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奥美拉唑联合内镜下止血夹治疗消化性溃疡合并出血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2021-02-25杨智华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1年23期
关键词:胃液消化性奥美拉唑

杨智华

消化性溃疡合并出血是临床上常见急危重症,好发于十二指肠部及胃部,临床表现为恶心、呕吐、胃烧灼感、上腹疼痛等症状。消化性溃疡合并出血起病急,发病率高,患者若不及时治疗,该病症可进展为失血性休克,严重时可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故及时止血是治疗该症的关键所在[1]。药物是治疗消化性溃疡合并出血的常见治疗手段,其中奥美拉唑常应用于该病症的治疗中,但该药物见效慢,易引发再次出血,因此寻找有效的止血治疗手段是临床上面临的重要问题。内镜下止血夹具有止血快速、彻底等优势,可有效降低再出血率[2]。基于此,本文选取医院收治的消化性溃疡合并出血患者进行分析,观察奥美拉唑联合内镜下止血夹对患者安全性及有效性的影响,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19年1月娄底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消化性溃疡出血患者共82例为研究对象,依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1例。其中观察组男24例,女17例;年龄23~65(43.62±3.58)岁;复合性溃疡17例,十二指溃疡15例,胃溃疡9例。对照组男23例,女18例;年龄23~66(43.71±3.61)岁;复合性溃疡18例,十二指溃疡13例,胃溃疡10例。2组的患者一般资料如年龄、性别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患者及其家属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且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同意。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1)患者均符合《消化性溃疡中西医结合诊疗共识意见》(2011年版)相关疾病诊断标准;(2)经胃镜检查确诊为消化性溃疡合并出血患者;(3)溃疡直径为0.3~2.0 cm。排除标准:(1)精神病患者;(2)癌性溃疡患者;(3)复合型溃疡患者;(4)多发性溃疡患者;(5)活动性出血患者;(6)有严重并发症者;(7)合并严重心肝肾等疾病者;(8)奥美拉唑过敏者。

1.3 方法 对照组给予注射用奥美拉唑钠(安徽宏业药业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20059392)40 mg静脉推注,每天2次,连续治疗1周。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内镜下止血夹治疗,注射用奥美拉唑钠用法用量与对照组相同。内镜下止血夹治疗方法:经患者口腔部位置入内镜,将止血夹持放器从活检通道送至溃疡处,将金属钛夹伸出,夹住出血部位两端,将血流阻断,放松夹住反复多次,直到血完全止住,再向局部喷洒生理盐水,观察患者溃疡部位的止血效果,对钛夹位置给予评估,若无异常后将内镜退出,完成止血。

1.4 观察指标 (1)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2)抽样胃管抽取患者治疗前后的空腹胃液,检测2组治疗前、治疗48 h后胃液pH值;(3)记录止血时间、住院时间;(4)入院时、出院时生活质量评分:根据SF-36量表的评分标准进行生活质量评价,评价内容主要有躯体功能、心理职能、活力和社会功能等,最高分100分,得分越高生活质量就越好;(5)不良反应和再出血发生率,其中不良反应包括腹痛、恶心、皮疹。

1.5 疗效评定标准[3]显效:患者治疗后,溃疡消失,无活动性出血,复查后相关指标达到相关标准;有效:患者治疗后,溃疡面积缩小≥50%,经复查无活动性出血,出血等指标达标;无效:患者治疗后,溃疡面积缩小<50%,复查后仍然存在活动性出血,各项指标未达标。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2 结 果

2.1 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1周,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12%,高于对照组的73.17%(χ2=7.405,P=0.007)。见表1。

表1 2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例(%)]

2.2 空腹胃液pH值比较 治疗前,2组患者空腹胃液pH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8 h后,2组胃液pH值均较治疗前升高(P<0.01),且观察组胃液pH值高于对照组(P<0.01)。见表2。

表2 2组患者空腹胃液pH值比较

2.3 止血时间、住院时间比较 观察组止血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3。

表3 2组患者止血时间、住院时间比较

2.4 SF-36评分比较 入院时,2组SF-36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时,2组SF-36评分均较入院时升高(P<0.01),且观察组出院时SF-36评分高于对照组(P<0.01)。见表4。

表4 2组患者SF-36评分比较分)

2.5 不良反应和再出血发生率比较 2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再出血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表5 2组患者不良反应和再出血发生率比较 [例(%)]

3 讨 论

消化性溃疡为一种慢性溃疡,是临床上多见疾病。由于人们的生活方式和饮食结构发生变化,消化性溃疡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该疾病总发病率占总人口的10%~20%,影响着人们的正常生活[4]。当溃疡累及黏膜下血管,可致使血管破裂出血,引发消化性溃疡合并出血,在内镜检查下可表现为喷射状出血、活动性渗血,部分患者甚至可见裸露血管[5]。目前,临床上采用药物和手术治疗是消化性溃疡合并出血的主要治疗方法,有研究显示,90%的患者给予药物治疗,可取得一定的治疗效果。

奥美拉唑是一种高选择性质子泵抑制剂,该药物能与胃黏膜质子泵特异性结合,有效改造空间结构,显著升高胃内pH值,从而达到止血效果[6];但单一使用该药物治疗,可引发下动脉破裂出血,增加再次出血的风险,止血效果具有一定的局限性,需要配合其他方式进行治疗。内镜下止血夹为一种靶向的治疗方法,可对出血部位精准定位,借助止血夹的闭合抑制出血部位血液流出,在重复闭合的过程中会产生机械力,成功将血流给予阻断,止血效果显著[7-8]。本研究显示,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而观察组的再出血率低于对照组。可见奥美拉唑联合内镜下止血夹治疗消化性溃疡合并出血疗效确切,止血效果显著。分析原因:止血夹止血后不用取出,黏膜周围可发生炎性反应,有效促进肉芽组织生长,半个月后,止血夹可自行滑落,经消化道排出体外,止血效果明显,再出血率大大降低[9]。

胃液pH值对凝血功能具有一定的影响作用,当pH值<5.9时,血小板存在凝聚障碍,血凝块被溶解,而当pH值升高时,可对胃蛋白酶的活性有效抑制,从而有助于血小板聚集,起到止血效果[10]。杨勇等[11]研究中,对49例消化性溃疡合并出血病患进行了奥美拉唑与内镜下止血夹治疗,并对另外49例消化性溃疡合并出血病患进行单纯奥美拉唑治疗,结果显示,内镜组总有效率为95.92%(47/49),比常规组77.55%(38/49)高;内镜组止血时间(2.1±0.6)d、住院时间(4.3±0.5)d,短于常规组的(4.7±0.9)d和(7.8±1.1)d;内镜组再出血率为6.12%(3/49),低于常规组的24.49%(12/49);内镜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12%(3/49),常规组为4.08%(2/49),2组比较无显著差异。表明奥美拉唑和内镜下止血夹联合疗法的实施可显著提升消化性溃疡合并出血病患的疗效,且有助于缩短止血时间,减少再出血风险,且不良反应较少,十分安全、有效。本研究中,观察组总有效率比对照组高,观察组止血时间与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短,观察组再出血率低于对照组,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无显著差异,与杨勇等[11]研究结果相似。此外,观察组空腹胃液pH值优于对照组,观察组出院时SF-36评分高于对照组高。奥美拉唑联合内镜下止血夹治疗协同作用明显,可改善患者胃内凝血功能,快速止血;同时在不良反应方面,患者仅有轻微的消化道反应,停药后可自行缓解,安全性高[8]。为此,临床医师可将奥美拉唑与内镜下止血夹联合疗法作为消化性溃疡合并出血的一种首选治疗方案,以进一步提高疾病治疗的效果与安全性。

综上所述,奥美拉唑与内镜下止血夹联合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患者效果显著,可明显提高患者的空腹胃液pH值,缩短止血时间,不良反应少,减少再出血现象,且利于患者生活质量的提升,该治疗方法十分安全有效,值得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胃液消化性奥美拉唑
消化性溃疡的中医辨证施治
你了解消化性溃疡吗?
藏药佐太在模拟胃液、肠液中的汞溶出差异
早产儿胃液培养在早发性感染诊断中的价值
瘤胃液在牛羊疾病中的临床应用
35例奥美拉唑不良反应分析
奥美拉唑治疗胃溃疡疗效观察
三种检测方法在胃液隐血试验中的临床应用评价
针灸治疗消化性溃疡59例
奥曲肽联合奥美拉唑治疗上消化道出血54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