显特征,仍存在低端锁定威胁[3]。
制造业的转型升级离不开生产性服务业的辅助及支撑,提升我国生产性服务“匹配”制造业的服务能力[4],有助于加快中国制造到中国智造的步伐,进而提高我国相关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显然,中国生产性服务业所能提供的业务内容、质量和数量与国内制造业发展、尤其是高端制造业发展的服务需求存在明显差距,绝大部分高端制造业亟需从国际市场上获取相应的专业化服务支持。
根据近三年CSSCI数据库(选取发表时间为2018-2020自然年度相关文献)中“生产性服务”主题检索,并结合选题及摘要情况,初略统计发现176篇相关文献中,排名前三位的研究方向依次为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以下简称“双业”)关系(112篇)、全球价值链(53篇)及产业集聚(19篇),且其中至少30篇以上为前述研究方向的交叉研究;并且,既有的综述研究表明,国内生产性服务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概念界定、“双业”互动、经济贡献及其与区域发展关系等四个方面的内容[5]。此外,相关学者也有在文献梳理基础上提出了以系统思维方式分析生产性服务跨地区流动过程、强化空间集聚和功能差异研究,并进一步提出相关研究要为企业决策提供智力支持等方向性建议[6-8]。
可以明确的是,国内学术界对生产性服务相关研究偏向于产业关系、国际竞争、区域集聚发展等宏观层面展开研究,总体上还缺乏对生产性服务企业微观管理层面的理论探索。国内的学术研究成果,不论是一般研究,还是综述类研究,均未能充分提供中国生产性服务经营所需的微观层面文献资源,以便为中国企业开展生产性服务业务运营及战略决策提供相应的智力支撑。为此,基于中国知网的文献统计数据,总结中国生产性服务业相关研究的总体发展趋势;同时,比较中外研究的取向差异,进一步挖掘中国生产性服务业相关研究的文献支持“短板”,更有可能为中国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及企业经营管理活动提供更有针对性的理论支持。
一、国内研究进展分析
(一)数据来源
为更清晰地掌握中国生产性服务研究现状,以中国知网数据库(CNKI)为数据来源,设定“生产性服务”为主题词进行搜索,对文献发表时间范围为1987-2019年的相关文献进行整理汇总,另考虑中国知网上部分文献更新要滞后于实际发表时间,为掌握相关文献研究的最新情况,查询日期为2020年1月15日。对相关文献进行梳理,逐条排除不相关的文献信息,识别剔除报纸、会议通知等不相关文献信息,共整理出2484条相关的学术文献信息(图1)。
图1:生产性服务研究发文趋势分析
国内较早对“生产性服务”这一概念的系统性界定,是从研究资本主义国家服务的生产性和非生产性区别的角度开始展开[9],此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国内学术界停留在对其概念及重要性的分析描述上[10,11],期间伴随着相关学者对国外相关研究热点的不断深入关注,陆续在生产性服务发展对我国出口及发达国家整体竞争力的影响方面开始展开探索[12,13];2004年开始,国内学者开始辨析生产性服务与制造业之间的发展关系[14],此后,对“生产性服务”研究的中文文献年发文量开始出现“井喷”现象,并呈现出逐年“大幅增加-相对稳定-明显下降”的总体趋势。
(二)可视化计量分析
借助CiteSpace 软件对相关文献资料进行计量分析[15],得到结论如下:
1.时区图谱分析
利用Citespace的关键词共现及聚类功能,通过词频分析判断生产性服务研究的主题演变(见图2),可以明确三个相互关联交叉的主题方向(聚类集):(1)“双业”互动(含产业结构调整、互动机理、装备制造业、产业关联等聚类),该主题方向贯穿了时区图谱发展全过程;(2)生产性服务国际化(含产业结构调整、生产性服务贸易、产业关联、生产性服务业fdi等聚类),该主题方向从2008年左右初步形成,并迅速成为研究的主要方向之一;(3)产业结构调整及集聚效应(含产业结构调整、生产性服务贸易、全要素生产率、产业关联等聚类),该主题方向在不同时期存在阶段性的研究重心:第一阶段(2007年及之前)相关研究集中于生产性服务业的直接效应及产业关联的角度展开分析;第二阶段(2008-2018年)倾向于对产业结构调整及地区全要素生产率等展开分析;第三阶段(2018年及之后)在分析国内地区及生产性服务贸易基础上,逐渐将二者结合,研究重心偏向于生产性服务国际化。
从图2看,国内对生产性服务的理论探索于2014年左右即处于相对稳定状态,并集中在前述的三个相关主题方向(九个聚类)上,后续年限的研究也基本上围绕了这三个主题方向展开,体现了研究的重心。结合图1,国内对“生产性服务”这一主题的研究呈现出了关注引进(2005年以前)、引进吸收(2005-2013年)及稳定固化(2013-2019年)等三个明显阶段:中国学者从国外引入“producer services”并将其译名为“生产性服务”开始,近20多年时间国内学者均“默默”关注着国外“热火朝天”研究进展,并逐步吸收转换,但该时期相关研究成果寥寥,显然该主题在相当长时间内未引起国内学术界、业界及政府的足够重视;随着国内学者、业界及相关政府机构对生产性服务的重要性不断深化,同时国内制造业等关联产业长足发展可能“倒逼”出对生产性服务的迫切需求,国内学术界对生产性服务研究贡献也呈现出持续飞速增长的态势,并分别在2008年和2012年达到两个文献数的小高峰。结合图1,可以明确,国内对“生产性服务”这一主题的研究呈现出了关注引进(2005年以前)、引进吸收(2005-2013年)及稳定固化(2013-2019年)等三个明显阶段。
图2:生产性服务研究时区图谱
2.关键词共现
运行Citespace软件对相关文献信息进行关键词共现(图3),显示有136个节点,中心度density 为0.0253,这表明国内对生产性服务研究的关键词联系紧密,研究内容比较深入,研究内容包括:(1)在“双业”互动方面,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制造业服务化、制造业效率、装备制造业、产业关联、互动机理等内容;(2)在生产性服务国际化研究方面,主要研究内容包括生产性服务业fdi的影响、全球价值链的地位及国际竞争力分析等;(3)在产业结构调整、集聚方面,主要的研究内容包括制造业效率、制造业转型升级、创新、中介效应等。结合图2和图3,可以发现相关研究关键词主要围绕着“制造业”“服务贸易”“全球价值链”等三个热点展开。
(三)研究结论
根据前述可视化分析,进一步支持了中国生产性服务业研究倾向于关注不同视域下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以下简称“双业”)关系、生产性服务业对特定产业及地区发挥的集聚效应、国际化问题等宏观角度的分析。主要结论包括:
1.“双业”关系
“双业”的深度融合、协调发展、协同集聚能够产生正向规模效应[16,17],生产性服务业能够通过促进制造业的核心竞争力形成、运营效率提高、规模收益递增及创新能力提升等途径推动制造业的转型升级[18-20],制造业的技术含量与其生产性服务的需求强度呈正相关关系。
2.生产性服务的地区效应差异
中国各地区的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的服务化水平存在差距,在服务能力上东部地区普遍高于中西部地区[21],地区经济的发达程度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从该地区“双业”的融合情况得到印证[22]。
3.生产性服务国际化比较
从国际比较考虑,中国生产性服务业总体竞争力较弱且发展不平衡[23],生产性服务物质性投入消耗不足(相比大多数OECD经济体)[24],对制造业的支撑仍以国内服务化为主[25],低技术的制造业对生产性服务贸易产生较强的依赖性[26]。
总体而言,现有国内相关研究较少涉及微观层面,缺乏对中国承接生产性服务决策的探讨和分析,研究的主题和内容极少关注企业业务层面问题,相关研究成果对中国生产性服务企业的运营与竞争的指导借鉴效果存在局限性。
图3:生产性服务研究关键词共现图
二、中外研究取向比较
(一)国内研究评价
国内“生产性服务”相关研究起步较晚,国内学者在学术探索过程中可以不断汲取国外研究的先进成果,并且,其研究成果的应用体现出较为明显的“理论推动实践”的特征,总体上对我国政策制订及各地区生产性服务相关产业的实践发挥了较好的指导作用。
结合中国各时期相关产业发展及政策制订情况,可以发现在前述所提及的国内学术界研究文献数的两个小高峰(2008年和2012年)间,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出台了《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开展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的通知》(发改产业〔2010〕116号),明确提出要发挥生产性服务业对经济进展的支撑引领作用,选取了全国37个区域(含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市、中心城市主城区、地级市或自治州、县或县级市和产业园区等区域主体),鼓励各区域因地制宜开展服务业创新,极大地提升了地区整体创新水平[27]。
同时,在2014年,国务院首次对中国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做出的全面部署,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指导意见》(国发〔2014〕26号),在指导思想中明确提出“加快生产性服务业创新发展,实现服务业与农业、工业等在更高水平上有机融合,推动我国产业结构优化调整,促进经济提质增效升级”等要求。显然,学术界中“‘双业’融合”、生产性服务业的产业集聚效应等研究成果,对该时期相关政策制订在一定程度上发挥了其积极推促效果。
此外,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牵头起草了《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印发<服务业创新发展大纲(2017-2025年)>的通知》(发改规划〔2017〕1116号),进一步强调“推动中国服务与中国互促共进”以及“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等要求,印鉴了“‘双业’融合”以及“生产性服务国际化”等相关学术成果的观点。
(二)国外研究内容及评价
生产性服务可界定为用于开展进一步商品生产及服务提供的非最终消费服务[28],国外学者多从微观的城市区域或企业决策角度,分析生产性服务业及企业生产性业务外包的动因、效应和效果、迁移决策等。主要研究可归纳为:1.动因研究。学者Kroll认为企业采取生产性服务外包通常和降低成本密切相关,其战略动机有业务改进和国际市场拓展两种类型,这两种类型都和成本密切相关[29];企业基于业务职能重组需要进行生产性服务外包主要通过其在国外的分支机构进行,大多发往与发包国成本结构类似的国家[30]。2.效应和效果研究。服务外包导致发包国岗位减少,但也提高了经济效率,创造出新的工作岗位[31,32]。同时,基于成本驱动的离岸服务外包则进一步弱化了承接低端生产性服务企业的“领导”和“战略”的角色[33];外发包如果偏向于片面追求低劳动成本,高熟练工人使用和低工资投入难以同时兼顾,可能降低工作质量[34]。3.迁移决策研究。营利性为目的的服务外包迁移决策要从利益、风险和激励三个方面进行分析[35]。服务外包要基于全球价值链的考虑,在全球配置中予以动态调整[36],需要权衡生产制造、经济风险和政府政策、国际贸易等因素进行选址决策[37],如对于全球性的班轮运输公司,在规划航运网络及进入新市场,需考虑相应的海事生产性服务配套情况[38];对于消费品行业,成本方面发生的作用比预期要小,需要更多关注文化和沟通等软问题[39]。
(三)研究差异及启示
显然,国内、外的研究取向中都有针对生产性服务的区域效应展开研究,但也存在较大差异:国外对生产性服务研究多是立足特定区域效应、行业差异或企业决策等中、微角度,分析生产性服务及其外包的动因、效应和效果、迁移决策等;相比而言,国内对生产性服务的研究倾向于中、宏观描述及评价,侧重对不同区域比较[21]、“双业”联动和机理[16-19]、生产性服务业效应差异(如对制造业的效率提升的空间差异、地区集聚效应差异等)以及全球价值链地位攀升等展开分析及探讨[20]。
为此,国内研究可从中借鉴的思路包括:1.实务研究:从国际发包企业的战略动机入手,探索与国际生产性服务产业有效开展业务对接的方式及路径。2.政策及营商环境评估:国内研究需关注发包国或地区的政策,积极规避及降低发包国或地区出台相关限制性政策对承接外包业务造成的政策风险,并考虑如何为国内的生产性服务业发展营造良好环境,有效对接相关国际发包企业及生产性服务业的投资及业务合作需求。3.决策支持分析:国内研究可立足行业差异,重点关注生产性服务企业的迁移决策[41],立足全球价值链架构视角,从利益、风险、激励以及软环境等多角度展开研究,为中国生产性服务业“走出去”提供系统性的理论支持。
四、总结及讨论
(一)研究的智力支持
为了满足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对“智力”支持的需求,相关研究可侧重在以下两个方面发力:
第一,积极对接相关产业差异化发展及业务开拓实例的研究。对国内生产性服务的业务动机、战略规划、经营决策及经营实例等管理领域展开研究与分析,为相关产业及企业发展提供微观及实务方面决策指导。
第二,企业竞争及业务能力提升的探索。甄别不同类型中国生产性服务产业的国际竞争决定,进而辨析相关企业的生产性服务业务在竞争决策层面的决定因素,为中国的生产性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提供谋划,为提升中国智造能力的路径提供有益探索。
(二)“补短板”建议
据前述分析,不难发现,国内相关研究应强化产业差异及企业实例,补足当下中国生产性服务业基于行业差异发展分析、经营管理决策探索等智力支持“短板”:
1.行业差异发展的理论指导
企业提供生产性服务的服务对象是相关的制造企业或其他相关的生产性服务企业,不同的被服务对象存在着行业差距、市场区别以及个体化差异等情况,在服务内容和专业化程度等业务需求上也呈现出多样化的特征。生产性服务企业需依据被服务对象的业务需求差异采取不同的业务模式。为此,国内研究应立足不同类型生产性服务业的差异,为特定类型生产性服务产业的发展提供理论探索及路径指引。
2.经营管理的决策支持
国内大部分生产性服务企业因技术积累不足、发展基础薄弱、管理经验缺乏等局限,在全球化分工过程中,其经营活动被固化在较为低端的、以劳动密集型要素为主要投入的各类边缘化的生产性服务环节中。为此,国内相关研究亟待以中国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特殊情况为视角,形成系统性突破,从而为中国生产性服务企业冲破现有国际分工中处于被支配地位的“困境”提供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