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托啡诺复合瑞芬太尼用于纤维支气管镜麻醉镇痛的效果
2021-02-25叶琴
叶琴
纤维支气管镜为呼吸系统相关疾病诊断及治疗过程中较常用的仪器,能够检出气道变窄情况和气道中异物状况等。但采用纤维支气管镜实施诊断及治疗时多存在一定不适感,故针对接受纤维支气管镜检测的患者可予以一定麻醉和镇痛干预[1]。瑞芬太尼的麻醉起效较快,麻醉维持时长较短,容易予以麻醉控制,但瑞芬太尼对于呼吸系统及循环系统功能存在明显抑制作用,易出现呕吐情况及恶心症状。布托啡诺存在良好镇痛效果,镇痛维持时间较长,对循环系统的干扰较少,对呼吸系统的抑制作用较为轻微,镇痛效果较好[2]。本研究选取医院收治且接受纤维支气管镜检测的患者62例分组进行麻醉干预,旨在观察布托啡诺复合瑞芬太尼在接受纤维支气管镜检测患者麻醉镇痛过程中的用药价值,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2月-2020年6月娄底市中心医院收治的接受纤维支气管镜检测的患者62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1例。试验组年龄(55.49±2.24)岁;体质量(22.57±1.33)kg/m2。对照组年龄(55.38±2.39)岁;体质量(22.69±1.28)kg/m2。2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通过,患者均知晓研究内容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患者拟接受纤维支气管镜检测; ASA麻醉分级情况处于Ⅰ~Ⅱ级。排除标准:(1)存在严重心血管系统相关疾病患者;(2)凝血功能异常患者;(3)存在严重肝肾功能不全患者;(4)有哮喘相关病史患者;(5)对于课题所用麻醉药物(如丙泊酚、布托啡诺、瑞芬太尼等)有过敏反应者;(6)存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相关病史者;(7)有免疫功能情况缺陷患者。
1.3 方法 试验组麻醉诱导前5 min,静脉注射酒石酸布托啡诺注射液(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7.00 μg/kg;对照组麻醉诱导前5 min,静脉给予相同剂量生理盐水。2组麻醉诱导时,静脉注射丙泊酚2.00 mg/kg,维持泵用盐酸瑞芬太尼(宜昌人福药业责任有限公司生产),负荷剂量1.00 μg/kg,之后采取1 min泵注用药0.15 μg/kg,实施麻醉诱导后,面罩吸氧放置喉罩,采取1 min给药丙泊酚60.00 μg/kg予以麻醉维持,于麻醉诱导后15 min停止用药瑞芬太尼。在喉罩置入后,送入纤维支气管镜实施检测。
1.4 观察指标 (1)比较2组麻醉镇痛效果;(2)麻醉镇痛涉及并发症发生情况;(3)血流动力学主要分析心率、平均动脉压、血氧饱和度指标,统计进入诊疗室后静卧10 min、麻醉诱导后10 min、纤维支气管镜检测后20 min时心率、平均动脉压、血氧饱和度测定所得数值;(4)睫毛反射消除所用时间;(5)术后苏醒质量依据Steward苏醒评估方法评定,主要研究纤维支气管镜检测后10、15 min时Steward苏醒评分值。
1.5 麻醉镇痛效果评定标准[3]优:声门对应开放情况较佳,纤维支气管镜的送入较为轻松,不存在咳嗽情况或只有1~2次轻微咳嗽;良:声门对应开放情况较好,纤维支气管镜的送入尚且顺利,存在2~5次轻微咳嗽;差:并不满足以上标准。整体优良率=(优+良)/总例数×100%。
2 结 果
2.1 麻醉镇痛效果比较 试验组麻醉镇痛优良率为96.77%,高于对照组的77.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67,P=0.023)。见表1。
表1 2组患者麻醉镇痛效果比较 [例(%)]
2.2 麻醉镇痛并发症比较 试验组麻醉镇痛涉及并发症总发生率为6.45%,低于对照组的25.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92,P=0.038)。见表2。
表2 2组患者麻醉镇痛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例(%)]
2.3 心率、平均动脉压、血氧饱和度比较 2组患者进入诊疗室后静卧10 min、麻醉诱导后10 min、纤维支气管镜检测后20 min时心率、平均动脉压、血氧饱和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2组患者不同时间点心率、平均动脉压、血氧饱和度 比较
2.4 睫毛反射消除时间比较 试验组睫毛反射消除时间(38.60±2.33)s,短于对照组的(46.35±3.10)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127,P=0.000)。
2.5 Steward苏醒评分比较 2组患者纤维支气管镜检测后10 、15 min时Steward苏醒评估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2组患者Steward苏醒评分比较分)
3 讨 论
近年来,接受纤维支气管镜检测的患者人数逐渐增多,然而,施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测操作会对患者造成一定痛苦。因此,为保证纤维支气管镜检测操作顺利实施和完成,需予以患者对应麻醉镇痛干预[4-5]。接受纤维支气管镜检测患者的麻醉需起效速率较快,麻醉深度应足够且容易控制,苏醒较快,麻醉并发症应较少[6-7]。丙泊酚为常用的静脉麻醉药品,麻醉起效相对较快,维持时长较短,麻醉恢复较快,存在良好镇痛效果,但丙泊酚的镇痛作用和其使用剂量存在显著正相关性,而过多剂量用药后会增加麻醉不良反应情况。
瑞芬太尼为常用麻醉药物,其代谢速率较快,容易控制,但是接受纤维支气管镜检测患者仅采取瑞芬太尼实施麻醉及镇痛干预,可能会出现呼吸循环受到抑制现象,发生恶心、呕吐情况等,同时瑞芬太尼较快被代谢而引发镇痛效果较早失效[8]。布托啡诺可经由对κ受体形成激发作用,获得镇痛干预效果,在短小手术对应麻醉和镇痛过程中使用较广泛,可获得良好麻醉及镇痛干预效果[9-10]。本研究涉及指标资料内容显示,与瑞芬太尼用药麻醉方法实施对比后,选择布托啡诺复合瑞芬太尼相麻醉方法的患者麻醉镇痛效果整体优良率升高,麻醉镇痛涉及并发症整体占比降低,进入诊疗室后静卧10 min、麻醉诱导后10 min、纤维支气管镜检测后20 min时心率指标测定所得数值、平均动脉压指标测定所得数值和血氧饱和度指标测定所得数值差距不大,睫毛反射消除所用时间缩短,纤维支气管镜检测后10、15 min时Steward苏醒评估分值差距小。布托啡诺复瑞芬太尼麻醉方法在接受纤维支气管镜检测患者麻醉镇痛过程中使用后,瑞芬太尼能够较快麻醉起效,于一定程度上弥补布托啡诺起效速率不快导致前期镇痛情况并不充足现象;同时,布托啡诺和瑞芬太尼相互结合运用后可减少以上2种药物的应用剂量,进而有助于降低麻醉药物所致并发症情况;而且,采取布托啡诺能够缩短麻醉诱导时间,主要与其良好镇静效果存在一定关系,故将以上2种药物联合应用以期得到较为安全及有效的麻醉及镇痛干预效果。
综上所述,接受纤维支气管镜检测患者麻醉镇痛过程中选用布托啡诺复合瑞芬太尼麻醉方法可取得较佳麻醉镇痛效果,麻醉不良反应较少,麻醉安全性高,血流动力学较为平稳,麻醉起效速率较快,术后苏醒质量良好,显示出重要麻醉镇痛用药优势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