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与目的性颤抖
2021-02-25成尚荣
成尚荣
最近看到《光明日报》上的一篇报道,题目意味深长,令人回味无穷—《安志顺:一生打遍各种鼓,唯一不打“退堂鼓”》。
88岁的安志顺,将陕北硬汉的豪情担当和一辈子的生命体验全敲在鼓上,用鼓声讲述民间故事,传递人间喜怒哀乐,将原本单调的鼓乐演奏得有声色、有灵性、有情味。意大利作曲家称他为“中国打击乐的贝多芬”。他在加拿大演出时,当地媒体评价称:“中国的打击乐把加拿大人打得灵魂出窍。”
在一个正高级教师培训班上,我请一位老师把这篇文章读给大家听,大家深为感动,也深受启发。有的老师说:“我永远记住:一生打遍各种鼓,唯一不打‘退堂鼓。人生为一大事来,人生为一大事去,做好教师要付出一辈子的努力。”有的老师说:“有人称安志顺为‘鼓神‘鼓王,但他说‘我一辈子不敢称王,谁称王谁完蛋,告诉我们人应当有理想、有追求、有格局,但一切都是在自然而然的过程中慢慢‘长出来的,否则想称王的目的一定会让你走向失败。”还有一位老师这么表达:“安老说打了一辈子的鼓还‘蒙在鼓里,多妙的关联、对接,因为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一篇非关教育的文章,竟然引起这么多教育人的共鸣和强烈反响,我对此并不感到意外。这是一个跨界、对话的时代,“流动的边界”让大家走到一起来,“边界上的对话者”共同构建一种充分的文化意义。而我最想说的是,人生应当有目的,但目的不能过于强烈,否则会产生“目的性颤抖”,让目的最终失败,那就是“谁称王谁完蛋”。“目的性颤抖”是心理学的概念,它让人的心理发生剧烈变化甚至是震荡,进而引发动作变形,目的也会发生扭曲。之所以会发生这样的心理变化,产生这样的后果,一是因为他不知道学无止境的道理而浅尝辄止,让他一直“蒙在鼓里”,不知其然,更不知其所以然;二是因为过于功利,一切冲着功利而去,于是浮躁以至浮夸,以至浮华。目的变形,当然让目的颤抖起来,颤抖性目的迟早会惩罚你,会让目的最終失败。
这样的例子并不少见。最近,大家都在“冲”2021年各省的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和2022年第三届国家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省级乃至国家层面的教学成果奖,意味着教学改革的重大进展,是对教学改革精神品质、实践品位与理论品格的肯定,也是今后深化改革方向的引领,当然也是高级别的荣誉。我们必须抓紧时间,下功夫,花气力,不断研究,不断开发,不断概括,不断提炼,这样的态度应当赞扬,这样的方法也应肯定。但有时候往往事与愿违,甚至适得其反,“名落孙山”。名额有限、竞争激烈固然是其中一个重要原因,但是我们也要学会反思,多问几个问题:你打了“一辈子的鼓”了吗?你像安志顺那样,“鼓里有路,路上有鼓,鼓与天对话,怒而击之,则武。喜而击之,则乐。悲而击之,则忧”—把全部的心血、情感,以至灵魂都投在教学改革中了吗?你还“蒙在鼓里”吗?你探究在深处、改革在关键处、探索未来了吗?不断追问、反思,我们不难得出一个结论:成果奖是天长日久的日子里“长”起来、成熟起来的。没有十年“寒窗苦”,哪来“功成名就”,把功夫下在平常的一个又一个365天吧!
由此我自然想起首届国家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特等奖获得者李吉林老师。李老师用了40年潜心研究情境教育,从情境教学到情境教育到情境课程再到情境学习,创建了中国特色的情境教育理论,构建了中国儿童情境学习范式。一路走来,她始终坚信不疑,坚定不移,孜孜以求,步步深入。对此,她用两个比喻来诠释:“我是一个竞走运动员,又是一个跳高运动员。”竞走运动员喻指脚踏实地、永远向前;跳高运动员喻指自我突破、不断超越。她从来没想过获奖,更没想过获特等奖,就连申报之前上交相关材料时,她还在说:全国高水平高质量的成果那么多,高手如林,我试试吧,也算是一次经历、一次淬炼。
成果奖的申报如此,文化建设、组织管理、名师成长、儿童研究……都应这样有理想追求、有目标引领、有规划实施。一切工作都有目的,但去掉功利心,防控目的性颤抖,不打“退堂鼓”,也不打“升堂鼓”,不写“急就章”,一切都在努力中,一切都会自然生长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