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化护理在麻醉恢复室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2021-02-26石丽萍
石丽萍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第八十集团军医院 麻醉科,山东 潍坊 261021)
0 引言
麻醉恢复室作为手术患者从手术室和病房之间的中转场所,患者在该科室的护理质量直接影响患者的苏醒情况[1-2]。研究为了评定在麻醉恢复室中应用人性化护理之效,纳入我院麻醉恢复室接诊的86例患者展开不同护理方式,对护理效果进行对照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择取我院麻醉恢复室收治的患者86例,时间在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在抽签法下分为2组,对照组(43例)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43例)接受人性化护理。对照组男23例,女20例;年龄25-73岁,平均(49.39±9.28)岁;其中,22例普外科患者(51.16%)、11例骨科患者(25.58%)、7例妇科患者(16.28%)、3例神经外科患者(6.98%)。观察组男25例,女18例;年龄22-71岁,平均(49.82±9.64)岁;其中,21例普外科患者(48.84%)、10例骨科患者(23.26%)、8例妇科患者(18.60%)、4例神经外科患者(9.30%)。2组麻醉恢复室患者的资料相比较,(P>0.05)不存在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患者进入麻醉恢复室前,护理人员准备好器械(除颤仪、呼吸机和监护仪等)、急救药物。在患者进入麻醉恢复室后,严密检测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观察并且记录患者的血压值、心率和呼吸频率等,如果出现异常,需要及时通知临床医师者送入病房[3]。观察组接受人性化护理,在常规护理基础上:①保护患者隐私,若患者无法穿好衣物,先使用洁净遮盖物进行遮盖,做好保暖措施。为患者固定引流管与输液管,帮助患者清理身上的血迹,以降低患者在苏醒后出现的恐惧几率[4]。②患者若在苏醒期间出现呕吐,需要协助患者及时清理口腔异物。③患者苏醒后,护理人员第一时间恭喜患者手术成功的消息,为患者讲解麻醉恢复基本情况,消除患者的恐惧感和陌生感。④并发症护理,若患者苏醒延迟,需要结合患者身体情况开展苏醒干预,如果患者出现心律失常,需要及时采用措施保证患者心率的稳定。
1.3 观察指标[5]。观察两组麻醉恢复室接诊患者:①不良反应发生率,恶心、呕吐、烦躁、血压异常、苏醒延迟、头痛、躁动等。②麻醉苏醒时间和护理满意度评分。
1.4 统计学处理。两组麻醉恢复室患者资料在确认无误后输入统计学软件SPSS 20.0处理,计量数据的表示方式为(均数±标注差),对比差异性采用t检验。计量资料的表示方法为(%),对比差异性采用卡方检验。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2 结果
2.1 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观察组恶心、呕吐、烦躁、血压异常、苏醒延迟、头痛、躁动等发生率均小于对照组,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干预处理。在患者麻醉苏醒后,护理人员协助患者取合适体位,待生命体征平稳后,继续监测30 min,无异常
表1 麻醉恢复室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n(%)]
2.2 苏醒时间和护理满意度评分相比。观察组苏醒时间短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麻醉恢复室患者的苏醒时间和护理满意度评分相比(±s)
表2 麻醉恢复室患者的苏醒时间和护理满意度评分相比(±s)
?
3 讨论
麻醉恢复室是患者手术后恢复苏醒的科室,为了更好的满足患者的苏醒恢复需要,最大程度降低麻醉恢复期患者并发症发生率,需要为患者采用有效的护理干预[6-8]。
常规护理干预强调生命体征检测,忽视患者的精神和舒适需求。人性化护理是现代护理学较为推崇的一种护理方法,强调关爱、理解和尊重患者。有研究提出,在麻醉恢复室中采用人性化护理,可以有效促进患者恢复情况,降低患者风险[9-12]。在人性化护理中,从麻醉患者的社会、生理和心理等方面出发,评估患者的综合情况,通过隐私保护护理和清理血迹,可以降低患者苏醒后的恐惧感和烦躁感,最大程度降低患者不适,满足患者的生理和心理需求。通过苏醒期的呕吐物清理,可以防止出现吸入性肺炎和窒息发生率。通过术后的情绪护理和麻醉苏醒教育,可以缓解患者的不适感,有利于提升护理满意度评分,改善护患关系。通过并发症护理,可降低患者恢复期出现异常风险,帮助患者平稳且安全的度过麻醉恢复期[13-16]。将人性化护理应用在麻醉恢复室中,为患者营造舒适且安全的恢复环境,可以有效消除患者恐惧,缓解患者不适,有利于促进患者快速恢复,降低恶心、呕吐、烦躁、血压异常、苏醒延迟、头痛、躁动等发生率[17-18]。
总之,麻醉恢复室采用人性化护理可以取得显著成效,具有临床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