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暗示”法 优化幼儿区域活动
2021-02-27陈淑媚
陈淑媚
(厦门市同安区实验幼儿园,福建 厦门 361100)
“暗示”是环境和个人之间连续不断的信息交流。[1]暗示法就是以一种间接或含蓄的方式作用于儿童的方法,可以克服简单命令的缺陷,让儿童在愉快的情境中,在有意无意之中产生超常的认知能力和思维能力,提高学习效率。教师根据幼儿易受暗示的特性,将“暗示法”运用于区域情境布置、材料加工及空间布局上,将教育意图有机地渗透其中,引发幼儿自觉遵守规则,自主选择和深入探究,提升区域活动品质。
一、区域情境暗示,支持深入游戏
区域游戏高质量展开的关键是“情”字。教师创设的“境”,能激发、带动、移入幼儿的“情”,幼儿的情绪在环境暗示的作用下被唤起,加深对区域活动情感的体验。这极大诱发幼儿在区域游戏中的主动性,促进游戏的深入开展。在区域情境创设中,运用“氛围营造”和“情景互动”等暗示方法,能够提升幼儿区域游戏的质量。
(一)氛围营造暗示法
暗示法强调环境与人的“共振”。教师营造幼儿熟悉的、富有趣味的、温馨的游戏氛围,使幼儿浸润其中,获得安全、愉悦的心理暗示,处于一种松弛的心理状态,益于游戏持续深入开展。例如,在小班游戏区,一个有着温馨纱幔的小床、全家福照片墙、有趣的小厨房等情境的娃娃家,对幼儿来说是特别有吸引力的。在温馨的氛围中,幼儿会产生丰富的情感联想,自然想起母爱等美好情感,在扮演妈妈角色时,就会表现出对“宝宝”的各种关爱。模拟“家”的各种情境,能激发幼儿的游戏想象和创造。如“妈妈”在厨房愉快地忙碌,“爸爸”在餐厅热情地招待客人,“姐姐”学着照顾“弟弟妹妹”。幼儿在温馨的游戏氛围中,学习表达、尝试交往、懂得感恩。
(二)情境互动暗示法
情境暗示中,教师如果能有意识地运用场景中的一些环境条件来强化暗示刺激,能够丰富游戏的内容,促进游戏深入推进。[2]如建构区中,教师有意识地投放不同颜色的软垫或情境小道具,暗示幼儿挑战新的内容和难度。幼儿选择铺上蓝色的软垫,会把软垫想象成“海”;如果在绿色软垫上多添加一条斑马线,幼儿就能想象成是在“马路上”。情境变化激发幼儿产生相应的想象和创造,游戏建构的内容不断丰富,难度也在不断升级。情境互动暗示是调整游戏难度的一种有效策略,有利于提出新挑战,推进游戏的新进展。
二、区域材料暗示,促进自主学习
区域活动是幼儿自主选择、学习的活动,区域材料承载着独特的教育价值。根据幼儿易受暗示的特性,教师可在材料中渗透教育意图,采用“语音暗示”和“图示暗示”这两种常用方法,间接启发幼儿自主与材料互动。
(一)语音暗示法
暗示法运用得当,一方面激发幼儿的主动学习,另一方面保护幼儿的自尊心,使其在宽松的环境中自主探索。运用语音暗示法,即结合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将语言提示提前录制在设备中,如阅读区的阅读提示、科学区的常识介绍、益智区的游戏规则简介等。幼儿通过语音暗示,离开教师的指导与帮助,也能实现自主学习。如在阅读区,阅读习惯好的幼儿能长时间专注阅读;而无法独立阅读的幼儿,如果没有教师“伴读”,过一会儿就会放弃阅读。教师可利用现代科技产品录音书袋,把故事书的页码放到书袋的对应页码袋中,提前将每页的关键导读进行录音。幼儿阅读时,只要按下播放按钮,就能够听到与画面相关的语音提示,完成自主阅读。这样事先录制好语音暗示的方法,还可以运用在自然角中。幼儿按动相应位置的按钮,便能够自主了解自然角种植的植物或饲养的动物的习性。
(二)图示暗示法
图示暗示法是由图案、符号、数字或其他信号组成,把想表达的内容重点突出、简明扼要地表现出来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符合幼儿的认知特点,将其运用到区域材料中,能够起到启发和引导作用。教师在区域提供新材料时,需精心设计生动、形象的图示,提示幼儿如何操作,启发联想、激发思考。如运用思维导图图示,展示幼儿在科学区中“我的问题”“我的设想”“我的实践”这一真实的探究过程,支持幼儿回忆、讨论实验操作的过程,有效暗示启发幼儿间相互学习。通过精心设计操作步骤图示,根据幼儿的水平差异,投放不同难度系数的操作步骤图示卡,让幼儿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合适的操作图示。巧妙运用图示暗示法,间接将方法“告知”幼儿,激发其独立思考,充分发挥幼儿的自主性。
三、区域布局暗示,提升自我管理能力
精心计划的空间布局,可以为儿童提供私密空间,帮助他们管理情绪,还可以有效预防儿童常见的行为问题。[3]教师要创设能够允许幼儿不受干扰地进行活动的学习区。区域之间摆放隔断物,有清晰的界限,材料各就其位,帮助儿童专注游戏。在区域中张贴规则的提示,初步建立规则意识。
(一)空间隔断暗示界限
在区域空间规划中,需要利用各种隔断来划分出多个活动空间。隔断是一种“界限”暗示,能有效避免区与区之间的相互干扰,也能让幼儿明白在哪个空间内可以合作游戏,哪个空间应该专注学习。首先,空间隔断暗示要考虑动静分离。游戏性区域和学习性区域尽量不要靠近,如果活动室的空间较小,则要巧妙利用各种材料,有效隔离动态和静态的区域活动。例如,在美工区,根据创作方式的不同,可利用隔断规划“区中区”。如用地垫暗示地面创作区域,用涂鸦墙暗示墙面互动区域,用桌子暗示桌面制作区域。隔断暗示方法的运用,让区域空间更加多元,从单纯集中的桌面操作,拓展到多维空间的利用,分散人流,避免因操作空间有限造成的干扰,有利于区域良好常规的形成。
其次,空间隔断还应考虑区域的封闭程度。如表演区、建构区等游戏空间可以开放一些,而阅读区、数学区则需要半封闭空间。例如,在阅读区,如果教师设置的空间太开放,会造成幼儿随意走动、玩闹,注意力不集中。利用隔断,将阅读区的空间调整缩小,营造半封闭空间,将干扰“隔断”在外,通过空间暗示,告诉幼儿小空间不宜奔跑玩闹,要专注于活动。适宜的隔断暗示,让幼儿明白,在不同的空间内参与不同的活动,有效提升幼儿的自我管理能力。
(二)标志符号暗示规则
在区域布局中,搭配标志暗示,使幼儿自然地接受关于区域常规方面的教育。首先,“标志暗示”有利于规范行为。在不同区域,配上不同的图文结合的规则要求。这些规则是师幼共同商定制作的标志,发挥隐性管理作用,幼儿看到标志,就明白区域该进多少人,应当遵守什么规则。当有幼儿违反规则时,他们会通过互相提醒,达到自我管理或同伴管理的作用。其次,“标志暗示”有利于预防“违规”。针对幼儿时常出现的“违规”现象,教师要和幼儿交流讨论,绘制用符号标志表现的“温馨提示”。通过暗示,对幼儿起到自我提醒和相互提醒的作用,避免教师的消极命令。教师要尊重幼儿,使其愉快地接受规则教育。
总之,“暗示法”是一种含蓄的方式,将其巧妙运用于区域情境布置、材料加工及空间布局上,将教育意图有机地渗透其中,潜移默化地影响幼儿,有益于幼儿在愉悦、宽松的氛围中学会自我管理,积极主动探究,健康快乐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