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双减”,创新作文教学
2021-02-25江水仙
江水仙
“双减”立意在于减轻学生学习负担,让学习变得轻松有趣。那么如何在作文教学上达到这个目标呢?在传统教育中,老师和家长只关注写作本身,一些培训机构甚至为学生设计一个写作框架,让学习在里面填补内容,把学生思维堵死,最终导致学生的文章图有外在的华丽辞藻,以及为赋新词强说愁的虚伪和空洞。缺乏内在思想和灵魂。尤其是在孩子刚开始学习写作的时候,若把落脚点放在技巧上,对于孩子长远的成长和提升,无疑是南辕北辙。
针对孩子们的写作能力不足,以及思考和表达的欠缺,老师的工作应该是为孩子提供“思维运用”的平台和场景,并帮助孩子们理清思路,逻辑自恰。这样在认知自我的基础上,将来自然可以达到“我手写我心”的良好效果。
在写作训练的第一阶段,学生不需要直接上手写文章。而是老师引导他们每天课外阅读,但内容读物非写作指导或优秀学生作文,而是科学和历史文化方面的内容,如正健康的报刊读物等,引导学生以团队讨论的形式提出问题,并自问自答。
而给学生上写作课,切入点并不在于写作本身。而是引导学生建立一环扣一环的逻辑思考方式,帮助他们发现盲点并完善思维漏洞。这种“不教写作”的写作课,不仅让这些没有任何基础学生不会陷入“写作很枯燥”的认知误区,对写作课兴趣盎然。更重要的是,如果坚持这种上课方式,后劲会很足——不知不觉当中,孩子们的思维就会变得清晰、深入而全面。当他们看待问题的方式发生了质的改变,表达出来只是水到渠成的自然流露罢了。
举一个写作课答辩会的其中一个课程片段为案例:这节课是让学生阅读一篇文章《怎样阅读才能够提高思维能力》写自己的读后感。(以下,小明、小睿、小兴是攻擂方,要对内容的发问和质疑去拷问对方对文章的理解;小红、小欣、小南是守擂方,也即扮演作者,尽量清晰、全面、深入的去回应对方提出的问题,将自己利于不败之地。)
首先提出问题的是攻擂方的小明。
小明:文中提到,阅读分为娱乐性阅读、提高性阅读与教育性阅读三种模式。请问,完全自由的娱乐性阅读能否达到提高思维的目的?
小红:我认为不能。因为作者提到,阅读之所以分为娱乐性、提高性和教育性,是因为它们的目的不同。因此,如果这种阅读达到了提升思维的目的,就叫做提高性阅读,而不能称为“完全自由的娱乐性阅读”了。
小睿:对方还没有理解我们质疑的观点。如果有一个人即便是他最初的目的是娱乐,但在看书的过程中,他的思维也会随之提升。那么,他的这种阅读到底算是娱乐性阅读还是提高性阅读呢?
小欣:他已经达到了提升思维的目标,因此就算是提高性阅读。
小兴:可他在刚开始阅读时是为了娱乐啊。
小南:即便是为了娱乐,但它有另一个目的——提升我们的思维方式。
三轮的互动到此结束,同学们齐刷刷地望向老师,等待裁决。
老师:今天这个问题问的很有价值。我先不下谁输谁赢的判断,而是带大家梳理一下其中的逻辑脉络。
同学们:好的。
老师:之所以出现了这种争执,是因为在互动的过程中,双方把两个性质完全不同的概念交织在了一起。我们必须要把这两个概念清晰的拆解开,才能发现孰优孰劣。在拆解概念之前,我们先思考这样一件事。今天我去户外爬山锻炼,因为昨晚下雨,结果踩了一脚泥,那么我是不是可以这样断定,我爬山的目的就是为了踩一脚泥?
大家都觉得这个结论得出的非常离谱,因此哄堂大笑。
老师:是不是觉得很荒谬?我出去爬山的目的是为了强身健体,其实和踩泥巴没有任何关系。那么,如果把强身健体说成是我的目标,踩泥巴算是什么呢?
小劳:手段?
老师:什么手段?手段都是为了背后的目的而服务的。你的意思是说,我们踩泥巴是为了更好的帮助我们达成强身健体这个目标吗?
大家又笑了,小劳连忙解释不是这个意思。
老师:那踩泥巴到底算什么?
小睿:作用?
老师:对!这个思路很正确,换一个更精确的词汇,叫“效果”。效果是做完事情之后的现实反馈。一件事情的目的往往都是在我们的预期之中,但效果却会在意料之外。比如这次爬山,我是想过爬山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但现实情况虽然我也锻炼了体能,但还有意外收获——踩了一脚泥。
其实目标是相对可控的,但是现实却并非如此。古人云“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因此,我们只能全心全意把一件事努力做好,但最后的效果很难说。毕竟还有很多不可控因素。
小南:嗯。
老师:我们回归到初始的问题,如果在娱乐性阅读的过程中也锻炼了思维,那么这到底算是提高性阅读,还是娱乐性阅读?
同学们:娱乐性阅读!
老师:一个人通过娱乐性阅读达到了提升的效果,可个人最初的目的与动机仍然是想要娱乐。“结果上有提升”只是一个附带,或者说意外收获。所以,我们要分析一个人的阅读方式是哪一种,不能只看表面上达到了什么效果,更要看他背后的心态。他到底是想要娱乐,还是想要进步和提升。这才是决定因素。
小欣:也就是说我们刚开始就把目的和效果这两个概念搞混了。我们所强调的目的,其实是效果。我们只是执着在通过阅读能达到提升思维的结果上,没注意到这个人读书的目的不是为了提升,只是想娱乐而已。
老师:没错,就是这个意思。
······
在课堂上,老师讲解的时间不多,大多数时间还给学生举行紧张刺激的“答辩会”——每个小组轮流守擂,接受其他组的“拷问”,碰撞观点。而老师的作用,不过就是作为裁判去仲裁、分输赢。
只有事后总结的时候老师再用多些时间讲解,但也绝对不会超过一个小时。换句话说,这节课乍一看是全靠孩子自己“撑”起来的。
想必很多人对这种“学生答辩——老师仲裁”的学习方式以及课堂上师生互动的氛围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这种学习形式让孩子的思维水平得到了逐步提升其实,作为“仲裁”,需要短短几分钟的推理引导,但蕴含深刻的内涵。因为这涉及到思维的其中一个外在表现——清晰性。
思维清晰性的本质,就在于能否把不同的问题区分清楚。
用学生学习答辩+老师引导纠偏的模式学习思维是十分有效的。在课堂上塑造一种提升思维的环境,时刻起到纠正和指导的作用。而当孩子经过这样的训练后,让自己的思维水平“更上一层楼”。自然,接下来的写作就變得有趣且有内容。
参考文献:
《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
《创新教学策略》龚春燕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诊断式作文教学》杨海棠 福建教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