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穴位按摩联合镇痛治疗对癌症患者慢性轻中度疼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2021-02-24陈阳梅黄秀官孙应龙刘莉莉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1年3期
关键词:癌痛穴位疼痛

陈阳梅,杨 智,陈 志,黄秀官,孙应龙,刘莉莉

(重庆市大足区人民医院,重庆 402360)

癌性疼痛是晚期恶性肿瘤患者最为常见的伴随性症状之一,其发生率高达61.6%,若得不到有效缓解,往往影响患者的睡眠及生活质量。以往临床多予以西药镇痛治疗,尽管可不同程度改善癌痛症状,但长期应用会产生依赖性,并随着治疗时间延长可出现痛觉过敏、耐药性,且可产生诸多毒副反应,继而影响镇痛效果。中医治疗癌痛症状具有独特优势,中医认为癌痛多由气机失调、瘀血阻滞而引起经络不通所致,或因正虚邪实、虚衰失调致使经脉脏腑失于荣养,导致不荣则痛[1]。中医穴位按摩可通过调气血、通经络的方式发挥止痛作用。对此,本研究观察了穴位按摩联合镇痛治疗对慢性轻中度癌痛患者的镇痛效果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为缓解癌痛提供更多参考,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8年2月—2019年10月我院收治的80例晚期恶性肿瘤伴有癌痛症状患者,均经临床表现、手术或各种内镜检查、影像学检查、细胞或组织病理学检查确诊为恶性肿瘤;癌痛诊断符合美国国家综合癌症网络(NCCN)中制定的《NCCN临床实践指南:成人癌痛(2019.V2)》中的诊断标准[2];中医诊断符合《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3]中的诊断标准,辨证为气虚血瘀型,症见气短、剧痛、乏力、胸胁胀满、口干舌燥、舌质紫暗、脉沉弦;TNM分期为Ⅳ期;预计生存时间>3个月,卡氏评分(KPS)>50分;患者主诉隐痛、钝痛等慢性疼痛;疼痛数字评分(NRS)1~6分,疼痛程度为轻中度;癌痛症状持续≥3个月;年龄29~73岁。排除严重心肝肾功能障碍、血液系统疾病、免疫功能障碍者;合并其他病变所致的疼痛者;伴有急慢性感染者;近期接受阿片类等镇痛药物治疗者;穴位按摩部位局部皮肤严重破损、皮肤炎症者;既往接受2次以上重度癌痛治疗或接受麻醉药品镇痛无效者;对本研究药物过敏者;器质性精神障碍及意识障碍者;妊娠及哺乳期妇女;临床资料不全者;治疗配合依从性差者;正接受其他临床试验研究者;发生严重不良反应而不宜接受试验者或自行退出本试验者。按照随机平行分组法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40例,男23例,女17例;年龄42~71(53.9±2.5)岁;癌痛病程3~6(4.1±1.3)个月;肿瘤类型:肺癌12例,胃癌10例,肝癌6例,乳腺癌4例,肠癌6例,其他2例。对照组40例,其中男21例,女19例;年龄46~75(55.8±2.1)岁;癌痛病程4~6(4.5±1.2)个月;肿瘤类型:肺癌13例,胃癌9例,肝癌8例,乳腺癌6例,肠癌2例,其他2例。2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均对本研究知情,且签署知情同意书,并经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治疗方法 对照组参照癌症三阶梯止痛方案用药,具体给药方案:对轻度疼痛者(NRS评分1~3分)给予布洛芬分散片(赤峰维康生化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10344,规格:50 mg/片)口服,0.2~0.4 g/次,3次/d;对中度疼痛者(NRS评分4~6分)给予盐酸曲马多缓释片(山东新华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9990062,规格:100 mg/片)口服,50~100 mg/次,2次/d,2次服药的间隔不得少于8 h,每日最高剂量不超过400 g。疗程4周。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辅以中医穴位按摩治疗,选穴:内关穴、足三里、阿是穴、合谷穴,协助患者取平卧体位,每个穴位按摩力度由轻至重,直至感到酸、麻、胀、痛,且以耐受为宜,持续4~6 s后,按摩力度再由重转轻,反复进行20min,每天按摩3次,持续治疗4周。

1.3观察指标

1.3.1治疗效果 参照《癌痛治疗学》[4]《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5]评定临床疗效,完全缓解(CR):经治疗癌痛症状完全消失,NPS评分为0分,中医症状积分减少≥90分;部分缓解(PR):疼痛较治疗前明细减轻,不影响睡眠,对日常生活无干扰,NPS评分较治疗前降低70%以上,中医症状积分减少60~89分;轻度缓解(MR):癌痛症状较治疗前有所减轻,但仍影响睡眠及日常生活,NPS评分较治疗前降低30%以上,中医症状积分减少40~59分;无效(NR):未达到上述标准,或癌痛症状加重。总有效率=(CR+PR+MR)例数/总例数×100%。

1.3.2疼痛程度 治疗前后参照NRS量表评定疼痛程度,用数字0~10代替文字表示疼痛程度,指导患者描述过去24 h内最为严重的疼痛数字,其中0分为无痛,1~3分为轻度疼痛,即存在疼痛感,但不影响睡眠及日常生活;4~6分为中度疼痛,即存在无法忍受的明显疼痛感,影响睡眠及日常生活;7~10分为重度疼痛,即自主神经功能出现严重紊乱,不能入睡或睡眠中痛醒,必须服用止痛剂。

1.3.3生活质量 治疗前后参照《中文版简明疼痛量表(BPI-C)》(第二部分)中关于疼痛影响的7个条目评定生活质量[6],包括疼痛对日常生活、情绪状态、行走能力、工作、人际关系、睡眠、生活乐趣,每个条目按0~10分计分,得分越高提示疼痛对该项生活指标影响程度越严重。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软件包进行数据处理。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2组治疗效果比较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0.0%,高于对照组的42.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晚期恶性肿瘤患者治疗4周后效果比较 例(%)

2.22组治疗前后疼痛程度比较 2组治疗后的NR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均<0.05),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2组晚期恶性肿瘤患者治疗前后NRS评分比较分)

2.32组治疗前后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2组治疗后日常生活、情绪状态、行走能力、工作、人际关系、睡眠、生活乐趣的评分及总分均低于治疗前(P均<0.05),其中观察组各项评分及总分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见表3。

表3 2组晚期恶性肿瘤患者治疗前后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分)

组别例数人际关系治疗前治疗4周后tP睡眠治疗前治疗4周后tP生活乐趣治疗前治疗4周后tP合计治疗前治疗4周后tP观察组404.08±0.580.87±0.4211.635<0.055.72±0.381.01±0.4312.934<0.056.55±0.741.72±0.3813.057<0.0535.84±1.479.93±0.8216.824<0.05对照组404.11±0.632.68±0.397.593<0.055.81±0.463.76±0.627.631<0.056.17±0.673.48±0.598.334<0.0536.21±1.5823.42±0.8710.058<0.05t0.5277.6340.7296.9340.7937.0210.9248.465P>0.05<0.05>0.05<0.05>0.05<0.05>0.05<0.05

3 讨 论

癌痛是恶性肿瘤常见伴随症之一,据相关流行病学调查报道,在目前治疗水平下,有50%~80%的恶性肿瘤患者伴有不同程度的癌痛,晚期恶性肿瘤患者疼痛发生率可高达90%[7]。有学者指出,癌痛是所有疼痛中种类最多、类型最全、机制最复杂的一种,可随着肿瘤进展而不断变化,且约有69%癌痛患者的疼痛症状会影响机体的正常功能,若未及时缓解,往往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严重影响身体功能及抗病能力,并会降低手术、放化疗等抗肿瘤耐受力及效果,最终缩短患者生存期[8]。另有学者报道,如果能早期接受规范化治疗,可以有效缓解70%以上的癌症疼痛,有助于改善患者生活质量[9]。

目前,临床多参照WHO推广的“三阶梯药物止痛治疗方案”, 根据疼痛程度由轻到重,按顺序选择不同强度的止痛药,对轻度疼痛者选择非阿片止痛药物,中度疼痛者选择非阿片类药物加上弱阿片类药物,重度疼痛者选用强阿片类药联合非阿片类药物[10-11]。然而,尽管三阶梯止痛治疗方案在控制癌痛方面可取得一定疗效,但长期应用镇痛剂可产生较强依赖性,且可增加药物毒副反应发生率,并受患者耐受性限制,部分患者止痛效果欠佳[12]。因此,如何安全、有效地治疗癌痛则成为临床医师重点研究课题。

中医在癌症综合治疗中有着独特优势,在缓解癌痛方面疗效确切,可弥补现阶段西医治疗癌痛中的不足。中医认为,癌痛的发生多因癌毒内蕴,脏腑失调,气机紊乱,正气虚损,致使机体血运不畅,瘀血内阻,凝聚成块,导致不通则痛;加之癌肿侵犯机体,邪伤正气,且正邪交争于体内脏腑经络,患者经长期放化疗后往往正气受损,致使经脉失养,无法荣养脏腑,导致不荣则痛[13-15]。气虚血瘀是不通则痛、不荣则痛的重要发病机制,故临床治疗应以补气调血、通经活络为治疗原则[16-17]。本研究采用中医穴位按摩治疗,选取内关穴、足三里、阿是穴、合谷穴,内关穴是手厥阴心包经穴,是八脉交会穴之一,交阴维脉,可疏导水湿、宁心安神、理气镇痛;足三里是足阳明胃经穴,具有极强的扶正培本、调和气血、强健脾胃、疏通经络的作用;合谷穴是手阳明大肠经穴,长于清泻阳明之郁热,又善熄风镇痉、醒脑开窍,且此穴位又是调理人体气机之大穴,通过调气,以达理血活血、通经止痛之效,故可用于治疗气血不和之疾;阿是穴随压痛位置而定,是一种临时腧穴,按摩该穴缓解局部经络拘急,使气血运行通畅而达到止痛的作用。现代医学研究证实,通过按摩上述腧穴可调动机体内源性镇痛机制,激活内源性阿片肽释放增多,以达到镇痛的目的[18-19];且可促使脑内啡肽分泌增加,抑制脊髓背角神经元的兴奋性,使机体痛阈值增高,提高患者对疼痛的耐受力,减轻疼痛感[20-21];同时,还可通过穴位刺激以调节自主神经功能,以解痉镇痛[22];中医穴位按摩还可降低肌张力,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进炎症吸收,以减轻疼痛感;此外,中医穴位按摩操作简单方便,无不良反应,无依赖性,患者依从性好。

NRS评分是目前临床使用比较广泛的一种疼痛评估方法,通过疼痛数字分级量化疼痛程度。BPI-C中的第二部分是关于疼痛对日常生活、情绪状态等方面的测定,可评估癌痛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且在癌症患者中应用具有良好的内在一致性和重测信度。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治疗后的NRS评分及生活质量各项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提示相较于常规西医镇痛治疗,辅以中医穴位按摩治疗有助于提高止痛效果,可进一步缓解疼痛症状,并有利于提高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镇痛治疗联合穴位按摩治疗慢性轻中度癌因性疼痛效果显著,可进一步减轻疼痛程度,有利于减轻疼痛对生活质量的影响,且方法操作简单,不失为一种简单、经济的治疗方法。

利益冲突:所有作者均声明不存在利益冲突。

猜你喜欢

癌痛穴位疼痛
低血压可以按摩什么穴位
疼痛不简单
夏季穴位养心
被慢性疼痛折磨的你,还要“忍”多久
男性排湿,常按这五个穴位
疼在疼痛之外
疼痛也是病 有痛不能忍
癌痛药物管理政策亟待优化
癌痛规范化治疗在老年晚期癌症患者中的作用
健康教育路径对癌痛患者药源性便秘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