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时代背景下参与式教学法在政治课堂上的应用探析
2021-02-26时静
时静
【摘要】 随着新教材的投入与使用,教材中概念性的知识点逐渐减少,更加注重知识的综合探究以及学生对教材的整体把握。尤其是网络时代的到来给教学改革提供了便利条件,很显然,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不能适应当前学生的发展,“参与式教学法”主张以“学习者”为中心,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方式自觉地进行学科知识的学习,符合新教材的使用理念也顺应了教育改革的发展,本文将尝试结合网络时代背景来探讨如何将这种方法运用到思政课堂上。
【关键词】 参与式教学法 主体性 自主探究
一、思想政治课参与式教学法的概念
参与式教学法与思想政治课参与式教学法,是共性与个性的关系。[1]思想政治课以立德树人作为根本教育任务,是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关键性课程,因此思想政治课参与式教育法具有自身的独特性。
思想政治课参与式教学法是指教师以当前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如学生的知识储备、学生当前的认知发展水平、学生知识面的深广度等情况)为基础,以探究人类社会发展历程为出发点,从经济、政治、文化、法律、逻辑等多个发展领域建构知识框架,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的热情,学生在自主探究与教师价值引领的共同作用之下完成课题的学习,继而帮助学生形成对国家的政治认同感、对公共事务的有序参与、树立正确的法治意识以及培育学生的科学精神。
二、中学政治课堂参与式教学法的基本特征
2.1参与性
参与式教学法以及新教材的投入使用对教师来说存在一定的挑战性。首先,教师从教学目标的制订到教学评价的生成都要时刻体现出学生的主体性。也就是说教师在备课的时候心中要时刻想着学生的学习需求,主体参与教学强调的是学生动态参与过程[2],教师通过预设教学情境、设计教学活动,吸引和鼓励学生进行自主探究与合作学习,培养学生自主构建知识体系的能力。最后,一个高效高质的思想政治课堂离不开教师的提前预设也离不开学生的课堂生成,是教师和学生双向作用的结果。
2.2民主性
一方面体现在教学氛围的民主性,一堂优秀的思想政治课应该是师生双方的“协奏曲”而不是教师的“独奏”。师生之间没有“绝对的权威界限”,对于每一个议题活动的探讨,学生都可以表达出自己独特的见解,教师在总结每位学生答案的基础上进行价值的引领。另一方面体现在教师民主地对待每一位同学,每个班级都是由不同程度的学生群体构成的。因此教师要考虑每个学生认知程度,提供平等民主的对话环境。
2.3合作探究性
一堂中学思政课既要保证知识点的传授也要保证学生核心素养的生成,仅仅依靠45分钟的课堂教学是完成不了这些要求的。因此,教师要提前以小组为单位设置教学任务,小组成员再对教学任务进行分解,最后完成“课前-课中-课后”三个阶段的合作探究式学习。
现阶段中学政治课堂上提出的议题式教学是培育学生合作探究精神重要手段之一。
三、网络时代背景下中学政治课堂参与式教学方法存在的问题
网络时代可以让教学突破传统说教模式,提供更多视频资料、图片资料,让学生了解最新政治新聞等,但是当前中学政治课堂参与式教学方法运用于课堂过程中与互联网时代的结合度还是不高,下面对此进行总结。
3.1学校缺乏对参与式教学法运用过程中网络优势的利用
在“升学率”、“成绩”、“高考”等硬指标的指挥下,学校只重视教师的教学成果而忽视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学校没有给教师提供运用参与式教学法的网络环境,也没有对教师运用参与式教学法如何借助于网络优势进行系统的培训,从而间接地影响教师对网络优势助力参与式教学方法的有效运用。
3.2教师对参与性教学法的网络资源运用能力不足
首先,教师不愿意使用“参与式教学法”进行教学,对于网络资源的利用也不够重视,认为中学政治课堂运用参与式教学法是一种浪费时间的表现,尤其是网络资源离教学更远。与之相比,教师更愿意思考的是如何让学生在一节课的时间内把所有的知识记下来,“知其然不需知其所以然”。
其次,教师对“参与式教学法”的课堂资源引导能力不足。具体表现为一个问题抛给学生,没有激起学生思考的水花;学生讨论问题偏离了教学的主线,不知如何收放自如等等。
最后,教师对“参与式教学法”的理解不全面,教师常常将此方法运用于“新授过程”之中,最后的“课堂总结”还是以教师的“灌输式”为主。“参与式教学法”应该贯穿于教学过程的始终,只是各个阶段培养学生能力的侧重点不同。
3.3学生借助于网络优势参与课堂的兴趣不高
高中生正值青春发育即个体从童年向成年发展的过渡时期,生理上的显著变化直接或间接影响着生理上的发展变化。面对网络更喜欢关注自己喜欢的新闻和消息,对于与学习相关的内容关注度和兴趣度都不高。
尤其是老师引导他们利用网络资源不断提高参与课堂的积极性重视程度不够,虽然知道网络可以提供给他们更多积极参与课堂的助力因素,但是受到各种因素影响,仍然缺乏兴趣。
四、网络时代背景下中学政治课堂参与式教学法的应用策略
网络时代背景下教学方式变得灵活,教学资源变得丰富,老师应当尝试利用这种优势进行教学改革,重视参与式教学方法的重要性,结合网络优势将其高效的运用到中学政治课堂当中,增强学生的参与兴趣和参与能力,下面则结合教学经验,思考几种具体的运用策略,希望对中学政治课堂高效性提升有一定的帮助。
4.1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融入网络时代背景
首先,转变传统的师生观。转变传统教育观念也就是转变教师与学生的地位,教师时刻以学生发展为中心,时刻提醒自己“假如我是孩子”。
其次,转变传统的教学观。教育见习期间笔者常常思考一个问题:“如何让学生听我的话?成为严厉的老师?还是和学生做朋友?”几个月的实习经验证明一开始的想法就是错误的。“亲其师才能信其道。”教师最终被学生接受不是因为“害怕”而是因为“爱”。教师与学生应该是思政课堂的合作者、相互促进,教师的进步离不开学生的疑问,学生的成长也离开教师的引导。
最后,转变传统的课堂观。传统的课堂质量是以教师“倾倒知识点”量的多少来衡量,转变传统的课堂观,树立开放的课堂观,逐步引入网络教学资源优势。[3]具体表现为教学活动的互联网平台开放、网络教学方法的开放、网络教学时空上的开放等等,实现思政课堂由“讲堂”向多元化“学堂”的有效过渡。
4.2注重理论与实际巧妙相结合,利用网络时代优势
思想政治教育一方面强调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知识的学习,另一方面也在强调用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观点、方法来解决问题。既注重认识这个世界又强调对世界的改造,因此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是我们一贯坚持的学习方法。尤其是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各种理论与实际结合有了更为便利的条件,那如何利用网络时代优势,将二者巧妙地融合起来是一线教师需要日常反思的问题之一。现如今,央视节目越来越多地聚焦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通过网络的方式弘扬我国的文化自信。比如《典籍里的中国》、《觉醒年代》、《国家宝藏》都建立了自己的网络公众号等等,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可以以节目中的片段为教育契机,利用各种网络平台,诸如QQ、微信等,激发学生的情感认同。
以必修四《哲学与文化》第六课实现人生的的价值为例。通过时代楷模张桂梅老师驻扎深山执教,凭一己之力,改变贫困女孩命运的故事。通过帕米尔高原上的雄鹰拉齐尼爱国戍边、冰湖救人,用生命守护生命的故事,引导学生明白正是由于他们有这样的价值观才促使他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时做出了正确的价值引导,从而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最终升华到人的价值主要在于对社会的贡献。
4.3精心设计议题活动,利用网络平台
新课标要求采用议题式教学方法,因此思政课堂上议题的选择尤为重要,可以借助于网络平台进行搜索与筛选,总之,议题要选择有讨论价值的题目。教师围绕总议题下设多个子议题,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合作探究专属子议题,最终在教师和学生的共同探究中得出总议题的结论。
在探究过程中,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教师是课堂的主导。教師为学生的深入探究留出足够的时间与空间,让他们在网络平台进行交流与分享,这样可以打破时间与空间的限制,甚至可以实现与其他学校、其他城市同龄学生的学习交流,使学生在探究中知道知识的“源”与“流”[4] ,学生从中体会到自主探究的快乐。同时议题的选择还要具有一定的价值引领性。
思想政治课不同于其他的学科课程,具有直接性的思想政治教育意义。因此课堂上的每一句话、每个教学活动的设计都要经过反复地加工与凝练,所以议题活动地价值引领性是议题设置的重要参考依据。一个议题的设置最后不仅能紧紧地扣着教学主线而且还要对学生进行一定的价值启迪,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为了延伸议题活动价值,本文认为还可以围绕着中学政治课程内容搭建一个常规性的班级网络交流平台,让学生可以将日常自己的所看、所观、所想通过这个平台进行交流与探讨,从而增强他们对于政治新闻的敏感度、兴趣度,从而提升自身的政治素养,为高效的学习中学政治提供助力。
五、结束语
参与式教学法的发展与完善也不是一蹴而就的,尤其是结合网络优势,凸显时代价值值得研究。这需要大量一线教师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不断地完善和发展。教师要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认识到网络时代的教学优势,将参与式教学法运用于思政教学之中,培养学生的网络优势、主体意识与合作精神的同时也要在教学实践中对其不断完善与发展,要时刻从孩子的自身发展出发,我们要时刻谨记“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为了一切孩子”。
参 考 文 献
[1]王俊影. 参与式教学法在高中思想政治课中运用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21.
[2]饶文文. 参与式教学法在高中思想政治课中的运用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9.
[3]孙亚杰.参与式教学应用探析[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11(1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