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教育信息化2.0 提升中学历史教育教学质量
2021-02-23吕振吾
吕振吾
摘要: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传统的初中历史教学也应当进行相应的转变。具体而言,就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融入现代信息技术,在课堂上为学生展示真实的历史事件,构建视听结合的初中历史课堂,调动学生的视觉感官与听觉感官,让学生能够产生强烈的参与感与获得感,充分激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代入感。因此,教师应当为学生打造初中历史智慧课堂,利用信息技术的诸多优势,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培养学生历史思维、提升教学质量。
关键词:信息化;初中历史;视听结合;教学质量;小组合作
在传统的初中历史课堂上,教师多采用“照本宣科”的教学方式,将教材中所包含的历史知识点,以一种“大水漫灌”的方式进行讲解,这不仅影响了学生对初中历史学习兴趣的激发,还阻碍了学生历史思维的培养,不利于学生历史学习效率与质量的提升。有鉴于此,教师应当意识到转变传统教学模式的重要性与迫切性,以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为契机,将多媒体教学模式融入到初中历史课堂上,创设多样化的教学情境,为学生能够对历史知识点产生巨大的学习欲望,并且在学习欲望与好奇心的驱使下,提升初中历史的教学质量。
一、利用视听结合优势,构建可视化历史课堂
在依托信息技术打造新型初中历史课堂的过程中,有赖于视听结合优势的发挥,也有赖于可视化历史课堂的构建。信息技术下的多媒体教学模式,其突出的优势就是具有视听结合的特点,可以将过去的、静态的历史知识,以一种图片、音频、视频的方式,展现在学生的面前,将学生的视觉感官、听觉感官充分的调动起来,让学生产生探索历史知识的欲望。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为学生体系化的串联历史事件,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宏大的历史叙事,切实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因此,教师应当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多媒体教学模式中视听结合优势的发挥,为学生营造身临其境的教学情境,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
例如,在学习“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时,这节课的知识点讲述了我国古代最为鼎盛的王朝——唐朝,对学生深入了解我国无比灿烂的古代史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本着“利用视听结合优势,构建可视化历史课堂”的教学理念,我利用多媒体设备可以播放视频的优势,为学生做了可视化的课前导入,即播放了一段唐太宗李世民率军征战与唐玄宗李隆基万国来朝的视频,使学生对大唐的鼎盛气派有了一个直观的认识,这也极大的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此基础上,我利用图文结合的方式,引导学生学习“唐朝的建立与贞观之治”,学生通过深入研读教材文本内容,对唐朝建立的历史背景、主要经过、重大事件等有了清晰的了解,进一步梳理了学生的历史思维脉络,基于此,教学有效性也得到了提升。
二、适当延展教材内容,提升教学内容丰富度
在依托信息技术打造新型初中历史课堂的过程中,有赖于教材内容的适当延伸,也离不开教学内容丰富度的提升。传统的初中历史课堂上,教师教学内容往往只局限于教材中,这就限制了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广度,也难以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在新时期、新形势下,由于有了信息技术的加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适当的延展教学内容,也就变得更为水到渠成。有鉴于此,教师应当在运用多媒体教学模式的过程中,以教材中的历史知识为立足点,并适当的展开延伸,引导学生接触到更为广阔的历史世界,培养学生树立历史联系的观点、发展的观点,促进学生历史核心素养的切实提升。
例如,在学习“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时,这节课的历史知识点主要涉及到唐朝文化的繁荣与对外交往,对学生全面的认识“唐”这个朝代十分有利。本着“适当延展教材内容,提升教学内容丰富度”的教学理念,我首先采用提问题的方式,引起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即“唐朝时期文化繁荣,对外交流频繁,著名的《大唐西域记》记载了很多中外文化交流的史实,那么,這其中都涉及到了哪些方面呢?”经过问题的导入,学生对这节课的历史知识点产生了很强的好奇心。而后我引导学生学习了“遣唐使”“鉴真东渡”“玄奘西行”的知识点,另外为了丰富教学内容,我还为学生展示了日本唐招提寺中的鉴真塑像,并且播放了玄奘西行的历史解读视频,使学生在学习教材内容的基础上,接触到了更为多彩的历史知识,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与质量。
三、与小组合作相结合,培养学生学习自主性
在依托信息技术打造新型初中历史课堂的过程中,有赖于小组合作教学方法的运用,同时也离不开学生学习自主性的有效提高。新课程改革以来,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与合作精神的培养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在初中历史课堂上也是这样,学生发挥自主学习能力,有利于激发探索、钻研精神,而小组合作教学法的开展,则能够使学生在合作学习中进行交流借鉴,将彼此的学习心得与体会感悟进行充分的吸收借鉴,使学生效率与学习质量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有鉴于此,教师应当在利用信息技术提升初中历史教学有效性的基础上, 善于开展小组合作教学,引导学生在课堂上进行交流讨论,实现获得感与参与感的双向提升。
例如,在学习“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时,这节课的知识点主要讲述了唐朝由强盛转为衰亡的内容,对主要事件、人物、影响进行了深入阐述。本着“与小组合作相结合,培养学生学习自主性”的教学理念,我将学生划分为了不同的学习小组,并且为其布置了探索任务,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发挥与团队精神的培养。在此基础上,我利用多媒体教学模式可以展示思维导图的优势,为学生制作了一个“历史知识脉络树”,将唐朝由建立、发展、鼎盛、衰落、灭亡清晰的展示了出来,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交流讨论,对每个环节的重大历史事件与人物进行一个较为全面的总结,并且将感悟整理下来进行课堂分享。实践证明,在信息技术的加持与小组合作学习开展的基础上,学生的历史学习效果会得到显著的提升,对历史知识的了解也会变得更为深入。
总而言之,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为初中历史教学有效性的提升创造了有利条件,同样也为课堂氛围的营造、教学情境的创设、交流互动的开展等奠定了基础。因此,教师应当在教学过程中树立与时俱进的思想,善于利用信息技术视听结合、图文并茂、情景交融的特点,引导学生在课堂上进行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切实促进学生历史核心素养的有效培养,实现初中历史教学有效性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吕莹莹.初中历史教学与现代信息技术应用整合研究[J].科普童话,2018(13)
[2]张凤娟,马斌.构建信息化课堂 引领学生学好历史[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8(05)
[3]宋建华.信息技术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应用的探索[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6(24)
备注:本文为2020年南安市基础教育教学改革专项课题立项课题《农村中学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效融合的实践研究》(立项批准号:NJYZ2020-22)的研究成果