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村时光的诗与爱
——读《风吹蒿莱——驻村笔记》有感
2021-02-23
《风吹蒿莱——驻村笔记》一书是中国作协会员、赣州市作协副主席范剑鸣以“第一书记”的视角创作的驻村笔记,他利用四年的驻村时间,记录下了瑞金梅江边上村子一个个鲜活的乡村人物、一件件充满地域色彩的乡土风物,思考剖解乡村重新迸发的无限生机,真实展现了红色瑞金梅江人家的曲折命运和全新希望。
偶得范老师的书,源于一位记者朋友告诉我,有机会一定要看看范老师的新书。而我对于范老师的印象,也仅停留于他来村里调研时对我说的一句话:“珍惜基层锻炼,保持勤学勤记,交一份满意的驻村答卷。”写这篇读后感,是我看完三遍这本书后才决定动笔的,怕词不尽美,未能写全我意。
四年的驻村时光,他走遍了村里的旮旯角角。他用脚步丈量土地、用情对待群众、用心去做实事、用诗感悟生活。他认真记下了走访户的困难,并用自己的能力为老百姓排忧解难。他写下的每篇驻村日记,架起了基层的冷暖百态,也系起了他与梅江这片土地的美妙情缘。这是我看完《风吹蒿莱——驻村笔记》的最直接感受。
《风吹蒿莱——驻村笔记》的魅力之处,首先在于主题与时代的碰撞与交融。2020年是全国脱贫攻坚的收官之年,而消除贫困一直是人类几千年来的伟大梦想。范老师以作家的视野投入“第一书记”角色,积极投身到脱贫攻坚第一线,将基层见闻与生活体验化为第一手素材,又以诗歌随笔的形式,将一个驻扎在内心的村子展示得明亮又可爱,也让我看到了一个进行时的乡村、一个蜕变后的新型乡村。在这场举全国之力必须打赢的脱贫攻坚战中,“第一书记”成了贫困村的重要角色,而正是这种刻骨铭心的亲身经历,才有了另一种拥抱基层的独特心态。
此书吸引我的另一点,还在于作者对人物的刻画与文笔的鲜活性。在作品里,我看到了吸附乡土中国的传统与现代,也看到了笔下人物的有血有肉。在物质与精神的交织中,不仅有村民的命运转折,也有乡村迸发的无限生机。
书中的“人间与人生”既指向了个体生命和存在境遇,又关乎整体视域下的现实、时代与历史。可以说,作者饱含深情写下的每一位人物,都是乡村变迁的一个缩影,这让我想起了费孝通的《乡土中国》一书。从社会学角度来看,乡土社会聚村而居,村与村之间是孤立、隔膜的,人们安土重迁,人口流动性小,所以乡土社会的生活富于地方性。而中国乡土社会里特有的礼俗在此书中也表现得淋漓尽致。
正如作者所言,在乡村大地的立足时间决定了亲密程度和观察角度。只有身在基层,才能以更深刻的眼光认识基层社会,真正感受到作者笔下的乡土本色。基层是我毕业后的第一站,从校园到农村,基层便成了我的另一个课堂。身在基层这个大课堂,有无限的知识与文化等待我去学习,可以说,乡村的一切人和事都是我的老师。
与乡村共成长的四年时光,成为作者打量世界的窗口,他用自己的诗歌表达了对乡土的热爱。这是一位作家与“第一书记”的重逢与共话,这是一个人和时间的对视与剖视。当时间一次次拂过心头跃然纸上,作者再一次找回了记忆与远方,这本凝聚了作者四年心血的驻村笔记,开始有了生命的呼吸、时间的光影和斑驳的世相。
在我驻村一年多的时间里,有过异乡思亲的惆怅,有过工作推进的挫败感,每当彷徨、迷茫时,我便会打开这本书寻找属于自己的答案,熬过许多暗夜之后,我也渐渐读懂了时间。
正如现在的自己,正贪婪地享受着乡村的静谧和隅居一角的提笔时光,这种直面本心与原生的时刻,让我有了正视时间和思考自己的世界,仿佛是在喧嚣红尘与现实泥淖之中的自我辨认,而这难得的安静也成了我驻村岁月里的诗和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