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驱动型作文教学初探
2021-02-23郭慧
郭 慧
(南京外国语学校仙林分校,江苏 南京 210023)
“任务驱动型作文”是一种新的作文训练形式,主要是避免学生背作文、套作文,预防无病呻吟的假大空文章。“任务驱动”,即教师根据学习内容来设计各种任务,然后让学生按要求完成这些任务,进而改善学生的学习状态,使得学生主动构建“探究、实践、思考、运用、解决”五位一体的高智慧学习体系。语文来源于生活,也要服务于生活,学生带着题目中的任务指令去完成写作,解决生活中的很多实际问题,启迪心智。
一、问题呈现
学生在进行任务驱动型作文写作时,往往容易忽视材料中的任务指令,依然把它当成命题作文来写,这样的文章往往是“失之毫厘,谬之千里”。
例如:2047年6月17日,30年后的今天,同学们相约回初中母校聚会,要求每人发言。请您发挥想象,以“无情岁月有味诗”为题,写一篇发言稿。不少于600字,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
笔者与同行研讨交流得知,很多学生只关注题目“无情岁月有味诗”,忽略了材料中非常重要的几个任务指令:30年后的今天,回初中母校聚会,发挥想象,发言稿。因为没有审清任务指令,造成写作目的不明确,于是文章的重心偏于抒苦情,大篇幅写岁月的无情。而这篇文章是让学生想象几十年后初中同学聚会时写的一篇发言稿,其目的在于让同学们铭记这段美好的初中生活,这份美好就是诗,是今后坎坷岁月里最美好的回忆,也是每个人心灵的慰藉。
再来看这样一道作文题:毕业前夕,班委会决定去牵手共建班级——某小学三年级2班开展联谊活动。你的任务是从邓稼先、袁隆平、钟南山、郎平四位英雄中选一位,把他(她)的故事讲给小学生们听。为了讲好故事,你写了一篇讲稿。
这道作文题其实不难写,就是讲故事,但是题目中要求是讲给三年级的学生听,这就有了任务指令。因为讲故事的对象是三年级学生,那么讲稿语言就要浅显易懂,最好还要生动形象。有关名人的故事很多,要考虑哪些适合三年级学生。因为是讲故事的手稿,还要考虑现场感,要和三年级的学生有互动,语言要亲切。遗憾的是较多学生没有特别关注讲稿对象是“三年级的学生”,所以讲故事的语言不够生动形象,也缺少现场感,几乎是冷冰冰地把报纸上电视上的这些名人故事复述了一遍。
二、原因探究
(一)情境脱离学生生活
任务驱动型作文往往会设计一些情境,其目的是让学生的体验更丰富,但是有些情境脱离初中学生生活,与时代背景相距很远,学生有距离感和陌生感,无从下手。例如:1919年,民族危亡之际,中国青年学生掀起了一场彻底反帝反封建的伟大爱国革命运动。1949年,中国人从此站起来了!新中国青年投身于祖国建设的新征程。1979年,“科学的春天”生机勃勃,莘莘学子胸怀报国之志,汇入改革开放的时代洪流。2019年,青春中国凯歌前行,新时代青年奋勇接棒,宣誓“强国有我”。2049年,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中国青年接续奋斗……请从下列任务中任选一个,以青年学生当事人的身份完成写作。①1919年5月4日,在学生集会上的演讲稿。②1949年10月1日,参加开国大典庆祝游行后写给家人的信。③1979年9月15日,参加新生开学典礼后写给同学的信。这几个任务对于初中生而言是很难写的,他们对三个时代的体验很少,只能凭借一些历史知识来拼凑。又如:读初二的表妹最近很苦恼。她总觉得比不上人家,长相平平,没有才艺,学习成绩也不亮眼。尽管老师再三肯定她善良诚恳表现好,但她依旧觉得自己是班里的丑小鸭。你决定写封信劝导她。这道题目特别贴近学生生活,因为很多青春期的学生都会有类似的体验,即使自己没有亲身经历过,身边同学也可能有类似问题,他们一定会结合自己的经历或同伴的经历来劝表妹,表妹也会心服口服地接受。
(二)任务指令过多
有的任务驱动型作文指令太多,导致学生应接不暇,顾此失彼。比如,前文提到的第一篇作文题:2047年6月17日,30年后的今天,同学们相约回初中母校聚会,要求每人发言。请您发挥想象,以“无情岁月有味诗”为题,写一篇发言稿,不少于600字。这道题目中,发挥想象、发言稿、初中母校聚会都是要关注的任务指令,如果再添加一些任务,学生肯定很难兼顾。前文提到的第二道作文题:毕业前夕,班委会决定去牵手共建班级——某小学三年级2班开展联谊活动。你的任务是从邓稼先、袁隆平、钟南山、郎平四位英雄中选一位,把他(她)的故事讲给小学生们听。为了讲好故事,你写了一篇讲稿。这道作文题的任务指令很少,就是把规定人物的故事讲给三年级的学生听。这样的作文相对前面的那道题目来说就简单了许多。
(三)生活体验不够丰富
任务驱动型作文和生活紧密相连,需要学生联系生活思考探究。比如这样一道作文题:你即将升入高一级的学校,希望参加新学校的社团活动,使自己的校园生活丰富多彩。假如学校已有你感兴趣的社团,就申请加入;假如学校目前还没有符合你兴趣特长的社团,就申请创建一个新社团。请从上面申请的内容中任选一项,给新学校负责社团工作的张老师写封信。可以讲述有关你某项爱好或技能的故事;也可以陈述你申请的理由和相关设想。这道作文题对那些只读书不参加活动的孩子来说还是较难入手的,但是对于爱好广泛本身就有社团生活体验的学生来说就信手拈来了。
(四)缺乏合理的评价体系
习作只有得到肯定学生才有成就感,写作的兴趣才会持续,如果评价过于单一,势必让学生的写作兴趣减弱甚至消失。笔者发现,目前我们还仅仅停留在打分数或者写几句评语这样单一的评价方式上。学生拿到作文就是看分数,至于教师的评语大多不屑一顾。任务驱动型作文和生活联系紧密,多是学生有话说的文章,那么评价体系是否可以更人性化,更灵活、更丰富一些?
三、方法探究
(一) 看视频,了解概念
“任务驱动型作文”简而言之就是出题者让你干什么你就干什么,但是要想完成得出色,还需要深入理解“任务驱动”这个概念。为了更形象地解释这个概念,笔者给学生观看了视频《试镜失败后与妈妈通电话》,视频中张颂文导演为年轻演员××出了一道题,这道题大意是这样的:你家境一般,你在北京北漂做演员,你已经跑了三年剧组了,最近这两三个月,你一直在跑一个剧组,你想争取演韦小宝的角色,很努力地去练各种肢体动作,今天你去找导演试最后一次,导演说你不合适,而且我们定人了,这时候你妈妈刚好给你打视频,你妈妈问你最近怎么样。这个题目有情境,有任务指令,很可惜××忽略了这些,完全没有生活体验,整场表演显得很生硬。张颂文导演亲自示范,用很多细节展示了一个北漂失败者因怕家人担心在通电话时口是心非的矛盾心理,让每一个观众都为北漂者的辛酸而潸然泪下。学生观看视频后就能明白什么叫任务指令,根据情境如何出色地完成习作。
(二) 析问题,明确任务
为了强化学生的体验感,让学生写作时按照任务指令完成习作,教师选取了较多典型的任务驱动型作文,每一篇作文教师都让学生试着问自己以下几个问题:我是谁?我在哪儿?我要干什么?我要用什么文体?我要达到什么目的?比如说前文提到的第一道作文题,学生通过问题就能明白:“我”是30年后回母校参加初中同学聚会的一员,我在聚会的现场,我要以“无情岁月有味诗”为题来发言,我要用发言稿这种文体写作,我要带同学们回忆初中美好的画面,希望同学们在无情的岁月里铭记这份美好。有了这样的问题意识,学生很快就能进入情境,在题目设置的情境中写作,写出的文章也会更有血有肉,更能打动人。
(三)辨情境,区分指令
为了引导学生区分不同的任务指令,笔者出了两道和学生生活较为接近但任务指令又明显不同的作文题,题目如下:(1)读书节快到了,你作为初二学生代表在读书节的动员大会上准备向同学们推荐《简爱》或《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请你就此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演讲稿,题目自拟。(2)30年后,你的孩子上初一,你作为家长代表要在开学典礼上发言,你准备推荐《简爱》或《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请你就此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演讲稿,题目自拟。
首先,教师让学生看每道题目后面的五个问题(上一节已提及),然后让学生列提纲,提纲需要写上题目、开头、结尾以及中间的几个段首句。接着展示学生的提纲,发现很多学生不能区分两道题不同的情境和任务指令,身份意识、场合意识、写作目的被忽略。再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修改,教师适时指导。最后派出几位代表上台演讲提纲内容。课后请学生从中挑选一个提纲完成600字左右的演讲稿,挑选好的讲稿在班级开展演讲比赛。通过这样的对比训练和实践练习,学生有了生活体验,能更深刻地领悟任务指令的差别,也在演讲活动中获得了很大的成就感。
(四)巧添加,创造任务
为了进一步发挥学生的创造性,让他们更主动地去探究作文题中的任务指令,教师拿出一些命题作文,让学生自己去添加情境和任务。在此之前,笔者先给学生示范,例如前文提到的第一道作文题直接改为“无情岁月有味诗”的命题作文,然后依次添加30年后、初中同学聚会、发言稿等要素,每一次变身都让学生审题,区分添加任务后写作的不同点。示范过后,再出示一道简单的命题作文:生活处处有趣味,单是食趣就颇多。请以“食趣”为题,写一篇文章。学生分小组讨论把这道题目添加情境任务,学生的积极性非常高,这里展示几个小组的作品。
(1)为了弘扬南京的美食文化,南京市旅游局要举办一次征文比赛,请您以“食趣”为题投稿。(2)为了宣扬家乡特色美食,《美食》杂志特向全国征稿,请您以“食趣”为题投稿。(3)学校举办美食大比拼,你代表班级参加并获得了一等奖,老师让你在班会课上以“食趣”为题,和大家分享你的心得体会。其他小组的作品因为篇幅有限就不展示了。这种添加元素法,不仅让学生再次明确任务驱动型作文的任务指令,而且极大地发挥了学生的创造力。这样的作文教学对学生而言是乐趣无穷的,是极富有挑战性和成就感的,也是让他们充满期待的。
(五)拟提纲,巩固成果
当然,所有的方法都必须反复实践才能巩固,教师采用要点提炼法和列提纲法,再次锻炼学生的审题能力,让他们不仅要关注任务指令,更要出色地完成任务指令。另外考虑记叙文和议论文文体的不同,设计了两种提纲,具体如下:
读懂题目的显性和隐性任务指令,才能提炼出正确的要点,要点提炼正确,接下来就要构思,议论文主要呈现中心论点和分论点,记叙文主要呈现文章的立意和详略安排。通过这样的审题和拟提纲训练,不仅强化了学生的审题意识,也提升了学生的谋篇布局能力,让学生更快地获得写作的成就感。
四、结语
写好任务驱动型作文说到底还是审题要准,只是学生不仅要关注“题目”,还要读懂显性文字背后隐含的任务指令,更要联系生活才能出色地完成习作。教师通过电影表演类比法、问题法、对比法、添加任务法、拟提纲法,引导学生从明确概念到强化意识再到创造任务和现场展示,把语文和生活紧密地结合,一步步出色地完成了任务驱动型作文的教学。
当然,作文教学本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教师不断探索方法,从各个角度来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丰富学生的生活体验,这样写出来的作文不仅有文采,有深刻的立意,更能充分发挥语文的社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