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变轨》序言

2021-02-27姚前

书屋 2021年2期
关键词:变轨区块数字

姚前

说到“变轨”,人们很容易想到转轨经济学。在转轨经济学的语境下,经济“变轨”更多指制度层面,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而周子衡先生这本著作谈的则是因数字技术革新而带来的经济模式变革。

说到数字技术,我一直有这么一个观点: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实质上均是算力突破奇点后,“算法+数据”的体现,无非侧重点各有不同。因此理解这些创新技术带来的经济“变轨”,亦可从算法和数据两个维度展开。

第一,算法经济。

商品经济的根本是买与卖、供与需的匹配。由于信息不对称,市场主体需要搜寻合适的对手方进行交易,这将耗费大量成本。某种意义上,搜寻技术决定了交易空间。在没有互联网之前,人们依靠广播、电视等媒体广告搜寻交易对手。到了互联网时代,人与人之间的物理隔绝与时空限制得到大幅解放,出现了电子商务这一全新的经济模式。“网络购物,只有想不到,没有买不到”。网购已深入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供与需的匹配得到极大改善。

应该说在互联网经济的初期,算法还只是辅助,电商活动高度依赖平台公司的组织与管理。近年来,随着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创新技术的发展与应用,算法在经济活动中的重要性越趋凸显。

一是算法拓展了互联网经济的深度与广度。比如,采用大数据分析技术进行“千人千面”的用户画像,深入分析每个消费者个体的行为模式和特点,开展精准营销、服务和风控;云计算很好地解决了实时海量交易的性能要求;智能客服提升客户服务的响应速度和效率等。

二是出现了以算法为核心的新型经济模式,我称之为算法经济。算法经济是指人们将生产经验、逻辑和规则总结提炼后“固化”在代码上,使生产经营活动无须人工干预,自动执行的智能化经济模式。根据算法对企业功能的不同替代程度,算法经济可分为共享经济和加密经济。

共享经济的典型代表是类似Uber、滴滴打车的共享平台。在这些平台上,生产者与消费者直接进行动态、多变、复杂的网状连接和点对点交易,而有效支撑这些网状连接和点对点交易的则是平台企业所设计、维护和运营的强大算法。并且随着环境和市场的变化,算法不断调整和优化。

虽然共享平台的算法机制仍没有脱离传统企业的组织形态,平台规则和算法由企业设计、维护和运营,但算法已在很大程度上取代了企业的组织、管理与协调功能,成为关键核心。某种意义上,共享平台的算法机制或可看作企业所提供的SaaS服务(Software as a Service,应用即服务)。

如果说共享平台的算法机制还“残余”着企业的影响,去中心化、去组织化的加密经济则干净利落“抹除”了企业的“痕迹”,完全依靠算法开展经济活动。这是一种“无组织形态的组织力量”。

加密经济以密码学技术为基础,通过分布式共识机制,“完整、准确、难以篡改”地记录价值转移(交易)的全过程,构建了多中心化的应用或商业逻辑,并且通过智能合约,保证业务逻辑的自动强制执行,整个流程勿须管理人员介入,自动完成商品经济活动。加密经济不仅有技术逻辑层上的支撑,又有经济逻辑层上的保障,再加上区块链、5G、物联网、大数据、AI等技术的赋能,有望成为具有巨大潜力的新兴经济模式。截至目前,基于“区块链+5G+物联网”的加密经济模式已在仓单物流、农业溯源、资产数字化、数字金融等领域落地应用。

与算法经济相伴随的是算法货币。作为交易的一般等价物,货币理应是大家一致同意的社会共识,否则无法广泛流通。在许多时候,共识通过制度予以确立,比如法定货币。比特币虽然难以成为真正的货币,但它创造了一种完全基于算法的货币形态:经共识验证的难以篡改的可追溯的“未花费过的交易输出”(UTXO),一定程度上启发了法定货币的数字化或曰代币化(Tokenize)。在价值上,法定数字货币是信用货币,在实现上则很可能是算法货币。

第二,数据经济。

创新技术带来的经济“变轨”还体现在,数据成为经济的关键生产要素。如果说农业时代的核心是土地与劳动力,工业时代的核心是资本与技术,数字时代的核心则是数据与技术。“数据+算法”的结合将让经济变得更加高效与智能。

有时候,数据比算法更为关键,比如人工智能,从算法逻辑上看,这些年并没有根本性的突破与改变,这一波创新浪潮的兴起更多是因为算力的提升以及数据的爆发式增长。因此有人说,得数据者,得天下。

数据的价值挖掘具有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盲人摸象虽然片面,但汇集完整却可能给出全息画“象”。数据越多,蕴含的价值越高。因此要将数据变为生产要素,既要保护主体权益,又要提倡开放共享,同时还要着力开展数据的流动汇聚、存储计算、治理开发、分析挖掘等活动。

从全球范围看,数据流动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已经超过传统的国际贸易和投资。各国高度关切数据跨境流动。推动数据跨境合规有序、高质量流转应成为数据治理的政策主方向。为此,我们既要加强以对等为基本原则的数据跨境流动制度建设,同时又要注重运用各类先进技术手段,以实现数据跨境流动与风险防控的最佳平衡。

總之,随着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创新技术的发展与应用,我们正迎来以数据为核心、以算法为引擎、以算力为支撑的数字经济时代。面对这一经济大“变轨”,有许多经济学命题值得我们研究和探索,比如,如何阐释算法经济中算法机制的经济学原理,以提出更科学的机制设计?如何提高大数据分析的经济可解释性?如何对数据定价?如何更好地度量数据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贡献度?如何在理论上构建包含数据要素的生产函数等。回答这些问题需要智慧与洞见。

周子衡先生这本著作《变轨》汇集了他六年来对经济数字化的研究成果,涵盖数字经济、数字资产、数字法币等领域。他敏锐地抓住了“数字账户”这一关键词,视角独特,并据此展开,庖丁解牛式地剖析了经济数字化的本质与原理。其细致入微的洞察,独到深刻的见解,清新流畅的文笔,必将大有裨益于同道中人。

是为序。

猜你喜欢

变轨区块数字
区块链:一个改变未来的幽灵
区块链:主要角色和衍生应用
区块链+媒体业的N种可能
读懂区块链
“朱诺”变轨时间将推至明年2月
固体运载火箭变轨发动机喷管气流分离研究
成双成对
数字变变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