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共产党百年历程中三份《历史决议》的比较分析

2021-02-28胡伯项乔静宜

老区建设 2021年24期
关键词:全党决议历史

胡伯项 乔静宜

编者按: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是在我们党百年华诞重要历史时刻、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关键节点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为迅速掀起学习贯彻热潮,本刊特邀社科界专家学者撰文并予刊发,以深入学习解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引领读者多角度深刻领会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重大意义。

历史催生《决议》,《决议》淬炼历史。十九届六中全会最重要的成果是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以下简称第三份《历史决议》),这也是我们党的历史上产生的第三份《历史决议》。此前,在我们党的历史上已经产生过两份《历史决议》,即《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以下简称第一份《历史决议》)和《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以下简称第二份《历史决议》)。这三份《历史决议》产生于不同时代、回应了不同的时代问题,但都是我们党在历史发展的重要关头总结历史经验,直面历史挑战,把握历史规律而做出的,起到了统一全党思想、增强党的团结力和向心力的重要作用。对三份《历史决议》进行比较分析,有利于全党统一思想、统一意志、统一行动,有利于推动全党增长智慧、增进团结、增加信心、增强斗志。

一、三份《历史决议》产生的背景分析

《历史决议》都揭示了党的历史发展主题和主线、主流和本质,都对历史经验进行了深刻总结,为学习和研究党的历史提供了基本遵循。

第一份《历史决议》产生于中国革命从胜利走向彻底胜利的重大历史关头。1931年遵义会议后,我们党在军事上和组织上结束了“左倾”错误思想的统治地位,但未对“左倾”错误的思想根源进行彻底的清算,党内还存在着对以往工作、方针、两条路线的分歧,尤其是在抗日战争初期,王明由“左”倾机会主义变为右倾机会主义,党在思想上的团结统一还亟待解决。在经历了一场彻底的、理论联系实际的延安整风后,党内思想得到了极大统一,在此基础上,全党和全国人民需要一个统一的思想基调来推进革命进程。由此,《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得以产生,它是延安整风的重大成果,为中共七大的召开做了思想准备,也为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及其确立為党的指导思想奠定了基础。

第二份《历史决议》产生于中国改革开放思想解放的重大历史时节。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改革开放的总方针确立,拨乱反正工作开展,全国出现了思想解放的可喜局面。但同时也出现了一些值得注意与警觉的现象。一方面,极“左”思潮依然存在,一些同志对三中全会以来党的路线和政策表现出了某种程度的不满与抵触;另一方面,社会上有少数人借拨乱反正之机,全盘否定党的历史,夸大党的错误,企图否定党的领导,否定社会主义制度,否定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在“中国向何处去”的重要历史关头,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以大无畏的勇气作出了第二份《历史决议》。

第三份《历史决议》产生于“两个百年”交汇的重大历史节点。在党成立一百周年的重要历史时刻,在党和人民胜利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正在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的重大历史关头,需要对第一个一百年的成果和经验进行总结,为新的赶考之路提供智慧与支持。同时,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砥砺前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如期实现,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亟需对所取得的重大成就和经验进行总结提炼,以凝聚民心,汇聚力量,开启新的奋斗历程。

二、三份《历史决议》的主要内容比较分析

第一份《历史决议》统一认识,确立核心,分清了历史是非。第一份《历史决议》是我们党第一次对党的历史经验作出的系统总结,从政治、军事、组织、思想四个方面论述了以王明为代表的“左”倾错误路线的表现,分析了其社会根源以及给中国革命造成的重大危害,通过对比分析指出以毛泽东为代表开创的农村包围城市的中国特色革命道路的正确性。第一份《历史决议》高度评价了毛泽东同志将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历史贡献,深入总结了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尤其是从党的六届四中全会到遵义会议以来的经验教训。

第二份《历史决议》立足实际,总结经验教训,解放了全党思想。第二份《历史决议》回顾了建国前28年的历史,总结了建国32年来的成就以及经验教训,科学评价了毛泽东同志的历史地位,对毛泽东思想体系进行了全面概括。第二份《历史决议》对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的历史上的伟大转折进行了深入分析,肯定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逐步确立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正确道路,号召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团结起来,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奋斗。

第三份《历史决议》总结经验,开创未来,回答了时代之问。第三份《历史决议》重点描绘了党的百年奋斗历程,总结了中国共产党百年进程中的历史经验,阐明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内涵和重大意义,深刻揭示了“过去我们为什么能够成功、未来我们怎样才能继续成功”的问题,阐释了“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与现实逻辑。第三份《历史决议》以“十个坚持”总结了党百年奋斗的历史经验,作出了符合全党全军全国人民共同愿望的“两个确立”,是既总结过去,又面向未来的战略擘画。

三、三份“历史决议”的重大作用

坚持真理,纠正错误思潮。作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第一份《历史决议》,开创性地完成了使全党统一认识、明确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正确方向的历史使命。通过第一份《历史决议》,全党统一了对中国特色革命道路的认识,为在党的七大上确立毛泽东思想为我们党的指导思想奠定了思想基础,也为我们党开展自我革命和党内斗争提供了历史借鉴。

第一份《历史决议》有力地推动了中国革命的进程,从根本上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境界。

正本清源,推动团结一致向前看。在伟大转折时期的第二份《历史决议》,肩负着使全党思想解放,为改革开放指明正确方向的历史使命。第二份《历史决议》对重大历史问题和历史人物作出了科学评价和深入分析,及时有效地解决了党内外思想上的疑惑,从而高高举起了毛泽东思想的旗帜,明确了全党的指导思想。

第二份《历史决议》的制定,为全党正确认识和评价历史问题提供了依据,它既完成了拨乱反正历史任务,又初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重大时代课题,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提供了理论基础,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指明了方向。

统一思想,引领步调一致建功新时代。第三份《历史决议》使全党增强信心,凝心聚气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距离第一份《历史决议》制定已经过去76年,距离第二份《历史决议》制定也已过去了40年。在这期间,党的实践和理论均取得了巨大进展。因此,在第三份《历史决议》中及时体现理论创新成果,及时总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经验,对于党统一思想、统一意志、统一行动具有重大意义。

第三份《历史决议》用较大篇幅总结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原创性思想、变革性实践、突破性进展和标志性成果。对于教育引导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充分认识党百年奋斗的光辉历程和伟大成就,始终牢记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在新的征程上坚定信心,增强斗志,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的伟大胜利具有深远意义。

(作者简介:胡伯项,南昌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博导;乔静宜,南昌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

猜你喜欢

全党决议历史
一份决议 助力亚运添光彩
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
奋力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
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
党的十九大重大成就图解
揭秘“董事会决议不成立”
整合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效性
新历史
历史上的6月
历史上的八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