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高职学生管理研究热点与趋势
——基于CiteSpace知识图谱分析
2021-02-24宋修岩
宋修岩
(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山东济南250103)
学生管理是整个教育工作的基础,也是高校管理的重要环节。学校通过辅助、监督和管理的手段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1],学生管理包括学生的生活、学习、思想品德等方面的管理。而“高职院校”是高等职业院校的一种简称[2]。20 世纪80年代,我国高职院校设立学生管理工作机构,主要包括学籍、奖惩、考评等工作管理。20世纪90年代,以“学生管理”命名的文件出现。到了21 世纪初期,新版的学生管理相关的文件开始实施[3]。高职学生管理统指学生工作,主要是作为管理者的辅导员和被管理的大学生之间的互动。此外,“学生”“学生事务”“学生事务管理”是高职学生管理的三大要素,它们之间相互促进,密切相连。
随着我国高职教育迅速发展,高职院校为了满足社会的需求,需要培养符合要求的人才。高职院校的学生管理工作直接关系到学校的稳定长期发展。目前,关于我国高职学生管理的研究越来越多,已经存在一批研究团队,同时也有大量的研究成果出现。那么,我国高职学生管理经历了哪些发展过程?哪些是高产作者?目前我国高职学生管理工作的热点领域是哪些?未来的发展趋势又是如何?对此,有必要对我国高职学生管理的研究进行总结和回顾,以期发现其研究现状、热点及发展趋势。基于此,本文利用CiteSpace将我国高职学生管理领域的结构及演变直观地进行展示,以更加清晰地了解目前我国高职学生管理的研究现状,为未来的研究提供思路。
一、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一)数据来源
在信息可视化分析过程中,数据的准确性尤为重要。本研究所需的文献资料是从论文覆盖面较全的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CNKI)获得的,相比于其他数据库,CNKI 能较好地反映出该主题的研究水平和成果。在CNKI 中以“篇名=高职学生管理”来检索,共检索出文献616 篇。数据采集时间区间为1996年至今。将文献的信息(作者、题目、关键词等)以ref的格式下载,以便进行分析。数据检索并下载的截止时间为2020年7月28日。
(二)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定量分析
本文使用陈超美教授开发的CiteSpace V 可视化工具绘制科学知识图谱[4]。CiteSpace V 可以把海量数据转换为图形或图像,绘制出图谱。本文将616篇文献数据导入软件中,生成知识图谱,分析1996年以来我国高职学生管理的发展轨迹,并归纳出当前的研究热点。
(2)定性分析
对知识图谱统计出的高频关键词和代表性文献进行阅读和思考,结合可视化知识图谱进行总结和分析。
(3)技术路线
本文所采用的技术路线如图1。
图1 本研究数据收集、处理、分析技术路线图
二、结果与分析
(一)文献信息量分析
我们通过总结不同时间段的发文量可以直观反映出该研究领域的动态性演进过程。对我国高职学生管理发文量及年度时间动态变化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可以更加直观地发现我国高职学生管理研究的发展脉略。如图2 所示,从1996年以来,我国关于高职学生管理的文献处于上升趋势。从整体上,我们将研究分为三个阶段:①起步阶段:1996 至2004年间,开始出现关于我国高职学生管理的文章,这一阶段为我国高职学生管理研究的起步阶段;②发展阶段:2005至2011年间,高职学生管理的论文数量逐年增加,呈上升的趋势,这可能与教育部在2006年颁布的关于高等职业教育的文件[5]有关,2005年12月胡锦涛总书记对辅导员队伍建设工作做出了重要批示,2011年论文发表量达到了47篇;③成熟阶段:2012年至今,发文量呈趋于上升的波浪态势,涌现出大量的高职学生管理的研究,其中2015年是重要拐点,2019年达到最大发文量为74篇,2020年的论文预测值为65篇。
图2 CNKI数据库我国高职学生管理研究年度发文量
(二)机构分布
通过观察研究机构的共现情况可以直接发现该领域的重要研究机构及主要研究力量。由图3 制作了1996年以来我国高职学生管理研究发文量的高产机构表格,见表1。通过对机构及论文产出量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1996年以来我国共有344 个机构从事相关的研究。图3 中的连线表示机构间存在合作发文,而连线的粗细表示发文量的大小。通过图3 发现仅有少数机构间存在合作发文,他们之间的合作研究仅有18次。
从表1 中研究机构发文量来看,职业技术类院校是高职学生管理研究的主要力量,这些院校具有较高的科研能力,是该领域研究的核心机构。发文量由高到低的机构依次为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湖南财经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山东理工职业学院等。这些机构为我国高职学生管理领域的研究做出了杰出贡献。
(三)作者分布
作者的发文量直观反映该作者在研究领域的影响力[6],并且对于科研活动的组织管理有重大意义[7]。因此,本文利用CiteSpace 软件对研究作者进行统计分析,得到图4。我们发现,我国高职学生管理的研究作者主要来源于高职院校,仅有以学者梁保恩等为中心的合作网络,其他节点分布较为分散,多为个人的研究,缺少研究的聚集性及团队的建设性。
图3 我国高职学生管理研究领域科研机构网络图谱
图4 我国高职学生管理研究作者共现图谱
表2 列出前10 位的主要作者,其中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的梁忠厚副院长发文16篇,主要从“以人为本”及“心理健康”的角度,探讨对高职学生的管理工作[8—9]。娄底职业技术学院的周志和副教授发文4 篇,主要对当前高职学生管理工作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措施。学者修丹、梁保恩和史晓庆发文量为3篇,其余学者发文量为2篇。
表2 1996年以来我国高职学生管理研究作者发文量(排名前10)
(四)研究热点
关键词是文章主要研究内容和观点的总结。本文利用CiteSpace V 软件绘制出我国高职学生管理研究领域关键词共现图谱。在图5中,圆形节点代表关键词,而节点大小代表词频的高低,不同颜色代表不同的年份[10]。
图5 我国高职学生管理研究关键词共现图谱
表3 我国高职学生管理研究领域高频关键词(排名前20)
根据图5 的内容制作出1996年以来我国高职学生管理研究领域的高频关键词表格,如表3所示。接着把关键词进行分类,分为研究对象、研究层次和研究手段3 种,见表4。我们发现该领域的研究对象主要是高职院校和高职学生。随着当前社会的发展和高校机制的革新,现代社会中传统的高职院校面临严峻的考验,虽然我国高职学生管理工作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一些问题仍旧突出,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在一定意义上还受限于传统的思想模式[11]。目前,关于高职学生管理的研究,多从学生自身、管理团队、管理制度等方面深入研究[12]。在研究手段上,采用“赏识教育”“以人为本”及“工学结合”的理念对我国高职学生进行管理。
表4 我国学高职学生管理研究领域高频关键词分类
(五)我国高职学生管理研究现状评述
随着教育的改革,高职大学生教育管理模式随之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当前,我国高职学生管理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传统思想政治工作、以人为本教育理念、心理学理论和其他理论视角4个方面。
(1)传统思想政治工作视角
20世纪80年代我国才出现意义上的高职院校,由于我国高职教育起步晚,现有的高职院校在管理模式上以普通高校的管理模式为主,也有一些使用中职学校的管理模式,未形成符合高职院校特点的管理模式。传统的高职学生教育管理以刚性管理方式为主,因此,存在着管理队伍不稳定、学生管理模式单一、学生的主体意识未得到关注等问题。此外,在传统的管理体系中,教师是至高的管理者,而学生仅为服从者,学生在教师面前不敢提太多意见,他们的地位差距悬殊较大。学生犯错时也是接受批评和处罚,从而致使学生不会主动去思考,逐渐丧失独立思维能力[13]。
当前,随着高校学生规模的扩大,高职院校学生人数激增,传统管理的理念和方式已经不符合学生个性差异化的特征[14]。已有研究表明,继续对90后的高职学生使用陈旧的方法,束缚学生以及“围堵”和“压制”的刚性模式是不明智的,也将是徒劳的[15]。也有学者认为“重学术轻技术、重理论轻应用”的管理理念落后使得高职学生管理不足。而高职学生管理人员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不够,“班主任负责制”的方式方法越来越显得陈旧和无力[16]。
(2)以人为本教育理念指导下
“以人为本”是现代科学化管理的核心,是目前高职院校最合理的管理体系。高职院校中的“以人为本”的理念就是要以学生为本,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将学生作为管理工作的核心内容,在学生的学习生活中要做到尊重学生,培养学生进行自我管理,让学生们能够全面地发展[17]。学者马丽指出,要向“以人为本”的管理体系进行改革就要做到:尊重学生的自尊心、引导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贯彻落实为学生服务的理念[13]。学者田思思认为“以人为本”是新形势下高职教育发展的需要,只有将该理念应用到学生教育和管理中,才能保障高职院校学生的全面发展[18]。学者江朵曾在文献中提出“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实现以人为本的基础,要做到尊重学生和因材施教”[19]。此外,管理好高职院校的学生关键在人才培养,而学生骨干队伍建设正是高职院校“以人为本”的重要体现[19]。“以人文本”的管理理念要求高职院校在管理工作中关爱学生、尊重学生、发展学生等。
(3)借鉴心理学理论
心理学和教育的关系密切,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有重要意义。高职院校学生的学习基础与本科生相比较弱[21]。因此,将教育心理学应用在高职学生管理之中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对于教师来说,还可以有效提升教师管理工作的质量。
同样,辅导员工作和心理学的联系也十分密切,辅导员根据学生所处的环境观察其背后的心理因素,而心理学是研究人们心理活动及规律的科学。心理学和教育本就密切相关,辅导员在学生管理工作中应科学运用心理学知识,如把心理学积极合理地应用在日常的班会、讲座和谈话中等,在管理学生中以理服人,主动观察学生心理的变化,对出现心理问题的学生及时采取相应措施,把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贯穿于管理工作的始终[22]。有学者将心理学效应应用在学生管理工作中,如“赫洛克效应”“破窗效应”“手表效应”“登门坎效应”[23],将心理学理论知识转化为学生管理实践。
(4)其他理论视角下
也有学者将协调理论引入到高职学生教育管理中[24],这将有利于提升高职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力,而全人教育理念对于高职学生的管理也表现在多个方面[25]。大数据具有信息齐全、共享功能以及数据拓展功能强的特点[26],基于大数据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目前,大数据应用在高职院校学生管理中,为学校的管理工作提供了便捷。因此,高职院校要契合大数据的理念和时代特色,优化教育理念,从“数字化”到“数据化”,从表面的数据探析背后的规律[27]。当前,“微时代”使高职院校学生教育不仅在管理上更加便捷高效,师生间的关系也更加亲密,同样也节约了教育资源[28]。
(六)我国高职学生管理研究趋势分析
通过利用CiteSpace V 对我国高职学生管理研究的关键词和主题词进行时区可视化“timezone”(见图6),可以观察不同阶段下关键词的变化,进而发现关于我国高职学生管理研究的发展趋势。
图6中,右上角代表的是研究前沿的关键词,有“教育创新”“管理创新”“就业导向”“新媒体环境”“激励管理”“互联网+时代”“教育现状”等,虽然随着时间的发展,关键词的布局在不断变化,但始终围绕着高职学生的管理进行。1999年6月,国务院颁布的文件[29]指出要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培养一批德才兼备的技术应用型人才。这标志着国家开始重视高职院校的发展以及高职学生的发展。
2006年11月,教育部颁布的文件[5]中指出“高等职业教育肩负着培养高技能人才的使命,并提出要重点建设100所在全国起引领示范作用的高职院校。”此后,“心理健康”“人才培养模式”“工学结合”“管理工作”“思想政治教育”等成为研究热点,文献量并不断增长。
三、结语
本篇文章对关于我国高职学生管理领域的616篇文献进行分析,利用CiteSpace 绘制出了作者、机构、研究热点等知识图谱,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一)从1996年以来文章的发表量总体处于上升阶段,将研究分为三个阶段:①起步阶段:1996 至2004年;②发展阶段:2005 至2011年;③成熟阶段:2012年至今。
图6 基于关键词的研究热点时区分布示意图
(二)目前我国关于高职学生管理的研究中作者和研究机构之间的合作较少,活跃度不够,研究力量过于分散。大部分机构都是进行独立研究,缺少“跨学校、跨区域”间的合作研究。
(三)1996年以来对我国高职学生的研究主要从“以人为本”的视角,以及借鉴心理学理论知识进行研究,对高职学生管理的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高职教育”“赏识教育”“以人为本”“工学结合”等。
(四)我们应全面重视我国高职学生管理各机构及各作者间的合作研究,共同促进该领域的发展和进步。未来我国高职学生管理的研究可能主要在“教育创新”“管理创新”“新媒体环境”等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