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述评

2021-02-27刘吉昌

贵州民族研究 2021年1期
关键词:共同体中华民族民族

刘吉昌 徐 润

(贵州民族大学,贵州·贵阳 550025)

中华民族在漫长历史发展中,由自在演进为自觉,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深深扎根于中华儿女心中,浸润在各民族血脉中,熔铸于当代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围绕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理论的探究与中国民族工作实践经验,需要我们理论创新与实践探索。10年来,学界的研究已经呈现出“百家争鸣”与“共鸣共识”的态势。文章通过文献梳理与述评鉴析,展望未来研究的重点与领域,力图在理论研究高度和实践发展深度,找到前行的坐标。

一、文献梳理

从知网文库获悉,学界围绕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各种理论文章数量众多、内容丰富、方法多样、材料详实、影响深远。

(一)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涵分析

1.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一种复合概念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定义、内涵研究较为丰富。如陈茂荣认为中国各民族经过政治上的协商、经济上的互惠、文化上的融合,汇集为“中华民族”整体,它是政治、经济、文化的民族命运共同体[1]。范君、张前用“石榴籽”效应,生动形象地解释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表达,“百籽合一、百籽共生、千籽如一、千房同膜”分别比喻命运与共意识、共有精神家园意识、心理认同意识、团结互助意识,再上升到铸牢层面,从文化层面加强民族认同、政治层面加强国家认同、政党归属加强道路认同等来培育“石榴籽”效应[2]。傅才武、严星柔认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是一个民族文化有机体,它以共同的语言文字、历史记忆、传统价值观和共同心理特征等为纽带,表现为“两位一体”,神与形是文化共同体和政治法律共同体[3]。沈桂萍认为从内涵上看中华民族共同体是公民共同体,外延上看是中华文化共同体[4]。青觉、徐欣顺阐述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一种复合概念,它是全体国民成员的载体,是归属和认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3大要素内容分别为中国认知体验、价值信念、行为意愿[5]。王鉴指出中华民族共同体是一个融合血缘—地缘—精神为一体的民族共同体,它是中华各民族、港澳台同胞、世界各地华人共同的文化、精神、祖国之家。应该强化顶层设计,从民族团结、国家统一、海外华人华侨等层面构建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有效机制,加强国家战略布局[6]。徐杰舜详细阐述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等四个词语的内涵,认为其意识是在人的主观认知,是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对其的态度、评价和认同结果;其理论基础是恩格斯的历史合力论、“大一统”理念、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理论等[7]。王宗礼认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是中国现代国家建构的基础,其意识是维系中华民族国家认同的根本纽带,它的多维内涵集命运、利益、文化、政治为一体[8]。陈瑛、郎维伟明确指出认同是民族意识的基础,认同产生于共同历史、心理素质、思维方式等基础之上,继而产生归属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产生与历史演进、中华文化、哲学思想、地理环境息息相关、缺一不可,当下它是包含了政治与经济、历史与现实、文化与社会等多维度的实体[9]。

2.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的成果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的最新理论成果,这是学者们的普遍共识。赵红伟强调马克思的共同体思想和孙中山、毛泽东、习近平的中华民族思想是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的理论来源[10]。代洪宝指出马克思交往理论中表明交往是社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中国历史上各民族间的不断交流,使得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形成成为必然[11]。沈建波强调了毛泽东思想对锻造一个有凝聚力、向心力的中华民族共同体的重要作用是建立起了中华人民共和国[12]。常安认为以中国历史为视野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思想的重点,提出加强“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是为了促进民族大团结,注重法制建设是为其提供法治保障。其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的创新,具有重要的现实和时代意义[13]。王鉴、胡红杏认为打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思想基础需要深入加强马克思主义“四观”宣传教育、强化习近平新时代民族工作理论学习、扩宽教育路径,以形成系统思想体系、坚定中国道路、提出治理方略[14]。金刚、子央阐述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内与外的辩证关系,具有深度交融、良性互动、相得益彰的内在联系,二者是中国新时代的两项重大任务,深刻体现着习近平总书记为实现中国梦和促进人类大同的世界情怀[15]。

3.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内在结构是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反映

很多学者认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理论来源于费孝通先生提出的“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理论。如严庆认为中华民族是由多元一体的横纵组成,它是“多”与“一”的辩证共同体,其共生共存的地域家园、共同悠久的历史过程中留下的共同情谊与记忆、共创灿烂文化下的共享人文符号和价值建立起的文化纽带、共同培育伟大精神催化下的凝聚力等,成为多元积聚成一体的共同体命脉。认为中华民族的内生动力就是追求民族团结统一,中华民族共同体是一种崇尚各民族同呼吸、共命运的政治认同[16]。徐杰舜、杨军阐述了民族共有的历史记忆使得中华民族从多元走向一体具有必然性。需要立足于多元一体的基础上确认中华民族“国族”的地位[17]。关凯认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是“政治的中国人”的统称,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强调的是文化多元,政治一体,其也是超越文化与族裔的政治共同体,要以文化政治理论为核心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18]。陈宇指出历史、文化、政治、经济等因素促成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互嵌式格局[19]。青觉指出家国同构、多元一体、礼法并重维系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内在结构,核心点是政治、文化、社会空间等形态上的内聚统一、儒学正统到人民正道、内外对立到内外融合,最终形成一个涵盖政治文化意义上的共同体[20]。

4.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实践逻辑的统一

关于中华民族共同体历史、理论、实践的逻辑,陈辉指出其历史形成的内在逻辑是差异性到共同性,价值逻辑是多元一体,历史逻辑是自在到自觉,实践逻辑是物质到精神[21]。龙金菊,高鹏怀提出中华民族共同体构建的复线逻辑是理论调适与现实超越,将文化解释与政治解释二者有机结合起来,来理解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历史、现实、未来三个维度[22]。王家斌、何启林认为各民族自我认同和对新共同体民族认同的历史辩证过程是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的自由到自觉的过程。其建设的内在逻辑包含历史、现实和实践等,强调的是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历史认同、地域、文化、国家、民族等认同[23]。王小兵、吴琼认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逻辑有三种,历史逻辑是古代中国“大一统”思想,推进近代中华民族意识的自觉,反映了中国人民建构民族国家的内在逻辑;理论逻辑是中华传统文化和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科学指导;实践逻辑是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的主线[24]。

(二)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发展的历史轨迹

1.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孕育于中国古代

学者们认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孕育于中国古代。张淑娟认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产生与形成的全貌归结于“三重意涵”,即历史基因、民族国家框架、统一战线视域下[25]。吴琼、王小兵指出中华民族共同体是地缘与精神的共同体,自秦统一来,各民族在分裂融合的反复过程中螺旋式发展,思想上“天下观”“大统一”“儒学”等浸润,经济上互补,文化上兼收并蓄,推动着中华民族整体的形成和发展;近代外国侵略中国,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被唤醒激发;新中国成立以来各民族团结奋进维护国家统一,用勤劳和智慧推动国家发展,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拥抱在一起[26]。严庆、平维彬认为,政治共同体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具体表现之一,而古代“大一统”思想具有政治性,包括思想、制度、实践等多方面,深刻影响了中国人文化心理结构,犹如一条脉络一般贯穿塑造了中国古代“家—国—天下”稳定的政治格局[27]。马玉洁、李伟指出,清末“驱除鞑虏,恢复中华”“中华民族”“五族大同”的概念,体现了中华民族意识的觉醒,中国现代民族的概念萌芽,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形成的起点[28]。

2.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形成于中国近代

学者们普遍认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形成于近代。张淑娟阐述了从反帝到抗日的过程中,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社会力量中得到确立,在纵向传播过程中,从部分到整体,从自由到自觉,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得到不断认可认同和实践。并认为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构建于近代。同时,张淑娟还指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形成于近代抗日战争时期,“中华民族”作为一个符号在群众中获得的广泛认同,中国共产党利用其作为政治资源和精神力量来凝聚多元力量[29]。张健认为中华民族成形于近代,抗日战争实践是中华民族整体意识自觉的关键时期,而在抗日战争期间中华民族共同体观念自觉逐渐增强,中国共产党开展的实践工作和获得的认同,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构建奠定了基础[30]。李正军、熊坤新认为中华民族的自觉意识形成于近代,在14年的抗日过程中,中华民族认同感得到增强、民族团结的凝聚力得到提升,从而推动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形成[31]。孟凡东、康基柱认为,新民主主义时期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组织的成立和发展、北伐战争、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等过程中,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得到提升和发展,实现了国家多元一体和一体多元的统一[32]。罗腾、李英指出五四运动体现出的生存需要是“救国”与“启蒙”,现代理性诉求是“民主”与“科学”,对近代社会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有着极重要的历史意义,它推动了中华民族共同体自觉意识的觉醒。彭南生指出辛亥革命标志着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新的开端,强化了中华民族的高度认同与命运共同体意识,具体表现在它结合了政治实体与社会实体的民族国家建构和民族一体化建设。

3.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发展在当代

马旭重点阐述了建国初期提出的“民族大家庭”具有共同体的意蕴,它以爱国主义教育工作为重点,民族识别工作增强了对新中国的认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增强了民族间的合作互助,新中国的各项民族工作和民族政策都在很大程度上奠定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基础[33]。王浩宇、汤庆园讲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少数民族地区交通道路的建设发展,推动了时间格局的演变、增强内外的互联互通、维护了社会的稳定、增强民族自信心、助力了民族复兴、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构建提供了坚实的基础[34]。方堃阐述了新中国70 年以来,实现了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这过程中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建设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认为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是政治前提、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经济基础、构建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是文化基础、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是社会基础,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正确道路、增加各族群众利益福祉、聚合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文化动力、构建起各民族相互嵌入的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此外强调建立人与自然共生共荣关系,是保护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本钱[35]。王星、王孟阐述了中国共产党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认识和推动性政策等建设是一脉相承的,建国初期通过对命运共同体的追寻,党对中华民族有了奠基性认识,改革开放时期命运共同体的利益互嵌,加深党对中华民族的深化认识,进入新时代后命运共同体的振兴,中国共产党正式提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升华认识[36]。

(三)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理论的价值意义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理论具有深远的价值意义。扎西、刘玉、靳勇强谈到反对分裂、维护国家统一、促进民族团结、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时代价值[37]。李娜、赵金科阐述了推进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统一、增进民族认同、国家认同、提升文化认同、实现中国梦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价值意义[38]。高承海认为其价值意义是习近平新时代民族工作新思想的集中体现、维护国家统一与长治久安的思想保障、增强五个认同、促进民族团结,做好民族工作的保障[39]。曹水群阐述了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形成各民族共同精神家园、凝聚中国力量与智慧等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践行价值[40]。陈晓婧提出中华民族共同体是各民族之间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休戚与共关系的体现,是对我国当下民族关系格局的高度凝聚,体现了各民族对中华民族这一身份和称谓的认同,对历史、文化、精神、心理、价值等认同,也将指代我国民族关系的“象征核原型”[41]。

(四)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个案研究

1. 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案例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研究个案中,以高校的个案研究居多。杨胜才、余凤认为新时代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五个基础”,分别是思想基础,以“四观”教育,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创新网络媒体教育为抓手来培根铸魂;情感基础以促进师生交往交流交融、深化拓展民族教育创建方式来加强交流互鉴;文化基础以中华优秀文化为底蕴、加强革命文化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宣传教育来坚持价值引领;理论基础以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马克思主义研究学术体系的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话语体系的打造来铸牢理论基本功;群众基础以构建协同高效的联动体系、探索课程育人的协同模式来加强“三全育人”[42]。李海凤、卢林保阐述了助推大学生捍卫国家统一、维护民族团结、参与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践中,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时代价值之一[43]。商爱玲认为通过国家观和民族观的教育来强化大学生维护国家统一的意识。对历史观和文化观的认同来坚定大学生巩固民族团结的决心、中华儿女整体观的增强来激发大学生实现民族复兴的力量。对铸牢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重要意义[44]。刘吉昌、徐润认为民族高校需要铸魂固本、营造环境,大学生需要提升内生动力,自觉践行、社会层面助力成长、责任担当等,是高校大学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三个维度[45]。

2. 民族地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案例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民族地区的实践研究,有利于不断探索其实践经验,具有重要的示范引导作用。赵荣辉以内蒙古民族教育经验,阐述了要时刻把握好时代的脉搏,精准发力,以党的领导为核心,人民团结力量为支持,推进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工作的不断深化,打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思想基础[46]。陈凤林通过对宁夏部分地区进行深入实地调研,发现群众“五个认同”的认同度很高,同时认为应该从思想意识层面,社会历史条件层面开展工作;并指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由中国各民族共同缔造形成的一种集体认同[47]。王晓芸通过对西安回坊的个案调查,对培育西部少数民族聚居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出分析建议,认为应该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增进社区整合能力、加强学校教育作用、发扬家风传承功能、发挥传媒宣传作用等[48]。董玫以1950年代藏族民歌为中心,阐明了藏族同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自觉意识的核心力量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同时在自信、互信、共信的驱动下,藏族民众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正逐渐增强[49]。

3. 疫情期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案例

陈立鹏认为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各民族地区的先进事迹和先进个人,体现了抗疫人员责任、担当和情怀,加深了各族人民之间的情感,是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最生动形象的诠释[50]。张奇、高鹏怀肯定了基层党组织的作用和优势,使得疫情防控取得成效,提升了中华民族内在凝聚力,抗“疫”实践深化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51]。王树臣强调了在中华民族应对疫情挑战的过程中,铸牢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的核心力量是中国共产党,主体力量是人民群众,而民族间的团结奋斗是铸牢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的精神力量[52]。王晓艳、纪元霞通过对2020年“新冠”疫情的思考,认为灾难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建构的重要场域,通过灾难记忆强化历史认同,挖掘抗灾精神以升华价值认同,在灾难治理过程中增强政治认同[53]。

(五)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路径分析

1.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构建路径

龙金菊、高鹏怀强调了民族心态秩序构建的重要性,提出从期望状态、族际互动、适应策略三个社会心理路径层面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54]。严庆从本体与意识视角谈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议应该从关注和补齐短板、提升政治认同高度、规范民族理论知识的产生和传播、坚持多民族国家建设与实践的中国自信、拿捏好制度运作的分寸等五个方面入手[55]。郝亚明认为反对两种民族主义、构建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促进民族“三交”、强化“五个认同”是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路径[56]。朱碧波认为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要从命运纽带、法律纽带、文化纽带、利益纽带、情感纽带五个方面入手[57]。邓新星提到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感的构建策略,应从历史、政治、经济利益、精神文化四个方面入手[58]。陆海发指出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着力点,一是强化中华民族各个成员的民族共同体观念;二是民族政策的推进;三是在国家战略中进一步凸显边疆治理的意义;四是巩固和扩大其社会基础;五是完善针对极端分裂主义势力的惩防体系[59]。张学敏、石泽婷指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构建路径一是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普及,鼓励相互学习语言文字;二是搭建平台,丰富教育互动形式;三是提升民族教育自治能力;四是深化民族团结教育理论研究;五是加快民族教育发展,丰富优质的教育资源[60]。

2.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培育路径

刘吉昌、金炳镐认为要以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为核心,强化其价值理念、促进民族“三交”、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全面建设、增强民族和国家认同[61]。詹小美、揭锡捷阐明了要发挥文化的传承和教化作用,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共建意识、共担意识和共享意识[62]。赵超、青觉阐述了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具象化和人格化,起到催生中华民族相同的情感体验和共同历史记忆的作用。认为通过象征型文化活动场、纪念日、政治仪式等,强化共有的历史记忆和身份标志,从而形塑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63]。张淑娟指出要发挥自上而下的推动与自下而上认同的相互作用,构建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来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认为中华民族实体有着历史基础沉淀下来的“多元一体”结构特征,同时具有鲜明政治特征[64]。沈桂萍指出共建中华民族,共享中华文化,以共有历史记忆和价值共识为基础,强化国家认同,其认同核心是中华文化,这是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路径[65]。

3.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铸牢路径

刘永刚从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角度出发,认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需要巩固完善“以人民为中心”的国家治理体系,并以此支撑助推国家治理能力的现代化[66]。王来喜对“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进行了阐述,认为“统一”与“多民族”是共性与个性的辩证关系。并指出在新时代下要重视“共性”意识培养与“共性”基础建设。实现路径是经济发展,是物质基础。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政治保障,民族教育是文化引领,美好的生产生活环境是生态支撑。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优势,以此打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思想基础[67]。董楠的路径观点是强化国家认同、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巩固爱国统一战线[68]。孟凡东、王占斌认为其文化建设路径,一是马克思主义文化领导权为根本;二是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为核心;三是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为关键[69]。王瑞萍指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文化产品,在后现代语境下铸牢它的行动方案是各民族一律平等与理性的自我建构,坚定文化认同等[70]。王中女认为协商民主具有主体多样性、凝聚共识性、程序正义性、平等参与性等特点,通过协商民主获得认同感与归属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其实践中可捍卫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71]。

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评述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从2011年提出到现在已发展10年,相关文章近800篇。对其理论框架、定义、内涵的诠释,各研究学者在历史、情感、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都有独到见解,在其意义、路径研究上,学者们各抒己见,推动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理论体系的丰富和完善。

从理论框架来看,很多学者认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理论源于“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对“多元”“一体”之间的逻辑关系,辩证关系等,多从费孝通先生学术理论成果进行解读透析。理论框架基础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现实依据是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基本国情。认为我国自古就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民族发展一脉相承,各民族发展进程呈现出多源异流、异源同流、血脉相连、休戚与共、九九归一态势。统一是基础,多民族是我国的特征,也是优势,只有立足于中国的基本国情,时刻做到历史与现实相结合,才能谋划中华民族的发展和未来。对其内涵定义,普遍认为是集血缘—政治—经济—文化—生态为一体的命运共同体等。

从历史层面来看,学者们普遍认为古代华夏族是中华民族凝聚的主体,中国古籍文献中有不少关于“中华”“中国”等词汇的陈述,历代历朝发展过程中都很大程度上维护了中华民族整体性的发展,儒家思想对各民族思想延续留下了深刻的烙印;同时也普遍认为“中华民族”一词产生确立在近代,也肯定了近代社会反帝反封建反官僚运动,掀起了救亡图存的热潮,站起了一批批“我以我血荐轩辕”为革命奋斗的民族英雄,成为唤醒中华民族意识的先觉者、战斗者。特别是1931 年起,中华民族抗击日本侵略者14年艰苦卓绝的正义之战,彻底打败了日本侵略者,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形成的关键时期;新中国成立后,中国民族工作不断推进,虽有曲折,但不断向前突破。56个民族组成了一个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华民族文化得以绽放异彩、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精神一直牵引着各民族团结奋斗向前。新时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升华为国家意志,在实践中培育,在培育中升华,已成为凝聚中华民族强大精神力量的主线。

从研究价值意义来看,学者们普遍认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国家统一之基,对维护国家和社会稳定,反对分裂主义、大民族主义、地方民族主义有着重要意义;是民族团结之本,对增强“五个认同”“四个自信”“三个离不开”“两个共同”,凝聚民族团结之力有着关键的价值导向作用;是精神力量之魂。对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提振中华民族气质、形塑中华民族形象意义重大。并从理论价值上充分肯定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丰富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体系、丰富了中国民族理论体系。从实践价值上,认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起到了教化、凝聚、规范的作用,它对增强文化自信、构建共居共学共建共享互嵌式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促进民族间的“交往交流交融”与“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推进中华各民族的共建、共担、共享,实现中国现代化和中国梦有着重要的价值意义。

从研究路径来看,学者们的研究大致可分为三类。构建层面,主要认为立足历史与现实,补齐短板,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遵循民族平等、民族团结的原则,以历史纽带、政治纽带、精神纽带、经济纽带、社会纽带多维构建;培育层面,认为要以构建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为核心,促进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加快经济文化建设;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加强意识形态的宣扬,弘扬中华民族文化和精神,以此升华各民族的情感归属,强化国家认同;铸牢层面,主要认为从夯实“五个认同”、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爱国主义教育、传承保护中华民族文化符号、塑造中华民族整体形象、建设网络新媒体平台、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广国家通用语言和规范汉字、倡导法治德治等多维度入手。

(一)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深度需延伸

对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多以民族学、社会学、人类学、历史学等学科研究为主,缺乏交叉性学科、跨学科学术研究,特别是需要加强对考古学、遗传学、心理学、美术学、音乐学、传媒学等学科的深入研究,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从不同学科体系角度,搭建起“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综合理论体系,塑造中华民族共同体三维立体、具象化、能感知、有内涵、可践行的场域。探究中华56个民族守望相助、互守尊严、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的新面貌、新气象。

(二)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理论需系统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相关概念解读、阐释依然不够清晰化、系统化,如对“中华民族”一词,在历史佐证方面,出现片面化、碎片化的问题,需要规范化、系统化形成统一理论共识。因此,需要在相关概念阐述上有历史思维、辩证思维、科学思维,形成系统的理论体系;此外在古代民族发展与中华民族共同体凝聚力领域的相关研究匮乏,特别是古代古老民族,如肃慎系族、东胡系族、秽貊系族、丁零系族、百濮系族、百越系族、氐羌系族等与华夏族交往过程中的分化组合,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孕育状态相关文献研究稀少,理论探究需要跟进。

(三)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个案需多样

有关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相关文章,多采用个案调查方法,从整体研究来看,以高校居多,且内容丰富,但以某个地区、社会组织、党政机关、事业单位、企业、社区等的研究案例较少或者是空白,个案研究过于单一化,需要加大研究广度和宽度,填补空白,丰富政府、事业单位、各行各业铸牢中华共同体意识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此外,相关研究数据支撑材料较少,个案研究多停留在宏观层面,具体微观研究落实效果不明显,需要加强个案研究视野广度、宽度和高度,特别是在案例分析上需要加强理论阐释和实践提炼,案例呈现需要真实,有重点、有特色、有典型性。

(四)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方法需创新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的方法上,多以历史研究法、文献研究法、田野调查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等为主,缺乏具体化、数据化的研究方法,这需要借助统计软件加强数据分析,如SPSS、EXCEL、SAS、Tableau Software 等 应 用;研究方法方式也缺乏创新突破,这需要加强教育实验法、行动研究法、心理实验法、实证研究法、跨学科研究法等研究方法的应用,研究出衡量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具体指标,更加精准地分析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优势和不足之处,为制定与时俱进的民族政策,更好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行稳致远,确定正确方向。

三、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未来研究新领域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促进中华各民族大团结、大发展、大繁荣的主旋律,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最鲜明的时代号令,是增强国民认同、国家认同,推进中华民族建构现代国家的政治指引和理论先导。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愿景目标,更是行动自觉,是过去时、现在时,更是将来时,需要一代一代人的接续奋斗。实践探索无止境,理论创新无止境,研究需要新视角、新动力。

(一)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的时间视角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扎根于中华大地,在各民族漫长的历史实践中得以孕育、形成、发展、成型,学者们需要不断挖掘其历史蕴意和当代价值。把握时代脉搏,凝心聚力、同心同向共创中华民族发展的新篇章。

第一,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在培育铸牢的基础上,营造“中华是我家,复兴靠大家”的社会环境。重点在于强化各民族对中国共产党的高度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高度认同。彰显中华民族每一分子的国家责任、民族情怀、力量凝聚。

第二,2035年是国家初步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关键时间节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要在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社会进步等方面,不断凝聚起国人坚如磐石的精神动力,焕发起国人同心同向的智慧洪流,激励起国人自强不息的勇气担当,实现国家公民身份与中华民族成员身份高度聚合。

第三,2050年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日,是展示国强民富、国威浩荡、军威震天、人民幸福的盛大情景之际。届时,将开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跨越、新辉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应在把握思想洪流、精神引领、心灵境界、世界中心等方面,做到与时俱进、谋篇布局,画好“同心圆”宏伟蓝图,夯实好中华民族发展新方向。

(二)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的根脉视角

中华民族共同体以中国大陆各民族人民构成为核心,涵盖港澳台同胞,以及分布在世界各地的华侨华人。“青树碧蔓,交罗蒙络”的中华民族根与魂,需要演绎、需要认同。

第一,从远古走来的中华民族,同流异源、异源同流、血脉相连、休戚与共,形成了“你中有我,我只有你”的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走进新时代的中华民族,更需要博大之胸怀、互鉴之勇气、包容之气度,美美与共之愿景,共同培育好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共同传承好中华民族的历史印记和精神标志,共同呵护好“中华民族一家亲”的情感依托和精神慰藉,共同演绎好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东方的大国担当。

第二,日益走向世界舞台中央的中华民族,带给世界的是和平、繁荣、希望、进步、美好。需要维系好港澳台同胞,以及分布在世界各地华侨华人的中华民族文化认同、情感认同,需要塑造好中华民族文明形象,展示好中华民族独特气质,传播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描绘好各国交流互鉴、美美与共的画卷。

(三)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的地域视角

当今世界,人与人,民族与民族,国家与国家的联系日益紧密,“共同体”意识正不断在全球范围内遍地生花,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概念是当代国际关系发展新阶段。

第一,打造相互尊重、平等相待、公平正义的美好世界。求同存异、聚同化异、开放合作、包容互鉴是国际间交流的要求,互惠互利、合作共赢、共享发展是国家间交流交融的必然。以“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为引领,共同开创持久和平、繁荣发展、文明和谐、美美与共的“地球村”新画卷,需要各国共同的行动。

第二,强化人类命运共同体理论体系的构建。传播好、践行好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是每个“地球村人”的责任和义务。当下需要充分发挥联合国的主导作用,不断加强国际间政治对话、经济合作、文化交流、社会包容、生态共生,以实现国家间政治互信互尊、经济互联互通、文化互鉴互荣、生态互建互享,共同描绘人类命运共同体发展的宏伟蓝图。

四、结语

中华民族共同体是以中华大地为圆心、以血缘为纽带、以政治为一体、以经济为基础、以文化为涵养,以精神为内聚,经过漫长的历史实践沉淀而生、汇聚而成,是一个集地域、政治、经济、文化、心理为一体的稳定人群共同体。其内涵和外延随着历史的嬗变、时代的更迭、文明的演进而呈现出“自在聚合、多元一体、美美与共”格局。中华民族共同体既是历史的形塑,也是现实的再造;既是中华崛起之必然,也是世界和平之未来。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论话语和铸牢实践,是建设现代化国家和实现中国梦的价值引领,是贯穿于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的一条主线。新时代汇聚中华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把握中华民族共同性、整体性、一致性发展趋势,需要在尊重多元的基础上强化一体。需要在强化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进程中,培育各族人民的国家意识、公民意识、责任意识。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重要内容。新时代做好民族工作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抓手。要以树立正确历史观、国家观、民族观、文化观的价值理念为导向,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发展的大众化、人文化、场景化。需要从培育入手,从历史叙事、集体记忆、命运与共的思想观念中升华为系统性的理论话语。需要从具体、生动、感人的“人与事”中转化为各民族守望相助、手足相亲、美美与共的大众话语。需要从构建相互嵌入式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中打造各民族共居、共学、共乐、共享的生活空间。需要在推进中华优秀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培育各民族共有情感认同、共享文化价值。

猜你喜欢

共同体中华民族民族
《觉醒》与《大地》中的共同体观照
爱的共同体
我们的民族
中华民族的独立之路
聚焦中华民族之瑰宝“非遗”
构建和谐共同体 齐抓共管成合力
一个民族的水上行走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保证
中华共同体与人类命运共同体
努力树立中华民族的文化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