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加速康复外科的结直肠肿瘤中心化建设*
2021-02-25朱晓萍陈亚梅尹小兵胡龙军钱明平余松轩侯冷晨
——庄 英 朱晓萍 陈亚梅 尹小兵 胡龙军 钱明平 余松轩 侯冷晨 张 戟*
1 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 上海 200072 2 上海申康医院发展中心 上海 200127
结直肠肿瘤是一种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具有高发病率、高死亡率的特点[1]。结直肠肿瘤发病隐匿,早期诊断困难,患者多呈现高龄倾向并伴发营养不良、肠梗阻和心理障碍等,手术后易出现肠道功能障碍、复发、转移等问题,仅依靠单一亚专科治疗无法解决上述问题。近年来,多学科协作(Multi-Disciplinary Team, MDT)[2]、围术期医学以及加速康复外科(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ERAS)等理念在结直肠外科得以广泛应用,尤其是ERAS对围术期策略产生了重要影响[3]。目前,ERAS理论以麻醉、护理、营养等多学科合作为主要模式。然而,医疗资源有限,医务人员认识不足以及主观能动性不强,配套政策缺乏等问题长期存在,严重制约着MDT发展[4]。
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在践行ERAS理念过程中,为改善结直肠肿瘤患者临床结局,促进多学科团队协作发展,提升整体医疗水平,于2020年3月成立了结直肠肿瘤中心(Colorectal Cancer Center,CCC),实施专科中心化、一体化诊疗模式,优化了资源配置,缩短了患者康复周期。
1 结直肠肿瘤中心化建设
1.1 组建多学科诊疗团队
由分管医疗院长担任中心主任,通过整合普外科、内镜中心、肿瘤内科、放疗科、影像科、超声科、病理科、麻醉科、营养科、康复科、心理科、中医科、慢病管理中心等优质资源,成立结直肠肿瘤多学科综合诊疗协助组;各科室设对接专员,负责患者日常及突发状况的专科处理。中心设专职协调员1名,负责专科之间的协调工作。
1.2 诊疗流程重组
该院选取优势病种进行ERAS试点,以业务流程再造理论为指导,践行ERAS理念,使试点病种业务结构进一步优化,实现了经济与社会效益双提升[5-6]。在此基础上,结直肠肿瘤中心汲取优势病种成功经验,结合自身发展需求,按照院前-院中-院后不同阶段的业务流程进行梳理,实施分阶段管理。
1.2.1 院前阶段 传统模式下结直肠肿瘤患者入院手术流程为:患者完成内镜筛查→居家等待病理报告→医院取报告→门诊再次就诊→预约床位→居家等待→收费处排队办理入院。流程重组后,结直肠肿瘤中心诊疗流程为:患者完成内镜筛查→病理活检快速通道→疑似肿瘤患者同楼层就诊→病情评估→至ERAS中心开通“入院绿色通道”,即刻办理入院,入住结直肠肿瘤中心。经过ERAS流程重组,结直肠肿瘤患者可实现做完肠镜即有外科医师接诊,当日获取病理报告,即刻办理入院手续。
1.2.2 院中阶段 患者入院后,即刻开展MDT诊疗模式,各专科成员及时介入患者诊疗。在完善术前评估后,需要即刻手术治疗的患者,立即开通ERAS术前检查绿色通道。患者术前检查单由专人携至“出入院服务中心”加盖“ERAS”章,B超室及CT室对接人员快速安排检查,追踪检查报告,手术室优先安排手术;术后对患者开展多学科团队联合查房,确保诊疗措施及时、有效落实。
1.2.3 院后阶段 实施由个案管理师主导、多学科参与的管理模式,患者可获得一站式诊疗服务。
1.3 一体化诊疗
1.3.1 内外科联动 结直肠肿瘤中心改变了传统诊疗模式,以患者为中心,打通内科和外科间的壁垒,中心医生由消化内科医生和胃肠外科医生共同组成。内镜中心开展结直肠肿瘤早期筛查和内镜微创诊疗,将需要外科手术的患者直接转介给中心外科医生,符合条件患者实施当日或次日手术,缩短患者术前等待时间,避免患者二次肠道准备,减轻患者痛苦。
1.3.2 多元共管 在ERAS实践过程中,MDT团队共同参与、密切配合十分重要[7]。该院结直肠肿瘤中心自成立以来,实施以个案管理师为主导的结直肠肿瘤多元共管模式。个案管理师充当中心协调员,负责各学科间的沟通及协调,组织开展例会。结直肠肿瘤中心MDT团队每周进行多学科查房,开展复杂疑难病例讨论,每两周召开1次,分管院长、医务处负责人、各专科主任及专职协调员参加,讨论结直肠肿瘤中心化建设过程中的难题,实施流程优化,促进ERAS理念落实。
结直肠肿瘤中心严格实行“以患者为中心,以专家组为依托”的多元共管模式。参照《美国老年人术前系统评估与治疗指南》,院内专家组初步设置入组标准,对提示结直肠肿瘤(可能)、一般情况良好、无明显手术禁忌患者,在患者知情同意下,启动ERAS流程,开通患者术前检查绿色通道,完善术前准备,实施当日或次日手术。对于高龄或合并其他疾病的患者,在术前进行认知能力、肌肉力量、机体组成成分分析、心肺功能、营养状况、合并疾病等系统评估,若评估结果显示手术风险大、不能耐受手术,则开展短期预康复,实施“营养+心理+运动”三联预康复计划,提高患者储备能力,将患者机体状态调整至最佳后再施行手术,以降低手术风险,加快患者术后康复。诊疗过程中,个案管理师与病房责任护士、ERAS护士、MDT团队及患者和家属之间始终保持多向协作关系,保障ERAS诊疗计划落实。
1.3.3 整合门诊和全程康复 中心于2020年7月成立整合门诊,基于整合序贯及全程康复理念,对患者进行全方位和全生命周期管理,促进患者身心康复,提高其生命及生活质量。整合门诊就诊流程为:结直肠肿瘤中心医师初步评估→患者完成辅助检查→等报告期间完成各专科评估→检查报告及各专科意见汇总至结直肠肿瘤中心→结直肠肿瘤中心医师给出最终诊疗意见及方案。
1.3.4 搭建信息化管理平台 结直肠肿瘤中心运用信息技术,建立结直肠肿瘤中心整合门诊信息管理平台,可实现患者一次挂号各诊室信息同步,各专科医师可填写本诊室参诊信息,在线完成专科量表评估,信息提交后其他科室可见。整合门诊信息管理平台与患者住院360系统链接,患者住院期间病程记录、影像资料、化验指标等清晰可见,无需进行门诊和住院系统切换,实现了患者门诊及住院信息、各科室门诊就诊信息共享。
2 效果
该院自成立结直肠肿瘤中心以来,患者的均次费用、均次药费、人均去药去耗材费用、平均术前待床日、平均住院日均低于2020年全院平均水平,见表1。
与2019年全院平均水平相比,结直肠肿瘤中心患者均次费用降低了4 748.89元,均次药费降低了5 016.96元,药占比下降了5.37%,人均去药去耗材费用降低了2 041.62元,平均术前待床日缩短了1.87天,平均住院日缩短了1.32天,见表1。
3 讨论
3.1 中心化建设推动了ERAS的纵向发展
该院在实施ERAS围术期的过程中发现,ERAS理念及治疗措施虽适用于大多数手术患者,但其目标群体都是一般情况较好、实行择期手术的外科患者。结直肠肿瘤中心成立以来,收治患者平均年龄高、个体差异大、基础疾病多、手术难度系数大,如果仍然照搬ERAS的传统做法,患者很可能因无法耐受手术而引起不良治疗结局。
表1 2019年-2020年中心与全院结直肠肿瘤患者手术费用及住院天数比较
近年来,预康复干预成为ERAS的一项新理念[8]。该院在结直肠肿瘤中心化建设过程中,从发现肿瘤、确定手术指征、启动术前系统评估、术前预康复,到患者完成手术治疗、出院,再到术后维持治疗、整合门诊随访,均在中心完成,实现了闭环管理。实施的院前-院中-院后全程管理模式,是ERAS技术与理念的延伸,也是ERAS推广过程中的安全保障,有效地推动了ERAS理念的纵向发展。
3.2 一体化诊疗实现了经济与社会效益的双赢
肿瘤诊治强调多学科合作,而ERAS就是外科领域的一种MDT。结直肠肿瘤中心通过整合各学科优质资源,实施内外科联动,将以往疾病诊疗中各专科“分兵把守、各自为战”工作模式整合为“集团作战及系统作战”工作模式,实现了效益的倍增。既往研究表明,ERAS可以降低外科手术并发症和缩短住院天数[9],提高患者就医体验和生活质量[10]。该院结直肠肿瘤中心在实践基于ERAS的结直肠肿瘤一体化诊疗模式过程中成效初显。就患者而言,入院流程优化,术前等待时间缩短,患者均次费用、均次药费、人均去药去耗材费用、平均术前待床日、平均住院日均有所下降,缩短了患者康复期,减轻了经济负担,也提升了就医体验;就医院而言,在医药改革背景下,基于ERAS的结直肠肿瘤一体化诊疗模式使人均去药去耗材费用降低,可缓解医院医保压力。所以,基于ERAS的结直肠肿瘤中心化建设可实现医院经济与社会效益的双赢。
3.3 本研究局限与展望
该院结直肠肿瘤中心与上海市级医院结直肠肿瘤手术平均水平相比,各项指标之间还存在一定差距。究其原因,主要有:(1)样本量较小;(2)患者个体差异,如患者年龄、身体状况、有无基础疾病、依从性和精神心理状态、经济状况等;(3)不同医院主治医师的能力、经验、技术存在差异等。因此,实施加速康复过程中应充分考虑患者个体化差异,真正实现加速康复的目的[11]。该院结直肠肿瘤中心于2020年3月成立,2020年3月-12月手术总量仅200余人,数据较少,而ERAS效果验证需要大量数据支撑。因此,该中心下一步工作重点是继续践行结直肠肿瘤患者ERAS理念,加强高龄患者术前预康复干预,完善结直肠肿瘤中心一体化诊疗模式,开展结直肠肿瘤患者随机对照研究,进一步验证ERAS的临床实践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