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古汉语“乎”字的用法研究
——兼释《论语》“攻乎异端斯害也已”

2021-02-27时金科

关键词:异端礼记指向

时金科

(中山市国学促进会,广东中山 528400)

学界一直认为,除了明显的特别的结构之外,总体上,“乎”“于”二字用法相近[1-2],好像两字可以互换似的,但却经常会令人生疑,譬如《庄子·达生》中有这段话,孔子曰:“何谓始乎故,长乎性,成乎命?”曰:“吾生于陵而安于陵,故也;长于水而安于水,性也;不知吾所以然而然,命也”。其中“乎”“于”同时出现,又很工整,很难让人相信两者是没有区别而随意出现的。还有,《论语·为政》中的“攻乎异端”到底指攻击异端还是攻读异端?争论了上千年也没有定论。这些都提示我们“乎”“于”必然有深层的、尚未被发现的用法区别。深层挖掘文字的意义,无法通过字典来完成,也无法通过前人的观点来完成,因为文字是多义的,各个解释各不相同,甚至互相矛盾,所以唯一的办法就是重新建立“乎”字的语义系统,从尽可能多的语料重新归纳“乎”字义项。本文使用北京大学CCL 古代汉语语料库提取大量的“乎”字语料,分析得出,“乎”字有选择和强调作用,这是其本义特征,也是其与“于”字的根本区别,进而应用这个研究结论,解释了“攻乎异端”等疑难句子。

一、“乎”字的用法

(一)“乎”用于比较,而“于”不用于比较

先秦汉语中,“乎”明确表示两个对象的比较。传统上认为“于”字比较句与“乎”字比较句没有明显区别[3],但是仔细分析,就会发现“于”字的比较更多地属于比拟、比喻,而不是真正的比较,也不在意所谓的比较对象。譬如“季氏富于周公”(《论语·先进》),这句并不是把季氏与其祖辈的周公相比较,不是说季氏比周公厉害,而只是说季氏特别富裕,而至于是跟周公比,还是跟和珅比,是无所谓的,只要能说明季氏富裕即可。“福轻于羽,莫之知载”(《庄子·人间世》),并不是为了把福祉与羽毛对比,而是为了比喻说明福分之轻,并不关心什么羽毛,羽毛、狗毛无所谓,“冰,水为之,而寒于水。”(《荀子·劝学》),是为了说明冰的温度非常寒冷,比水寒冷,目的不在于比较冰和水。还有些“于”的否定用法看起来也很像是“比较”义,但实际上只是否定判断而已,因为并不存在两个比较对象,譬如“夫天下莫大于秋毫之末,而太山为小。”(《庄子·齐物论》),意思是天下没有什么比秋毫大的,看起来好像“于”表示了“比较”义,但“天下”并不是“秋毫之末”的比较对象,而只表示在天下这个范围内,否定了任何大于“秋毫之末”的可能,而并没有存在真正的比较。“寇莫大于阴阳,无所逃于天地之间。”(《庄子·庚桑楚》)中表示,关于寇贼,没有什么比阴阳更大的了,“寇”是个范围,而不是“阴阳”的比较对象,如换成“寇莫大乎阴阳”,意思变成为,寇贼不要大过阴阳,“寇”就成主语了。“莫神于天,莫富于地,莫大于帝王。”(《庄子·天道》)句中,“于”还是指“基于”,“莫神于天”意思是,基于天来讲,没有什么更神的。如换成“莫神乎天”,意思则是,不要比天更神,意味着有可能比天更神,同样,“莫大于帝王”指没有谁比帝王大,而换成“莫大乎帝王”意思则是不要比帝王大。

而“乎”则明确表示了两个对象的比较,而且重点在于比较对象,相比之下,“于”之比较侧重点在于主语,只是为了说明主语而已。如“城之大者,莫大乎天下矣。”(《庄子·盗跖》)中,“城之大者”与“天下”比较,重点在“天下”。“贼莫大乎德有心而心有睫。”(《庄子·列御寇》)中,“贼”与“德有心而心有睫”比较,重点并不是“贼”。其他例句还有:

(1)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论语·先进》)

此处“乎”指对比。如果换成“长于尔”则意思变成了在你处长大。

(2)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不有博弈者乎?为之犹贤乎已!(《论语·阳货》)

(3)天先乎地,君先乎臣,其义一也。(《礼记·郊特牲》)

(4)年之贵乎天下,久矣,次乎事亲也。(《礼记·祭义》)

以上3 处“乎”指对比,这些都是程度的对比,而“乎”也可以用于对两者异同的综合判断。如下:

(5)恶乎知君子小人哉!同乎无知,其德不离;同乎无欲,是谓素朴。(《庄子·马蹄》)

(6)故敬之而不喜,侮之而不怒者,唯同乎天和者为然。(《庄子·庚桑楚》)

(7)堕肢体,黜聪明,离形去知,同于大通,此谓坐忘。(《庄子·大宗师》)

(8)性修反德,德至同于初。(《庄子·天地》)

以上“同乎”指两个对象相同,而“同于”则表示达到,有动词意味,并不表示比较。

(9)夫为天下者,亦奚以异乎牧马者哉!亦去其害马者而已矣!(《庄子·徐无鬼》)

(10)故天下大器也,而不以易生。此有道者之所以异乎俗者也。(《庄子·让王》)

(11)此六子者,无异于磔犬流豕、操瓢而乞者。(《庄子·盗跖》)

(12)此庶人之剑,无异于斗鸡,一旦命已绝矣,无所用于国事。(《庄子·说剑》)

以上各句中,“同乎”“异乎”指两个对象的对比,而“同于”“异于”则重点在动作,或者判断,所以,要表示全然不同的话,可以用“无异于”,而没有“无异乎”的用法。“于”结构不用于对比,是因为其表达的是一个背景状态,所以不是句子的焦点。有时候“于”结构看起来好像也用于对比,但那不是两个对象的对比,而是两句话、两个状态的对比,如“同于己而欲之,异于己而不欲者”,对比的是两句话,“同”“异”两个状态,而与“于”结构无关。

“乎”结构能用于比较,源于“乎”字的强调作用。譬如上文的“同乎若...同乎我...”“同乎无知...同乎无欲...”结构,对比的是“乎”之后的对象:我/若、无知/无欲,而“同于己而欲之,异于己而不欲者”对比的是“于”之前的谓语:同/异,这就意味着,“乎”结构把强调的位置,也就是焦点,强制地由谓语转移到了自己。也正因为“乎”字强调自己,所以可以取得与主语同等的地位进行比较,而“于”结构则处于辅助地位,比较义非常微弱。

(二)用于动作,“乎”表示选择和强调

当谓语是动作时,“乎”对动作的说明可以指多个方面,可以指动作的对象,也就是宾语,也可以指动作的其他要素,如对比、依据、源头、方向、方式、地点、时间、被动等,具体说明什么,要综合分析谓语动作的相关要素和补语的字义来推定。譬如“长乎性”,“性”不可能指宾语、对比、时间、地点、被动、方式、方向等,而“长”需要源头,“性”当然是天然的源头,所以“乎”就指动作的源头和依据。用于动作时,几乎“乎”都可以换成“于”,但“乎”是补语,是修饰动作的,表达了选择和强调,而“于”只是状语,并没有强调义,因此句义会发生改变,而且在某些情况下,还会因为语境的改变,进一步改变谓语的词义。

1.表示动作的对象,相当于宾语

“乎”之后可以连接动作的对象,相当于宾语,可以把“乎”字去掉来理解文义。但是,在句子有歧义的时候,就不能当成宾语,譬如“获乎庄公”(《公羊传·庄公十年》),根据历史事件的记载,不是“获庄公”,而是“被庄公获”。在表示动作对象的时候,换作“于”也是可以的,但没有了强调意味。

(13)明乎商之音者,临事而屡断,明乎齐之音者,见利而让。(《礼记·乐记》)

(14)乐师辨乎声诗,故北面而弦;宗祝辨乎宗庙之礼,故后尸;商祝辨乎丧礼,故后主人。(《礼记·乐记》)

以上2 处“乎”指对象。“乎”换成“于”也可以,但是失去了对“乎”之后对比词语的强调。

(15)不易乎世,不成乎名,遁世无闷。(《易经·乾卦》)

此处“乎”指对象,“不易乎世”指不轻视世俗,不违背世俗。“易”指轻视。“不成乎名”指不成就名声,“乎”可以去掉。

(16)君子所贵乎道者三:动容貌,斯远暴慢矣。(《论语·泰伯》)

此处“乎”指对象,指推崇大道,“乎”字可以去掉。

(17)恶不仁者,其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论语·里仁》)

此处“乎”指对象,“加乎其身”指向其身体加载。

(18)有乎生,有乎死;有乎出,有乎入。(《庄子·庚桑楚》)

此处“乎”指对象,“有乎生”指得到了生。句子意思是得到了生,得到了死,得到了出和入。

(19)且谚曰:“心苟无瑕,何恤乎无家。”(《左传·闵公元年》)

此处“乎”指对象,“恤乎无家”指担忧没有家,“乎”字可以去掉。

(20)于乎不显!文王之德之纯!(《礼记·中庸》)

此处“乎”指对象,“于”表示处于,相当于动词。

(21)祭之日:入室,僾然必有见乎其位,周还出户,肃然必有闻乎其容声,出户而听,忾然必有闻乎其叹息之声。是故,先王之孝也,色不忘乎目,声不绝乎耳,心志嗜欲不忘乎心。致爱则存,致悫则著。著、存不忘乎心,夫安得不敬乎?(《礼记·祭义》)

“见乎其位”“闻乎其容声”“闻乎其叹息之声”三者之中的“乎”指对象。而其他的“乎”则表示地点。

(22)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礼记·中庸》)

此处“乎”指对象。“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指不要显现隐藏的东西,不要放大微小的东西,意思是要谨慎,以免受到自己主观意识的影响。如换为“莫见于隐”,意思会变成,不要在隐藏的阶段露面。

(23)赵文子与叔誉观乎九原。(《礼记·檀弓下》)

(24)志气塞乎天地。(《礼记·孔子闲居》)

(25)乐统同,礼辨异,礼乐之说,管乎人情矣。(《礼记·乐记》)

以上各处“乎”都指对象。

2.表示动作的方向、指向,相当于“对于”

对于不及物动词,“乎”之后就不能连接宾语,而是作为补语出现,说明动作的方向和指向。

(26)二三子以我为隐乎?吾无隐乎尔。吾无行而不与二三子者,是丘也。(《论语·述而》)

“乎”义为指向、对于,如果换为“隐于尔”,则指在你处归隐。

(27)予无乐乎为君,唯其言而莫予违也。(《论语·子路》)

此处“乎”义为指向,指愿望,意思是自己不想成为君王,而事实上已经是君王了。如果换成“予无乐于为君”,那么意思就变成了,当君主一点快乐都没有,重点在快乐。

(28)子曰:“禹吾无间然矣,菲饮食,而致孝乎鬼神,恶衣服,而致美乎黻冕,卑宫室,而尽力乎沟恤,禹吾无间然矣。”(《论语·泰伯》)

此处“乎”义为指向。“尽力乎沟恤”指关注的地方是沟恤而非宫室,重点是沟恤。如果用“于”则指“在那里”,就变成了在沟恤那里劳作,重点在劳作。

(29)子曰:“麻冕,礼也。今也,纯俭,吾从众。拜下,礼也。今拜乎上,泰也,虽远众,吾从下。”(《论语·子罕》)

此处“乎”义为指向,“拜乎上”指向上拜。

(30)子之病革矣,如至乎大病,则如之何?(《礼记·檀弓上》)

此处“乎”义为指向,意思是走到大病,怎么办。

(31)君子之道,造端乎夫妇,及其至也,察乎天地。(《礼记·中庸》)

此处“乎”义为指向。“造端乎夫妇”中“乎”义为指向,意思是在夫妇之道上就有了。

(32)故德辉动乎内,而民莫不承听;理发乎外,而众莫不承顺。故曰:致礼乐之道,而天下塞焉。(《礼记·祭义》)

此处“乎”指指向。“理发乎外”指道理向外部发展。

(33)国家将亡,必有妖孽。见乎蓍龟,动乎四体。(《礼记·中庸》)

此处“乎”表指向,“见乎蓍龟”中,强调是在蓍龟上出现了,“动乎四体”指在四体上有变动、变化,强调在四体上。

(34)君子之学也,入乎耳,著乎心,布乎四体,形乎动静,端而言,蜈而动,一可以为法则。小人之学也入乎耳出乎口。(《荀子·劝学》)

此处“乎”指指向,“入乎耳”就是入于耳。“出乎口”就是离开口。“布乎四体”指散布到四体。

(35)祀乎明堂而民知孝。(《礼记·乐记》)

(36)礼交动乎上,乐交应乎下,和之至也。(《礼记·礼运》)

以上2 处“乎”义为指向。

3.表示动作的源头和起因

“乎”“于”都可以表示源头和起因。但“乎”对所指对象有强调意义。

(37)治生乎君子,乱生乎小人。(《荀子·王制》)

此处“乎”表示源头。有君子就有好秩序,有小人就有混乱。这里不能把“君子”“小人”当成宾语,而理解为“产生君子”“产生小人”。因为经典中“生”字没有这种用法,也不合语义。如“乎”改成“于”也可以,但是“君子”“小人”的对比就难以体现。

(38)若是,则大事殆乎弛,小事殆乎遂。(《荀子·王制》)

此处“乎”表示源头。如改成“于”也可以,但是“弛”“遂”的对比就无法体现。

4.表示达到的状态

(39)子游曰:“丧致乎哀而止。”(《论语·子张》)

此处“乎”指达到,这种情况下“乎”是可以去掉的。“致乎哀”即“致哀”,意思是尽力做到悲哀,如改成“致于”,则一般用于针对人和具体的对象,如“致于主人”“致于朝”,而不用于状态。

5.表示动作的时间

“于”“乎”都可以表示时间,但是“乎”强调时间,“于”不强调。

(40)愚而好自用,贱而好自专,生乎今之世,反古之道。如此者,灾及其身者也。(《礼记·中庸》)

此处“乎”义为指向。“生乎今之世”强调是今世,而不是古世。如换成“生于今之世”,则强调的是“生”。

6.表示动作的地点

“于”“乎”都可以表示地点,但是“乎”强调地点,“于”不强调。

(41)式微,式微,胡不归?微君之故,胡为乎中露!式微,式微,胡不归?微君之躬,胡为乎泥中。(《诗经·式微》)

此处“乎”义为指向,“为乎泥中”指到泥中干活,强调在“泥中”,意思是,为什么不在干燥处干活?如果换成“为于泥中”则强调“为”,意思是,为什么不能不干活?

(42)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论语·先进》)

此处“乎”义为指向,“浴乎沂”强调“沂”这个地方,沂河是山东最大的河流,舞雩是鲁国祭天求雨的地方,这都相当于圣地,所以特别强调。而如果换成“浴于沂”则强调的是沐浴,没有什么特别意义了。

(43)爰采唐矣?沬之乡矣。云谁之思?美孟姜矣。期我乎桑中,要我乎上宫,送我乎淇之上矣。(《诗经·桑中》)

此处“乎”强调这些地点,说明其美好。

(44)子之丰兮,俟我乎巷兮,悔予不送兮。(《诗经·丰》)

此处“乎”强调“巷中”这个地点。如果改成“于巷”则强调的是等待,而不是地点。

(45)子之还兮,遭我乎狃之间兮。并驱从两肩兮,揖我谓我儇兮。子之茂兮,遭我乎狃之道兮。并驱从两牡兮,揖我谓我好兮。子之昌兮,遭我乎狃之阳兮。(《诗经·还》)

此处“乎”强调这些地点的变化,如果改用“于”,前边的“遭我”相同,则没有排比效果了。

(46)所藏乎身不恕,而能喻诸人者,未之有也。故治国在齐其家。(《礼记·大学》)

此处“乎”义为地点。“藏乎身”强调藏于自身。

(47)出舍乎公宫以待事,礼也。(《礼记·杂记下》)

(48)而庭实私觌,何为乎诸侯之庭?(《礼记·郊特牲》)

以上2 处“乎”字强调这些地点的特殊。

7.表示方式

“于”“乎”都可以表示方式,“乎”有强调义。

(49)心乎爱矣,遐不谓矣?中心藏之,何日忘之!(《诗经·隰桑》)

此句的“乎”义为方式,这里意思是,心采用的是爱的方式,而不是冷漠。

(50)兄弟之丧,则存乎书策矣。(《礼记·杂记下》)

此处“乎”字指方式,指保存的方式是在书籍中,而不是口传的。

8.表示被动

及物动词加上“乎”表示被动。动作的要素当然包含动作施为的一方,所以“乎”也会表示被动。“于”字也可以表示被动,但“乎”却多加了强调义。

(51)俄则束乎有司而戮乎大市,莫不呼天啼哭,哭伤其今而后悔其始。(《荀子·非相》)

此处“乎”字指被动。“乎”强调“有司”和“大市”,这里强调被有司抓走而不是村民,在闹市杀戮而不是在偏僻处。

(52)信乎天下矣。(《荀子·王霸》)

此处“乎”字指被动,“乎”强调“天下”之大。

(53)获乎上有道:不信乎朋友,不获乎上矣;信乎朋友有道:不顺乎亲,不信乎朋友矣;顺乎亲有道:反诸身不诚,不顺乎亲矣;诚身有道:不明乎善,不诚乎身矣。(《礼记·中庸》)

上段中“获乎上”“信乎朋友”中的“乎”表示被动,意思是被上级肯定、被朋友信任。其他的“乎”表示宾语,“顺乎亲”即是顺亲,“明乎善”即是明善,“诚乎身”即是诚身。

(54)公子翚恐若其言闻乎桓,于是谓桓曰:“吾为子口隐矣! ”(《公羊传·隐公四年》)

此处“乎”字指被动,“乎”强调“闻”的人的特殊性。

(55)万尝与庄公战,获乎庄公。(《公羊传·庄公十年》)

此处“乎”字指被动,“乎”强调“获”的人的特殊性。“获”指被人抓住了,这里是庄公。“乎”也可以指宾语,从而把“获乎庄公”解释为“抓住了庄公”,这就产生了歧义。根据历史记载,确认无疑是庄公胜了,说明经典中加“乎”表示被动属于习惯用法。

(56)襄公以师败乎人。(《谷梁传·僖公二十二年》)

此处“乎”字指被动,“乎”强调对方是“人”,“人”表示对方将领的身份较低,无法匹敌襄公的国君身份,而襄公却败了。

(三)“乎”做语气词

“乎”可以用在句尾做疑问语气词,也可以用在句中做感叹语气词。在句尾时,表示选择,是一种倒装结构,整个句子就是选择的对象,意思是,是这样吗?不是这样吗?如“然则管仲知礼乎?”(《论语·八佾》),就在问管仲懂礼吗?管仲不懂吗?这种用法是无法换成“于”的。“乎”用作句中感叹语气词时,有“形容词+乎”“名词+乎”两种结构,属于“乎+形容词”“乎+名词”的倒装。“乎”表示选择,表明“是这个”而不是别的。譬如“难乎有恒矣”(《论语·述而》)就表示是很难的而不是容易的。“名词+乎”的句子如“参乎!吾道一以贯之”(《论语·里仁》),“乎”表示选择“参”这个人说话,而不是其他人。“洞洞乎其敬也,属属乎其忠也,勿勿乎其欲其飨之也。”(《礼记·礼器》)句中“乎”义为指向,“洞洞乎”是“乎洞洞”的倒装,表示指向,近于“洞洞”,是一种比喻。

(四)习惯用法:于是乎、恶乎、于从政乎、几乎

于是乎、恶乎、与从政乎、几乎等词是先秦经典中经常出现的结构,其实这些结构也是符合“乎”字用法的,只是成了习惯用语而显得特别。

(57)郑庄公于是乎可谓正矣。(《左传·隐公十年》)

“于是乎”是“乎于是”的倒装,表示对原因的强调,“正是因为这”,而不是因为其他的什么。

(58)由也果,于从政乎何有?(《论语·雍也》)

“于从政乎”是“乎于从政”的倒装,表示强调,意思是,单单对于从政而言,何须更多?言外之意是,对其他领域就不一定了。

(59)不几乎一言而兴邦乎!(《论语·子路》)

“几乎”是“乎几”的倒装,表示强调。

(60)君子去仁,恶乎成名?(《论语·里仁》)

恶指丑恶,引申为“特别的地方”,“恶乎”是“乎恶”的倒装,强调指“就在那个特别的地方”。

二、“乎”“于”的用法分析

(一)典型案例分析

以下对比研究“出乎/出于”“本乎/本于”“长乎/长于”等用法,从中归纳分析“于”和“乎”的区别。

1.出乎/出于

(61)爱利出乎仁义,捐仁义者寡,利仁义者众。(《庄子·徐无鬼》)

此处的“出乎”指生出于,指源头。

(62)同于己而欲之,异于己而不欲者,以出乎众为心也。(《庄子·在宥》)

此处“出乎”指生出于、基于。希望多人赞同自己,就是希望自己能够依靠大众,而不是离开大众。把“出乎众”释为超过众人是不合适的。因为“出乎”没有超过的意思,而有基于的意思。“乎”表示这个强调义。

(63)肃肃出乎天,赫赫发乎地。......生有所乎萌,死有所乎归,始终相反乎无端,而莫知乎其所穷。(《庄子·田子方》)

此处,“肃肃出乎天”指“肃肃”的出现源于上天。“出乎”不表示“生出”,而表示“生出于”。

(64)骈拇枝指,出乎性哉,而侈于德。附赘县疣,出乎形哉,而侈于性。(《庄子·骈拇》)

此处的“乎”指“源于”。“出乎”指因之而生出,多余的指头是缘于天性而长出的,而对于使用来讲,则是多余的;身上的肿块是缘于形体而长出的,而对于天性就是多余的。“出”是有根源的,而不表示脱离,所以不能把“出乎”解释为“脱离”,而且多余的指头的产生并没有脱离天性,本来就源于先天的遗传,肿块虽不属天性的,但却缘于形体。

(65)德溢乎名,名溢乎暴,谋稽乎誸,知出乎争。(《庄子·外物》)

此处的“乎”指缘于、因为。溢指过分、溢出,而不内守。这里的意思是,德行因为名声抛洒了,名声因为暴力而受损了,计谋因为焦急而无法推行,算计因为争夺而产生。

(66)且若亦知夫德之所荡而知之所为出乎哉?德荡乎名,知出乎争。名也者,相札也;知也者,争之器也。(《庄子·人间世》)

此处“乎”指缘于、因为,跟上句对应,“德荡乎名”指德行因为名声而荡出受损,而不指德行荡平了名声。“知出乎争”意思是,认知因为争夺而产生,而不指认知生出了争夺,“知也者争之器也”也说明了,“知”是“争”的“器”,就如“兵者,不祥之器也”,用“知”这个“器”,去完成“争”。这段说明名声和认知都不好,名声损害德行,认知是为了争夺的需要而出现的。句中“乎”不指宾语,因为经典中没有出现过“荡名”的用法,而且荡平名声在意义上也说不通。

“出乎”的重点在于“乎”之后,强调的是出发的基础和出发点,而不强调其离开。虽然“乎”之后可以带宾语,但是没有发现“出乎”带宾语的语料,所以“出乎争”不应该指“出争”。而“出于”则重点在于“出”,说明离开了,例如:

(67)有虞氏其犹藏仁以要人,亦得人矣,而未始出于非人,泰氏......其知情信,其德甚真,而未始入于非人。(《庄子·应帝王》)

“出于非人”与“入于非人”相对,强调“出”和“入”,“出于”强调“出”的动作和结果,表达离开了原有的“非人”状态,但“非人”并不是重点,如换成“出乎非人”,那么就强调源头是“非人”,而不是“人”或其他。

(68)出怒不怒,则怒出于不怒矣;出为无为,则为出于无为矣。(《庄子·庚桑楚》)

(69)彼出于是,是亦因彼。(《庄子·齐物论》)

(70)故圣人观于天而不助,成于德而不累,出于道而不谋。(《庄子·在宥》)

以上3 处“出于”指“于之生出”,换成“出乎”也是可以的。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出于”“出乎”用法相似,但是强调的部分不同。

2.本乎/本于

(71)是故夫礼,必本于天,殽于地,列于鬼神。(《礼记·礼运》)

(72)是故夫礼,必本于大一,分而为天地,转而为阴阳,变而为四时,列而为鬼神。(《礼记·礼运》)

以上2 处说到礼以天、大一为根本,但强调的是“本”而不是“天”。

(73)夫礼始于冠,本于昏,重于丧祭,尊于朝聘。(《礼记·昏义》)

此处说到礼以婚礼为根本,但强调的是“本”而不是“昏”。

以上3 处都说到“礼”之“本”,但“本”却有2 个,在操作层面以婚礼为根本,在理性层面,以天为根本。

(74)万物本乎天,人本乎祖,此所以配上帝也。郊之祭也,大报本反始也。(《礼记·郊特牲》)

此处“乎”义为指向。人的根本是指向祖宗的,而不是国君或其他。

(75)天在内,人在外,德在乎天,知天人之行,本乎天,位乎得。(《庄子·秋水》)

此处说到修道人要以天为本,强调根本的是“天”而不是大地或其他。

(76)万物本乎天,人本乎祖,此所以配上帝也。(《礼记·郊特牲》)

以上3 处说到万物以天为本,人以祖宗为本,强调根本的是“天”和“祖”,而不是大地或其他。

可以看出,“本于天”“本乎天”的用法都正确,“本于”“本乎”意义近似,但强调的部分不同。

3.长乎/长于

(77)孔子曰:“何谓始乎故,长乎性,成乎命?”曰:“吾生于陵而安于陵,故也;长于水而安于水,性也;不知吾所以然而然,命也。”(《庄子·达生》)

此句中同时有“长于”和“长乎”。“长乎性”强调的是成长是因为本性,而不是后天的习惯或者其他因素,而“长于水”则指在水边成长,因此安于水边,强调的是成长而不是出生或者其他。如果换成“长乎水”,意思就变成了强调在水边长大,而不是在陆地或者其他。文中说的“始乎故,长乎性,成乎命”表达的重点在于,是“故”“性”“命”决定了一个山民的出色游泳能力,而不是主观人为的努力决定的,这是符合庄子的无为思想的,这是“乎”字起到的强调效果,如果改用“于”字,变成“始于故,长于性,成于命”,焦点就变成了“始”“长”“成”,而出生、成长、成就这三个阶段是表达不了什么庄子思想的。

从以上“出乎/出于”“本乎/本于”“长乎/长于”3 对词的分析可以得出结论,“乎”跟“于”的用法是近似的,只是强调部分不同。

(二)“乎”“于”的用法分析

“乎”表示强调,强调说明选择了这个,而不是其他。这个选择可以是时间,如“生乎今之世”;也可以是地点,如“浴乎沂”;也可以是宾语对象,如“是故君子先慎乎德”;也可以是其他联系,原则上“乎”是可以换为“于”的,但是区别在于,“乎”表示其后的是强调部分,是焦点,而“于”没有强调义,“于”连接的只是副词,是背景。如“先王过举,擢之乎宾客之中,而立之乎群臣之上”(《战国策·燕策》),此句就表示了强烈的对比义,由幕僚之低位,而提拔到高于大臣,而换用“于”就弱化了这个对比义。

一个句子常规强调的是谓语,而不是“于”字结构。而用了“乎”字结构之后,强调的部分就由谓语转为“乎”结构。强调位置的改变自然也可能会造成语义的改变,进而可能会影响谓语的意义。譬如,“出乎众”强调的是“众”,意指追求众人的认可,而“出于众”,强调的是“出”,意指离开。由于强调位置的改变,句子结构就会改变,句义自然会不同。

“乎”能用于比较,如“以吾一日长乎尔”,这也源于其本义有选择和强调意味,表示选择这个去比较,而不是那个,比较也自然成了句子的焦点。总体来说,“乎”表示的是与主语相对的另一个主体,两者相对,关联对方,强调对方,“于”则只是交代一下主体的背景位置,强调的是谓语。

“乎”可以用于句尾疑问语气词和句中感叹语气词,作疑问语气词表达“是这个”还是“不是这个”的选择;作感叹语气词时,强调是“这个”而不是“别个”。两者都反映出“乎”的选择和强调义,使得“乎”结构成了语义强调的焦点。而“乎”作语气词表现的选择和强调,与“乎”做补语时的作用是一致的,可以视作“乎”字本义在疑问和感叹场景中的隐喻。“乎”字能做语气词,也印证了其本义在选择和强调方面与“于”字的区别。

认知语言学的本义和概括理论可以支持由“乎”字语料概括出选择和强调本义,可以说明其本义能贯穿在各种应用环境、用于语气词、用于比较。

三、“攻乎异端”释义

“攻乎异端,斯害也已”的释义争论了上千年,一在于“攻”字应该释为攻打还是攻读,二在于“也已”是语气词还是实词[4]。先秦经典中“也已”出现了49 例,基本上都可以确定为语气词,没有一例可以确认为动词的,而孙弈、康有为、刘宝楠、杨伯峻却把“已”当实词,释为停止,这是违背先秦经典用语习惯的,必然是错误的,首先应该排除之。

根据前文的研究,“于”和“乎”的用法是不同,假如是“攻于异端”,那么,强调的就是“攻”,说明精通于异端而非生疏,而“乎”结构则表示选择和强调,“攻乎异端”说明“攻”的是异端,而非正统,也就意味着“攻”“正统”也是可能的,而且不是“斯害也已”,变成有利了,如果再将“攻”释为攻击,意思就变成了,攻击正统而有益,这岂非笑谈?因此,可以推理出“攻”绝不可能指攻击,只能指攻读。

杨伯峻等人把“攻”释为“攻击”的其中一个理由是,《论语》中一共出现4 次“攻”字,另外3 次在“小子鸣鼓而攻之”(《论语·乡党》)、“攻其恶,无攻人之恶”(《论语·颜渊》)中都作“攻击”讲,“攻乎异端”也不当例外。但是,没有研究《论语》外的其他先秦经典的语料,而仅仅研究《论语》的3 个语料,作为归纳推理的样本是远远不够的。

古典语料中“攻于”的语料较多,而除了“攻乎异端”外,不存在另外的“攻乎”的语料,这造成了分析的困难,但是,与“攻乎”类似的,有暴力义的动词连接“乎”字的情况,如“战乎”“争乎”“斗乎”“杀乎”等,这样的语料也出现很少,推理,这是因为,这些暴力的动作已经是焦点了,已经够了,无须再用“乎”去强调什么对象。那么,“攻”如果解释为攻击的话,也属于暴力的动作,也应不与“乎”连接,但是,“攻”“乎”既然连接了,那么“攻”一般就不应该解释为攻击。

何晏、皇侃、邢昺、朱熹、康有为、焦循和钱穆等人都认为“攻”指“专治”,意思是攻读研究,孙弈、刘宝楠、杨伯峻、李泽厚、傅佩荣等人则认为“攻”指攻击,相比来讲,解释“攻”为“专治”最早的是何宴,三国时期人,而解释为攻击的最早的孙弈则是宋代人,相差近千年,我们完全可以认为,古人对经典解释正确的可能性更大。

另外,在定州汉墓竹简《论语》中“攻乎异端”的“攻”字作“功”,“功”指功绩、功业,与“专治”近义,而与攻击没有什么关系。必须说明的是,定州汉墓竹简《论语》中只有这一处“攻”字写作“功”,《论语·先进》篇的“小子鸣鼓而攻之”中“攻”并没有写作“功”,这说明在此版本中“攻”“功”两字的用法是不同的,既然写作“功”,那么就不应是攻击义。

同时,“攻”的对象是学问或技术时,表示攻读,而不是攻击。例如:孔子曰:“君子以其所不能畏人,小人以其所不能不信人。故君子长人之才,小人抑人而取胜焉。”孔篾问行己之道......子曰:“攻其所不能,补其所不备。毋以其所不能疑人,毋以其所能骄人。终日言,无遗己之忧,终日行,不遗己患,唯智者有之”(《孔子家语·子路初见》),明确说到君子“行己”的办法是,对于自己缺失的,要补充,对于自己不懂的,会很恐惧,所以要“攻”,这当然是要攻读的意思,而不可能指攻击,反之,普通人对自己不懂的事情则愚蠢地拒绝相信。“异端”当然也是学问,所以对之的“攻”也应指攻读。而且,“攻”的攻读,是深入研究,而不是浅尝辄止、概略浏览,如“是故辩于一言,察于一治,攻于一事者,可以曲说,而不可以广举”(《管子·宙合》)句中,“辨”表示了言语的极致,“察”表示了治理的极致,那么“攻”字与辨、察二字对应,必然也有极致的意思,表示花大力气去研究了。

花大力气去研究其他学说,必然会影响对正统学说的修习,甚至可能会被异端吸引,这自然是有害的。当然,孔子对异端的态度,总体上是包容的,同时期那些隐居者如接舆、长沮、桀溺等人明确表示不赞成孔子到处周游推行仁道的做法,按说属于“异端”了,而孔子对之是尊重的。《论语·子张》中还说到“虽小道,必有可观者焉”。但是,既然称之为“异端”,那就说明孔子说话的对象是孔门弟子和修行君子,而不是一般人,对于这些人,孔子当然要强调专注于正统,对异端稍微了解一下也许可以,而深入研究危害就大了,这与孔子“和而不同”的思想也是没有矛盾的。

综上所述,根据“乎”“于”的用法区别,根据对“攻”的字义分析,根据出土文物的佐证,根据历史的连续性,根据孔子的思想,可以得出结论,“攻乎异端,斯害也已”指攻读异端是有害的。

四、结语

现代汉语中“乎”“于”字基本可以通用,这是因为现代汉语的“于”字融合了“乎”字的用法,但是研究经典时却必须严格区分两字。而且,由于语言的发展,现代汉语中的部分用法不同于古典用法,譬如“出乎意料”,按照古汉语用法应指相反的“缘于意料”的意思。但现代汉语还是体现着语言连续性的,如“关乎某某”指一个事情与某某相关,而不是其他人,“关于某某”指只是简单交代一下背景,是关于某某的事情,“在乎你”指其心在你身,而不是别人,“在于你”则表示指有关联到你而不是无关。另外,也有些语料属于强调用法,却没有用“乎”而用了“于”,如“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里仁》),但是这并不能否认“乎”有强调义的结论。语言是复杂的现象,用什么词语都是一个综合考量的选择,“乎”的强调义并不是唯一的考虑因素。

猜你喜欢

异端礼记指向
《论语》“攻乎异端”章的四类诠解
SOUNDS OF THE VILLAGE
科学备考新指向——不等式选讲篇
崇实黜虚:冯从吾“异端”观析论
《礼记·祭统》孝道观的神圣意蕴
半途而废
文明
异端审判所:线列战法
把准方向盘 握紧指向灯 走好创新路
异端的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