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市休闲农业发展问题与对策研究
2021-02-25刘晋焘王文磊
□刘晋焘,王文磊
(山西农业大学农业经济管理学院 山西 晋中 030801)
近年来,我国休闲农业迅速发展。休闲农业是指利用农村现有资源,将农业生产、农业活动、农村文化和旅游业融合在一起的新型旅游业。20 世纪90 年代末,我国休闲农业进入到飞速发展时期[1],国家极度重视休闲农业发展。
《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进一步明确深入发掘农业农村生态涵养、休闲观光、健康养老等多种功能,实施休闲农业精品工程,推动科技、人文等因素融入农业。
《关于大力发展休闲农业的指导意见》指出,我国在2020 年要基本形成合理布局、形式多样、功能全面的产业格局,快速提高社会效益,使农民的收入增加、收益可观。
以太原市为研究对象,基于太原市休闲农业发展现状,深入分析现阶段太原市休闲农业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并提出应对之策,以期培育太原市休闲农业发展新业态,促进太原市农村地区产业融合,构造具有地域特色和乡村价值的休闲农业产业体系,推动乡村全面振兴和农民稳定增收。
1 太原市休闲农业发展现状分析
1.1 太原市休闲农业发展基础条件
从经济方面来看,农民的家庭收入主要依靠农业种植,而种植业的收入比较低。据调查数据显示,在2017 年山西省农村人均纯收入比全省人均少1 742 元,只有7 154 元。这个数据在全国排名中占据第25 名,与我国其他省份差距较大,在我国中部地区的6 个省中处于最低水平。为了改变这种状况,转变农村产业结构,增加居民的收入,转变农业发展模式,发展休闲农业成为重中之重。
从政策方面来看,近年来太原市政府先后出台《关于推进休闲观光农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和《太原市休闲观光农业示范点评定管理办法》,编印了《太原市休闲观光农业服务指南》,制作了《太原市休闲农业电视宣传片》。配套搭建了休闲农业相关网站,举办了“魅力乡村在身边”系列主题宣传推介活动,规范了休闲农业的发展方向,使太原市休闲农业健康蓬勃发展,推动全市各县区休闲农业的发展,使各县区休闲农业的发展并驾齐驱。
从全省发展规模来看,截至2017 年,山西省有国家级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县7 个,省级示范县15 个,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点50 个,拥有将近6 000 家农家乐、乡村旅游客栈、农家旅馆和休闲农业园。2017 年山西省乡村旅游游客达到2 400 万人次,山西省乡村旅游收入将近130 亿元,比2016 年增长了9.11%,乡村旅游游客占全省游客总量的9.68%,乡村旅游收入占全省旅游总收入的9.68%,促进了山西省GDP 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1.2 太原市休闲农业发展水平
2015—2017 年太原市休闲农业发展水平如表1所示。截至2018 年上半年,太原市现有132 个休闲观光农业园区,总面积2.69 万hm2。太原市的休闲农业投资总额将近76.56 亿元,每年接待游客289 万人,营业收入超过2 亿元,成为农业转型的典范。当地的农副产品特别受游客欢迎,成为畅销产品,销售农副产品每年能够为当地增加收入近110 万元。休闲观光农业园区不仅对经济增长作出了巨大贡献,还推动了当地劳动力就业。
太原市共有68 个休闲农业山庄可以接待游客,包含2 个国家级示范园、6 个省级示范园以及40 个挂牌的景点园区。
近年来,太原市通过大力改善农村环境,使环境发生了极大改善。万柏林区在进行生态改造后,建设了大批的休闲观光景点。西山万亩生态园、狮子崖生态景区、“一线天”景区等,都是将以前垃圾成堆的山林或采煤沉陷区进行改造,目前已经成为万柏林区一道靓丽的风景线。旅游业的发展充分利用了当地的剩余劳动力,提高了农民的人均收入[2]。
表1 2015—2017 年太原市休闲农业发展水平
1.3 太原市休闲农业发展模式
现阶段,太原市主要有5 种休闲农业发展模式,具体如下。
1.3.1 凭借自然资源建成
凭借自然资源建成是太原市休闲观光农业的重要发展模式。太原市依托自然风光建设的美丽生态旅游景点有万亩生态园区以及万柏林区的大片生态景区。每个景点吸引游客的旅游亮点各不相同,有主打采摘蔬菜、采摘瓜果、垂钓鱼虾的中隐山农家乐和迎东生态园,还有一些绿色食物品尝服务,倡导亲近大自然。
1.3.2 凭借优势产业建成
把当地具有特色的、有特殊优势的特殊活动建设成当地的支柱服务项目也是重要发展模式之一。其中,农产品采摘就很有地方特色[3]。清徐县有特殊的地理环境、特殊的产业背景。葡萄是清徐县的特色产品,是促进农民收入增长的产业。如今,清徐县建设了葡萄采摘园,在葡萄采摘园附近建起了农家乐,吸引了大批游客。清徐县获得了生态宜居县的荣誉称号,依托优势产业吸引了大批游客。
1.3.3 凭借旅游资源建成
以旅游资源为依托形成的休闲农业也较多,太原市晋源区有4 个村庄依托旅游资源建设休闲农业。为了满足不同阶层、不同地区游客的需求,这些旅游园区深入开发农业资源的各种功能,包括社会、经济、生态、文化等4 个方面的功能,开展的活动有文化名城旅游、田园旅游、体验民风民俗以及生态旅游等,不仅推动了本地经济发展,还带动了周边地区经济增长。
1.3.4 凭借文化资源建成
太原市有的休闲农业以当地的人文文化为基础,深入挖掘了这些人文内涵和底蕴,在发展休闲农业经济的同时也宣传了当地的传统文化,使游客印象深刻。例如阳曲县的龙池山庄,依托“龙”文化建设文化圣地。“龙”在中国人的心中非常圣神。山庄依托“龙”传说发展了独特的文化特色旅游,这种模式值得其他生态农庄建设者借鉴[4]。
1.3.5 凭借种植基地建成
太原市的很多生态农庄都有种植基地,有些农庄凭借生态种植基地发展了特色种植。例如太原市小店区凭借自身优势改建以高科技为主体的生态参观园,主要涉及农产品观光和餐饮住宿等服务,也有能让游客参与体验的项目[5]。例如华辰高科技农业观光园、孙家寨采摘园等都建立在小店区无公害种植基地,给市民提供了休闲放松的场所。梅芝园艺凭借花卉盆景,建设了5.33 hm2生态植物观光旅游种植基地,打造了“花与文化”活动,结合自身产业优势进行花卉贸易、交流与推广。
2 太原市休闲农业存在的问题
2.1 规划布局不合理,定位不明确
太原市政府对旅游的规划都是从宏观层面出发,没有细致到具体措施,休闲农业规划缺乏实际指导意义。休闲农业园区普遍呈现出档次低、功能不全等问题,这都是由于规划不到位就投入建设造成的。
园区没有明确的定位和发展方向,导致建设没有目标,甚至出现重复建设的现象,浪费了资源,功能也不健全[6]。目前,很大一部分农家乐由于经营规模小,出现设施简陋、服务水平低下、内容单一等问题,使游客没有良好的消费体验。特别是在旅游淡季,单一的项目不足以吸引游客,很多农家乐都会停业,浪费资源,收益也少。
2.2 缺乏文化特色,品牌知名度低
太原市休闲农业缺乏文化内涵,没有特色,旅游项目同质化严重。片区普遍以“住农家院、吃农家饭、看农家生活”为经营模式,游客无法体验到地方特色,不能形成消费黏度。同时,同质化会使游客产生较差的消费体验,对景区留下不好的印象,无法增加景区的知名度。良好的品牌在市场竞争中具有强大的竞争优势,有利于获得较大的市场占有率[7]。但是,太原市在休闲农业产业的开发过程中,品牌意识比较薄弱,没有在品牌形象塑造方面下功夫,不能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竞争力弱。
2.3 土地流转难,服务配套设施不完善
土地作为基本生产要素,是农业的基本载体。休闲农业想要发展成具有特色的产业,必须要有一定规模的土地,才能保证功能多样化、体验多样化。虽然太原市政府已经意识到这一点,并且加大了对部分项目的投入,但由于资源等级低、休闲农业发展起点低、周边地区相关行业发展较差等原因,导致太原市的休闲农业产业发展没有达到预期[8]。从短期来看,休闲农业的利润很低,等到发展成为规模化的成熟园区,才能产生经济效益,这就要求前期必须做好基础设施建设。由于土地资源稀缺,很多农民不愿意将土地作为休闲农业用地,限制了休闲农业的发展。
2.4 管理人才少,经营管理滞后
由于专业的管理人才较少,现有的管理人员素质普遍不高,导致休闲农业园区的管理体系不完善。以太原市宇文山庄为例,这是一家小有名气的农业庄园,家族式的经营管理使得其对于企业发展规划、企业营销战略、企业运营管理等方面没有科学、详细的规划。山庄虽然有乡村酒馆、温泉洗浴、北欧风情小别墅等极具特色的设施,但没有把这些硬件设施有机结合在一起,不能增加游客的满意度和体验感。走马观花式的游玩会让消费者觉得“虚头八脑”,大额投资只换来了游客的“一次性消费”,缺少回头客,不能产生应有的市场效应和经济效益[9]。
3 太原市休闲农业发展对策
3.1 合理规划布局,突出发展休闲农业的建设重点
太原市在开发休闲农业产业时,要依托区域资源优势,着力培育以下五大发展核心:以万柏林区、尖草坪区和晋源区为核心,建设西北部山水人文休闲带;以清徐县和小店区为核心,打造南部平原田园风光体验带;围绕阳曲县,塑造北部黄土风情领略带;以娄烦、古交为核心,开发汾河水源度假带;以杏花岭区和迎泽区为核心,聚力打造东山生态农业观光带。结合五大核心,培植5 条精品观光线路,打造省会城市休闲观光农业品牌[10]。
根据清徐县的区域特点,以高效农业园区和生态旅游区作为打造重点,结合葡萄采摘和醋文化节等特色项目;小店区的特点是无公害蔬菜,应打造蔬菜采摘与观光为一体的现代农业园区,开发生态旅游;尖草坪区应致力于农家乐建设,北部的丘陵特色农家乐和西部的山区特色农家乐是发展的重点,可以结合国际花卉园艺博览会和农业观光园区;杏花岭区应着力打造占地1 333 hm2的东山农业生态园区;晋源区则依托特色村貌和农业资源,打造以特色农家乐为主的观光农业,同时开展花卉展销;娄烦县以打造红色旅游为主,规划开放名人故居,依托库区生态林开展生态观光游和休闲度假;古交区开发关头红色根据区,基于矿区建设生态恢复示范园区,开展采摘体验和红色旅游;迎泽区以农业科技为主题,以润东农业科技博览园为样板,建设示范园区。
3.2 体现区域特色,塑造发展休闲农业的区域品牌
太原市要想发展休闲农业旅游,首先要在充分考察生态环境和地域特色、结合生态资源的基础上,发掘文化底蕴和人文特色,做到融情于景、以景显情,打造文化与生态于一体的特色休闲农业区域品牌[11]。
以娄烦县天池生态园和清徐县醋文化为例。天池生态园作为太原市休闲农业的典例,园区的特色狩猎场不仅面积大,还符合国际标准,深受机关团体和个人的喜爱,是平时聚会团建的最佳选择。通过活动,可以达到锻炼身体和增进团队合作的目的。清徐县的醋文化也深受欢迎。在宝源老醋坊,游客可以参观醋的制作流程。从原料到碾磨,再到蒸料,完整地向游客展示了山西老陈醋的发展过程,同时也发扬了醋文化。
在此基础之上,要大力开发具有特色的高品质休闲农业,塑造自身特色品牌形象。一个好的品牌带给消费者的不仅是优质的体验,更是形象代表和文化彰显。如果休闲农业旅游发展趋同,不仅不能给游客带来良好难忘的体验,还造成严重的资源浪费,不利于整个行业的发展。因此,休闲农业旅游要想又好又快地发展,必须具有特色,做到差异化。
3.3 增加经济投入,发展产业服务配套设施
基础设施不完善是农村发展滞后的主要原因,要想开展休闲农业,就必须完善硬件设施。单纯的休闲农业项目已经不能满足发展的需求,要想长远发展,就必须丰富项目内容,拓宽发展渠道,提高服务水平[12]。太原市的休闲农业产业呈现出企业化、集团化的发展特点。
例如小店区的孙家寨益丰蔬菜品种示范园就是以企业为基础发展起来的;清徐县的宝源老醋坊发展至今已经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娄烦县的花果山景区成立了公司,实行专业的管理运作;还有杏花岭区采薇山庄等。
因此,太原市想要发展休闲农业旅游,首先要加大对道路交通设施、服务设施的建设,确保农业旅游的物质基础满足需求。各景点在发展规划的过程中,应根据游客的实际需求,对有机农业、户外活动等加大投入,打造与时俱进的休闲场地。
3.4 培养专业人才,优化发展休闲农业的管理水平
各行各业的发展都离不开优秀的人才。休闲农业旅游要想健康发展,仅依靠政府支持和农民是远远不够的。需要具有专业知识的管理人才,引导休闲农业旅游产业走上可持续发展道路,带动地方经济发展[13]。因此,太原市政府应该加大对人才的引流,利用政策倾斜来吸引专业人才。
同时,还可以通过技能培训等方法培养人才。开设课程,提高现有人才的知识储备,更新观念,从而提升其经营管理能力。除此之外,需要加强服务意识,提高整个行业的水平。要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规范他们的经营行为,引导农民学习旅游基础知识、提升接待服务水平,进而增加他们的经济收入。
4 结束语
现如今,国家大力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落实,山西省顺应号召调整经济发展结构,积极推进跨越式改革。政府应该根据区域发展的特点,制定相应的休闲农业规划方案,发挥地域优势。太原市发展休闲农业要从大局出发,改善乡村的自然环境和基础设施,多方位提升服务水平,利用品牌效应,带动产业链发展。政府机构要制定行业标准,保证市场竞争健康公平,促进休闲农业产业健康有序发展,使其成为山西省经济发展的组成部分和乡村经济的活力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