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持续质量改进措施在新时期医院卫生管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2021-02-27杨柳

智慧健康 2021年32期
关键词:管理水平医务人员卫生

杨柳

(天津市滨海新区塘沽大华医院,天津 300455)

0 引言

医院的卫生管理工作是医院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保证医院顺利运行的关键[1]。医院卫生管理工作开展的质量是体现医院整体医疗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对于患者的治疗有着较大的影响[2]。若卫生管理工作开展不合格,则易造成较多院内感染事件的发生,不仅会造成患者的病情更加复杂化,还会给患者带来更大的痛苦,影响患者的治疗,延长患者的治疗时间,对医院的整体形象造成较大的不利影响[3]。因此,对于医院的发展而言,需严格开展卫生管理工作,为患者的治疗提供重要的安全保障。在如今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下,人们的生活质量得到了有效提升,社会也在不断变革,对于医院的卫生管理工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4]。加上如今人们生活习惯、饮食结构等方面的变化,各种疾病的发病率呈现出不断上升的趋势,医院作为接诊患者的重要场所,随着各种疾病发病率的上升,接诊的患者数量也不断上升,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对医院的卫生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5]。在新时期下,要求医院的管理体制符合当今时代的发展潮流,及时做出对应的改革及创新。同时也对于医疗人员的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将相关的医疗法律法规贯彻落实,加强控制医疗过程。有相关研究发现,通过持续质量改进措施的应用能有效提升新时期医院卫生管理水平,有效减少医疗纠纷事件,为患者的治疗提供重要保障。为进一步探究持续质量改进措施的具体应用效果,本研究就本院的卫生管理工作进行分析讨论,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月天津市滨海新区塘沽大华医院接诊的患者50例进行分析,将这些患者按照持续质量改进措施实施前后分为两组,其中2019年1~6月接诊的患者25例(未实施持续质量改进措施)作为对照组,2019年7月-2020年1月接诊的25例患者(实施持续质量改进措施)作为观察组。其中观察组中,女12例,男13例,年龄22~73岁,平均(46.19±15.31)岁;对照组中,女11例,男14例,年龄23~74岁,平均(46.23±15.29)岁。纳入标准:①精神正常,可进行良好交流者;②自愿参加效果观察。排除标准:①处于哺乳期等特殊期者;②出现严重器质性病变者。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在常规流程下开展卫生管理工作。观察组则实施持续质量改进措施。首先需成立持续质量改进小组,对既往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后,确立目标,并进行讨论,提出相关的改进措施,并对其实施效果进行评估。采取自愿加入原则建立小组,在小组建立后需对小组成员进行培训,使其能对持续质量改进的含义、方法及理念等方面进行充分理解,再开展持续质量改进工作。①首先需要将卫生管理机制加以健全。在开展医院卫生管理工作前,需要结合医院的情况以及卫生部的相关制度,对本院的卫生管理机制加以健全,对重点环节及重点管理部门进行明确,使持续质量改进小组能充分发挥其职能作用。对医务人员的工作进行监督,强化医务人员的卫生安全管理意识,使其能严格按照相关要求规范严格执行各项操作,能提升其自我监督能力及控制能力;②加强对医务人员的培训。医院应加强对医务人员的培训,对其服务态度进行强化,将“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灌输给医务人员,使其在医疗事业中能充分考虑患者的情况。同时还应当不断提升医务人员关于卫生安全管理方面知识的培训工作,使医务人员能充分认识到提升卫生安全管理水平的重要性,能在患者提出相关卫生安全问题时,医务人员能正确地为其进行解答,进而从根本上减少卫生不良事件;③加强管理药物及医疗器械。医院在开展药物及器械的管理工作时,应当采取透明化管理方式进行管理。在采购环节应当严格按照行业标准及国家相关标准采购,同时医院的消毒供应室及药房中,也严格按照相关管理规定开展相关工作,以便患者能更加放心、安心;④加强细节管理。医院应加强开展细节管理,对人员配置情况进行优化,确保医务人员工作的开展能严格遵守相关流程,以免由于细节处理不到位而造成医疗纠纷;⑤将应急预案进行完善。为避免紧急事件发生时医务人员不知如何开展工作,应当事先制定好应急预案,日常生活中应当加强进行演练工作,使医务人员在面临这类紧急事件时能具备良好的应对能力;⑥定期总结工作及效果评价。医院应定期对卫生管理工作进行考核,并对其中的不足进行统计,以小组会议的形式进行讨论,并就此提出对应的改进措施。

1.3 观察标准

对比两组卫生管理水平、细节化管理、安全管理、服务能力及综合素质评分。每项分值为100分,以分值越高代表其水平越高。对比两组无菌操作规范率、手卫生合格率及手卫生执行率。对比两组满意度,给予患者满意度量表进行填写,分为满意(80~100分)、较满意(60~79分)及不满意(<60分)。总满意度=(满意+较满意)/总例数×100.00%。

1.4 统计学方法

两组对比数据用SPSS 18.0软件分析、处理,用t检验计量资料(),用χ2检验计数资料(%),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卫生管理情况

观察组的卫生管理水平、细节化管理、安全管理、服务能力及综合素质评分均比对照组高,差异显著(P<0.05)。见表1。

表1 两组卫生管理情况对比()

表1 两组卫生管理情况对比()

2.2 操作情况

观察组无菌操作规范率、手卫生合格率及手卫生执行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见表2。

表2 两组操作情况对比[n(%)]

2.3 满意度

观察组满意度明显比对照组高(P<0.05)。见表3。

表3 两组满意度对比[n(%)]

3 讨论

在医院的管理工作中,医院卫生管理为重要组成之一,其水平的高低是影响医院整体管理水平的重要因素之一[6]。医院为社会的重要组成,属于公共场所,是治疗各种传染病、非传染病的重要场所,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且为健康人群或非健康人群的聚集场所[7]。医院中的人员复杂、密集、流动性大,给医院的卫生安全工作的开展带来了较大的难度[8]。而随着如今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健康意识也随之上升,人们会主动、有意识地对医院的卫生安全情况给予关注,并对其健康安全的保障情况进行衡量。若在患者诊疗的过程中,出现一些卫生不良安全事件,不仅会对患者的治疗造成较大的影响,还容易造成医疗纠纷,对医院的名誉造成损害,影响医院的社会形象[9-10]。因此,医院应当重视自身的卫生管理工作。为了能实时控制医院的卫生管理质量,首先则应当对其中的不足进行分析,根据如今医院的质量需求进行调整。持续质量改进措施的应用对于医院卫生管理工作的开展意义重大。医院应借助如今的新时代优势,依托平台,借助相应的系统,以医院的病理及护理质量数据管理为基础,利用网络化手段监控护理质量控制系统,从而实现对护理质量管理系统的评价,促进护理质量管理水平的有效提升。

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的不良卫生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医护人员的卫生管理水平、细节化管理、安全管理、服务能力及综合素质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无菌操作规范率、手卫生合格率及手卫生执行率高于对照组,满意度明显比对照组高(P<0.05)。

综上所述,在医院卫生管理工作中,通过持续质量改进措施的实施,能促进管理水平及质量的有效提升,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管理水平医务人员卫生
提升房建工程管理水平及施工质量的对策浅析
医务人员新冠疫苗接种意愿现状及影响因素
如何提高医务人员对多重耐药菌感染防控措施执行率
提高建筑机电工程项目安装管理水平的有效措施
全纳教育视角下提高教学秘书管理水平的研究
智取红领巾
福建:通过全国首个关于尊医重卫的决议
切实关爱疫情防控一线医务人员
分类管理 综合施策 全面提升党员教育管理水平
卫生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