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代双源CT在心律不齐冠脉CTA检查中的应用价值
2021-02-25林列兴陈羽
林列兴 陈羽
【关键字】第三代双源CT;CTA检查;心律不齐;辐射剂量;信号噪声比;应用价值
冠心病作为心血管病的主要死因之一,早期及时准确的诊断对患者健康具有重要作用[1-3]。目前来看,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CT angiography,CTA)是重要的诊断冠心病的无创检查方式,但是存在辐射危害的缺点[4-6]。特别是心律不齐患者,心率和心律的变化,存在图像质量与心律成负相关,使检查心律不齐患者时受到一定限制。研究发现,第三代双源CT在心律不齐冠脉CTA成像中,可以获得较好的图像,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7-9]。其已成为临床冠心病筛查(特别是心律不齐)的重要检测手段,但辐射剂量以及安全性越来越受到临床工作者关注。本研究就第三代双源CT在心律不齐患者冠状动脉CTA中的应用进行初步研究并做出评价,将其与第一代双源CT的辐射剂量和图像质量进行对比分析,旨在为该技术的临床应用提供依据。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收治的心律不齐患者96例,随即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8例,其中对照组男31例,女17例,平均年龄(62.5±5.8)岁,BMI为(25.8±2.79)kg/m2;观察组男28例,女20例,平均年龄(63.7±5.5)岁,BMI为(26.3±3.11)kg/m2。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BMI以及心率变化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均完成了CTA扫描。纳入标准:(1)符合心律不齐疾病诊断标准[4],临床拟诊冠心病,并依据监测到的心电图,心率变化>20次/分;(2)均无碘过敏史,无严重心、肺、肾功能不全;(3)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或患者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4)无明显神经损害表现。
1.2 检查方法
两组患者均予去掉身体金属异物,避免影响图像的质量,扫描范围:从气管隆突下缘至心尖下1 cm左右。观察组采用第三代双源CT(Siemens Force),对照组采用第一代双源CT(Somatom Definition,Siemens),观察组采用前瞻性心电门控,扫描参数:管电压80 kV,管电流采用自动调制,造影剂剂量48 mL,速率5 mL/s,再以相同流率注射50 mL生理盐水;对照组采用回顾性心电门控:管电压90 kV,管电流采用自动调制,造影剂75 mL,速率5 mL/s,再以相同流率注射50 mL生理盐水。两者均使用非离子型对比剂碘普罗胺(生产厂家:Bayer AG,进口药品注册证号:H20171333,国药准字:J20180043,规格:100 mL:76.89 g)注射液。
1.3 图像质量评估及主观评价指标
计算并比较两组容积CT剂量指数(computed tomographic dose index volume,CT DIvol),剂量长度乘积(dose-length product,DLP)和有效辐射剂量(effective dosee,ED)。ED的计算公式为ED=DLP×k,k值取值为0.014;比较两组噪声比(signal to noise ratio,SNR):CT值差值 [主动脉根部感兴趣区(ROI)CT值与同层面脂肪的CT值差] 与SD(ROI区域的噪声)值的比值。主观评价:依据美国心脏协会制定的冠状动脉17节段分段评定标准,由2名经验丰富的放射科医师在双盲法对2组患者进行图像主观评分,5分:图像解剖细节清晰,能清晰诊断;4分:图像解剖细节尚清晰,不是特别好评价;3分:图像大部分解剖结果显示可满足诊断,有小部分图像不能进行评价;2分:图像解剖细节模糊,解剖细节不足以被发现;1分:解剖结构模糊,不能诊断;评分在3分以下不能满足临床诊断。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客观图像质量比较
两组经图像质量的客观评价,对照组主动脉根部CT值,噪声(SD)及信噪比(SNR),不明显高于观察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的DLP、ED值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图像质量主观评估
两组图像质量主观评估显示,观察组评分(右冠状动脉、左冠状动脉主干、左回旋支、左前降支)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对照组中有4例患者右冠状动脉,1例左冠主干以及3例患者的左回旋动脉,1例患者的左前降支的评分在3分以下,不能满足临床诊断的患者共7例,成功率85.42%,而观察组2例患者的右冠状动脉评分为2分,不能满足临床诊断,成功率为95.8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07,P=0.08)。见表2。
3 讨论
心律不齐在临床冠心病中比较常见,尤其是偶发性的房性早搏、室性早搏等[10]。由于该部分患者扫描时心率变化,R-R间期不成比例的缩短和延长,严重影响诊断的准确性,导致冠状动脉图像质量下降,无法评价冠状动脉狭窄的程度[11],因此,如何以无创方式正确判断冠状动脉的狭窄情况,并有效提高患者CT冠状动脉成像成功率显得尤为重要。
目前,双源CT诊断技术不断革新,特别是第三代双源CT在心律不齐冠脉CTA成像中因其扫描速度快,缩短了曝光时间,辐射剂量低等特点得到广泛应用[12]。研究发现,第三代双源CT能克服常规CT检查心血管成像假阳性较高的弊端,有利于准确诊断冠脉病变[13]。研究报道放射科技术的造影剂相关毒副作用反应,如何降低造影剂不良反应的风险,依然是科研人员探索的关键[14]。本研究发现两组经图像质量的客观评价,对照组主动脉根部CT值,噪声SD及信噪比SNR,不明显高于观察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而二组间DLP、ED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图像质量主观评估显示,观察组评分(右冠状动脉、左冠状动脉主干、左回旋支、左前降支)明显优于对照组,具备统计学差异,第三代双源CT图像整体的评分要高于第一代双源CT。崔明雨等[13-14]报道显示第三代双源CT在冠状动脉血管成像满足临床诊断的前提下降低造影剂的用量。与第一代双源CT相比较,第三代双源CT有更快的扫描速度,更宽的探测器覆盖范围,从而能在更短的时间内完成冠脉CTA检查,降低造影剂带来的不良反应风险。
表1 两组患者客观图像质量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客观图像质量比较(±s)
组别 例数 CT值(HU) DLP (mGy/cm) ED(msv) SD SNR观察组 48 403.5±103.5 73.2±10.4 1.89±0.49 33.5±9.2 14.6±4.3对照组 48 418.2±96.7 102.8±11.8 2.74±0.56 30.4±8.7 15.6±4.8 t值 - 0.72 13.04 7.91 1.69 1.08 P值 - 0.47 <0.001 <0.001 0.09 0.29
表2 两组患者图像质量主观评估(分,±s)
表2 两组患者图像质量主观评估(分,±s)
组别 例数 右冠状动脉 左冠状动脉主干 左回旋支 左前降支观察组 48 4.13±0.58 4.20±0.41 4.01±0.31 4.09±0.44对照组 48 3.61±0.48 3.95±0.36 3.77±0.35 3.90±0.37 t值 - 4.78 3.17 3.56 2.02 P值 - <0.05 0.002 0.001 0.046
心律不齐患者进行CTA检查时,应用第三代双源 CT获得的图像质量高,辐射剂量低,安全性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