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豉翘清热颗粒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效果
2021-02-25张秋福
张秋福
支原体肺炎属于临床儿科常见下呼吸道感染性疾病,患儿患病后表现出病程长、病情严重等疾病特点,如果未得到及时有效治疗,可能会引发多器官衰竭,甚至导致患儿死亡,对患儿的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1]。支原体肺炎是由病毒感染引发的一种疾病,因此对该疾病的治疗原则是杀灭病原菌,控制机体炎性反应病变进展,从而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根据临床相关研究表明,肺炎患者体内的细胞因子分泌和体液的免疫功能出现紊乱,患者体内的T淋巴细胞亚群也会出现失调状态。由此可见,针对支原体肺炎患者不但需要采取病原菌清除治疗方法,还要采取抗病毒、抗炎的治疗方式,同时关注患儿体内免疫功能调节,从而全面改善患儿的机体状态,保证其治疗效果。相较于成年人来说,小儿由于体质较弱,在用药方面更应注意其安全性[2]。本研究选取医院收治的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31例,观察小儿豉翘清热颗粒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5月-2020年1月洪江市人民医院收治的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62例为研究对象,经计算机数字抽样法将其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1例。观察组中男17例,女14例;年龄0.5~10(5.27±1.35)岁;发病时间1~6(2.96±0.75)d。对照组男19例,女12例;年龄0.5~12(5.29±1.31)岁;发病时间1~6(2.99±0.78)d。2组患儿性别、年龄、发病时间等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进行比较。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患儿家长在知晓本研究内容基础上自愿参与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1)经医院相关检查确诊为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2)患儿年龄≥6个月但<12岁;(3)患儿均伴有不同程度的发热、咳嗽、食欲不振等临床症状。排除标准:(1)存在心、肝、肾等重要器官严重疾病患儿;(2)合并严重血管性疾病患儿;(3)对本次使用药物过敏患儿。
1.3 治疗方法 2组患儿在入院后均接受常规对症治疗,即抗感染、止咳化痰、退热等治疗措施。在此基础上,对照组应用注射用阿奇霉素(东北制药集团沈阳第一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20194025,规格:0.5 g)10 mg/kg静脉滴注,每天1次。观察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小儿豉翘清热颗粒(济川药业集团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Z20050154,规格:2 g)于饭后开水冲服,每天3次,具体应用剂量需要根据患儿的实际情况给药:<1岁患儿给药剂量为1~2 g/次;1~3岁患儿为2~3 g/次;4~6岁患儿为3~4 g/次;7~9岁患儿为4~5 g/次;≥10岁患儿为6 g/次。2组均治疗1周后观察疗效。
1.4 观察指标 比较2组治疗前后炎性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8、肿瘤坏死因子-α、干扰素-γ)水平与血清抗炎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3、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4及白细胞介素-10)水平。检测方法:抽取患儿清晨空腹静脉血2 ml,经离心处理后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炎性细胞因子水平与血清抗炎细胞因子水平,试剂盒生产厂家为武汉博士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需要严格根据说明书相关内容操作。
2 结 果
2.1 炎性细胞因子水平比较 治疗前,2组患儿炎性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8、肿瘤坏死因子-α、干扰素-γ)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周后,2组白细胞介素-8、肿瘤坏死因子-α、干扰素-γ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1。
表1 2组患儿治疗前后炎性细胞因子水平比较
2.2 血清抗炎细胞因子水平比较 治疗前,2组患儿血清抗炎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3、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4及白细胞介素-10)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周后,2组白细胞介素-13、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4及白细胞介素-10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2。
表2 2组患儿治疗前后血清抗炎细胞因子水平比较
3 讨 论
在小儿非细菌性肺炎疾病中,肺炎支原体肺炎占据30%以上,发病率相对较高。随着近年来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显著提升,生活习惯、饮食习惯、作息习惯等发生变化,同时周围环境污染加重,这些因素都会引发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导致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发病率逐年升高[3]。目前临床针对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疾病的致病因素并不确定,但大多数学者认为,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在感染肺炎支原体肺炎后机体内的炎性反应会随之增强,从而促使小儿机体内的血清炎性细胞因子的释放,造成小儿肺部、气道损伤。目前临床对于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的临床治疗方式通常为药物治疗,一般来说是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施加阿奇霉素序贯治疗方法,具有一定的治疗效果,但存在一定的问题,如起效较慢、用药后不良反应较多、耐药性较为严重等[4]。
中医学中,虽然并无“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之说,但根据患儿的临床表现,可将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归属于“肺痹”“肺炎咳喘”范畴,中医认为,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致病因素多为外来风寒之毒邪侵犯肺脏,导致小儿肺叶受熏,因此临床对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的治疗方式应是以清肺透邪为主;同时由于小儿喜爱肥甘之品,且自制力较差,容易导致饮食内停,从而加重患儿的病情,因此辅助治疗应为消食导滞,可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小儿豉翘清热颗粒属于一种中药治疗方法,药方组成有黄芪、连翘、柴胡、厚朴、半夏、薄荷、炒栀子、青蒿、甘草、赤芍、薄荷、大黄、荆芥等,将这些中草药制成口服制剂,对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具有较高的应用效果[5]。其中黄芪与连翘可以解上焦之热;薄荷、荆芥等药物具有透邪清热的作用;辅以大黄、厚朴等药物可具有清热、消食导滞之功效;甘草具有清热解毒、化痰止咳之功。小儿豉翘清热颗粒对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的治疗原则符合中医学中对“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认知理论,对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应用小儿豉翘清热颗粒可获得较高的治疗效果。以中医的角度来看,小儿豉翘清热颗粒中的连翘提取物当中存在连翘酚及甾醇化合物等活性成分,具有较好的消炎、镇痛功效;栀子中存在着较为丰富的栀子苷类化合物,具有解毒利尿、泻火除烦、清热凉血的功效,此外还有较强的抗病毒作用。现代药理研究显示,小儿豉翘清热颗粒对多种细菌性病原体均具有抑制作用,如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及肺炎链球菌等[6];而在毒理学中显示,小儿豉翘清热颗粒在治疗急性期呼吸系统疾病并无明显的不良反应,说明该药物不但治疗效果显著,且安全性较高,长期应用不会给患儿机体带来相应的病理变化。
现代药理研究显示,阿奇霉素属于新一代大环内酯类药物,具有抗菌活性作用,其特点为渗透性高、分布速度快、吸收快、生物利用度较好及释放缓慢等,因此阿奇霉素对病原菌具有高效且长期的抑制与清除作用,便于促进渗出物吸收、减轻机体的炎性反应等。白细胞介素-13、白细胞介素-10和白细胞介素-4是机体内抗炎活性最强的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6虽然曾被认为是由肿瘤坏死因子-α、细菌脂多糖及白细胞介素-1一起诱发的发炎性细胞因子,但经过临床相关研究发现,白细胞介素-6与其他炎性细胞因子一样,具有抗炎性反应作用[7];有研究指出,白细胞介素-6的主要作用是抗炎,能够通过抑制、衰减炎性细胞因子粒细胞巨噬细胞刺激因子、巨噬细胞炎性蛋白及干扰素-γ合成从而发挥较好的抗炎功效。白细胞介素-8、干扰素-γ、肿瘤坏死因子-α属于较为常见的炎性细胞因子,当机体处于感染状态时,这3种细胞因子均会在患者体内多个方面呈现出高表达。相关研究表明,在呼吸系统感染患者的血清中,白细胞介素-8、干扰素-γ、肿瘤坏死因子-α这3种炎性细胞因子均属于高表达状态;在机体处于炎性反应状态时,患者体内的抗炎细胞因子的应激性也会随之升高,因此在临床实践中,对于白细胞介素-8、干扰素-γ、肿瘤坏死因子-α这3种炎性细胞因子水平的控制也具有较高的要求,且这3种炎性细胞因子水平也能够作为评估机体炎性平衡的重要指标[8]。
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1周后,观察组患儿炎性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8、肿瘤坏死因子-α、干扰素-γ)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表明通过应用小儿豉翘清热颗粒联合阿奇霉素治疗能够更好地控制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体内的炎性平衡,从而保证其临床治疗效果,与吕志玲[9]的研究结论相一致。结果还显示,治疗后,观察组患儿血清抗炎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3、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4及白细胞介素-10)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说明应用小儿豉翘清热颗粒联合阿奇霉素治疗能够有效降低患儿机体内血清炎性因子水平,从而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与王成侠[10]的研究结论相一致。可见两药合用对改善患儿机体炎性反应等方面的作用更加显著,治疗效果确切,且安全性较高。
综上所述,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应用小儿豉翘清热颗粒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可有效改善患儿体内炎性反应,治疗效果更加显著,抗炎、抗病毒效果更加确切,值得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