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针灸配合康复训练治疗中风偏瘫的疗效观察研究

2021-02-26王涛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1年2期
关键词:偏瘫中风康复训练

王涛

(竹山县中医医院 针灸推拿科,湖北 十堰 442200)

0 引言

脑卒中是脑血管疾病的一种,俗语称之为中风。患者发病突然,脑功能缺失,可以分成缺血性、出血性两种,病发后症状表现出偏瘫,一侧肢体不能正常活动,致残率较高。发病早期要及早治疗,才能改善患者的运动功能[1]。研究发现[2],患者接受针灸治疗、康复训练等都能改善临床症状,进而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本文将76例中风偏瘫患者分组行不同治疗方式,以此探讨临床最佳治疗方案,对比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将2018年2月至2020年2月我院收治的中风偏瘫患者76例为研究对象,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8例,对照组男20例,女18例;年龄48-75岁,平均(62.7±7.5)岁;观察组男21例,女17例;年龄47-76岁,平均(63.8±8.1)岁;两组基础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可比性。纳排标准:入选对象均知情研究并签署同意书。经CT扫描、MRI确诊为脑中风,表现出肢体偏瘫,患者具备正常的交流能力,可以配合完成临床治疗。排除了合并肾功能衰竭、精神异常及免疫功能障碍的患者。

1.2 方法。两组入院后均接受常规的治疗措施。对照组给予康复训练,为患者摆放成偏卧位,指导患者进行抗痉挛训练,对偏瘫侧的肢体进行按摩,直至肢体发热,改善肢体的血液循环,避免肌肉发生痉挛。指导恢复期患者训练步行,训练强度要循序渐进。指导患者先练习坐起,可以独立坐起后,练习两腿下垂,坐到椅子上,每次训练时间控制在30 min,练习身体平衡功能。护理人员搀扶患者练习站立动作,保持身体的平衡,练习身体左右转动,进行左右侧弯、前后侧斜等动作的练习。每日练习3次,每次练习15 min。恢复基本的步态以后,再训练台阶行走,锻炼上肢和手指的灵活性。由于患者多有生活自理障碍,所以,要加强日常动作的锻炼,通过语言鼓励患者,恢复患者康复的信心。指导患者练习患侧手吃饭、洗脸等日常动作,训练时要保持平缓的动作,动作要慢。患者多有言语功能障碍,支持和鼓励患者勇于表达,夸奖患者,提高患者康复的信心。

观察组在康复训练同时,给予患者针灸治疗,选择内关穴、人中穴、三阴交穴为主穴位,上肢针灸穴位选择肩井穴、肩髃穴、合谷穴、天宗穴及大椎穴等;下肢针灸穴位选择足三里穴、秩边穴、环跳穴、承山穴及绝骨穴等。每日针灸治疗1次,每次针灸治疗30 min,以患者有酸、胀等感觉为治疗标准,连续治疗30日。

1.3 观察指标。根据疗效评价标准评估,可以分成治愈、显效、有效、无效。治愈:口眼歪斜、留涎等症状彻底消失,身体机能未达标准,也不会影响正常的生活和工作;显效:口眼歪斜、留涎等症状基本消除,肢体功能达4级;有效:口眼歪斜、留涎等症状有所改善,肢体功能≥1级;无效:症状体征未见改变,甚至症状加重。治疗总有效率=治愈率+显效率+有效率[3]。根据运动功能评分法(Fugl-Meyer)评分、巴氏量表(Barthel指数)对两组患者运动能力、生活自理能力进行评价,以得分高表示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自理能力恢复好[4]。

1.4 统计学分析。使用SPSS 20.0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用(n/%)表示,χ2检验,t检验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P<0.05表示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比较两组治疗效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比较两组治疗效果[n(%)]

2.2 比较两组Fugl-Meyer、Barthel。观察组Fugl-Meyer评分、Barthel指数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比较两组Fugl-Meyer、Barthel(±s)

表2 比较两组Fugl-Meyer、Barthel(±s)

?

3 讨论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提升,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升高,影响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与饮食习惯,导致各种疾病发病率逐年上升。尤其是脑卒中发病后会遗留后遗症,患者的肢体功能、语言功能等方面都会发生障碍,影响后期康复。偏瘫发病原因是脑神经受挫,使血脉受损,肝魂统摄失职,使肢体功能失用,引起肢体瘫痪。本文对针灸配合康复训练治疗中风偏瘫的疗效进行讨论,分析如下。

中风发病和气、血、痰、火、风、虚等相关,血管内壁出现病理改变,导致血小板聚集,而血管壁弹性差,血管腔变得狭窄,使正常的血流受到影响,引起神经系统缺血。人体中枢神经系统具有可塑性,大脑病变会影响大脑的功能和结构。

通过康复训练能恢复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以神经生理学为理论基础,指导患者进行抗痉挛、保持关节活动度等康复训练,可以改善患者物痉挛,恢复肢体活动的协调性。早期康复训练可以提高患者瘫痪的肢体功能。由于治疗周期长,训练时患者会产生疼痛感,由于训练效果不理想,还会丧失治疗信心。所以,在实施有效的康复训练措施,才能优化患者偏瘫的肢体功能,取得理想的康复效果。

针灸作为中医传统治疗技术,对不同穴位针灸治疗,按不同穴位机查,对穴位针灸刺激,能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改善局部微循环,减轻脑血管紧张程度,利于患者脑组织功能重建。针灸治疗可以帮助患者舒经活络,扩张脑血管时,还能为患者构建侧支循环,以此提升大脑的血流量与供氧量。《素问》中提出:“凡刺之法,必候日月星辰四时八正之气,气定乃刺之”。脑卒中患者发病是经络不通,导致经脉失养致病,按子午流注法取穴,在穴位气血旺盛时刺气血运行,以帮助患者恢复经脉的通畅,改善肢体的功能,以此激发经气,疗效理想。可以短时间恢复患者的肢体肌肉力量,以此恢复患者正常的活动能力。

针灸治疗能减少纤维蛋白原、红细胞积压和血黏度,利于患者大脑细胞的复苏。针灸可以调理经络气血,根据病情辨证选穴,能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和神经传导,利于偏瘫肢体康复。针灸内关穴可以宁心安神、理气止痛;针灸三阴交具有健脾益血的功能;联合所有穴位针灸治疗,可以提高大脑皮质兴奋度,疏通经络,祛瘀散结[5]。针灸作为中医治疗重要的一部分,用于偏瘫临床治疗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中医分析中风是气血内虚,忧思恼怒,导致机体脏腑失调,引起气血逆乱。针灸治疗用于临床能改善中风后的血液流变学,提升大脑皮质的兴奋度,促进大脑局部的血流,以此改善大脑供血情况。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总有效率94.7%高于对照组78.9%;观察组Fugl-Meyer评分、Barthel指数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与他人研究结果一致。可见,将针灸配合康复训练用于中风偏瘫临床治疗,可以取得理想的疗效。不仅能改善患者的肢体功能恢复情况,还能促进患者及早恢复生活自理能力。以上实验数据研究也证明了,针灸可以发挥中医治疗的优势,及早实施康复训练,指导患者接受各项康复训练,对患者实施培训指导和康复指导,以此恢复患者肢体功能,提高其生活自理能力,加速偏瘫康复的进程,具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6-7]。

中风偏瘫患者发病后由于脑血管病原因,引起的偏瘫功能障碍,需要长时间康复训练才能恢复。由于专业康复医院少,无法满足患者康复需求。所以,指导患者及早接受康复训练,由家属陪伴下接受简单动作学习,将康复训练贯穿于患者日常生活过程。同时,配合中医针灸治疗,才能对脑血管病治疗起到强化作用。

综上所述,针灸配合康复训练治疗中风偏瘫,能有效改善患者行走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利于患者的临床康复,可以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偏瘫中风康复训练
膈肌训练在脑卒中中促进偏瘫康复恢复中的应用
痉挛型偏瘫患儿注意力与运动功能的相关性
猕猴脊髓损伤康复训练装置的研制
听觉脑干植入儿童康复训练个案研究
气压差减重步行康复训练系统设计
探讨脑卒中偏瘫患者的早期康复护理效果
穴位按摩与康复训练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观察
血压偏低也要警惕中风
“红黄绿”三色套餐查中风
漫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