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囚绿记》的几点解读
2021-02-25赵茹
赵茹
1937年11月,上海沦陷。诸多爱国文艺工作者只能利用上海租界的特殊环境,在日本侵略势力的四面包围中,坚持进行抗日文学活动。面对国土被践踏的现实,他们内心无比的抑郁。《囚绿记》的作者陆蠡当时也在上海。在一个潮湿阴暗的房间里,一株常春藤让他看到了希望和自由。一个身处上海的爱国人士,在那样的环境中回忆起北平公寓外的那株常春藤,想到的不是自己,而是心爱的祖国。《囚绿记》写于1938年。作者在文章首段提到“这是去年夏间的事情”,即1937年夏。当时,北平和天津沦陷,上海文艺界救亡协会成立。作者用一句话交代了作品的创作背景,让读者铭记那段屈辱的历史。
本来,“我”在选择公寓时是自由的,“但我终于选定了这朝东房间”。这是为什么呢?在文章的第三段,作者阐明了理由:“我便是欢喜这片绿影才选定这房间的。”原来是因为“爱绿”。“我”看到这片绿影时,是“喜悦”的,因为它让“我”感受到了“生命”和“希望”,带给“我”的是“慰安”和“快乐”。“我疲累于灰暗的都市的天空和黄漠的平原”,结合当时的社会现实来看,祖国的天空弥漫着硝烟,自然是“灰暗”的。而此时看着那一株绿绿的常春藤,内心自然是无比的喜悦,仿佛看到了祖国的未来。因此,“我”才会把这一抹绿“视同至宝”。
“我”是孤独的,因为“门虽是常开着,可没人来打扰我”。“我”对此感到陌生,也感到孤独。但孤独和美似乎是一对恋人,人在孤独的时候往往能静下心来,去仔细品味生活,进而发现生活中的美。在灰暗的天空下,在一个陌生的环境中,在一个阴暗潮湿的小房间里,一株常春藤就那么生长着,透过阳光,一片绿影投射到房间,使“我”的内心得到了些许慰藉。奔波的辛劳、诸多的不快,在“我”面对这片绿影时似乎都烟消云散了。当时的“我”无法与三五好友聚在一起谈天说地,和“我”作伴的只有“绿”。于是,“我”开始和它“对话”,将自己内心的抑郁、对祖国的担忧说与这“绿”听。而它似乎也懂了“我”的心事一般,静静地聆听“我”的话语。
这不仅让人想问:“这是一片怎样的绿?”它有“柔软的卷须”“折叠着的嫩叶”“纤细的脉络”。就是这样一株常春藤天天陪伴着“我”,尤其是在下雨的时候,“淅沥的声音”“婆娑的摆舞”更加让人感到欢喜。但是,爱有时候会让人走火入魔,于是“自私的念头触动了我”,“我”开始“囚绿”,把枝条牵进屋子里。这样,“我”就能和它“更接近,更亲密”。文中写到“绿是自然的颜色”,但此时的“我”要将它“囚”起来,用它来装饰屋子,让它如同一只笼中雀,只为“我”一个人歌唱。
“我”把它“囚”了起来,但它并没有因此而“屈服”,而是“依旧伸长,依旧攀缘,依旧舒放”。这被“我”“囚”起来的“绿”所生长的方向正是窗外。正如文中所写,它只是“让柔弱的枝叶垂在我的案前”,但它“永远向着阳光”。当时的革命战士也正如这“绿”一样,虽然身躯被困,但心依然向着阳光,向往自由。“我”终于明白“囚禁”只能暂时留住它的美,它应该生活在阳光下。“我”不能原谅自己,打算“释绿”,让它重获自由。至此,“我”由“爱绿”到“囚绿”,最终决定“释绿”。
但文章并没有因此而结束。接下来,作者提到了“卢沟桥事件”,使文章的主題得以升华。卢沟桥事变拉开了全国抗日战争的序幕,“我”也投入到抗日活动中,“释绿”的意义就在于“开释了这永不屈服于黑暗的囚人”,而这“绿”也正如千千万万受苦受难的华夏儿女,用坚贞不屈的民族气节捍卫着祖国。在文章中,“绿”最终重见天日,也暗示着抗日战争必将取得胜利。
可以说,这篇文章是当时社会现实的写照,也是对华夏儿女的讴歌。
在一些人的眼中,文人是柔弱的。但陆蠡以他的一生向我们昭示了一个爱国文艺青年所具有的民族气节。他是一名烈士,1942年死于日寇的酷刑之下,年仅34岁。他是一个铁骨铮铮的华夏硬汉,更是一位柔情满怀的英勇烈士。正是因为心中充满了爱,他才会在阴暗潮湿的房间里感受到来自“绿”的生机和希望;正是心中满怀对祖国的爱,他才会为了自由而献出自己年轻的生命。
以上是笔者对《囚绿记》的解读。希望各位语文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认真解读文本,结合作品的创作背景让学生领会“绿”的象征意义,感受爱国烈士的民族气节。
(作者单位:新疆乌鲁木齐市第八十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