髓内固定与髋关节置换治疗高龄逆转子间骨折的效果比较
2021-02-27于洪德
于洪德
逆转子间骨折是临床上发生率较高的一种髋部骨折疾病,多发生于老年人,该病会给患者的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带来不便。高龄逆转子间骨折患者的主要治疗方式为手术治疗,临床应用较广泛的两种治疗方式分别为髋关节置换治疗和髓内固定治疗。为了分析髋关节置换治疗和髓内固定治疗高龄逆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本文选取高龄逆转子间骨折患者展开分组对比研究,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9 年2 月~2020 年1 月诊治的92 例高龄逆转子间骨折患者开展本次研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6 例。对照组男23 例,女23 例;平均年龄(79.35±5.67)岁。观察组男24 例,女22 例;平均年龄(79.98±5.21)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与原发性转子间骨折临床诊断标准相符合且同时存在有明显手术指征患者;年龄≥75 岁患者;Evans 分型结果为Ⅱ型患者;新鲜病症患者;手术治疗展开前可以进行自由活动患者;对本次实验知情同意患者。排除标准:受伤时间≥2 周的患者;存在有髋关节发育不良或者是髋关节骨关节炎病史患者;同时合并有严重性内科疾病患者;存在有类风湿性关节炎病史患者。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患者行髋关节置换治疗。指导患者采取侧卧位,作外侧切口,充分暴露大小转子、股骨颈和股骨头,在股骨头下截断股骨颈,将股骨头取出后对大小转子进行修复。于骨髓腔处插入髓腔锉,确定假体大小。将试头和假体柄插入,评估坐骨和小转子之间的关系,采取脉冲方式冲洗髓腔,置入骨水泥塞,向髓腔内注入已经调和好的骨水泥,采取生物性固定股骨柄或是插入无领骨水泥型柄展开固定处理,应用钢丝或是克氏针固定大小转子,分析固定的松紧程度,选取型号适宜的球头,确定残端和大小粗隆是否牢靠固定,缝合关节囊,重建外旋肌群,伤口放置引流管。
1.2.2 观察组 患者行髓内固定治疗。指导患者在牵引床上采取仰卧位,对患者患肢进行牵引,抬高臀部,手术开展前先利用C 型臂X 线机对牵引闭合复位进行透视,在复位效果良好情况下,于股骨大粗隆顶点处做切口,朝向近端,长度约为5 cm 左右,在股骨大粗隆顶点偏内侧进针,再次进行透视,待透视结果满意后进行股骨近端扩髓,置入主钉,确保主钉置入深度适宜后,股骨颈内逐个置入拉力螺钉,最后置入远端交锁钉。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①采取健康调查简表(SF-36)评估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对PF、VT、RE、BP 评分和总评分进行观察和记录,分数与生活质量呈现出正相关[1]。②手术情况,包括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和术后下地负重时间。③并发症发生情况,并发症包括切口延迟愈合、肺部感染和内固定周围骨折。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对比 两组PF、VT、RE、BP评分和总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手术情况对比 观察组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和术后下地负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对比(,分)
表1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对比(,分)
注:两组对比,P>0.05
表2 两组患者手术情况对比()
表2 两组患者手术情况对比()
注:与对照组对比,aP<0.05
2.3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 对照组发生2 例切口延迟愈合,1 例肺部感染,2 例内固定周围骨折,并发症发生率为10.87%;观察组发生2 例切口延迟愈合,1 例肺部感染,1 例内固定周围骨折,并发症发生率为8.70%;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23,P=0.726>0.05)。
3 讨论
转子间骨折是临床上非常常见的一种骨折类型,该病的多发群体为老年人,近些年来受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逐渐加重等因素影响,该病的发生率越来越高,严重影响到了老年群体的健康水平[2]。转子间骨折患者主要的临床治疗方式为手术治疗,目前临床常采用髓内固定治疗和髋关节置换治疗,就这两种治疗方式的选择有关医学者现阶段仍然存在着争议,因此,本次研究主要以高龄逆转子间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就上述两种治疗方式的实际效果展开分析[3]。
髓内固定治疗具有弯矩小、力臂短、可以滑动加压等优点,同时配合以防旋钉进行辅助固定,可以有效提升该治疗方式的骨折防旋功能、抗压功能和抗拉功能,该手术方式充分符合生物力学原则,操作简单,可以起到非常显著的临床疗效,特别适用于高龄患者的临床治疗工作中[4]。髋关节置换治疗同时也能够发挥出较显著的治疗效果,给患者带来的创伤比较小,有助于促进患者髋关节功能的恢复,且能够避免传统治疗方式中内固定不牢固现象的发生,但是对于高龄患者,大部分高龄患者都会同时伴有骨质疏松症状,在对患者进行生物性假体进行固定后很难在早期内达到理想中的稳定效果,从而会对患者的临床疗效产生不良影响[5]。对于高龄逆转子间骨折患者,采取髋关节置换治疗或髓内固定治疗均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影响较小[6]。相关医护人员均需要对患者的基础性疾病进行严格控制,需要充分评估患者的恢复情况,根据评估结果为患者制定出具有个性化和差异化的临床治疗方案[7]。另外,在对患者展开传统手术治疗时,患者常会出现切口延迟愈合、肺部感染和内固定周围骨折等并发症,会影响到患者的预后效果,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尤其是对于高龄患者具有更高的风险性和危险性,而本次研究所采取的两种治疗方式均不会给患者带来较大创伤,并发症发生率较低[8]。本次研究中,两组PF、VT、RE、BP 评分和总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和术后下地负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采用髓内固定治疗高龄逆转子间骨折,可有效缩短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术后下地负重时间,且不会增加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