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稻秸秆粉碎全量还田小麦机条播栽培技术对麦苗生长及产量结构的影响探究

2021-02-25杨正华

山西农经 2021年3期
关键词:全量如东县生育

□杨正华

(如东县丰利镇综合服务中心 江苏 南通 226408)

秸秆还田是培肥土壤和恢复地力的一种最直接方式[1]。江苏省如东县常年种植稻麦约5.5 万hm2,每年产生水稻秸秆60.1 万t,稻秸秆如何消化是当地农业生产的一道难题。稻秸秆粉碎全量还田种小麦,可以有效杜绝秸秆露天焚烧的现象,减少大气污染;可以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培肥地力,改善土壤结构和理化性状,提高土壤保肥保水能力,优化农田生态环境。稻秸秆粉碎还田小麦生长发育与秸秆处置方式、埋草深度、埋草浓度、埋草率等相关,必须采取相应的田管措施才能取得高产。

介绍了丰利镇稻秸秆粉碎全量还田条件下小麦的生长发育特性,总结出稻秸秆粉碎全量机械化还田小麦配套的栽培技术,为秸秆还田推广应用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1 材料

1.1 试验材料

试验小麦品种为扬麦25 号,11 月10 日播种(用旋耕播种施肥一体机作业),2 月3 日施分蘖肥,4 月20 日施拔节孕穗肥,小麦全生育期202 d,在成熟期分区进行收割脱粒。

1.2 试验地点

试验地点为江苏省如东至福家庭农场承包田(丰利镇九和村11 组)。试验田块为如东县中等地力。

1.3 试验设计

试验设4 个处理,各处理小麦栽培参数如表1 所示。各处理每667 m2地施纯N 14.35 kg、P2O55.16 kg、K2O 3.44 kg。

表1 稻秸秆不同处置方式全量还田下各处理参数情况统计表

2 结果与分析

2.1 对生育进程的影响

由表2 可看出,从齐苗至11 月28 日,处理4 的总茎蘖数略高于其他3 个处理;越冬前,处理4 的总茎蘖数至最高但略低于其他3 个处理,处理4 的分蘖成穗率最高。

由表3 可看出,基部节间长处理4 最短,穗下节间处理4 最长,全生育期处理4 推迟[2]。

2.2 对生产成本的影响

由表4 可知,处理4 稻秸秆埋草率为93.2%;处理1 和处理2 因土壤墒情偏干、播种深度3~5cm,播种量比处理3 和处理4 增加1 kg/667 m2,处理3 和处理4 比处理1 和处理2 节省麦种成本4.00 元/667 m2;因处理1 和处理2 稻秸秆是切段的,比处理3 和处理4 因秸秆处置后需增加用工成本5.00 元/667 m2。

2.3 对小麦产量结构及效益的影响

小麦产量结构主要有单位面积有效穗数、每穗实粒数、千粒重。不同处理除稻秸粉碎还田措施和肥料使用以外,其余栽培技术措施一致,探究稻秸秆粉碎全量还田土壤墒情、机械旋耕深度、播种深度、肥料科学运筹、处置稻秸秆收割机机具类型等技术方案对小麦生育进程及产量的影响[3]。

由表5 可知,处理4 每667 m2产33.32 万穗(有效穗),穗实粒数为33.5 粒/穗,千粒重39.15 g,高于其他3 个处理。

表2 稻秸秆不同处置方式全量还田下群体动态变化与成穗规律

表3 稻秸秆不同处置方式全量还田下小麦茎蘖动态变化

表4 稻秸秆埋草效果、用麦种成本、撒秸秆用工成本汇总表

表5 稻秸秆不同处置方式全量还田下的产量结构与节本增效情况

根据上述数据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稻秸秆全量还田旋耕深度不同(秸秆还田浓度),小麦生育进程有差异。

(2)农机和农技技术相结合,将稻秸秆粉碎全量还田,秸秆初步软化有利于加速秸秆分解逐步释氮,改善生育后期土壤供肥能力,增强叶片光合能力,提高小花结实率和千粒重。

(3)稻秸秆粉碎全量还田逐步改善了丰利镇生态环境,目前该项技术已在如东县大面积推广应用,成效明显。

3 结束语

稻秸秆粉碎全量还田通过农机和农技的有机结合,提高了稻秸秆还田埋草率和镇压效果,保证出苗齐[4],降低了冬春小麦冻害现象;介于稻秸秆粉碎全量还田后土壤微生物分解耗氮而造成的阶段性C/N 失衡问题,通过氮肥增加比例前移10%[5],合理运筹肥料,满足小麦苗期对氮元素的需求,培育壮苗[6-7];稻秸秆粉碎全量还田,通过改进还田农艺,既能提高镇压效果,又能节本和增效,值得进一步扩大推广应用[8-11]。

猜你喜欢

全量如东县生育
七部门联合发文 进一步完善和落实积极生育支持措施
长期秸秆全量还田对砂姜黑土区冬小麦幼苗生长质量的影响
生育路上的苦与乐
如东县洋口港实验小学教师作品
如东县洋口港实验小学
三孩生育政策全面放开
The Mosquito and the Lion
弥补人类生育“缺陷”的幸福路径
A Harvest season.
大数据还是小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