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自体富血小板凝胶联合负压辅助闭合技术治疗糖尿病足溃疡的效果

2021-02-25王国阳孙权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1年23期
关键词:自体糖尿病足负压

王国阳,孙权

随着我国经济技术的不断发展与进步,糖尿病的患病率也在逐渐增加,糖尿病较为严重的并发症是糖尿病足溃疡,其病因可能与患者神经系统的病变循环障碍及血管病变有一定关系[1]。大部分糖尿病足溃疡患者选择截肢,严重患者有致残及死亡的风险,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也产生一定的影响[2]。自体富血小板凝胶联合负压辅助闭合技术可激活血小板受体,释放生长因子,修复患足组织,促进溃疡愈合。本文观察自体富血小板凝胶联合负压辅助闭合技术治疗糖尿病足溃疡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9月-2020年3月邵阳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收治的糖尿病足溃疡患者11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55例和对照组55例。观察组患者男28例,女27例;年龄44~70(53.25±9.56)岁;病程4~11(5.46±1.44)年。对照组患者男27例,女28例;年龄45~71(54.66±8.79)岁;病程5~12(6.01±1.56)年。2组患者基本资料(性别、年龄、病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通过伦理委员会批准,所有患者均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选择标准 纳入标准:均符合糖尿病足溃疡的临床诊断。排除标准:(1)下肢大动脉闭塞患者;(2)心、肾功能障碍;(3)抑郁症及哺乳期患者。

1.3 治疗方法 2组患者均接受抗感染、控制血糖、调血脂等常规治疗,无菌清理创面分泌物与坏死组织[3]。对照组患者应用负压辅助闭合技术:根据创面的大小裁剪无菌敷料,完全覆盖于创面,间断缝合固定,经过创面直接引出引流管,将生物半透明膜封闭创口边缘3~5 cm,应用“系膜法”密封引流管,保持创面密封良好;在引流管的另一端连接中心负压,24 h持续负压引流,将负压调整至2~3 kPa,敷料每隔1天更换1次,观察创面吸引的有效性及引流液情况,直至创面被上皮组织覆盖,伤口愈合[4-5]。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自体富血小板凝胶治疗,具体方法:患者接受负压引流1周后拆除负压,开始自体富血小板凝胶治疗,抽取患者全血20 ml,采血后轻轻摇晃血液,避免凝固,将血液放置在22 ℃下进行离心,离心时间5 min,取上层血浆,继续加速重力离心7 min,将上层血清弃去,留取下层的富血小板血浆备用,将10%葡萄糖酸钙1 ml加入凝血酶1 000 U,待完全溶解后制成促凝剂,用注射器抽取备用[6]。伤口消毒后用生理盐水清洗,用涂有凡士林的纱布将伤口周围完全围住,将自体富血小板血浆:促凝剂=10∶1的比例,滴到创面或喷洒到创面,待自体富血小板凝固后形成凝胶,用凡士林油纱将伤口完全覆盖,进行固定,防止移位,3 d后给创面换药,凝胶已完全吸收,换药过程中注意消毒、清洗等,15 d后再次进行自体富血小板凝胶治疗[7]。患者在治疗期间不可避免会有焦虑、抑郁情绪,治疗过程中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适当做心理疏导,帮助患者树立治疗信心,更好配合医师治疗。

1.4 观察指标与方法 比较2组患者治疗效果、溃疡愈合时间、住院时间、治疗前后血生化指标、治疗前、治疗7 d、14 d溃疡面积、心理状态及并发症(截肢、感染)发生情况。血生化指标包括空腹血糖(FPG)、空腹血浆胰岛素(FINS)、糖化血红蛋白(HbA1c)、总胆固醇(TC);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与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定2组患者心理状态,满分为100分,分数越高证明焦虑、抑郁程度越重。

1.5 疗效评定标准 显效:溃疡面完全愈合、修复较好,无感染;有效:溃疡面愈合较好,愈合面积>30%;无效:溃疡面愈合较差,愈合面积≤30%或加重。治疗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2 结 果

2.1 治疗效果比较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8.18%)高于对照组(87.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53,P=0.028)。见表1。

表1 2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例(%)]

2.2 溃疡愈合时间、住院时间比较 观察组患者溃疡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2。

表2 2组患者溃疡愈合时间、住院时间比较

2.3 治疗前后血生化指标比较 治疗前,2组患者血生化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FPG、FINS、HbA1c均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治疗前后TC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生化指标比较

2.4 治疗前、治疗7 d、14 d后溃疡面积比较 治疗前,2组患者溃疡面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7 d、14 d后,2组患者溃疡面积均小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小于对照组(P<0.01)。见表4。

表4 2组患者治疗前、治疗7 d、14 d后溃疡面积比较

2.5 治疗前后患者心理状态比较 治疗前,2组患者心理状态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SAS评分及SD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1)。见表5。

表5 2组患者治疗前后心理状态比较分)

2.6 并发症比较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发生感染1例,对照组患者治疗后发生截肢2例,感染5例。观察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1.82%)低于对照组(12.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53,P=0.028)。

3 讨 论

糖尿病作为现阶段临床中发病率相对较高的一种病症,其发病率逐年提高[8]。患者发病后会出现一系列临床症状,而足溃疡是最为常见的一种并发症,很多患者在发病后其自身生活质量会受到明显影响,因而需采取科学的治疗措施。诱发糖尿病足溃疡的因素与患者神经因素病变具有直接关联,因而需针对诱发患者病变的因素做出全面分析,且需按照诱发患者发病因素,及时制定治疗对策[9]。

糖尿病足患者发病原因与创伤缺血及其神经病变有一定关系。糖尿病足患者由于血管神经病变导致感觉衰退,血液循环较慢,继而容易引起病变,会出现麻木、疼痛等症状,严重造成局部组织溃疡、坏死等[10]。糖尿病足溃疡患者的病理基础是代谢异常所导致的大血管动脉粥样硬化狭窄,加上患者血糖较高,引起微血管基底膜变厚,由于血管痉挛导致其供血不足,对血液流动造成一定影响[8]。糖尿病足患者由于身体长期处于高血糖状态,创面无法有效快速愈合,较容易转变为糖尿病足溃疡。临床上糖尿病足溃疡患者因为此病截肢的不在少数,给患者的生活及其心理造成较大影响。随着临床医学的不断进步与发展,为改善糖尿病足溃疡的预后情况,促进溃疡的快速愈合,降低截肢的风险,治疗方式不断改进。

自体富血小板凝胶属于天然的生物制剂血小板成分,主要来源于患者自身的血液,具有免疫性原较低的优势。且自体富血小板凝胶在血小板脱颗粒的作用下,可释放转化生长因子β、白细胞介素1β和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等,这些因子可有效起到创面愈合的效果,且这些细胞因子一方面可有效促进血管内皮细胞及纤维细胞增殖,另一方面还可促使肉芽组织快速生长[9]。自体富血小板凝胶对中性粒细胞及单核细胞趋化、吞噬和活化起到引导作用,因此具有良好的抗感染功效,继而在临床各类创面溃疡患者的治疗中得到广泛应用。通过配合负压引流技术能极大降低患者感染的风险,对单核粒细胞和白细胞等起到良好的保护作用,有助于促使机体释放大量抗炎因子,因此有效发挥抗感染功效。自体富血小板凝胶联合负压辅助闭合技术可帮助患者改善临床症状,对患者溃疡面积及溃疡症状改善具有显著优势,在临床中可推广该治疗技术,从而为提高治疗质量奠定基础[7]。研究发现,该项治疗技术应用的优势和价值较显著,患者治疗后症状指标改善明显,尤其在溃疡面积、临床疗效及血生化指标和心理状态指标改善方面更具明显优势[10]。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溃疡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2组患者FPG、FINS、HbA1c均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2组患者治疗前后TC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7 d、14 d后,2组患者溃疡面积均小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小于对照组;治疗后,2组患者SAS评分及SD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本研究结果与杜馥曼等[7-10]研究结果相符,验证了自体富血小板凝胶联合负压辅助闭合技术治疗糖尿病足溃疡的优势和价值。

综上所述,自体富血小板凝胶联合负压辅助闭合技术糖尿病足溃疡病具有较好的效果,可缩短患者溃疡愈合时间及住院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缓解患者的心理状态,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猜你喜欢

自体糖尿病足负压
糖尿病足,从足护理
糖尿病足部门诊在预防糖尿病足溃疡中的体会探析
早早孕负压吸引人工流产术的临床探讨
一种手术负压管路脚踏负压控制开关的研制
低损伤自体脂肪移植技术与应用
自体骨髓移植联合外固定治疗骨折不愈合
中医综合治疗糖尿病足疗效观察
自体脂肪颗粒移植治疗面部凹陷的临床观察
中西医对血管病变致糖尿病足的认识
蓝普锋RPC系列PLC在高层无负压供水系统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