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圈养川金丝猴与蓝马鸡的混养尝试

2021-02-25徐晓娟卜海侠赵玲玲梁作敏南京市红山森林动物园管理处江苏南京210028

特种经济动植物 2021年2期
关键词:金丝猴运动场闸门

●徐晓娟 卜海侠 赵玲玲 梁作敏(南京市红山森林动物园管理处 江苏 南京 210028)

在城市动物园有限空间内开展混养展示,不仅仅是将不同种的动物放到一起,还要保证每种动物的每个个体都能表达其自然行为。来自同一地域或生态环境的不同物种混养展示,不同物种动物个体之间的互动,不同物种动物与环境互动方式的差异,会产生更大的教育价值。不同物种混养的难度与展区面积成反比,即展区面积越大,混养难度越小。城市动物园要想在有限的场地空间实现不同种动物的混养展示,必须依靠更高水平的行为管理措施的运行[1]。

1 试验动物基本信息

试验动物基本信息,见表1。

表1 试验动物信息表

2 混养动物的选择依据

2.1 川金丝猴与蓝马鸡的野外栖息地有重叠

川金丝猴是典型的森林树栖动物,主要分布于我国的四川-甘肃、陕西秦岭和湖北神农架一带,海拔分布范围为1 500~3 300m。蓝马鸡是我国特有的典型高海拔寒冷地区森林鸟类,常年栖息于海拔2 500~4 000m的森林中,分布范围涵盖宁夏贺兰山地区、青海东北部、甘肃南部以及西北部祁连山区。它们的野外栖息地有重叠。

2.2 川金丝猴的年龄、性格与体型优势

一般尚未成年的灵长类动物更容易适应新的展示群体,年老的动物倾向于保持旧有的行为习惯,难以改变。三只川金丝猴性格相对温顺,而蓝马鸡都是雌性,好斗行为较少且繁殖期不存在明显的攻击行为。另外,大体型的动物一旦对周边出现的小型动物熟悉后往往不会欺凌它们,能够容忍它们的存在。

3 混养目标

保证每种动物的每个个体都能表达自然行为,提升游客参观效果。

4 准备工作

4.1 人员准备

选择亚洲灵长区饲养员3名,其中1名为高级畜牧师,1名为畜牧师,1名为助理畜牧师。每个饲养员都对参与本次混养试验的川金丝猴与蓝马鸡很了解,同时饲养员与动物的信任关系也已经建立。要求每一个参与引入计划的饲养员,在实施引入步骤时应严格执行引入计划。在实施的过程中,应循序渐进,小心谨慎,并保持高频次的行为观察和评估。

4.2 笼舍准备

选择亚洲灵长区最大的3号外运动场作为最终混养展区。该展区占地面积250m2,展区内资源丰富,利用高低错落的地势优势,为树栖动物提供大量栖架、树枝,并将这些“资源”分布在展区不同位置。展区内有密集的灌木和大块相连的岩石作为动物的视觉屏障和庇护所,既满足了蓝马鸡逃离躲避川金丝猴以及川金丝猴遮阴的需求,同时也能保证游客看到动物展出的情景。

5 第一次混养尝试

引入的步骤按照非接触性感知、有限接触和完全接触三个阶段进行。引入全程时间为2019年3月16日至4月17日,每天7.5h(9:00~16:30),混养时间为1个月。

5.1 两只蓝马鸡与两只雌性川金丝猴引入尝试

5.1.1 第一阶段引入的第一阶段为非接触性感知阶段。引入前先将两只蓝马鸡置于2号外运动场(面积80m2),让其熟悉展区条件。蓝马鸡熟悉新环境与非接触性感知川金丝猴阶段可同步进行。此时两只川金丝猴在1号外运动场(面积91m2)。1号与2号外运动场之间距离为1.5m,有一小段由大量绿植隔开、带双层闸门的串笼通道。见图1。蓝马鸡与川金丝猴能够隔网看到彼此、听到彼此声音、嗅到彼此体味和排泄物气味。当蓝马鸡适应新环境以后,再根据引入第一阶段的进展来决定要否进行第二阶段。该阶段持续一周时间,即每天9:00外放两只雌性川金丝猴至1号外运动场,16:30将川金丝猴收回至内室。蓝马鸡则一直在2号外运动场,全天不收回。

5.1.2 第二阶段引入的第二阶段为有限接触阶段。尝试打开1号与2号外运动场间靠近1号外运动场的串笼通道的闸门,让两只川金丝猴可以顺着通道,隔着与2号外运动场连接的闸门与蓝马鸡彼此近距离相望。只有蓝马鸡和川金丝猴同时到该闸门位置,它们才有机会隔网接触。该阶段持续一周时间。经观察,该阶段川金丝猴会偶尔主动到通道处玩耍,但蓝马鸡基本没有主动到通道闸门的行为。

5.1.3 第三阶段引入的第三阶段为完全接触阶段。尝试打开1号与2号外运动场间串笼通道的两道闸门,蓝马鸡与川金丝猴可以在1号与2号外运动场之间自由选择、自由活动(总面积171m2)。完全接触第一天,两只蓝马鸡与两只雌性川金丝猴都出现惊叫现象,蓝马鸡飞到笼舍栖架最高点未曾下来,川金丝猴一直待在2号外运动场活动,未去1号外运动场活动。一直到16:30川金丝猴进入室内,蓝马鸡才下到地面寻找食物。完全接触第二天,9:00外放的时候,“小萌”在栖架上蹦跳时蓝马鸡仍紧张惊叫。“二万”和“小萌”只是在蓝马鸡起飞时偶尔出现惊叫。蓝马鸡不会与川金丝猴出现在同一区域,偶尔会到地面觅食。完全接触第三天,川金丝猴与蓝马鸡会彼此主动避让,一起在2号外运动场活动,并保持一定距离,未出现惊叫等应激反应。16:30川金丝猴收笼时,蓝马鸡正巧在2号外运动场闸门附近活动,川金丝猴表现出不敢越过的情况。完全接触一周后,蓝马鸡对川金丝猴的敏感度明显下降,鲜有惊叫声,川金丝猴会在1号与2号外运动场间来回自由活动。

5.2 两只蓝马鸡与两只雌性川金丝猴混养中断

4月17日,雄性川金丝猴“重阳”来到亚洲灵长馆,被单独安置在一间内室,此时两只雌性川金丝猴由原来的内室换到了“重阳”隔壁,为与“重阳”后期合笼后外放运动场做前期基础准备工作。因此两只蓝马鸡与两只雌性川金丝猴的合群试验中断。

5.3 第一次混养尝试小结

本次混养尝试,未观察到川金丝猴对蓝马鸡有追打等攻击行为,也未观察到川金丝猴有应激拉稀反应。经历近半个月完全接触后,彼此紧张情绪逐渐放松,川金丝猴会在1号与2号的运动场间来回自由选择,但未观察到川金丝猴与蓝马鸡彼此近距离活动或互动玩耍的情况。

6 第二次混养尝试

再次尝试将蓝马鸡与川金丝猴混养。两只雌性川金丝猴与两只蓝马鸡有过首次混养的经历,因此再次混养可以简单认为是老朋友见面。但是同时也具有挑战性,雄性川金丝猴“重阳”的加入是再次混养的难点,“重阳”体型比两只雌性川金丝猴大一倍,具有一定攻击性,对于蓝马鸡而言存在一定安全隐患。引入全程时间为2019年10月28日至2020年3月28日,混养时间为5个月。

6.1 第一阶段

引入的第一阶段为非接触性感知阶段。此时两只蓝马鸡仍在2号外运动场。三只川金丝猴在3号外运动场。2号与3号外运动场有两层不锈钢软网相隔,距离约为1.5m,彼此能够隔网相见,但未见有任何声音上的互动。见图2和图3。该阶段时长一个月。

6.2 第二阶段

引入的第二阶段为有限接触阶段。将两只蓝马鸡转移至离川金丝猴更近的笼舍,即6号非展区(面积19m2)。6号非展区与3号外运动场隔着一面软网,网口直径2cm×2cm,川金丝猴可以轻松将手臂伸出网孔,如果彼此靠近,川金丝猴可以碰触到蓝马鸡。该阶段持续一周,未出现川金丝猴主动骚扰蓝马鸡的情况。

6.3 第三阶段

引入的第三阶段为完全接触阶段。打开6号非展区与3号外运动场间的闸门,让两只蓝马鸡与川金丝猴自由选择。开闸门时,雄性川金丝猴在靠近闸门的地面上坐着,一副事不关己的架势;一只雌性川金丝猴在闸门口处坐着;另一只雌性川金丝猴主动进入6号非展区接近蓝马鸡;蓝马鸡则缩在6号非展区角落,来回紧张地踱步,但最终还是找到闸门口,进入3号外运动场。动物具体表现见图4、图5、图6。

7 混养后川金丝猴与蓝马鸡表现出的自然行为

7.1 川金丝猴玩耍行为增加

三只川金丝猴有时会以追赶蓝马鸡作为玩耍娱乐的方式。追跑过程中蓝马鸡是一路慢跑,无起飞或惊叫等表现;川金丝猴在追赶蓝马鸡时未观察到呲牙、瞪眼等示意攻击的行为。

7.2 雄性川金丝猴的领地意识增强

当蓝马鸡在栖架上活动时,雄性川金丝猴自然行为得以表现。它会怒视并立即驱赶,此时蓝马鸡会起飞躲避。对于川金丝猴而言,恰恰在“重阳”护卫领地的过程中,“二万”与“小萌”会更加认可“重阳”在群里的领导地位,夫妻感情也会更加和谐。平日玩耍式的小跑追赶,丰富了川金丝猴的娱乐方式。

7.3 混养后川金丝猴对蓝马鸡活动轨迹的影响

蓝马鸡一天一般有两次活动高峰,一次是夜栖后下树至次日上午,另一次是夜栖之前的1~5h,中间时段多为休息。川金丝猴外放时间一般为8:30~16:30,这样正好两个物种的活动时间错开,更利于混养。在川金丝猴不外放期间,蓝马鸡白天在地势高的地方活动(后场、栖架、岩石、玻璃面),觅食时到地面或地势低的地方刨食,夜间在固定的栖架上休憩(粪便集中在该栖架下面);在川金丝猴外放期间,不觅食时,蓝马鸡会主动避让川金丝猴,二者一般不会同时出现在同一平面视野内,觅食时,蓝马鸡会到处走动,有时会与川金丝猴近距离接触,中午川金丝猴在高层休息的时候,蓝马鸡会到下面到处觅食,彼此不会相互干扰。川金丝猴不在观光视野内的时候,能看到蓝马鸡到处寻找食物,有时蓝马鸡会到接近玻璃面的生态木屑池活动,见图7。

8 游客对混养效果的积极反馈

游客对于可以看到不同物种间的互动很满意,游客可以观察到川金丝猴对蓝马鸡的互动玩耍行为、雄性川金丝猴护卫领地的自然行为、三只川金丝猴相拥一起理毛的行为。当蓝马鸡到接近观赏玻璃面的生态木屑池活动时,游客也会觉得很新奇。大部分游客对于两个物种能否和谐相处很关注,对动物的同理心得到了提升。

9 注意事项

9.1 喂食方式

川金丝猴与蓝马鸡的食物种类有一部分重叠,故将重叠的部分选择在不同时间分别投喂给它们,如川金丝猴对饲喂蓝马鸡的全价鸡饲料和面包虫不感兴趣,这两种食物可以在它们在同一空间的时候投喂,并选择展区内不同的位置分散提供食物。对于水果、蔬菜等两种动物都会采食的饲料,通常蓝马鸡的水果、蔬菜选择在早上外放川金丝猴前和下午川金丝猴收笼后进行投喂,这样可以使每个个体都有机会获取食物,当然,蓝马鸡也可以采食川金丝猴吃剩的食物残渣。

9.2 混养时间控制

本文阐述的第一次混养尝试,是将两只蓝马鸡(♀)与两只亚成年川金丝猴(♀)混养,混养时间为2019年3月16日至4月17日,由于都是雌性个体,不用考虑不同物种的繁殖周期,因此引入较顺利。但第二次混养尝试是将两只蓝马鸡(♀)与三只亚成年川金丝猴(1♂2♀)混养,混养时间为2019年10月28日至2020年3月28日,该时段避开了混养群体中每个个体的繁殖周期,因为发情、怀孕或生产都会改变个体行为,会影响混养群体的稳定性。本次混养尝试取得一定成效后,试验并未在蓝马鸡的繁殖产蛋季(4~6月)适时将其与川金丝猴分开,从而导致在混养时期出现了蓝马鸡挑衅川金丝猴导致蓝马鸡被攻击的行为,并使蓝马鸡遭受到严重的身体伤害。因此在不同物种混养的过程中,要尽可能避开各个物种的繁殖季。另外,即便混养初期取得较好成效,也要进行持续评估,并在繁殖季做好退回到合群的上一步(即有限接触或非接触感知阶段)的计划。

猜你喜欢

金丝猴运动场闸门
大跨度桁架平面闸门静动力特性分析
滇金丝猴 森林“精灵” 灵动世界
分节制造平面闸门现场拼焊、防腐及质量控制
大美运动场
科学家发现秦岭金丝猴过冬秘笈
水下机器人在长河坝电站导流洞闸门堵漏中的应用
嘲弄别人可不好
金丝猴
家有运动场
找准入口,打开思路的闸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