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型蝇蛆蛋白饲料替代鱼粉对泥鳅生长性能和非特异性免疫力的影响

2021-02-23张海涛李云龙陈永亮顾开朗

中国饲料 2021年2期
关键词:鱼粉泥鳅饲料

张海涛,李云龙,陈永亮,顾开朗,高 峰

(徐州生物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江苏徐州 221006)

鱼粉是一种优质蛋白源,目前被广泛应用在水产动物饵料中,但随着我国水产养殖规模的迅速扩大,全价配合饲料的全面推广,鱼粉需求量大大增加,同时全球渔业资源有限,鱼粉的价格一直居高不下,造成水产动物饲料的成本增加(周歧存等,2005)。为此,寻求一种优质、价廉且供应量大的鱼粉替代蛋白源成为突破水产养殖成本瓶颈的关键(张海涛等,2017)。

泥鳅的营养价值丰富,有药用价值和保健价值。因其肉质细嫩、味道鲜美、高蛋白低脂肪等特点,广泛受到中国、日本、韩国等东南亚国家消费者的青睐(王泽等,2020)。本文以泥鳅为研究对象,在基础饲料中以新型蝇蛆蛋白饲料替代不同比例的鱼粉,分析这一变化对泥鳅生长性能和非特异性免疫力的影响,从而科学评估新型蝇蛆蛋白饲料替代鱼粉的可行性。

1 试验材料和方法

1.1 试验材料 将810尾泥鳅幼鱼于实验室水族箱内饲喂2周,后随机分为6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45尾,试验时间50 d。试验使用的新型蝇蛆蛋白饲料为徐州水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提供,用新型蝇蛆蛋白饲料等蛋白质替代基础饲料中20%、40%、60%、80%和100%的鱼粉,配制6种等氮等能试验饲料(Ⅰ组~Ⅴ组),其中Ⅵ为对照组。各组基础饲料配方及化学成分见表l。

1.2 样品采集与测定 试验结束后停喂24 h,分别称量各组泥鳅的终末体重,统计泥鳅的尾数,计算平均终末体重、增重率、特定生长率、饲料系数、成活率等指标。取各组织样品:取泥鳅血,离心后吸出血清待测;取血后再取出泥鳅的内脏,并分离出肝胰脏;取泥鳅背部肌肉,测其常规成分含量。将肝胰脏和血清放入-80℃超低温冰箱中,待测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ismutase,SOD)、过 氧 化 氢 酶(Catalase,CAT)、溶 菌 酶(Lysozyme,LZM)活性及丙二醛(Malonaldehyde,MDA)含量;肌肉中蛋白质、脂肪、灰分和水分含量分别按GB/T 5009.5-2016食品中蛋白质的测定方法、GB/T 5009.6-2016食品中粗脂肪的测定方法、GB/T 5009.4-2016食品中灰分的测定方法和GB/T 5009.3-2016食品中水分的测定方法测定。

表1 基础饲料配方及化学成分

1.3 统计分析 增重率、特定生长率、饵料系数、存活率计算公式如下:

增重率/%=(终末体重-初始体重)/初体重×100;

特定生长率/(%/d)=(ln终末体重-ln初始体重)/试验天数×100;

饲料系数=投饲总量/(终末体重+死亡体重-初始体重);

存活率/%=终末尾数/初始尾数×100。

肝胰脏和血清中SOD、CAT和LZM活性及MDA含量测定均采用南京建成生物有限公司生产的试剂盒,操作步骤按试剂盒中的说明书进行。数据以“平均值±标准误”表示,采用SPSS 17.0 for Windows对所有数据进行单因子方差分析(ANOVA),采用 Tukey进行多重比较(Tukey HSD test),P<0.05表示差异显著。

2 试验结果与分析

2.1 新型蝇蛆蛋白饲料对泥鳅生长性能的影响 由表2可知,各试验组终末重随新型蝇蛆蛋白饲料的增加先上升后下降,其中Ⅲ组最高,为(4.44±0.02)g,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 0.05),Ⅱ组和Ⅲ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Ⅱ组和Ⅲ组泥鳅的WGR和SGR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显著高于其他各处理组(P<0.05),Ⅰ组、Ⅳ组、Ⅴ组和对照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各组FC的顺序为Ⅲ组>Ⅱ组>Ⅳ组>Ⅰ组>Ⅴ组>Ⅵ组,但各处理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各组饲料SR在79.70%~97.04%,各替代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2.2 新型蝇蛆蛋白饲料对泥鳅肌肉成分的影响由表3可知,新型蝇蛆蛋白饲料替代不同比例鱼粉后对泥鳅肌肉的粗蛋白和灰分均无显著影响(P>0.05)。随新型蝇蛆蛋白饲料替代鱼粉比例的升高,泥鳅肌肉中粗脂肪和水分有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但各处理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

表2 新型蝇蛆蛋白饲料替代鱼粉对泥鳅生长性能的影响

2.3 新型蝇蛆蛋白饲料对泥鳅免疫性能的影响由表4可知,泥鳅血清中SOD、CAT和LZM活性均随着饲料中鱼粉替代量的增加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均在Ⅲ组(60%替代组)最高,分别为112.32 U/mL、8.13 U/mL、3.27μg/mL,Ⅱ组(40%替代组)和Ⅲ组(60%替代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60%替代组均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泥鳅血清中SOD、CAT和LZM活性均在Ⅵ组达最低值,分别为72.83 U/mL、7.45 U/mL、2.69 μg/mL。泥鳅血清中 MDA 含量的顺序是Ⅵ组>Ⅴ组>Ⅳ组>Ⅰ组>Ⅱ组>Ⅲ组,60%替代组最低,为10.89 nmol/mL,40%替代组和60%替代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显著低于其他各处理组(P<0.05),且对照组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

由表5可知,随着新型蝇蛆蛋白饲料替代鱼粉比例的增加,泥鳅肝胰脏中SOD和CAT活性先上升后降低,均在Ⅲ组最高,分别为152.61 U/mL、12.47 U/mL,Ⅱ组和Ⅲ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Ⅲ组均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且对照组显著低于其他替代组(P<0.05)。泥鳅肝胰脏中MDA含量随饲料中鱼粉替代量的增加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Ⅲ组最低,为12.41 nmol/mL,Ⅱ组和Ⅲ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Ⅲ组显著低于其他各组(P<0.05),且对照组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 < 0.05)。

表3 新型蝇蛆蛋白饲料替代鱼粉对泥鳅肌肉成分的影响 %,鲜重

表4 新型蝇蛆蛋白饲料替代鱼粉对泥鳅血清中抗氧化指标的影响

表5 新型蝇蛆蛋白饲料替代鱼粉对泥鳅肝胰脏中抗氧化指标的影响

3 讨论

3.1 新型蝇蛆蛋白饲料替代鱼粉对泥鳅生长性能的影响 通过上述数据分析,新型蝇蛆蛋白饲料替代不同比例的鱼粉后对泥鳅生长性能有促进作用。随着新型蝇蛆蛋白饲料替代鱼粉的比例增加,泥鳅生长性能呈先上升后平稳的趋势;在本试验条件下,以WGR、SGR为评价指标,新型蝇蛆蛋白饲料替代鱼粉的最适宜比例为40%~60%,但本试验中即使全部替代鱼粉组也未对泥鳅的生长和饲料适口性产生负面影响。这可能是因为,新型蝇蛆蛋白饲料是蝇蛆和益生菌共生发酵的蛋白原料,无抗营养因子,蝇蛆本身的营养价值得以保留,且接近鱼粉的各项营养指标。

在本试验中,各处理组泥鳅的存活率均比较高,但分析数据发现,新型蝇蛆蛋白饲料按不同比例替代鱼粉后提高了泥鳅的存活率。原因可能是新型蝇蛆蛋白饲料具有调节免疫机能的生命活性物质(如抗菌肽、凝集素等),这些活性物质提高了泥鳅机体的免疫力,从而提高了泥鳅的存活率,与乔永刚等(2012)利用蝇蛆蛋白提高黄鳝存活率的研究结果一致。

3.2 新型蝇蛆蛋白饲料替代鱼粉对泥鳅肌肉成分的影响 本试验结果表明,新型蝇蛆蛋白饲料替代不同比例鱼粉后对泥鳅肌肉的粗蛋白质、灰分、水分和粗脂肪均无显著影响。这在一定程度表明新型蝇蛆蛋白饲料替代鱼粉后对泥鳅并无不良影响,可以在泥鳅生长中放心使用。

在本试验中,随着新型蝇蛆蛋白饲料替代鱼粉比例的升高,泥鳅肌肉中水分有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但各处理组间无限制差异(P>0.05)。有研究表明,饲料蛋白源和饲料利用率会影响鱼体水分含量(Yi等,2008)。出现本试验结果的原因可能是饲料利用率影响了泥鳅对饲料中水分的利用,这与本试验饲料系数结果一致,但还需进一步研究具体机制。

在本试验中,随着新型蝇蛆蛋白饲料替代鱼粉比例的升高,泥鳅肌肉粗脂肪含量先升高后逐渐降低,但各试验组并无统计学差异。可能原因是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在新型蝇蛆蛋白饲料中含量不高,影响了泥鳅鱼体粗脂肪的含量,同时饲料蛋白质和脂肪含量及氨基酸均衡程度都会影响鱼体中脂肪及脂肪酸的代谢。

3.3 新型蝇蛆蛋白饲料替代鱼粉对泥鳅免疫性能的影响 本研究发现,随着饲料中新型蝇蛆蛋白饲料替代鱼粉的比例增加,泥鳅各组织中LZM、CAT和SOD活性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而MDA含量则呈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在本试验条件下,以抗氧化能力为评价指标,替代鱼粉的适宜比例为40%~60%。原因可能与新型蝇蛆蛋白饲料含有的蝇蛆壳聚糖、蝇蛆肽、凝集素等生命活性物质提高了泥鳅免疫性能有关。

4 结论

综上所述,新型蝇蛆蛋白饲料替代泥鳅饲料中的部分鱼粉能有效提高泥鳅的生长和免疫性能,是一种质优价廉的新型复合蝇蛆蛋白源。在本试验条件下,结合生长性能、免疫力和饲料成本等评价指标得出,泥鳅配合饲料中新型蝇蛆蛋白饲料替代鱼粉的比例为60%最佳。

猜你喜欢

鱼粉泥鳅饲料
四种青贮法 饲料新鲜又适口
鱼粉普遍上涨100~200元/吨,背后“推手”是什么?
原来饲料还可以这样玩!许愿斌用短短1年时间,开辟了饲料创业新赛道
疯狂!直击鱼粉飙涨,与国外鱼粉市场缘何倒挂?
泥鳅笼
粤海饲料
鱼粉:秘鲁A季配额低于预期,内外盘短期大幅上涨
鱼粉:秘鲁A季考察接近尾声,国内港口迎来B季集中到港
捉泥鳅
捉泥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