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抗生素骨水泥在肢体开放性损伤伴软组织缺损创面治疗中的疗效观察

2021-02-25叶远坚郭子诚刘沛辰陈鸿新林小妮广东省惠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手足显微骨外科516000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1年4期
关键词:植皮负压创面

叶远坚 郭子诚 刘沛辰 陈鸿新 林小妮 广东省惠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手足、显微骨外科 516000

肢体开放性损伤包括开放性骨折、关节开放性损伤的疾病,此类患者还常合并软组织缺损创面,这使得病情往往比较严重,所以关于此类患者的治疗一直都是临床面临的一个重点及难点问题[1]。对肢体开放性损伤伴软组织缺损创面,临床治疗的关键在于对损伤的修复及术后创口与肢体功能的恢复,常规的处理方式多是通过控制感染及病灶彻底清除的干预方式,然而常规方式也容易出现骨质外露及周围软组织缺损情况,这给患者的康复造成不良的影响[2]。近年来,随着医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抗生素骨水泥在骨科创伤疾病治疗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本文探讨了采取抗生素骨水泥用于肢体开放性损伤伴软组织缺损创面的治疗效果,旨在为相关人员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手足外科病房2019年1—12月收治的60例肢体开放性损伤伴软组织缺损创面的患者为观察对象。纳入标准:(1)所有的患者符合相关的诊断标准并且临床资料完整[3]。(2)患者无认知障碍及精神疾病。(3)在疾病治疗前所有患者及家属均经护理人员告知研究目的,并且征得其配合及同意。排除标准:(1)合并严重心、肝、肾等器质性疾病的患者。(2)缺损创面存在严重感染的患者。(3)认知障碍或者依从性差的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成两组:实验组30例,男18例,女12例,年龄21~62岁,平均年龄(46.2±2.1)岁。对照组30例,男17例,女13例,年龄20~64岁,平均年龄(45.8±1.9)岁。比较2组患者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本次研究也经过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同意。

1.2 方法 对两组患者均采取损伤修复及软组织清创的治疗,并且给予患者实施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治疗,主要是术前用克林霉素,采取腰硬联合麻醉或臂丛麻醉后取患者仰卧位,对患肢创面用双氧水或者生理盐水进行冲洗,反复多遍以彻底清洗干净,对术区进行常规消毒并且铺无菌巾。在VSD治疗中用双氧水与生理盐水反复冲洗清创,切除皮肤及周围深层坏死组织,借助游标卡尺测量创面缺损面积后留取部分创口取皮下组织,创面覆盖VSD敷料确定封闭良好不漏气后连接引流管及负压引流装置,用无菌敷料包扎并保证负压值为-25~-30kPa。

在VSD治疗后对照组直接用500ml生理盐水经输液管以20滴/min的速度匀速滴入负压冲洗管灌洗,第7天拆除VSD观察创面缩小情况、肉芽组织及上皮组织生长情况,对满足植皮的情况进行二期植皮操作。实验组在负压引流的基础上予以抗生素骨水泥治疗,主要是患者创面脓液清洗干净后可使用抗生素骨水泥治疗,抗生素骨水泥制备:在两支0.5mg盐酸万古霉素中加1包20g的骨水泥,其中添加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试剂,混合物呈糊状后制成直径0.7cm左右的骨水泥珠链,使用钢丝进行串绑,对创面缺损较大者可在缺损部位填充整块骨水泥,之后予以负压引流,直到健康肉芽组织生成后进行二期植皮。两组均进行1个月的随访。

1.3 观察指标 (1)观察两组肉芽组织生长时间、上皮组织生长时间、VSD使用次数及二期植皮平均时间。(2)随访3个月对疗效进行评价,具体标准如下:患者创伤愈合满意,患肢功能完全或者基本恢复正常为优;伤口愈合一般,患肢功能活动轻度受限但是对日常生活基本无影响为良;伤口延迟愈合或者愈合不良,患肢功能活动受限但是日常生活可自理为可;伤口不愈合且伴感染,出现明显患肢功能活动受限且日常生活无法自理为差。优良率=(优+良)例数/总例数×100%。

2 结果

2.1 康复指标 实验组各项康复指标情况均要显著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各项康复指标情况比较

2.2 疗效比较 实验组患者随访疗效显示优21例,良6例,可2例,差1例,优良率为90.00%(27/30),对照组疗效为优14例,良8例,可4例,差4例,优良率为73.33%(22/30),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320,P=0.038)。

3 讨论

肢体开放性损伤属于外科常见疾病,此类患者多是因车祸或跌打所致,这使得患者常合并软组织创面缺损情况,合并疾病的发生常使患者的病情加重及治疗难度增加,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4]。在常规对疾病治疗上主要是采取清创及负压封闭引流的方式,其中VSD技术的使用能够有效清除创面乳酸及促进创面快速修复,然而单纯的VSD治疗需多次手术,容易引起感染,造成康复时间长及治疗费用高等不良后果,对此临床中积极探讨更加有效的治疗手段[5]。

本文探讨使用抗生素骨水泥用于肢体开放性损伤中的效果,结果显示在各项康复指标情况上实验组均要明显优于对照组,在治疗效果上优良率也明显高于对照组,这提示抗生素骨水泥辅助治疗肢体开放性损伤合并软组织创面缺损的效果满意。主要是抗生素骨水泥治疗疾病具有以下几点优势:第一,使用的时候可以将骨水泥完全置入病灶部位,通过在局部持续地释放抗生素并且直接作用于病灶部位,可以起到良好的抗菌效果,并且不会引起明显的机体免疫反应[6]。第二,在清创后常会出现较大空腔,在其中置入抗生素骨水泥不但可以起到预防及治疗感染的目的,而且还可以为植皮提供良好的空间,避免引起大出血情况。第三,抗生素骨水泥在局部持续释放的抗生素浓度要远远高于最低的抑菌浓度,并且血液中的抗生素浓度也比较低,较少引起肾脏损伤情况,安全性高[7]。第四,抗生素骨水泥置入后不但能够将空腔及创面缺损部位的病菌有效清除,而且还可以清除骨骼及周围软组织感染病菌,这样也可以降低感染再复发的可能,使得临床治愈率显著提高。第五,抗生素骨水泥结合负压引流的操作也可以避免抗生素的释放速度过快,这样可以为缺损创面的修复及愈合提供良好的康复环境,便于肉芽组织生长,为二期植皮提供有利条件,促进创面的愈合[8]。

综上所述,针对肢体开放性损伤合并软组织创面缺损的患者,临床中在常规清创及负压引流操作的基础上,应用抗生素骨水泥治疗的方式可取得满意的效果,促进创面组织的愈合,利于患者早日康复,因此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植皮负压创面
试论无负压供水在建筑给排水中的应用
疼痛护理管理在VSD联合自体游离皮片植皮治疗糖尿病足感染创面中的应用
全程综合保温措施在小儿大面积烧伤清创植皮术围术期的应用效果观察
探讨浓缩生长因子(CGF)在糖尿病足溃疡创面治疗中对溃疡创面愈合的作用
复方雪莲烧伤膏对深Ⅱ度烫伤创面愈合的作用及机制
基于自动控制技术的创面软组织负压给液系统研究
负压创面治疗技术应用的研究进展
烧伤植皮手术及其注意事项
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钙预防烧伤植皮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评价
负压技术在45例颈外静脉留置针穿刺中的应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