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统编教材中叶圣陶作品删改情况分析

2021-02-25杨洁

语文建设·下半月 2021年12期
关键词:教学价值叶圣陶统编教材

杨洁

【关键词】统编教材,叶圣陶,删改方式,教学价值

翻开语文教材,常常看到课文下方标有“选阼课文时有改动”,至于作了怎样的改动,为什么要作这样的变动,一线教师对此往往很少关注。一般而言,选人教材的课文是学生学习语言文字的范本,具有一定的典范性,编者所作的改动是有明确意图的。

“语文”一词由叶圣陶创造。1949年,叶圣陶参与编订《课程标准》,使用了“语文”这个词语。他指出:“以口头为‘语’,书面为‘文’,文本于语,不可偏指,故合言之。”“语文”由此经历了一次历史性的转变,由“国文”“国语”演变成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的结合。值得关注的是,自1952年叶圣陶的作品被选人语文教材以来,因其教育家、作家、编辑、出版家的多重身份,使其作品的选编与改动具有一定的研究意义。但是,从目前的研究成果来看,学术界对此方面的关注还较少。对此,笔者通过对叶圣陶作品的版本研究,探讨教材改动情况,试图阐释其修改后的教学价值。

一、叶圣陶的作品进入教材情况

新中国成立以来,叶圣陶作品被选入小学语文教材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新中国成立之初到改革开放前,第二个阶段是1988年开始实施“一纲多本”改革方案后,第三个阶段是全国使用统编教材后。历年来,小学语文教材中选人叶圣陶作品的篇目比重是比较大的,尤其是《小小的船》《荷花》《爬山虎的脚》《记金华的双龙洞》这几篇文章,多次出现在各个版本教材中。除了《小小的船》是一首简短的儿童诗,课文未标注有改动,其余篇目在选人统编教材时,都标注有改动。

追根溯源,解析版本,成为分析选文改动情况的必要途径。通过查找《叶圣陶年谱》,笔者发现,1956年10月13日,叶圣陶所作《一个少年的笔记(爬山虎的脚)》,“刊11月1日《中国少年报》第三版”;1957年10月25日,叶圣陶所作《记金华的两个岩洞》,“刊《旅行家》第1 1期,后收入《小记十篇》”。这几篇文章在选人统编教材时,标题改动较少,可从各种渠道寻找初刊本、初版本或者原文转载无改变的版本。《荷花》改动较大,找寻过程实为艰难。笔者未曾找到同名或相关标题的文章,翻阅《叶圣陶年谱》,也没有一丝线索。《荷花》原文为《一个少年的笔记》中的《诗的材料》,初刊发表在《旅行家》1956年第11期,在选人统编教材时改名为《荷花》。各文变动情况见下表。

二、选文修改分析

1.汉语规范化

新中国成立初期,语言作为最基本的交际工具的价值被突显出来,但“汉语的方言差别很大”,尤其“语音方面的分歧最大”,因而语言文字的使用情况不容乐观。直至1955年召开的全国文字改革会议和现代汉语规范问题学术会议,明确界定了“汉民族共同语”。至于如何起到民族共同语的规范作用,正如夏衍所言,语言的规范必须寄托在有形的东西上,因为语言的规范主要是“通过作品传播开来的”。在此背景下,叶圣陶主持的语文教材编写工作,必然会将汉语规范化一以贯之。不过,由于选人统编教材的《荷花》《爬山虎的脚》《记金华的双龙洞》创作于新中国成立初期,正是汉语规范化肇始之时,难免还存在一些不符合汉语规范之处,所以编者在编人教材时作了相应修改。

首先,去文言。这一情况在《记金华的双龙洞》中较为典型。原文中,叶圣陶游览双龙洞,走人内洞时,看见洞内石钟乳、石笋形状各异,“大都依据形状想象成仙家、动物以及宫室、器用”。这一处“仙家”指仙人,是中国神话中众仙的自称。“仙家”是文言文,在唐代的牟融《天台》、韩琮《公子行》中都曾出现。编者在编写教材时,将“仙家”改为“神仙”,目的是契合汉语规范化的要求。其次,去方言。这一点体现得最为明显的是《爬山虎的脚》一文。原文中不少地方带有“儿”字,如“茎上长叶柄儿的地方”“六七根细丝的头上就变成小圆片儿”“细丝和小圆片儿逐渐变成灰色”。据叶圣陶所言:“我是江苏人,从小不离乡井。”所以在创作过程中会带入一些方言词。回到《爬山虎的脚》,我们发现多处“儿”化音。儿化音多为北方地区的语言特点,只有小部分南方地区有此习惯。基于统编教材面向全国统一使用,所以编者删除了这几处儿化音。最后,去欧化。欧化,是指汉语中吸收西方文法的现象,其特点是修饰成分多、句子结构繁复、语句倒装和各类从句的大量使用等。20世纪50年代,欧化语进入汉语规范化统率中,反思欧化语成为无可争议的共识。不过,今天来看,叶圣陶虽有意剔除欧化成分,但其文章中依然有欧化痕迹。在《记金华的双龙洞》中,有一处较为明显,原文是:“山上几乎开满映山红,比较盆栽的杜鹃,无论花朵和叶子,都显得特别有精神。”按照现代汉语规范,“比较盆栽的杜鹃”应放在句首或句尾,作者却将其放在中间,这种语句倒装便是欧化的表达方式。对此,教材编者将其改为“无论花朵和叶子,都比盆栽的杜鹃显得有精神”。

2.语言表达的完善

考虑到时代性,编者对一些不常用、不妥当的字词进行了替换,或是联系上下文,将其替换成与文本联系更加密切的词语,使课文能够与时俱进,促进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

(1)字词改动

一是符合现代汉语的規范。选人教材的很多作品是在新中国成立之前或成立初期发表的,虽然作者已经尽量使用规范的现代汉语,但仍有一些词语需要进一步考量。因此,教材编者对其进行了相应的替换,以利于学生理解课文。如《爬山虎的脚》中:

原文:“茎上长叶柄儿的地方,反面伸出枝状的六七根细丝,每根细丝象蜗牛的触角。”

课文:“茎上长叶柄儿的地方,反面伸出枝状的六七根细丝,每根细丝像蜗牛的触角。”

原文中的“象”字不符合现代汉语规范,选人课文时,编者将“象”改为“像”。事实上,这一改动还比较特殊。因为叶圣陶写这篇文章时,“像”是“象”的繁体字。到了1986年10月,国家发布了《简化字总表》,明确指出,“像”不能作为“象”的繁体字使用,要作为一个现代汉字单独使用,表示“相像”“相似”的意思。而“象”字在《现代汉语字典》中,指陆地上现存最大的哺乳动物大象,已不具备“相似”之意。在上述例文中,原文中的“象”字是“好像”的意思,所以将“象”字改为“像”字。

二是根据上下文进行替换。“丛山之中有几脉,山上砂土作粉红色,在他处似乎没有见过。”这是《记金华的双龙洞》的原文。统编教材中,编者将“砂土”改为“沙土”。砂土是指砂粒含量较高的土壤,沙土则是指由沙和黏土混合的土。结合课文内容来看,山上几乎开满映山红,油桐也正开花,这里适宜种植的土壤应是透水、透气的沙土,而不是砂粒含量高的土壤。

(2)语句变更

除去字词的变动,语句的变更也是编者关注的方面。教材选文时,常对语句作适当调整,或直接删除过多语句,以此转移和变换句子重心。一是变动语句。在《爬山虎的脚》中,“爬山虎在十月以前老是长茎长叶子。新叶子很小,嫩红色,不几天就变绿,大不引人注意”一句较为冗长,编者将其改为“爬山虎的嫩叶,大不引人注意”。二是删除语句。课文的相关性是指文本内容与编者想要表达的课文主题的关联程度。若文本内容与课文内容息息相关,有助于表现课文思想感情,则相关性较高;若文本内容与课文内容关联不大,且对表现文章主题无益,则相关性较低。对待这些语句,编者常常会作相应的删除。比如,《记金华的双龙洞》中,有一处是“油桐也正开花,这儿一丛,那儿一簇,很不少。我起初以为是梨花,后来认叶子,才知道不是”,这部分删除了第二句。

(3)标点符号

新中国成立至今,相关部门分别于1951年、1991年、1995年颁布过三版《标点符号用法》。随着法定规约的改变,标点符号的使用也随之变动。考虑到不同时期对标点符号使用的不同要求,编者对叶圣陶的文章也进行了标点符号的修改。例如,在《荷花》一文中,“看看这一朵,很美,看看那一朵,也很美,都可以画写生画”。从句式上来看,这几句话是并列关系,表现荷花的秀美。根据现在标点符号的规定,逗号和分号可以用在复句中表示停顿,但若复句中存在并列成分,那么并列成分之间须要使用分号,所以第一个“很美”后的逗号改为了分号,第二个“很美”后的逗号改为了句号。

三、选文修改后的教学价值

为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编者对选人作品进行了一定程度的修改。有些改动对语文教学起到积极作用,但有的改动可能会使得编者意图与作者意图不相符。不过,正是由于课文与原文存在偏差,教师可以进一步分析二者对学生语文素养形成的不同影响,进而对课堂教学产生积极意义。

1.提升字斟句酌的能力

语文教材作为教育载体,应符合最新的语言文字标准。但很多被选人教材的作品创作已有一定时间,彼时的语言使用还不规范,或者不符合当下的规定。鉴于这些原因,编者势必要对初始文本中的不规范用语或仍有改进空间的字、词、句进行相应的删改,使其兼顾文学性、思想性和规范性,为教师提供语文教学的材料,为学生提供学习描摹的范本。在统编语文教材中,就有很多积极删改的例子。

如前文所叙,《爬山虎的脚》一文中,编者将原文“每根细丝象蜗牛的触角”中的“象”改为“像”。自《简化字总表》发布以后,“象”与“像”的用法被区分开,“象”已经不能作为副词或动词与“像”字通用,只能作为名词来使用,编者的这一改动充分体现了教材用词的规范性,有利于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是积极的、值得肯定的。又如,在《记金华的双龙洞》中,“做”与“作”也是同样的道理。原文是“即使不比做什么”,编者改为“即使不比作”,保证了课文用词的规范性,为优秀作品锦上添花。

对于这一类的变动,教师可以利用比较教学法。在课堂上,以教材为主要教学材料,配合未经删改的原文,向学生展现两种教学材料,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思考,加深对文本的整体认知。

2.促进写作能力的提升

写作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但在教学中常常存在一定的困难。有的教师将习作批改完搁置一旁,有的教师有意指导学生,却效果不佳。对此,笔者认为,写作能力并不容易轻易提升,学会修改作文是取得提升的好方法之一。教材编者综合多种因素对文本进行斟字酌句的删改,调整语言,才使得其进入教材。因此,研究删改课文,可以帮助学生感悟其中语言、立意的改变,从而受到启发,学习自主修改作文。

《记金华的双龙洞》是一篇游记,写于1957年,原文标题为《记金华的两个岩洞》,为什么选人教材时要更改标题?从原文来看,文章记叙了作者游览金华的两个岩洞时所见的情景,记录了途中所见美景。对比统编教材,我们发现选人此篇时编者作了大量删除。原文有16个自然段,课文则从第11自然段,即“从双龙洞到冰壶洞有石级。平时没有锻炼,爬了三五十级就气呼呼的,两条腿一步重一步了,两旁的树木山石也无心看了……”开始,将后面全部删除了。为什么作如此大的删除?笔者认为,编者删除大量的语句,是因为《记金华的两个岩洞》不仅是一篇记叙文,也是一篇可供学生摹写的游记范文,对作文教学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此文选人统编教材四年级下册,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来说,同时学习描写两个岩洞,无论是内容还是逻辑,都过于庞大和复杂。所以,考虑到字数和难易因素,编者对原文内容进行了删减,删减后的课文会更利于四年级的学生模仿写作。

对于删改,教师在课堂训练时可以为学生提供训练的材料。通过课堂讨论,吸取其他同学的看法、意见,即时探讨删改效果。有了练习的经验,学生才能够在课后面对自己的作文时,有思路、有方向地修改,以此达到较好的修改效果。

3.培养客观的思辨精神

课文删改给教师和学生带来诸多便利的同时,也对作品原貌造成了一定的影响。通过对比原文与课文,对于一些改动的质疑之处,教师可鼓励学生运用批判性思维审视看待,同时勇于表达自己的观点,以培养学生辨识、比较、分析的能力。

比如,《记金华的双龙洞》中,有一处为“要不是工友提着汽油灯,内洞真是一团漆黑,什么都看不见”。选人教材时,编者删除了“要不是”,这里对原文的语气进行了调整,减弱了感叹语气,变成了陈述语气。联系上下文语境,“要不是”是假设,这里写到内洞漆黑,难以前进。原文用假设说明工友的热心帮助,读者可以从中感受到强烈的感激之情;而课文中改为陈述语气,则淡化了情感浓度,降低了抒情意味,让读者感觉只是在客观描述叶圣陶走人洞中的情景。又如,“在洞里走了一转,觉得内洞比外洞大得多,大概有十来进房子那么大”。“一转”在现代汉语中通常表达为“一圈”;“进”是量词,指旧式房院层次。“进院式房屋”是古代高官巨贾住的房屋,而不是普通人家的房屋。因此,“进”作量词的表达方式对当代学生来说已经不习惯了,此处应改为现代汉语的用法。

针对这些质疑,教师可以抓住这一机会,在课堂上设置相应问题,引发学生思考。比如,可以适当地设置一些开放性习题,让学生自己剖析删改前后的字或词在语言表达上所产生的不同效果,让学生看到课文选自哪里,原文是什么样的。同时,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学生的思辨能力。设置课后习题的目的,不是为了让学生得出具体的结论,而是为了尽量弥补课文删改对原文造成的影响,将删改产生的差异交由学生去思考,达到训练学生思辨能力的目的。

总之,针对统编教材选文情况,在是否删改、如何删改之间充分发掘可利用的教学资源,能夠延伸教学内涵,提升教学品质。

猜你喜欢

教学价值叶圣陶统编教材
霜的工作
燕子,住下吧
如何在教学中体现初中历史统编教材中的人文主义精神
初中语文统编教材课后推荐组文的使用策略
用好助学系统确定教学内容
基于作文视角的统编教材运用
气排球与硬式排球工体课教学价值对比研究
科研反哺教学在EDA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探究
文学寿星叶圣陶的养身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