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髋膝关节置换患者围手术期应用快速康复理念的效果分析

2021-02-25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1年2期
关键词:髋关节膝关节康复

髋膝关节置换术近几年发展迅速,已经成为髋膝关节疾病的重要治疗手段,但髋膝关节手术由于需要用人体骨关节假体置换患者髋关节或膝关节病灶,手术创伤较大,对患者机体会产生较大影响。快速康复理念(fast track surgery,FTS)是一种新型促进患者康复的管理方式,能够降低患者在围术期的应激反应[1-2],保证患者围术期能够得到优质的医疗服务,协助医生指导患者围术期正确康复方式,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一些学者提出将快速康复理念应用到髋膝关节置换患者医疗中,能够提高患者的预后效果,为此本文筛选本院2017年7月—2019年7月期间收治符合实验要求择期行髋膝关节置换手术患者200例,对髋膝关节置换患者围手术期采用快速康复理念的应用效果进行探讨,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筛选本院2017年7月—2019年7月期间收治符合实验要求择期行髋膝关节置换手术患者200例,将实验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n=100)和对照组(n=100),干预组男患者、女患者分别为52例、48例,年龄61~83岁,平均(69.2±4.9)岁,病程2~17年,平均(8.5±2.3)年,对照组男患者、女患者分别为53例、47例,年龄60~82岁,平均(68.6±5.2)岁,病程2~18年,平均(9.1±2.2)年。纳入标准:(1)患者初次行髋膝关节置换术。(2)患者同意参与实验签署实验知情书。(3)患者对手术耐受。排除标准:(1)患者合并患有代谢性疾病、有意识障碍或精神病史。(2)患者合并患有心脏、肝、肾、脑等一种或多种疾病。本实验开展向本院伦理委员会提交实验申请,审核通过后开展实验。两组实验患者一般资料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围术期管理,主要管理内容包括:(1)术前手术风险告知,要求患者直系家属签署手术同意书;住院日常管理;营养干预,术前6 h禁食禁水;放置导尿管和引流管,采用常规方式放置导尿管和引流管,术后密切管理[3];功能锻炼,术后观察引流管情况,24~48 h拔除引流管和导尿管,指导患者锻炼动作,X片显示患者置换关节定位良好即可适当下床活动;相关辅助治疗药物,根据患者情况进行防血栓、抗炎症、营养支持、镇痛泵和止痛针(止痛泵根据患者意愿使用)[4]。

干预组患者采用快速康复理念管理,主要管理内容包括:术前治疗知识普及,向患者介绍髋膝关节置换治疗方式、手术风险、术前注意事项、并发症预防措施、术后锻炼方式等,并将这些内容制成治疗指导宣传册[5],向患者发放;注意患者围术期管理,提高患者治疗依从率[6-7];术前训练,术前指导患者正确使用助行器方式和功能锻炼方式;营养干预,患者入院后进行微量元素和血常规检查,确定患者身体质量指数[8],在术前及术后指导患者积极补充营养,增加自身抵抗力[9];术中保温,术中输液、输血时适当加温,使用手术保温毯遮盖[10];放置导尿管和引流管,导尿管根据患者具体情况放置,若患者较年轻、无排尿困难、手术难度评估较小可不放置导尿管,引流管正常放置;功能锻炼,术后观察引流管情况,24~48 h拔除引流管和导尿管,X片显示患者置换关节定位良好即可适当下床活动,再次规范患者锻炼动作,根据患者情况规定每日锻炼时间及锻炼强度[11-12],每日记录患者锻炼情况;相关辅助治疗药物,根据患者情况进行防血栓、抗炎症、营养支持,对患者进行疼痛管理[13],评估患者疼痛耐受程度,规范使用镇痛泵和止痛针,提高患者治疗质量。

1.3 观察指标

观察记录实验患者手术情况,主要包括:术中出血量、首次下床时间、引流管拔管时间、伤口愈合时间、髋关节功能评分、膝关节功能评分。髋关节功能评分采用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表(包含疼痛、功能、畸形、活动度四项,总分100分,评分越高髋关节功能越好),膝关节功能评分采用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表(包括跛行、使用支撑物、闭锁感、不安定度、疼痛、肿胀度、楼梯攀爬、蹲姿八项,总分100分,评分越高膝关节功能越好);采用VAS疼痛评分(总分10分,评分越高疼痛程度越高),评估患者手术前、手术后疼痛程度。

表1 实验患者手术情况分析(±s)

表1 实验患者手术情况分析(±s)

组别 术中出血量(mL)首次下床时间(h)引流管拔管时间(h)伤口愈合时间(h)髋关节功能评分(分)膝关节功能评分(分)干预组(n=100) 261.4±37.5 29.5±3.1 22.7±3.8 319.2±40.8 79.1±2.5 76.5±3.0对照组(n=100) 389.1±50.7 34.7±4.2 30.1±4.3 400.8±57.6 71.5±4.2 70.2±3.3 t值 7.318 6.039 6.145 5.930 6.441 6.055 P值 <0.01 <0.01 <0.01 <0.01 <0.01 <0.01

表2 实验患者手术前、手术后VAS疼痛评分(±s)

表2 实验患者手术前、手术后VAS疼痛评分(±s)

组别 术前 术后1天 术后3天 术后7天 术后15天干预组(n=100) 7.8±1.3 4.3±1.1 4.2±1.4 3.0±0.6 2.5±0.4对照组(n=100) 8.0±1.4 5.1±1.3 5.3±1.5 3.7±0.5 2.7±0.5 t值 0.322 5.884 6.274 6.051 0.567 P值 >0.05 <0.01 <0.01 <0.01 >0.05

1.4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手术情况分析

干预组患者术中出血量、首次下床时间、引流管拔管时间、伤口愈合时间及髋关节功能评分、膝关节功能评分优于对照组,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1。

2.2 疼痛评分

干预组、对照组患者术前、术后15天疼痛评分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者术后1天、术后3天、术后7天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数据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2。

3 讨论

髋膝关节疾病是危害人体较大的骨骼疾病,在临床上较多患者髋膝关节疾病呈慢性经过,患者常年受到骨痛折磨,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髋膝关节置换术近几年发展迅速,已经成为髋膝关节疾病的重要治疗手段,患者经髋膝关节置换后能够明显缓解患者关节疼痛、矫正患者骨变形、逐渐改善和恢复患者的运动功能[14]。但是,髋膝关节手术由于需要用人体骨关节假体置换患者髋关节或膝关节病灶,手术切口较长,创伤较大,对患者机体会产生较大影响。

快速康复理念是一种新型促进患者康复的管理方式,其主要工作内容不仅局限于常规医护工作,更重要一点是配合主治医生做好患者的各项指导工作,体现医务工作者的专业职能,为患者提供生理、心理、生活等服务。医务工作者不仅要做好术前访视、手术相关内容普及,在术中及术后要做好患者的病情观察工作,指导并监督患者正确康复治疗的方式。在饮食上,和患者沟通加强营养的重要性。医务工作者要对每位患者进行责任分化,患者的责任护士要充分了解患者的具体情况,对患者开展一对一的健康教育和心理辅导,坚定患者治疗的信心,在能力范围内解决患者各种问题,从而有效降低患者在围术期的应激反应,提高患者治疗效果。

将快速康复理念应用至髋膝关节置换患者围手术期管理中,研究结果显示,干预组患者手术情况及髋膝关节功能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且干预组患者术后1天、术后3天、术后7天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更有利于患者术后恢复,此实验结果和陈丽艳[5]、王木林[6]研究结果一致。髋膝关节置换手术创伤较大,特别是针对一些中老年患者应激反应较明显,如不能在围术期有效控制,容易术后预后不良。快速康复理念致力于患者术前、术中、术后全方位管理[15],通过开展快速康复理念围术期管理,降低患者抵抗反应,提高患者治疗依从率。通过指导患者功能锻炼,合理安排患者锻炼计划,提高患者髋膝关节功能。通过进行疼痛管理,保证患者术后预后质量,稳定患者生命体征,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通过辅助治疗,掌控患者疾病发展方向,控制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实验结果显示,干预组采用快速康复理念干预后患者术中出血量、首次下床时间、引流管拔管时间、伤口愈合时间均比较短,同时干预组VAS疼痛评分术后较低。

综上所述,髋膝关节置换患者在围手术期患者采用以快速康复理念为核心的管理方式能显著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缩短患者治疗时间,提高患者术后髋膝关节功能,在临床上有积极意义。

猜你喜欢

髋关节膝关节康复
髋关节活动范围
膝关节置换要不要做,何时做比较好
老年人应注重呵护膝关节
冰球守门员髋关节损伤与治疗
冬天来了,怎样保护膝关节?
脑卒中患者康复之路
户外徒步运动中膝关节的损伤与预防
成人型髋关节发育不良的分型与治疗
3D打印人工髋关节获批准
残疾预防康复法制建设滞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