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重步态训练结合PNF技术治疗偏瘫下肢功能障碍的疗效观察
2021-11-29周燕
周燕
(无锡市康复医院,江苏 无锡 214000)
0 引言
偏瘫俗称半身不遂,由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导致,主要表现为同侧上下肢瘫痪,因此导致下肢运动功能障碍,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1]。PNF技术能够明显提高患者下肢功能,通过肌肉的刺激帮助改善患者肌反应能力,使运动更加稳定和平衡[2]。减重步态训练不仅能够帮助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同时也可帮助预防足下垂等并发症发生,保证患者康复效果,从而缩短康复时间,提高肢体功能[3]。两种训练方式联合应用可明显提高患者下肢功能,提高关节活动度[4]。对此,本次研究针对本院收治的偏瘫下肢功能障碍患者采用减重步态训练联合PNF技术,详见下文所示。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无锡市康复医院2020年1月-2020年12月接收治疗的偏瘫后下肢功能障碍50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25例,男14例,女11例,年龄为54~86岁,平均(72.1±1.2)岁;对照组25例,男12例,女13例,年龄为51~83岁,平均(72.3±1.3)岁。两组患者均经由临床检查确诊为偏瘫后下肢功能障碍者;排除其他原因所致下肢功能障碍者;排除精神异常者。两组患者年龄等资料对比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取PNF技术进行治疗,治疗方式为:在患者肌肉收缩时给予肌肉阻力,帮助肌肉扩散和强化肌肉力量,通过与患者皮肤的接触帮助刺激患者皮肤、肌肉以及肌腱等,诱导患者向所需的方向运动;帮助牵引患者肢体,增加大关节间的间隙;指导患者开展功能性运动,在选择靶原动肌后进行被动运动、主动-辅助运动、尝试性主动运动、轻抗阻运动;日常活动可进行自行车、步行,在患者活动时应给予患者足够的阻力,稳定身体平衡,抵抗阻力做交替等长收缩;对肢体或颈、躯干用抗阻法进行一定形式的活动时,常可强化其他肢体或颈、躯干肌的收缩,令患者的眼睛注视肢体运动方向,可以使动作更容易完成,有助于动作的发展与协调;主动肌和拮抗肌交替进行抗阻等长收缩,以增强协同收缩,主动肌与拮抗肌交替进行等张收缩,通过刺激拮抗肌等张收缩来易化主动肌的等张收缩,反复完成数次辅助主动运动,最后主动有节律地完成相同的动作数次。
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治疗的基础上采用减重步态训练,训练方式为:采用反重力步态训练器M320训练,购买自美国ALTERG,减小重量从体重的30%开始,根据患者身体情况酌量减少至体重15%水平,或完全负重,平板运行速度为0.2~1.0m/s,不设置平板坡度,训练时治疗人员需站在患者身后对患者展开指导,辅助患者摆动患侧下肢,避免出现足下垂、膝过伸等情况,同时提醒患者进行髋伸展、骨盆旋转、躯干正直等训练,每次训练10min,根据患者训练效果可逐渐增加至20min,每天训练1次,总共需要训练8周时间,在训练过程中如患者心率、血压变化异常时需立即停止训练。
1.3 观察指标
临床疗效:分为显效、有效、无效。显效:患者治疗后其各项身体指标均恢复正常;有效:患者治疗后其各项身体指标均得到显著改善;无效:患者治疗后其各项身体指标均未得到改善或缓解,并出现症状加重情况。治疗总有效为显效以及有效总和。
QOL:采用生活质量量表,总分100分,分数越高说明患者生活质量越好。
ADL:采用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总分100分,分数越高说明患者生活能力越好。
FMA:采用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总分100分,分数越高说明患者运动障碍程度越轻。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中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表示为(%)(),使用SPSS 20.0软件计算,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分析两组患者临床疗效
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明显更高,对比统计学差异明显(P<0.05)。详见表1所示。
2.2 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FMA、QOL、ADL评分
治疗前,两组患者FMA、QOL、ADL评分对比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FMA、QOL、ADL评分明显更高,对比统计学差异明显(P<0.05)。详见表2所示。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FMA、QOL、ADL评分对比(,分)
3 讨论
偏瘫主要是由于多种心脑血管等疾病导致患者中枢神经损伤,患者可出现患侧上下肢瘫痪,常伴有脑神经损伤,治疗后多容易出现下肢运动功能障碍等症状[5-7]。脑卒中是引发偏瘫最主要的原因之一,而目前,随着多种心血管疾病发病率逐年增长,偏瘫患病率也在逐年上升,常伴随着同侧脑神经损伤,是影响患者下肢功能障碍最主要的原因之一。下肢功能障碍发生后患者日常生活行为严重受限,下肢的组织、器官、肢体等特征性活动消失,下肢神经系统受损后感觉障碍,导致身体下肢完全或部分丧失运动功能,患者均不能正常生活。目前,针对下肢功能障碍患者多采用康复训练措施,通过早期的康复训练帮助改善患者肢体不协调等症状。在患者的日常康复中,由于患者偏瘫肢体屈伸发展不平衡,常伴有肌肉痉挛等症状,这不仅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同时也对患者的术后康复造成障碍。研究认为,必须重视对误用综合征的预防,下肢功能障碍者应先进行坐立、站立等的训练,在训练早期具有分离运动的条件,并对患者展开多项治疗帮助恢复受损神经及正常的神经细胞功能,使受损的肌肉群低频脉冲按顺序进行正常运动。
PNF技术是一种以人体发育学与神经生理学原理为基础的多方面运动治疗方式。PNF技术能够重复多次的向大脑反馈促通信息,使其大脑恢复正常支配肢体运动功能的能力,尽快帮助重建患者肌肉功能,消除肢体麻痹,最大限度恢复患者的肌张力和自主肢体运动,较快恢复肢体功能。患者偏瘫后家属可帮助刺激患者肌肉,使其有效收缩,增加肌力,帮助扩大患者患肢关节的活动范围,从而增加下肢活动功能[8-9]。PNF技术主要神经肌肉的生理特征,通过肌肉刺激引起感受器兴奋,从而保证肌力的平衡与协调能力,诱导患者肌肉进行运动,达到改善患处血液循环、止痛的目的[10-11]。此外,PNF技术能够帮助改善患者下肢肌力,改善运动控制以及平衡耐力水平,能够有效增加关节的运动性和稳定性,帮助提高患者对下肢的控制能力,利用运动觉、姿势感觉等刺激增强有关神经肌肉反应,有效促进相应肌肉收缩,以达到锻炼肌肉的目的。
步态减重训练能够通过悬吊装置部分减轻患者体重从而改善患者步行能力,其能够根据患者所需的不同程度尽量减轻患者步行中身体重量,使下肢负荷减少,使患者在早期下肢不能负重的情况下行走展开步态训练,使患者尽早恢复正常的步行能力和正常步态水平,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患者平衡能力以及步行能力,纠正异常步态,重建下肢肢体功能。且减重步态训练能够直接利用患者在运动训练中的运动反馈,监测患者运动参数和正常参数,并将其进行对比,制定更加合理的训练方式,能够显著提高偏瘫后下肢功能障碍患者的步态对称性[12-14]。此外,利用减重步态训练对患者进行训练能够进行靶向性膝踝训练,从而控制患者下肢功能活动的能力和步行能力,以此达到提高患者下肢关节活动度以及促进患者步态改善的目的[15-16]。
本次研究针对本院收治的偏瘫下肢功能障碍患者采用减重步态训练联合PNF技术,研究可见,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明显更高(P<0.05),提示对偏瘫下肢功能障碍患者采用减重步态训练联合PNF技术可明显提高患者临床疗效;此外,本次研究还发现,治疗前,两组患者FMA、QOL、ADL评分对比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FMA、QOL、ADL评分明显更高(P<0.05),由该项研究数据可见,减重步态训练联合PNF技术的应用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改善肢体功能,促进患者身体康复。
综上所述,在偏瘫后下肢功能障碍患者的临床治疗中采用减重步态训练立联合PNF技术治疗可明显提高患者疗效,改善生活能力,提高下肢运动功能,值得临床广泛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