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众路线思想与新时代“两新”组织党建工作
2021-02-27薛冬梅陈育钦
薛冬梅,陈育钦
(福建工程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福建 福州 350118)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构建新时代“五位一体”的新格局,推进“四个全面”的战略进程,党建是贯穿全局性事业的红线。改革开始以来,新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简称“两新”组织)在社会发展和建设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由于“两新”组织结构的特殊性,其党建工作有待进一步完善。在方法和路线上,毛泽东群众路线思想为新时代“两新”组织党建工作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启示。巩固新时代统一战线,需要做好“两新”组织党建工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贡献应有力量。
一、新时代“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的必要性
当前我国已经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第一个百年目标,正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迈进。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改革开放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历程,进一步凸显了党的建设伟大工程的重要性。“中国共产党一经诞生,就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确立为自己的初心使命。”[1]3对社会经济发展发挥重要作用的“两新”组织,党建工作尤其不能忽视。
“两新”组织是新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的简称。新经济组织是指私营企业、外商投资企业、港澳台商投资企业、股份合作企业、民营科技企业、个体工商户、混合所有制经济组织等各类非国有集体独资的经济组织,非公经济是主要部分。维护社会稳定,巩固新时代统一战线,非公经济的党建是推动政治建设的重要部分。新社会组织,主要有社会团体和民办非企业单位,是社会团体和民办非企业单位的统称,它们丰富了社会生活内容,推进了社会民主建设。“两新”组织在社会建设中发挥了不可忽视的作用。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从半封闭半开放到全方位开放的转变,从生产力相对落后到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位的突破,新经济组织贡献了不可忽视的力量。四十多年来,非公有制经济迅速发展,已然占据国民经济半壁江山。目前,非公有制经济已从中小企业,逐渐向大规模和超实力的大企业发展,还涌现了一批生机勃勃的高新技术企业。据统计,我国非公有制企业已占全国实有企业总数的70%以上,是我国最大的企业群体,非公有制经济提供了全国城镇就业的75%和新增就业的90%。非公有制经济在发展生产力、增加就业、满足人民生活多样化的需要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新时代的建设大军不仅包括了国防部队,也包括了来自社会各行各领域的力量。企业和团体是社会的细胞,是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基础力量。“两新”组织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支柱,除了加强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力量,也须增进党与“两新”组织的凝聚力。毛泽东在总结党的工作方法时指出:“在我党的一切实际工作中,凡属正确的领导,必须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2]899大道至简,贵在真知。群众路线既突出了毛泽东的个人智慧,也展现了中国的国情和文化,也是“两新”党建工作的法宝。“新形势下,我们要坚持和运用好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把我们党建设好,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继续推向前进。”[3]25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的内涵,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坚持群众路线,需要始终“为人民着想”。5000多年来,中华民族经人文积淀,历地理变迁,中国人民共筑着集体文化,积聚着群众力量。群众是水,看是无形,却无穷。古语曰,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完整诠释了群众力量的可观之处。“总之,一切群众的实际生活问题,都是我们应当注意的问题。假如我们对这些问题注意了,解决了,满足了群众的需要,我们就真正成了群众生活的组织者,群众就真正围绕在我们的周围,热烈地拥护我们。”[4]137群众需求解决好了,真正“为人民着想”了,无论是管理社会还是治理国家,都能如鱼得水。
第二,坚持群众路线,需要处处“与人民协商”。在中华民族的集体文化中,满足生存需要只是第一步,还须懂得与人民相处,同样需要讲究方法。如何使群众路线饱含“情”意,贵在懂得“与民协商”。“共产党员在民众运动中,应该是民众的朋友,而不是民众的上司,是诲人不倦的教师,而不是官僚主义的政客。”[5]522是当群众的朋友,还是群众的上司,决定了基层工作的成败。懂得俯下身子、低下头,自然就拉进了与民众的关系。凡是懂得尊重民众、与民协商,民众必能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定能保证日常党建工作顺利进行。
第三,坚持群众路线,需要时时“同人民结盟”。要想获得人民恒久的支持,除了基础的满足和有效的沟通和协作外,还需要稳定的组织形式。“我们共产党人好比种子,人民好比土地。我们到了一个地方,就要同那里的人民结合起来,在人民中间生根、开花。我们的同志不论到了什么地方,都要把和群众关系搞好,要关心群众,帮助他们解决困难。团结广大人民,团结得越多越好。”[6]1162群众路线就是这种滚雪球式的力量,与民越团结,力量就越强大。落实群众路线,与民结盟,再生和创造着新的集体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在《大力支持民营企业发展壮大》中指出:“我说过,非公有制经济要健康发展,前提是非公有制经济人士要健康成长。希望广大民营经济人士加强自我学习、自我教育、自我提升。”[7]267党建是加强广大民营经济人士自我学习、自我教育、自我提升的最佳途径。党的建设是中国共产党革命和建设法宝,曾保证了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的顺利进行,也是新时代“两新”组织发展的有力支持和保证。 由此,党建做得好不好,关键看路线。“不论过去、现在和将来,我们都要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把党的正确主张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把群众路线贯彻到治国理政全部活动之中。”[3]27群众路线与党建是点与线的关系,点的工作落实好了,才能有线上的收获,这便是由点及面、步步发展的结果。
二、新时代“两新”组织党建工作存在的问题
新时期在全国范围内编织好党的建设的网,既有历史的依据,也有当下的必然。我党在武装斗争时期就强调“支部建在连上”[4]65的思想,从三湾改编到古田会议,就开始政治建军,强调党的基础组织建设。“两新”组织党建工作如何落实“支部建在连上”的理念,既需要正确认识“两新”组织的存在,也需要立足基层,落实群众路线。对“两新”组织非公性质的理解,不是把它看成个人与社会对立,要知道社会成员的内涵是远远大于经济人和组织者的,这样其个体依旧是社会成员,是群众,是人民,是我们所依靠的力量。随着改革开放的全面深入,对此认知我们已取得共识,增强与其的凝聚力是人心所向之事。
在对“两新”组织非公性质正确认知的基础上,更要注意如何进行实践,在党建的实际工作中,应该采取什么方法、走什么路线。如上所述,“两新”组织既是我们依靠的力量,在团结他们之前必须先了解他们、满足他们、为他们着想,这是我党群众路线的立脚点。在对“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的考察和追踪中,发现由于对群众路线不够重视,目前“两新”组织党建工作主要存在以下这些问题:
第一,从个体党员上看,流动党员和口袋党员影响了“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的实效性和稳定性。相比于企事业单位,“两新”组织的企业或团体的人员流动性比较频繁。尤其是青年党员的职场变动性更大,频繁更换工作直接影响了“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的实效性,党建工作难于持续开展。此外,口袋党员也反映了“两新”组织党建工作中存在的特殊问题。“口袋”党员是指组织关系长期放在“口袋”中,人在一处、组织关系在另一处,不办理组织关系接转手续的党员。口袋党员隐藏党员身份,不仅影响了“两新”组织党建的力量,而且背离了党的统一战线原则。无论是迫于客观因素的流动党员,还是居于主观因素的口袋党员,他们都在一定程度了阻碍了“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的顺利进行,这是“两新”组织党建工作首先要重视和解决的问题。如果点的工作没有落实好,自然不能成线,直接影响企业或团体党建工作的实际意义,即接下去要谈的二者脱节的问题。
第二,从企业整体上看,“两新”组织党建工作与企业或团体存在一定程度的脱节,党建工作不能落到实处。随着改革逐步深入,在消除非公有制经济或社会团体入党问题质疑的同时,非公有制企业或社会团体也越来越意识到唯有强大的国家和政府才是他们发展的最有力保障。但是,在党建和企业、团体的具体结合上有待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一方面,党建脱离企业或团体生存和发展目标,造成了“两新”组织党建被“空置”的尴尬现象;另一方面,企业或团体不理解党建工作的用意,视党建工作为额外的负担。因此导致在巩固政府与企业或团体的关系上,美好的初衷并没有变成理想的现实。可见党建工作除了要兼顾企业或团体的盈利性目标,还须注重党建方法,这就需要回到点的工作上,走群众路线,否则党建工作无法取得实效。
第三,从教育方式上看,基于以上状况,直接造成了“两新”党建组织实践教育活动流于形式化。流动党员和口袋党员影响了“两新”组织党建的力量来源和重要支撑,弱化了党建工作在企业或团体中的作用。加上在党建与企业或团体的具体结合上出现的脱节问题,“两新”组织党建工作很难发挥实际作用。在这种情况下,“两新”党建组织党建工作常常流于形式,不能对企业或团体的发展起到真正的引导作用。“两新”党建组织实践教育活动的形式化,不仅降低了党建与企业或团体之间的凝聚力,而且遮蔽了国家和政府的力量和影响力,对两者都不利。
追溯上述现象的原因,发现正因为“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的点、线失效,从而导致整体失效,核心问题是没有坚持群众路线。从党建力量不够稳定,到党员身份与工作冲突,再到党建不能落到实处,对“两新”组织党建工作问题,需要采取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方法。这些原因的背后,共同反映了党员并未发挥实际作用的核心问题。增强党员对自身身份的认同感,榜样的力量不可忽视。在新时代发展模式和格局里,增强企业对国家的认同,不仅是企业拥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问题,也是与企业自身发展休戚相关的问题。在新形势下,企业必须同国家保持同频共振,才能获得发展,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是坚持群众路线。党员的实际问题得到解决,党建工作中的困境也就迎刃而解了。
三、新时代“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的路径方法
“两新”组织党建工作存在的问题,归根结底是没有坚持群众路线,导致党员没有发挥实际作用,影响了党组织的凝聚力。那么,是什么因素阻碍了党员的先锋模仿作用?笔者通过调查发现“两新”组织中的流动党员和口袋党员大部分是年轻党员。他们有理想有干劲,但受困于生活就业、子女入学、医疗住房等现实问题,影响了他们的身份认同。如果这些切身问题解决好,党员的荣誉感自然就上来了,党建工作的积极性也就上来了,这就需要在“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的方法上有所突破。对此,毛泽东认为:“我们共产党人无论进行何项工作,有两个方法是必须采用的,一是一般和个别相结合,二是领导和群众相结合。”[2]897对于“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的问题,我们应该采取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认清企业或团体的特性,才能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一方面,在对待企业或团体的党建问题,务必区别对待。对于公有制经济的企业或团体,我们易于做到党企一体。但在开展“两新”组织党建工作中,不能忽视盈利是企业或团体的生存之本,必须在尊重此前提的基础上,有的放矢开展党建工作。对于“两新”组织的党员不能马上要求他们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在某种程度上,他们还是党内的“群众”,既是要满足的对象,也是要依靠的对象。人的生存和发展条件的满足,无论是在革命年代还是建设时期都是头等大事。“检验我们一切工作的成效,最终都要看到人民是否真正得到了实惠,人民生活是否真正得到了改善,人民权益是否真正得到了保障。”[3]28因此,对于“两新”党建这个特殊组织,首先需要解决党员的切身利益问题,由此及彼,在企业或团体内部推广和传递下去,最终达到增强党组织与企业或团体的凝聚力。
调动“两新”组织党员的积极性后,看似解决了关键问题,但是党员在取得了自身认同之后,还需要获得其他员工或成员的认同。现代企业贯彻的是平等原则,每个员工或成员有自己的发言权和判断权。这就使得我们着力党建工作时,务必采取协商、约谈的方式,保持企业或团体内部的民主氛围。“坚持群众路线,就是要坚持人民是决定我们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充分调动人民积极性,始终是我们党立于不败之地的强大根基。”[3]27如果不顾“两新”组织企业或团体的特殊性,以命令强加实行,最后只能背道而驰。此外,党员要关心、了解企业或团体的生存和发展情况,参与到企业或团体的生产和管理中,充当组织与企业或团体之间的桥梁角色。发挥党建工作的优势,协调党建工作与企业或团体利益的一致性。这样对企业或团体来说,党组织以及党建工作就不再是额外负担,而是有益的补充。
另一方面,只有党员充当好桥梁作用,基层工作才有保证。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人口大国,人力资源丰富,汇聚各路优秀人才。在数千年的文化传统中,形成了一股不可比拟的力量,得民心者得天下。企业或团体,正是人才聚集的地方,必须坚持群众路线,满足他们,再依靠他们。“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中国共产党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1]11党建工作好不好,关键看主线是否贯彻到底。线的工作做好了,惠及整体的局面就能水到渠成。无论是革命年代,还是改革开放时期,都需要时刻握住群众路线这根红线,因此,要在党建实践活动中努力促使点、线、面的结合,保证党建工作效率的最大化。
“基层是党的执政之基、力量之源。只有基层党组织坚强有力,党员发展应有作用,党的根基才能牢固,党才能有战斗力。”[8]173正因为坚持群众路线,使得中国共产党有别于且优越于世界上的其他政党。那些以个人至上的西方政党,其组织涣散,在面对公共事务或危机时,体现得尤其明显。而我们的群众他们既是个人的,也是社会的。正因为坚持群众路线,我们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它既能够在党内坚持人民至上、与民共享成果,又能在党外与其他党派坚持民主协商、与民共商国是。在这样的政党制度下,才能实现从先富起来到共同富裕的目标。群众是中国社会的细胞,也是中国文化的基础。在“两新”组织党建工作中,始终需要贯彻群众路线,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凝聚力。
无论是公有制经济的党建,还是非公经济或团体的党建,都是党企共进的事业,需要双方共同努力,共同推进。因此,需要辩证地来看、辩证地来开展“两新”组织党建工作。企业或团体不只是党建工作的受动者,同时也党建工作的施动者。在考察了党员、党组织的作为后,企业或团体需要积极配合党建工作的开展。这就需要企业或团体做好三个方面工作。
第一,企业或团体要增强社会意识,把握机遇创造佳绩。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到政治体制改革,国家总是尽最大可能地为企业或团体创造良好、有效的营商环境。比如,政策透明化、简化,网上办理更加方便快捷等措施,实现了从管理企业到服务企业的转变。在国内外新形势下,企业要认识到获得国家支持和保护的重要性,把握机遇争创佳绩。纵观中国社会发展进程,历朝历代只有国家繁荣昌盛,才有工商业的发展。企业的发展离不开政府,政府的运行离不开党建,积极配合党建工作是企业或团体反哺社会的良好时机。
第二,企业或团体要为党员参与生产和管理提供条件。企业或团体的生存和发展,越来越离不开政府。如何搭建与国家和政治之间的紧密关系,需要党建工作来协调。企业或团体应该积极为党员参与生产和管理创造平台,帮助党员发挥桥梁作用,为企业或团体的创收争取有利的条件。企业或团体要有意识地把党建融入企业文化建设,注入“红色基因”,增强凝聚力。竞争是企业永恒的命题,唯有实力才能立于不败之地。自觉配合党建,无疑是为企业或团体的发展赢得无形资产,真正提升软实力。在未来企业党建工作中,谁做得好,谁就能够走得远。
第三,企业或团体要自觉运用现代技术保证基层党建工作的顺利进行。在党建工作中,可能要面临问卷调查、统计材料、调研跟踪等,具体到对某企业内部党员数量、在企业中的职位发挥的实际作用,男女比重、年龄层次、文化结构、企业党建的数量增加与否的问题,这些都可以运用现代技术来解决,减少工作成本和耗费,其中运用技术监督职能,为党员日常学习和教育活动提供了及时有效的帮助。企业或团体要积极发挥自身优势,为党建工作贡献应有力量。
对“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的探讨,既是理论问题,也是实践问题,并且是正在发生的事情。群众路线思想为新时代“两新”组织党建工作提供了借鉴和启示,是当前社会建设的法宝。在政府和企业或团体之间构建真正的互助合作的关系,始终依靠的是群众路线,通过党建工作,依靠政府、企业或团体形成合力,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向前发展。
四、结语
新时代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党建是贯穿其中的一条红线。无论是经济、政治、文化建设还是社会建设方面,“两新”组织党建工作都是必须高度重视的领域。“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的意义,好比是“支部建立在连上”,是新时代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群众路线”既是它的理论支持,也是实现途径。在“两新”组织党建工作上采取一般和个别相结合的方法,实现党员身份认同、激活党员的积极性,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同时,企业或团体需要增强社会意识,提供党建参与生产和管理的平台,运用现代技术推进党建工作顺利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