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融资性担保公司财务风险问题的思考

2021-02-24唐湘艳

中国民商 2021年11期
关键词:财务风险控制措施

唐湘艳

摘 要:经济全球化、一体化为企业带来发展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更加严峻的挑战。在经济新常态下,我国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在融资层面仍旧存在较大问题,束缚着企业长远稳健发展,使得融资性担保公司的出现与发展成为了必然。但是,伴随着中小企业信贷违约事件频繁发生,担保公司经营管理所面临的财务风险也逐渐增多,探究加强财务风险管理的有效举措,对于担保公司把握发展机遇,扩大业务规模以及增强整体竞争实力有着重要意义。本文从融资性担保公司现阶段面临的财务风险着手,分析滋生风险的原因,并针对风险成因提出可行性建议,以期用最小的管理成本和代价,获得担保机构最大的安全保障,仅供参考。

关键词:融资性担保公司;财务风险;控制措施

在我国经济总体下滑背景下,为了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融资性担保公司应运而生,这对中小企业发展注入了新的生机与力量。但由于担保公司自身存在的问题以及担保流程操作的规范性和合理性不足,产生了各种风险,其中最大的风险就是掌握担保公司生存命脉的财务风险。近年来,许多中小企业由于其经营规模较小、经营时间不长、财务记录不全,导致到期债务无法偿还事件频发,担保公司的经济损失加大,经营管理风险增多,出现了担保公司“倒闭潮”,这不仅影响着担保行业的可持续发展,也不利于充分发挥其融资担保作用,从而影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基于此,本文将针对融资性担保公司财务风险,从以下两方面内容展开分析论述,具体内容如下。

一、融资性担保公司面临的财务风险及其成因

(一)筹资风险

融资性担保公司筹资风险产生原因主要有以下三方面:一是未建立健全与风险防范和化解相关的管理制度。虽然部分公司针对财务风险设立了专门的风险化解小组,并实施了一些内控管理措施,但却没有针对筹资风险专门制定完善的风险管理责任制,流于形式化的风险管理,不明确的人员权责分工,都影响着公司筹资风险管理效率。二是公司管理层风险意识薄弱。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需要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这也就代表着企业必须独立承担相应的经营管理风险。部分融资性担保公司由于管理层经营管理不规范,风险意识薄弱,存在变相虚假增资、抽逃资本金、缺乏反担保等诸多行为,不利于公司合理制定筹资策略。三是筹资风险预警机制有待进一步健全。大部分融资性担保公司在设立筹资风险预警机制时忽视了相互制衡原则,责任追究制度不完善且落实不到位。

(二)项目投资风险

一是对外尚未制定完善的投资评估机制。部分融资性担保公司在长期的经营发展过程中,已经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评委会制度,但由于制度内容的单一化与简单化,在开展评估活动时,出现以相关客户经理以及评委会人员的主观经验和认知为主的现象,评估结果丧失客观性和公正性,公司难以有效把控各投资风险。二是投资风险预警机制缺位。投资收入和利息收入是融资性担保公司总收入的重要构成部分,其中,利息收入主要源于公司向股东的关联单位发放委托贷款,这部分资金主要流向房地产行业。这种收入模式从短期来看能够为公司带来可观的经济收益,但由于缺少必要的投资风险预警机制,一旦股东单位的资金链出现断裂现象,公司将会出现不可预计的重大经济损失。三是投资内控制度不完善。部分融资性担保公司借鉴商业银行制定相应的评委会细则、业务流程细则以及行业投向指引,但因与公司实际情况的连接性不足,导致相关细则和指引的可操作性不强,难以精准把控各投资风险发生的原因、特点以及规律,投资风险控制效率低下。

(三)资金回收风险

融资性担保公司在发展担保业务获取业务收入的同时,也会对因经营不善而使得无法按时归还银行贷款的贷款公司进行代偿,这部分代账资金称为应收代偿款,但随着应收代偿款的不断增多,这对公司的承担能力带来了较大的挑战与压力。部分贷款企业由于信用观念较差,存在故意拖欠贷款现象,担保公司就需要进行代偿。此外,例如市场价格变动、供需关系变化、反担保物质量、保证人道德素养等因素,都会延缓抵押物的处置效率,甚至出现抵押物处置活动停滞不前的现象,从而导致担保公司无法及时回收代偿款,对担保公司的现金流周转带来不利影响。

(四)对外担保风险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革新以及国内外市场持续低迷,对中小企业发展带来了较大影响,制度的不完善、人员素养和专业技能的不足、资金实力薄弱且自身抵御和应对风险的能力较低,企业往往会因为经营不当而走向破产,无法偿还银行贷款,从而出现不良贷款,这时担保公司就需要承担这部分贷款资金的还款义务。同时,部分融资性贷款公司一味盲目拓展业务,以确保营业收入的持续增加,但由于其在业务担保全过程管控不到位,如因贷前调查不全面,贷中条件落实不到位以及贷后监管力度不够,都使得公司相关制度流于形式,不满足担保要求的企业,亦或是反担保不到位的企业,都可以通过担保公司获取银行贷款,这无疑加大了担保公司对外担保风险发生的可能性。

(五)担保资金安全风险

担保机构管理的担保资金和有效资产是担保机构担保业务开展的经济保障,这部分资产或资金的安全性和流动性是担保机构维持信用的根基。一旦担保机构因经营管理能力不善或投资失误都会导致担保资金(或资产)出现损失,这必将对担保机构的信用水平和担保能力产生不利影响。大部分担保公司在提出风险准备金时没有遵循财政部门颁布实施的《中小企业融资担保机构风险管理暂行办法》,不提取或者是未足额提出风险准备金,一旦出现担保赔付问题,担保公司由于资金来源不足,难以履行和承担担保责任。除此以外,担保公司的财务人员业务素质层次不齐,企业需要加强财务人员财务知识、法律法规、担保业务知识等内容的培训力度。

二、融资性担保公司财务风险控制措施

(一)筹资风险控制

首先,融资性担保公司需要制定完善的筹资风险管理机制。融资性担保公司应在内部设立独立的筹资风险管理小组,以专门负责管控筹资风险,根据本公司实际发展现状和需求制定相应的筹资风险管理制度,并严格按照制度实施,这样公司在加强筹资成本控制的同时,也能降低筹资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其次,融资性担保公司管理层应树立正确的风险意识。公司应强化管理層和全体员工的风险意识,尤其是管理层,必须正确认知风险,合理预估评测风险,并有效应对风险,从而有效规避虚假增值、变相增资等不良行为,为公司加强财务风险防范奠定基础。最后,融资性担保公司应建立健全风险预警机制。融资性担保公司的财务风险受外部环境变化的影响,公司应针对性地建立风险预警机制,并将其作为公司加强财务风险控制的一种有效手段,落实信息管理,并完善分析处理机制。

(二)项目投资风险控制

融资性担保公司可以从以下三方面着手加强项目投资风险控制:一是建立健全对外投资评估机制。第一,公司应针对投资环境进行有效评价。投资环境具有持续变动的显著特性,极可能为担保公司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同时也会带来一定的挑战甚至是投资损失,评估投资环境对担保公司而言是防范风险的有效措施之一。第二,针对投资活动进行可行性分析,确保投资决策的科学合理。第三,探究收益和风险存在的内在联系,并以此为依据选取合适的投资对象。二是建立健全投资风险预警机制。关键因素的异常变化是导致融资性担保公司投资失败的重要因素,因此,公司必须加强关键因素如行业投向的控制力度,以确保公司取得投资成功。公司应根据投资对象的特征、变化规律加强对投资对象的监测力度,从被投资对象角度来讲,其必须以风险滋生前出现的征兆为依据,建立完善的投资风险预警机制,为公司提升投资风险防范能力奠定基础。三是完善投资内控制度。第一,投资公司需要细化权责分工,优化授权批准流程。第二,投资公司需要加强对投资可行性的研究、风险和预期收益评估、决策控制,降低财务风险的不确定性。第三,公司应制定包含风险识别、关键风险识别与说明、评估已识别出来的关键风险、制定针对性的风险应对措施、合理预测一旦风险发生对公司带来的影响等内容在内的风险控制规划。

(三)资金回收风险控制

首先,担保公司应制定完善的事前风险预防机制。一方面,融资性担保公司应以原有业务管理体系为基础,设立专门负责对贷款企业、反担保物、贷款保证人进行全面评估管理职责分信用管理部门,并选用专业化的人才。另一方面,融资性担保公司应针对应收代偿款制定相关制度,优化回收风险管理流程,确保其能够及时回收应收代偿款,降低坏账风险。除此以外,担保公司还应针对反担保物、贷款保证人制定科學的转入标准。其次,担保公司应完善并落实事中控制机制。融资性担保公司应有效开展财务核算工作和财务监控工作,落实事中控制。一旦形成应收代偿款,担保公司就需要针对应收代偿款进行全生命周期的监管,定期统计和更新各客户逾期金额变动情况,并将统计和更新的数据及时反馈至信用部门,为信用部门进行客户信用等级评估与调整工作提供依据。最后,担保公司应制定完善的事后控制机制。担保公司业务部门应针对应收代偿款,及时进行一系列的合理催收举措,处置和变现反担保物。担保公司可以以业务人员为主、财务监察人员为辅,制定相应的催收代偿款责任中心,将代偿款回收和控制结果纳入绩效考核体系,以确保公司及时回收代偿款。

(四)对外担保风险控制

一方面,融资性担保公司应以行业投向政策为指引,根据国家宏观经济运行现状,每年进行更新调整活动,制定检查机制,并在内部全面落实。另一方面,担保公司应树立正确的业务发展理念,深刻认知盲目扩张业务对公司带来的消极影响,有效开展贷前调查活动。针对贷中条件落实不到位的贷款企业,担保公司必须坚决予以退出。同时,注重开展贷后监管工作,借助银行账务系统,全流程合规监管贷款资金用途,并定期在贷款企业内部开展调查活动,实时关注和掌握贷款公司经营管理回款现状以及偿债能力的变动,及时针对异常情况采取有效措施,以进行整改和应对,争取让贷款企业提前还款,从而降低融资性担保公司对外担保风险的不确定性。

(五)担保资金安全风险控制

担保公司需要持续增强自身风险防控和风险抵御能力,保证担保资金的安全性,增强担保资金的流动性。担保机构一旦出现现金支付危机,必将严重影响其信用水平和担保能力。所以,担保机构必须保持其资产中有足够的现金水平,在保证资金安全性的前提下追求资金的收益性,在实际经营和投资活动中要尽量避免进行长期投资和不可回收现金的股权投资,防止资产固化。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融资性担保公司发展过程中财务风险是不可避免的,财务风险管理水平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影响着企业长效可持续发展。因此,探讨财务风险管理的有效举措对融资性担保公司而言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现阶段,融资性担保公司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着诸多财务风险,本文主要通过筹资、资金回收、项目投资、对外担保以及担保资金安全这五个层面进行分析论述,分析其存在的风险,并针对性地提出风险控制措施,旨在对融资性担保公司提升财务风险管理效率,进而实现长效稳健发展有所助力。

参考文献:

[1]毕兆杰.ZK担保公司财务风险管理的改进方案研究[D].西北大学,2018.

[2]刘亚东.融资性担保公司风险管理研究[D].河北地质大学,2020.

[3]叶立.江西R担保公司小微企业信贷风险管理研究[D].南昌大学,2019.

[4]刘岩.TS融资担保公司业务风险综合评价与控制研究[D].燕山大学,2019.

猜你喜欢

财务风险控制措施
大型公司财务预算与控制措施探讨
财务风险预警研究综述
保险公司财务风险管理及控制研究
浅析土建工程造价控制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