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教学模式下监测与评价学生学习过程研究框架的建立
2021-02-24李小武季洪梅
颜 莹,李小武,季洪梅,石 锋
(东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材料物理与化学系,辽宁沈阳110819)
一、后疫情时代的教学模式及其对学生发展的影响
课堂是教育的主阵地和核心地带,传统课堂在课堂管理、学生行为、协作学习、考核评价和教学目标等方面有诸多不足,如表1 所示。新时代高教40条明确提出“推动课堂教学革命”和“加强学习过程管理”[1]。要解决核心地带传统课堂存在的问题,单靠对传统教学模式的改良是无法满足未来变化对学生的培养要求的。
表1 传统课堂的诸多不足
爱因斯坦说过:“大学教育的价值是训练大脑会思考”,强调主动学习和高层次的思考[2]。以教学内容和教学内容传输为中心的传统课堂适于知识难获得的情形。目前,通过网络,知识唾手可得。因此,现代教学过程必须演化为“培养学习者”的过程,教师要与学生建立积极的关系,激发其学习热情,让其更多地参与,进行积极的思考和学习,养成对自己的学习负责的态度。也就是说,教学的聚焦点必须转移为以学生、学生的学习和发展为中心。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教与学实现了翻转。随着线上教学比例提高,传统教学模式演变为混合教学模式和线上教学模式。混合教学模式实现了利用碎片时间的移动和泛在学习,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按混合式金课的要求,其线上教学比例应达到20~50%[3]。因此,混合教学模式将是后疫情时代教学模式的发展方向,该模式类似于翻转课堂模式[4],让学生的学习更加灵活,提高了学生的参与度。
采用以学生学习活动为中心的混合教学模式,教师的教学活动设计要充分考虑实现学生的自主学习,扩展其学习和社交空间,为学生互学和深入探究提供条件,进而达到对学生高级思维能力的培养、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以适应未来变化对学生培养的要求。
二、混合教学模式下学生学习过程的监测要素
混合教学模式下,教学目标的实现不仅需要合理的教学设计以及得力的教学活动实施,还需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全面的监测、评价和反馈,尤其是课前和课后时间的学习监测。
表2列出了可监测的线上和线下学习过程的组成要素以及教师的关注要点。在所有要素中,学习态度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以主动的、建构的、合作的、有意图的方式展开的学习活动是有意义的学习[5]。有意义的学习重点强调学习的内在兴趣、个人情感和认知的投入,学的是渗入个人情感和全新的知识,且通过自我评价明确满足自己需要的学习方式、评价准则和学习目标[6]。学习者只有具有积极学习态度,才能对自己的学习和发展负责。因此,首要的是使学生具有主动学习的心向。
表2 可监测的线上和线下学习过程的组成要素以及教师的关注要点
表2显示的所有监测要素不仅能促进课程目标的达成,而且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教学活动的设计与实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因此,只有明确影响学生学习绩效的要素,对其进行精准的监测、评价和反馈,才能更好地促进教学相长。
三、混合教学模式下学习过程组成要素对课程目标达成的影响
为实现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在教学的各个方面应确立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一整体的课程目标,而课程目标的达成取决于课前、课中和课后三阶段教学目标设计的合理性。表3 显示了教学目标对课程目标达成的影响,教学目标的提高会促进较高课程目标的达成。
表3 教学目标对课程目标达成的影响
课程目标的达成需要教学过程中教师树立新的教学理念,处理好教与学、知识与能力、师生之间的关系。同时,教师还要设计一堂有生命力的课。一般认为,“以终为始的逆向教学设计”对课程目标的达成会更有效[7]。事先设计预期的课程目标,该目标的实现需要成果的验证,其验证标准要与预定的学习效果评价条件一致。学习效果的评价取决于学校提供的支撑条件、教与学的过程,见图1。
从图1 可见,课程目标实现的关键影响因素之一是学生怎么学?首先要培养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这关系到学生的学习绩效以及人格的发展。学习态度取决于学生的学习动机、兴趣、意志和目标。积极的内部学习动机推动着学习活动和学习兴趣的激发。学习兴趣不仅与学生的基础知识有关,还与教师的教学内容及教学活动等有关。只有那些学生想知道而又未知道的东西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一旦学习兴趣与奋斗目标吻合,学生就有了更大的学习内驱力。“有志者,事竟成”,强大的意志力也是学生学习的一种内驱力。学习目标的确立要适合自己,既不能无法触及,也不能缺乏进取。只有这样,才能竭尽全力为之奋斗,并使学习成为自觉的内化行为。因此,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是达成课程目标的基础。
图1 以终为始的教学设计
在知识唾手可得的网络时代,学生必须具备利用网络收集和提炼信息的能力,教师要注重学生在海量的网络信息中获取有价值的知识以及解决问题素质的培养。学习并不是一个简单的知识的传递过程,而是一个知识结构建立和信息转化的过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课程的理解,包括对课程体系和框架的掌握以及对课程内容的认识与内化等,有助于学生主体地位的提升和学习动机的增强,使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和策略,提高学习效能,促进深度学习。在此过程中,教师应承担起激活和鼓励学生组织新知识的心理模式。对于那些不能组织新知识的学生,教师应注重激活或补全学生的旧有知识,以便其建立起理解新知识必需的框架。此外,学生之间的合作与讨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形式多样的作业内容也会促进课程目标的达成。学生之间的合作和讨论以及教师与学生间的互动不仅能使学生了解知识的产生、发展和应用,还会提升学生的合作和交流能力。作业具有巩固与延伸、培养与发展、反馈与交流功能,教师将恰到好处的作业评改反馈给学生,对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独立思考能力的提升和智力的发展会产生积极的影响。自主探究是学习的一种重要方式,学生围绕教师设计的问题展开学习,分析和解决问题过程可能会引出更深层次的新问题,能逐步引导其走上创新之路。综上所述,将学习过程组成要素对课程目标达成的影响简要地总结在表4中。
四、混合教学模式下监测和评价学生学习过程的研究框架
课程目标的达成还有一个重要的环节,即学习效果的评价,这不仅涉及根据课程实际情况制定学习效果评价标准,还涉及如何对学习过程各组成要素进行合理有效的监测及评价。
1.学习过程组成要素的监测与评价
在线教育平台、内嵌在教学管理平台的移动终端、教学辅助工具等能完整记录教师的讲授过程和学生的学习活动。教师讲授过程的录屏功能可实现课后的反复观看,课上推送的限时练习题、课前/课后推送的任务单、学习资料等能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起到一定的督促作用。学生学习活动的记录数据能够使教师掌握学情,进而实现对学生的精准督导和指导。表5 显示了雨课堂智慧教学工具监测到的学生学习要素。
表4 学习过程组成要素对课程目标达成的影响
表5 雨课堂智慧教学工具监测到的学生学习要素
混合教学模式注重评价的发展性功能,强调评价应发挥对教学和学习的促进作用。为获得有效且可靠的课程目标达成信息,需深入了解学习的发生和展开过程,以便为后续教学和学习改进提供依据。按照教学评价目的不同,评价分为诊断性、过程性和终结性评价[8]。混合教学模式要实现“在学习中实施评价”和“在评价中促进学习”这一理念,实现评价与学习的融合。这能保证教师及时了解学生学习过程的详情,做到精准督导和引导,同时让学生在反思中学会自我评价,实现可持续发展。但要注意反馈评价结果的方式、时机和策略,以收到更好的效果。为形成恰如其分的评价结果,必须充分发挥过程性和终结性评价的机理导向功能,用其评价的综合结果去影响学生,促进其全面健康发展。
2.监测和评价学生学习过程的研究框架
教师要结合课程的教学目标和内容特点实施教学活动,并对学生学习过程的各组成要素进行监测、评价和反馈,促进学生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的改进。图2显示了混合教学模式下,学生学习过程的监测和评估研究框架,其中的评价是将学生的自我评价、小组评价和教师评价结合在一起的评价。
图2 混合教学模式下的学生学习过程监测与评价研究框架
过程性评价中的课前投入包括对推送的教学资源、多媒体课件等的阅读时间和完成情况、课前资料的收集和整理水平、学习任务单和练习题完成的数量和质量等;双边互动主要指学生间以及教师与学生间的讨论和互动情况;实践包括课程中涉及的实验以及为完成某一预定专题的成果展示等。
将长期监测到的学生学习过程评价整合数据与期末考试终结性评价资料相结合,能公正、合理地给出学生最终的总体评价结果。
3.混合教学模式下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方法
欲对学生形成恰如其分的评价结论,应做到量化与质性评价、纸笔测验和其他多种方式相结合,才能更全面、更有效地描述学生的整体学习情况,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学习过程的评价方法可以采用观察法、档案法、日记法、讨论法、自评与互评法、评价量规法、测验法等。这些评价方法最常采用的评价工具是评价表,其操作性较强。表6显示了用观察法考察学生利用网络查阅信息能力所设计的表格,该表格可以用于学生自评、小组互评以及老师的评价。自评是学生评价自己的学习过程和表现,有助于学生自我反思,自我调控学习,增强学习的信心和责任感;小组互评能让学生切实了解到如何以不同方式展示学习和处理学习的技能;教师评价会理顺学生用所学过的知识处理和解决问题的思路,同时也会增进教师与学生间的感情。
目前,教师在课堂上采用比较多的评价方法是测验法,尤其是期末的终结性评价。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根据课程的实际情况,将多种考核方式相结合,如课上用内嵌在教学管理平台的移动终端进行的客观题测验、课后以主观题为主的作业、探究项目的案例分析报告、书面试卷考试等。
表6 观察法考察学生利用网络查阅信息评价表
教师在过程性评价中重点要关注学生的自我发展趋势,无需关注分数高低,但期末的终结性评价要用分数来考核,最终按照学校的规章制度,合理设计所有评价在最终成绩中的占比,如表7所示,给出期末学生课程学习的总体评价分数。
总之,不管有多么强的学习监测和评价体系,采用多少种监测和评价方法,其目的都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自主探究的能力,使其具备自主监控自己学习的意识。
表7 学期末学生课程学习的总体评价表
五、结论
1.混合教学模式是后疫情时代教学的主要发展方向,该模式下的教学目标实现与合理的教学设计、得力的教学活动实施、学生学习过程的监测、评估和反馈密切相关。
2.在以终为始的教学设计中,教与学的过程和学习效果评价是影响课程目标实现的两个重要方面,建立混合教学模式下学生学习过程监测和评价的框架。
3.利用整合教学管理平台以及内嵌在教学管理平台的移动终端监测和评价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行为和成果,将监测到的评价结果和期末考试终结性结果结合,确定出课程学习的总分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